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洛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血脂及蛋白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洛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24小时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洛伐他汀.治疗四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脂、24小时尿蛋白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小时尿蛋白方面疗效更为显著,两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疗效相似.结论:洛伐他汀可有效调节糖尿病肾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尿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苯那普利,对有蛋白尿的肾脏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近年来,我院经治15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补肾益精饮与氯沙坦(科索亚)联用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压、蛋白尿和肾功能等的影响。方法将45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予补肾益精饮每日1剂,科素亚50mg,每日1次;对照组22例,服用保肾康250mg,每日3次,潘生丁50mg,每日3次,尼群地平1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尿蛋白较治疗前下降63.8%,对照组较治疗前下降3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及肾功能亦有明显改善。结论补肾益精饮与科素亚联用具有降低尿蛋白、血压及保护肾功能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3岁,主因高血压20余年,发作性心前区疼痛4年而就诊,20余年中血压最高190/130 mmHg(1 mmHg=0.133kPa),曾应用复方降压片、罗布麻、心痛定等降压药,血压控制不稳,血压高时,头晕头痛。4年前出现发作性心前区压榨样疼痛,持续1~3 min缓解,诱因为劳累,应用速效救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脏疾病是终末期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成年前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诊治慢性肾脏疾病有助于防止其不良后果的发生。根据K/DOQI(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指南。将慢性肾脏疾病定义为:有肾脏损害(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和/或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达到或超过3个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螺内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37例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接受螺内酯20 mg,1次/d,治疗8周.观察入组时、服药后第8周测以下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收缩压(SP),舒张压(DP),血清钾,血清钠,血清肌酐(Scr).结果 所有患者经8周治疗后,SP,DP,血清钾,血清钠,Scr,均无明显变化,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 对已接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且血压控制良好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加用小剂量螺内酯可减少尿蛋白、抑制肾脏纤维化,从而延缓肾功能不全进展,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洛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22例根据血压给予依那普利5~10mg,每日早晚各1次,洛伐他汀20mg,每晚1次顿服,另20例患者未服或短期服用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为82.0%,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为40.0%(P<0.05)。结论:联合应用依那普利、洛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低AMI合并房颤的再发率,且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在中医理论辩证原则下使用辨证施治对比中成药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同期门诊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共225例,其中纳入接受了常规西药加中成药治疗患者170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接受常规西药治疗配合中医理论"肾痿"治疗的患者55例作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治疗结局的因素。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基线数据在年龄 (P<0.01)、肾功能分期构成 (P=0.007)和蛋白尿程度 (P<0.01)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后,尚不认为性别、年龄、蛋白尿程度对治疗结局产生影响。治疗组对肌酐和尿素的降低优于对照组 (P<0.001),两组对尿酸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75)。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尿蛋白 (P=0.058)和尿红细胞 (P=0.577)的影响无差异,对尿白细胞的影响亦不明显 (P=0.01)。治疗组相比对照组治疗后更多患者出现了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上升 (P<0.001)。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确定对治疗结局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为治疗方法分组 (P<0.001)和肾功能进展分期 (P=0.008)。相比于肾功能分期 (标准化回归系数0.165),分组 (标准化回归系数0.395)对治疗结局的影响更大。结论 常规西药治疗配合中医理论的"肾痿"辨证施治可以改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在肾功能分期严重的患者中更为明显,且疗效优于常规西药加中成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脏疾病(CKD)与心血管疾病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性。CKD 3期以上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于死于肾衰竭的风险。心房颤动(房颤)是CKD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而10%~15%的房颤患者患有CKD。目前研究认为,不是所有控制心率和节律的治疗措施均适用于CKD的房颤患者。此外,对CKD房颤患者是否给予抗凝治疗以及如何给予抗凝治疗也是十分棘手的问题。该文就CKD并发房颤的治疗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回顾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和病机,梳理众多医家关于慢性肾小球疾病证候标本的论述,结合临床的经验,认为外感邪毒留滞体内、潜伏扰肾是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的本证,临床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应重视标本缓急,急性发作宜去除外感诱因,缓解期以祛邪透邪为主,从标本缓急论治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化洛伐他汀治疗对早期慢性肾脏病(CKDI-Ⅱ)合并冠心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西丽人民医院就诊早期慢性肾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2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洛伐他汀20mg/d,强化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将洛伐他汀加至40ms/d。每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尿蛋白定量(Upr)、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Tc、TG、LDL-C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组间无显著差异,HDL.C略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两组治疗后Upr和Ser均明显下降(P〈0.05),强化治疗组Upr和Scr下降比对照组明显(P〈0.05,P〈0.01)。结论强化洛伐他汀在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冠心病中应用安全,能够更好地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KD患者贫血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在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肾脏血液风湿免疫科住院的CKD患者465例,对其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5例CKD患者中,贫血的发病率为72.04%,其中年龄〈30岁、30~50岁、50~70岁、〉70岁的患者贫血的发病率依次为47.06%、60.94%、74.42%、86.26%;CKDⅠ~Ⅴ期的患者贫血的发病率依次为24.19%、43.84%、63.22%、88.61%和99.39%;经eGFR矫正后,不同肾脏基础疾病患者贫血的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糖尿病肾病(78.78%)、高血压肾病(66.00%)、慢性肾小球肾炎(65.61%)和多囊肾(60.00%);透析组与非透析组患者贫血的发病率分别为99.00%和51.75%(P〈0.00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肾功能情况及透析与否均与贫血的发病率相关.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的发病率较高,肾功能减退、年龄等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脏病患者飞信随访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随访是慢性肾脏病(CKD)治疗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本研究通过分析CKD患者飞信随访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探讨这类基于网络平台的随访方式实施的可能性以及需要改进的措施。方法纳入471例慢病门诊的CKD患者,根据患者对飞信邀请短信回复的情况,将同意加入的患者视为依从性好,归入飞信组;不同意加入或不回复的患者视为依从性差,归入非飞信组,分析影响CKD患者飞信随访依从性的可能因素。结果 471例患者中共有236例(50.1%)回复了短信并成功加入飞信平台。不同常住地、文化程度、费用类别患者飞信使用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随访护士接触3次以上的患者飞信使用率也明显高于非接触3次以上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不同CKD分期患者、不同性别患者飞信使用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飞信组的平均年龄明显低于非飞信组(P<0.01),住院次数明显高于非飞信组(P<0.01)。结论 50.1%的CKD患者愿意加入飞信,提示飞信随访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还存在一些阻碍因素,主要包括文化程度、年龄、对医护人员的熟悉信赖度以及地域问题,需要通过一些措施来增加CKD患者对飞信随访的依从性,以便更好地推广这类新的随访方式。  相似文献   

14.
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社区-家庭-自我管理近远期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蕾  贾鸿雁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1):1361-1367
背景 相比发展成熟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出血等慢性病管理技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管理基本为空白。目的 通过对社区早期CKD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社区-家庭-自我管理,观察患者指标变化,分析此项工作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于2013-12-10至2014-03-09,采用随机系统抽样方法筛选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站早期CKD患者,对患者实施社区-家庭-自我管理,共3年。对比干预前后患者体检指标、尿液异常发生率、用药依从性和随访依从性、CKD分期、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急性下降事件、住院次数、终点事件、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本研究选取CKD患者60例,失访1例,共纳入59例。干预后半年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尿酸(UA)水平低于干预前,CKD 2期者eGFR水平、所有患者eGFR水平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和干预后3年尿素氮(BUN)、CKD 1期者eGFR水平、CKD 2期者eGFR水平、所有患者eGF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年收缩压、舒张压、HbA1c、TC、LDL-C、三酰甘油(TG)、Cr、UA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半年和干预后3年Cr、BUN、CKD 1期者eGFR水平、CKD 2期者eGFR水平、所有患者eGF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年收缩压、舒张压、HbA1c、TC、LDL-C、TG、UA水平低于干预后半年(P<0.05)。干预前后,尿液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49,P<0.01)。干预前,用药依从性高者40例(67.0%),随访依从性高者21例(35.6%);干预后1年,用药依从性高者51例(86.9%),随访依从性高者48例(80.5%);干预后3年,用药依从性高者54例(92.4%),随访依从性高者50例(85.2%)。干预前,CKD 1期者19例(32.2%),CKD 2期者40例(67.8%);干预后3年,CKD 1期者26例(44.1%),CKD 2期者32例(54.2%),CKD 3期者1例(1.7%)。干预后半年及1年,各有1例(1.7%)患者发生eGFR急性下降事件;干预后半年及1年,各有1例(1.7%)患者住院。无其他终点事件发生。干预后3年患者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状况(GH)、生理健康(PCS)、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和心理健康(MC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采用社区-家庭-自我管理模式对早期CKD患者管理后,危险因素血压、血糖、血脂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代谢指标Cr、BUN、UA也呈现下降状态;规范的管理使患者用药和随访依从性改善,减少eGFR急性下降事件。从eGFR和尿液异常发生率来看,该项干预近期内可减轻肾脏损害,远期可延缓肾脏损害的进展。社区-家庭-自我管理对早期CKD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慢性肾脏病(CKD)中的变化,探讨HGF在CKD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CKD患者80例,其中CKDⅠ期16例、CKDⅡ期24例、CKDⅢ期15例、CKDⅣ期13例、CKDⅤ期12例,以及20例健康人群血清,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HGF的含量。结果在健康组、CKDⅠ期~Ⅴ期之间比较,各组之间HGF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1),其中CKDⅤ期的HGF值最高,CKDⅠ期~Ⅳ期的HGF值也高于正常,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HGF与尿素氮、肌酐、血、尿β2-微球蛋白呈中度正相关(P〈0.01);与肾小球滤过率呈中度负相关(P〈0.01)。结论CKD患者HGF值增高,且与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随着肾功能的恶化,其总体病死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显著升高。处于不同分期病程的CKD患者,其血脂异常的质和量具有特殊性,影响临床终点事件。他汀类药物具有减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事件风险、保护肾功能等作用,不同他汀在不同分期CKD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可能存在差异。该文就不同分期CKD患者的治疗策略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小球肾炎60例,依那普利组(Ⅰ组)20例给予依那普利治疗;科素亚组(Ⅱ组)20例给予科素亚治疗;联合组(Ⅲ组)20例给予依那普利、科素亚联合治疗。3组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于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跟踪治疗6月,Ⅲ组血压、24h尿蛋白均较Ⅰ、Ⅱ组明显下降(P〈0、05),Ⅰ、Ⅱ组血压、24h尿蛋白水平亦下降,但不显著(P〉0.05)。Ⅰ、Ⅱ、Ⅲ组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变化。主要副作用是咳嗽、血钾轻度升高,但不影响治疗。结论依那普利组和科素亚组均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但两者联用降低尿蛋白的效果明显优于Ⅰ组、Ⅱ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肾病(CKD)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地高辛治疗的影响,以及监测血清地高辛浓度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100例CHF伴CKD应用地高辛治疗的老年患者,按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K-DOQI)的标准分为4个组(CKDⅠ~Ⅱ期、Ⅲ期、Ⅳ期和Ⅴ期),观察CKD分期和地高辛不良反应与地高辛浓度间的关系。结果 4组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心率减慢、心律失常、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F伴CKD的患者应用地高辛前有必要评估肾功能;CKDⅢ期和Ⅳ期的老年CHF患者服用地高辛必须监测血药浓度;而CKDⅤ期的老年CHF患者应用地高辛治疗必须谨慎,即使监测血清地高辛浓度也难以避免不良反应,需密切观察临床表现,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纠正慢性肾脏病患者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符合慢性肾脏病2、3期且TCO2跃22 mmol/L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NaHCO3片1.0~1.5 g/d,分次口服,同时给予产碱的水果蔬菜。主要观察指标为血尿素氮、血肌酐、血pH值、血TCO2、电解质及血压。结果治疗组血pH值、血TCO2有所提高,血尿素氮、血肌酐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血pH值、血TCO2进一步下降,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电解质、血压均无明显变化。结论NaHCO3片和产碱的水果蔬菜饮食疗法能纠正血浆TCO2跃22 mmol/L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代谢性酸中毒,并延缓肾功能进展,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且不引起电解质紊乱及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4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7例CKD 1~4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IMT增厚、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增厚与年龄、收缩压、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血尿酸及血清磷呈正相关,而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颈动脉斑块与年龄、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血尿酸及血清磷呈正相关,而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提示,颈动脉IMT增厚与CKD分级、血尿酸分级、纤维蛋白原分级、年龄分级、收缩压分级相关;颈动脉斑块与CKD分级、纤维蛋白原分级、年龄分级相关。结论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纤维蛋白原、收缩压、年龄是早中期CKD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