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有Q波的急性心肌炎临床少见,病情严重,心肌梗死。近几年我院急性Q波心肌炎9例。并与急性心肌梗死作对比.旨在为两者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急性右下腹痛是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以急性阑尾炎为常见,但部分非阑尾炎患者,临床鉴别比较困难,超声检查的应用,为大多数急性右下腹痛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通过对急性阑尾炎的分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很大帮助。现将我院近5年来住院患者中,急性右下腹痛患者检查及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谢立新 《海南医学》2010,21(3):115-115,118
临床上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多数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疼痛持续时间长,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结合典型的心电图及血清酶学较易确诊。但个别病例症状不典型,出现特殊少见的临床症状,如牙痛、胃痛等,容易造成误诊,进而导致治疗错误,危及患者生命。我科收治1例饮酒后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被误诊为急性酒精性心肌炎、急性胃炎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重症心肌炎(心力衰竭型、爆发型)在临床上与急性心肌梗死有许多相似之处,易于误诊。现就25例急性重症心肌炎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作如下分析,旨在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临床急诊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酷似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方法 对12例酷似AMI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了酷似AMI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经过和发病特点。结果 酷似AMI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重,严重者伴多器官功能损害,少数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脏病。全部患者心肌酶均持续增高,不伴酶峰变化。ST段持续抬高,病理性Q波较少发生。结论 基层医院对此类病毒性心肌炎认识不足,易误诊为AMI,应注意与AMI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可并发肾损害,重症者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竟(ARF),故又称为肾病性胰腺炎。有报道称本病发病率为23%,死亡率高达80%,预后极差。本文报告了湖北省随州市中心医院自1997—2003年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7例临床资料,并就其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作简要的讨论,以引起临床对该病所致肾损害给予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裴印琚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4):1149-1150
急性心肌梗死(AMI)常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发生率约为32%-48%,严重者表现为急性肺水肿,病死率高。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是急诊常见且较危重、凶险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只有做到快速、准确地诊断,积极、有效地救治,才能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救治成功率。笔者回顾近年临床成功救治体会,结合一典型疑难、顽固病例,总结经验和教训,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静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4):976-976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一系列特征性心电图演变。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至少满足下列3条标准中的2条:①缺血性胸痛临床病史;②心电图系列变化;③血清心肌酶标记物的升高与降低。  相似文献   

9.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青松  金明根 《吉林医学》2006,27(1):96-98,100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后者是前者的终末形式,临床上以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特征。ARDS的发病环节较多,至今仍未找到具有决定性的致病机制,有关的治疗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10.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缺乏特异性的检查手段,故临床上仍存在一定的误诊率。笔者通过回顾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1997年以来确诊的7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对其中5例心电图酷似STEMI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了临床分析。心电图表现为2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0.1mv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重症患者更容易误诊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从而可能错误地实施溶栓治疗。急诊冠脉造影(CAG)是有创性检查,但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与AMI的鉴别诊断中,对于心电图为非广泛性ST段抬高者应尽早行CAG。  相似文献   

11.
龚瑜 《中华医护杂志》2006,3(2):138-138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在防治急性脑血管病后急性胃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2例急性脑血病忠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与对照组36例,分析两组急性胃黏病变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奥美拉唑组急性胃粘膜病变2例(5.6%),死亡3例(8.3%),对对照为12例(33.3%)和8例(22.2%),两组比较p〈0.01和〈0.05(X^2=7.182,6.125)。结论奥美拉唑为预防急性胃粘膜病变的有效药物,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肾功能异常李国前,吴建平,何伟民关键词:脑血管意外,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肾损害,已日渐引起临床上的注意。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ACVD363例,其中合并肾功能异常9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11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急性阑尾炎与急性前列腺炎尿潴留之间的异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急性胰腺炎经过1963年和1984年的两次马赛会议临床分类后,又于1992年亚特兰大会议分类为:急性间质性胰腺炎(轻型急性胰腺炎)、急性坏死胰腺炎(重型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血管病与血糖水平临床关系李瑞芬于现军史凤锦(东平县人民医院271500)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且病残率高。后者除与原发病有关外,尚与多种因素有关,为了解急性脑血管病与血糖水平的临床关系,我们于1992~1996年对急症入院的急性脑血管病人...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各异,但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上较为少见。本研究共收治24例此类患者,对其临床特征表现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旺琼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6):669-669,679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因某种原因在短期内使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出量急剧下降,体循环或肺循环压力急剧上升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以急性左心衰竭常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或心跳骤停。现就我科近几年来救治急性左心衰竭所致肺水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奥美拉唑在急性酒精中毒中应用,探讨其预防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102例临床诊断急性酒精中毒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治疗组(55例)。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观察其临床预防急性胃黏膜损害的疗效。结果:运用奥美拉唑的治疗组出现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几率明显降低.结论:临床应用奥美拉唑可有效预防急性酒精中毒中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其疗效优于法莫替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特点,为临床诊疗积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55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临床治疗具体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显效率为61.18%(34例),有效率10.9%(6例),死亡率27.27%(15例),其中因急性心力衰竭死亡7例,呼吸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死亡8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病情危险紧急,临床上症状表现复杂多样,需要特别注意急性心力、呼吸功能、肾功能衰竭三大危重症状,及时治疗才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严重威胁儿童生命的一类疾病,完全缓解后复发往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后转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罕见,我们遇1例,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