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的发展,由冠心病引起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死亡率逐渐增加。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肌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现已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病变重要的、安全有效且可接受的治疗措施。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内科作为全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培训基地,收治了大量的此类患者。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运动试验预测冠心病的准确性 ,一些非ST参数的心电图指标已用于辅助诊断。运动引起Q T间期的变化已有许多报告 ,但其诊断价值仍有争论。本文观察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中Q Tc,Q Tr和Q Tcd的变化 ,探讨这些指标的诊断价值。1 对象与方法  冠心病组 1 0 0例 ,男 84例 ,女 1 6例 ,年龄 45~72 ( 5 5 .5± 6)岁。全部病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 ,至少有 1支以上主要血管内径狭窄≥ 5 0 %。其中有 1支血管病变者 42例 ,2支病变者 38例 ,3支病变者 2 0例。左心室造影显示 ,1 0 0例中 75例有左室壁局限性运动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治疗后 ,QT离散度 (QTd)、心率变异性 (HRV)及心室晚电位 (VLP)的变化 ,从而估计PCI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入院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适合PCI的患者 6 0例 ,其中心绞痛组 39例和心肌梗死组 2 1例。在术前第 3天及术后第3天和术后 1个月分别测QTd、HRV和VLP。所获得的数据应用SPSS 10 .0软件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PCI术前 [(4 0 .4 6± 14 .85 )ms]和术后 [(2 8.96± 11.4 2 )、(2 7.85± 9.6 6 )ms]的QT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而术后第 3天和术后 1个月的QTd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HRV和VLP :PCI术前第 3天[(7.5 3± 7.0 5 )、2 1.6 7% ]、术后第 3天 [(8.2 5± 7.0 3)、2 3.33% ]和术后 1个月 [(7.81± 7.5 2 )、18.33% ]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成功的PCI使缺血的心肌重新获得充足的血供 ,QTd缩短 ,但PCI对心率变异性和心室晚电位的改善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来,人们发现QT间期离散度(QTd)反映心室复极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的程度,在临床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d与正常人以及AMI生存组与死亡组QTd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观察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Td及QTcd变化,并与112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及105例健康者对照比较。结果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与非糖尿病冠心病相比,QTd及QTcd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患者与健康者相比,QTd及QTcd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Td及QTcd大小顺序为:T2DM合并冠心病组〉非糖尿病冠心病组〉健康对照组。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复极不均一性增强,动态观察QTd和QTcd可作为提示糖尿病心脏病变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多巴酚酊胺心电图试验(DET)为临床上常用的无创检查心肌缺血的方法之一,具有很高的特异性[1,2]。作者通过30例DET阳性患者心电图(ECG)的变化,观察分析Q-T间期离散度(Q-Td)增加在DET中的临床意义。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对可疑冠心病患...  相似文献   

7.
高频心电图(HFECG)是在常规心电图(ECG)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无创性检查新技术,它能检测在ECG上看不到的高频低幅成份。我院自1996-11利用南京新博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制造的NHE-1000型心电高频信息检测分析仪,重点研究冠心病患者高频心电图的特点,探讨其在冠心病中临床应用价值,现总结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本文病例为我院1996-11~1998-02的住院冠心病患者,共103例,诊断均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织制定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Guo WY  Li B  Zhang XM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2):1083-1087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缺血性J波的影响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无创检查指标起到预警作用.方法 选择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并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162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心绞痛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心梗组)54例.记录PCI术前、术后24h内的12导联体表心电图,分别测量各导联J波的振幅和时限,分析PCI术前、术后J波的发生率及参数变化.根据狭窄的冠脉分为2个冠脉狭窄组(前降支狭窄组和右冠脉或回旋支狭窄组),观察体表12导联心电图J波的形态比较及发生率.结果 (1)PCI 术前、术后J波发生率最高为Ⅱ、Ⅲ、aVF导联,冠心病组发生率分别为33.95%、22.84%、26.54%和30.86%、19.75%、23.46%,心绞痛组发生率分别为37.04%、27.78%、31.48%和35.19%、25.00%、27.78%;而心梗组PCI术前为V5、Ⅱ、aVF、Ⅲ、V3导联J波发生率较高,术后J波发生率为V5、Ⅱ、aVF、aVL、Ⅲ导联J波发生率较高(分别为33.33%、27.78%、16.67%、12.96%、11.11%和22.22%、22.22%、14.81%、12.96%、9.26%).(2)前降支狭窄组PCI术前J波在V5、V6导联为25.78%,右冠脉或回旋支狭窄组PCI术前J波在Ⅱ、Ⅲ、aVF导联为35.37%;术后两组均在Ⅱ、Ⅲ、aVF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21.09%和35.37%.(3)全部冠心病组在PCI术前的J波以振幅0.08 mV和时限0.02s的例数最多,PCI术后J波振幅为0.02 mV和时限0.02s例数最多.(4)全部冠心病组PCI术前J波振幅和时限在Ⅱ、Ⅲ、aVF、V3、V4导联上均大于PCI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P25,P75)为:Ⅱ导联振幅0.05(0.05,0.10) mV比0.02(0.02,0.05) mY,P=0.00,时限0.03(0.02,0.04)s比0.02(0.02,0.03)s,P=0.00;Ⅲ导联振幅0.05(0.05,0.10) mV比0.02(0.02,0.05) mV,P=0.00,时限0.02(0.02,0.03)s比0.02(0.01,0.02)s,P=0.00;aVF导联振幅0.05(0.05,0.10)mV比0.02(0.00,0.08)mV,P=0.00,时限0.02(0.02,0.03)s比0.02(0.00,0.02)s,P=0.00;V3导联振幅0.05(0.05,0.16)mV比0.05(0.00,0.05)mV,P=0.03,时限0.02(0.02,0.04)s比0.02(0.00,0.02)s,P=0.01;V4导联振幅0.06(0.04,0.12)mV比0.01 (0.00,0.07) mV,P=0.01,时限0.04(0.04,0.05)s比0.01(0.00,0.02)s,P=0.00].结论 冠心病组和心绞痛组PCI术前、术后J波在Ⅱ、Ⅲ、aVF导联的发生率最高,而心梗组在V5、Ⅱ、Ⅲ、aVF导联较高;前降支狭窄与右冠脉或回旋支狭窄组J波分别在V5、V6与Ⅱ、Ⅲ、aVF导联的发生率最高;PCI术后,J波振幅和时限均降低,说明PCI对冠心病缺血性J波有相对较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心电图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冠心病时心电图对多支病变的识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 192例冠心病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 (CAG)资料。根据CAG确定病变范围 ,以心电图aVF导联低电压 (指标A)及≥ 6个导联ST T改变 (指标B)作为判别标准。结果 :192例患者中 ,非多支病变 139例 (含单支病变 74例 ,双支病变 6 5例 ) ,多支病变 5 3例 ;指标A、指标B、“A或B”、“A和B”识别多支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5 6 .6 0 %、6 9.78% ;77.36 %、6 1.87% ;92 .4 5 %、4 4 .6 0 % ;4 1.5 1%、86 .33%。“A或B”识别多支病变的敏感性最高 ,“A和B”识别多支病变的特异性及准确性 (75 .0 % )最高。结论 :心电图改变有助于对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初步判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对 P 波离散度(最大、最小 P 波时限之差)的影响。方法:对95例有阵发性房颤病人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记录术前及术后24h 十二导心电图,测量最大、最小 P 波时限,计算 P 波离散度。从术后3个月开始,每月门诊随访,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随访6个月。根据房颤症状及动态心电图随访资料判断手术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70例)和复发组(25例)。结果:所有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 P 波离散度较术前均有下降[(42.22±4.02)ms 比(48.84±4.08)ms,P <0.01]。成功组 P 波离散度较术前明显下降[(40.67±4.82)ms 比(47.63±3.58)ms,P <0.01],复发组较术前有所下降[(48.26±3.48)ms 比(49.51±1.64) ms],但无显著性差异(P =0.346)。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成功组 P 波离散度显著低于复发组 P 波离散度(P <0.01)。结论: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可改善房颤患者 P 波离散程度,成功组 P 波离散度改善更加明显。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 P 波离散度对房颤的复发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体表高频心电图分析89例冠心病患者与47例正常人,患者组中常规心电图有缺血性ST—T改变者与常规心电图正常者平均切迹数分别为4.5个与3.1个,阳性率分别为96.1%与81.6%,正常对照组平均切迹数1.2个,阳性率为8.5%,患者组平均切迹数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本文结果表明体表高频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9%和91.5%),而假阳性和假阴性不高(分别为10.1%和8.5%),总符合率达88.5%。  相似文献   

12.
潘生丁试验中QT间期离散度增加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潘生丁试验前后心电图ST段、校正QT间期(QTc)及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以探讨潘生丁试验时诊断冠心病的更敏感及特异的指标。方法对3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及32例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潘生丁试验,记录试验前后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其ST段,QTc及QTd的改变。根据受试者作业特征曲线(ROC曲线)求出QTc及QTd的阳性分界点,结合传统诊断标准ST段下移≥0.1mV,分别计算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并与“并联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以潘生丁试验诊断冠心病时,如分别以ST段下移≥0.1mv、QTc≥440ms、QTd≥40ms为标准,其特异性分别为100%、68.8%、93.8%;敏感性分别为53.3%、83.3%和87.6%。如采用“并联诊断”方法,分别以ST段下移≥0.1mV和QTc≥440ms、ST段下移≥0.1mV和QTd≥40ms、QTc≥440ms和QTd≥40ms为标准,其特异性分别为68.8%、93.8%、68.8%。敏感性分别为70.0%、96.8%、90.0%。结论在潘生丁试验时,如以传统的诊断标准(ST段下移≥0.1mV),结合QTd≥40ms,可明显提高其诊断的敏感性而不影响其特异性,QTd≥40ms可作为潘生丁试验时诊断冠心病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7岁,主因突发胸痛5h入院。入院前患者情绪激动时突发心前区闷痛,伴下颌部不适,持续不缓解。既往高血压史10年。体检:脉搏80次/min,血压140/70mmHg(1mmHg=0.133kPa),双肺无音,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无病理性杂音。入院时急查心电图(图1)显示:aVL呈qrs型,V1、V2呈QS型,V3呈rS型,V2、V3、V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15mV,I、aVL、V1~4导联T波倒置,V5导联T波正负双向。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80.0μg/L,肌钙蛋白20.2μg/L。入院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局限狭窄90%,远段…  相似文献   

14.
<正> Q-T间期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是指在同一幅心电图中各导联Q-T间期差异的量度。它反映心室复极的紊乱程度,即不一致性,对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预测和研究有重要价值。自Campbell等1985年提出以来,受到广泛重视。目前国外有关研究报道越来越多,但国内则尚少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5.
QT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量100例(男8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1±5.6岁)冠状动脉造影者的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d),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组QTd较冠脉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在狭窄程度大于或等于75%组和狭窄小于75%组间,QTd差异显著(P<0.05),说明QTd与冠脉狭窄程度有关(P<0.01)。本文讨论了单支冠脉病变、多支冠脉病变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QTd的关系,其中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的QTd无明显差异(P>0.05),而LVEF>40%和LVEF≤40%两组间,QTd差异非常显著(P<0.01),表明QTd与左室射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运动试验QRS波变化诊断冠心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近年来 ,运动试验QRS波变化日益受到重视 ,且作为诊断冠心病 (CHD)的一项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文综述其研究进展。1 QRS间期变化1 .1  QRS间期延长且与冠状动脉 (冠脉 )狭窄支数直接相关运动试验诱发CHD患者心肌缺血时 ,心电图QRS波变化为时限延长〔1〕。Michaelides等〔2〕 观察了330例疑诊CHD患者运动试验QRS波时限改变 ,并与选择性冠脉造影 (CAG)结果对照 ,结果表明 :CAG正常者运动试验后QRS波时限缩短 ;而冠脉显著狭窄者运动试验后QRS延长且延长值与狭窄冠脉支数直接正相关 ,另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101例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高频心电图(HFECG)变化。结果提示:高频切迹数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多,HFECG与ECG诊断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87.7%~95.4%与66.2%,p<0.01;特异性分别为72.2%~75.0%与63.9%,P>0.05;符合率分别为83.2%~87.1%与65.3%,P<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电图最大ST/HR斜率对老年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踏车运动试验测定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和30 例健康老年对照者的最大ST/HR斜率及ST段压低值。 结果 老年冠心病组的心电图最大ST/HR斜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0±1.3)及(0.9±0.9)μV·bp- 1·m in- 1,P< 0.01〕,最大ST/HR斜率法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ST段压低法(分别为90.0% 、86.6% 和60.0% 、73.3% ,均为P< 0.05)。随冠状动脉病变数目增多其最大ST/HR斜率值呈增大趋势。 结论 最大ST/HR斜率法对老年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单纯ST段压低法,并对预示冠状动脉病变数目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频心电图、心向量图和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比较胡观涛(浙江省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武义321200)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高频心电描记术心电向量描记术心电描记术,便携式高频心电图(HFECG)未用于心血管病临床之前,心向量图(VCG)T环异常和动态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磁图(Magnetocardiography,MCG)对于静息心电图表现正常或呈非特异性改变的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并筛选实用的诊断指标。方法采用德国Magscan公司生产无屏蔽式MCG-7记录仪,选择平均分级(averageclassificationoftotalmaps,ACTM)、异常心磁图所占百分比(ratioofabnormalmaps,RAM)、复合心室激动指数(complexventricularexcitationindex,CVEI)以及R波与T波的最大磁场值比值(Rmax/Tmax)四个分析指标,比较冠心病组(n=140,冠状动脉造影提示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狭窄≥70%)与对照组(n=82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完全正常)的MCG结果。结果冠心病组异常磁图的比例达到62%,多数电流密度图无明显双极对称结构,而对照组异常磁图的比例为35%,电流密度图有明显双极对称结构。冠心病组平均分级(2.62±0.98)显著高于对照组(2.29±0.90)。冠心病组的CVEI值位于异常区域(-100~0)内,而对照组CVEI值位于正常区域内(0~100)。Rmax/Tmax的比值在冠心病组高于对照组(6.41±3.29比4.10±2.00)。上述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表明,RAM、CVEI及Rmax/Tmax的诊断价值相对较高,敏感性分别为67.1%,65.9%及64.3%。特异性分别为65.1%,68.3%及68.3%。结论MCG对于静息心电图表现正常或呈非特异性改变者的慢性心肌缺血患者有独特的诊断价值,有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