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科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护理对策,加强用药安全护理,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方法分别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对13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2例ADR中涉及抗生素19种,63例(47.73%),中药制剂10种,45例(34.09%),静脉给药引起ADR119例(90.15%);ADR常见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高于西药注射剂(P<0.01)。结论合理选择药物及用药途径,严密观察静脉用药全过程,重视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保证患儿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4种抗感染中药注射剂在儿科应用引起ADR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3年儿科住院患者应用4种抗感染中药注射剂发生的67例ADR,并进行统计归纳分析。结果:4种抗感染中药注射剂引发的67例ADR中,痰热清注射液26例(38.81%)、喜炎平注射液19例(28.36%)、炎虎宁注射液13例(19.40%)清开灵注射液9例(13.43%);男性略高于女性(37/30),3岁以下发生率明显偏高,有药物过敏史者易发生ADR。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儿科应用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并加强对ADR报告和监测工作,严格遵循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加强监护并及时处理,保障患儿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沈阳市东陵区中心医院收治的抗感染药物出现ADR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抗感染ADR。结果 200例患者静脉滴注ADR发生率最高,氟喹诺酮类ADR发生率最高,患者的ADR主要以皮肤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结论应更加充分的认识药物的作用机制和ADR,根据ADR情况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密切观察,为提高临床疗效,为指导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
51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513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共有72个品种,其中氨基糖苷类药居首位(114例,占22 22%),其次为青霉素类(107例,占20.86%)、头孢菌素类(97例,占18.91%)、喹诺酮类药物(86例,占16.76%).不良反应的分类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损害.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常用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特点,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报道,对350例发生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抗感染药物的种类、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在350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从年龄构成比来看,1860岁的中青年构成比最高,达到80.86%;静脉滴注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最常见,占74.86%;头孢菌素类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多,为25.43%,从单药品种来看,左氧氟沙星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多,占到12.00%;ADR最常累及的器官系统是皮肤及附件,占38.57%。结论临床上使用抗感染药物时,应该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适应证和用药剂量,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01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和原因,更好的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HO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对全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4年所收到的101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分析研究。结果: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所累及的9个器官-系统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结论:随着抗感染药物品种和使用的不断增加,其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临床医生在使用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王定营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9,26(3):259-260
目的分析我院近几年来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7年10月ADR监测小组收集的159例抗感染药物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59例ADR报告涉及药物12类41个品种,其中喹诺酮类药物报告例数为首位,其次为林可霉素类及青霉素类药物等。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多见,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等。结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0.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232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对1999年至2004年上报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感染药物致不良反应发生呈现数量上升、药物品种集中的特点;不良反应发生部位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器官。结论:引起ADRs多的药物为喹诺酮类;ADRs最常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 相似文献
11.
苗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6):159-160
目的:对本院98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解本院抗感染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与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12~2013年搜集的98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按患者的年龄、性别、引发不良反应的抗感染药品种、给药途径、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在9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患者大部分为老年人,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注射给药较其它给药途径更易引发不良反应,引发皮肤及附件的损害较多。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上报,进行抗感染药的使用时,要注意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医院发热门诊抗感染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为抗感染药物在门诊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南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发热门诊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162例抗感染药物所致ADRs报告,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相关抗感染药物的种类、给药方式,以及ADRs的发生时间、累及器官(或系统)等信息,分析抗感染药物所致ADRs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162例抗感染药物所致ADRs患者的男女性别分布较为均衡(87例vs 75例),而其年龄则主要集中在>60岁(73例,占45.06%);162例ADRs所涉的抗感染药物主要为抗菌药物(160例,占98.77%),其中主要的类别有头孢菌素类(44例,占27.16%)、喹诺酮类(38例,占23.46%)、大环内酯类(34例,占20.99%)和青霉素类(33例,占20.37%);162例ADRs所涉抗感染药物的给药方式主要为静脉滴注(115例,占70.99%),其次为口服(31例,占19.14%);162例ADRs主要的发生时... 相似文献
13.
我院264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探讨我院近几年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自发呈报的264例抗感染药物ADR报表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64例ADR报告涉及药物13类,61个品种,其中头孢茵素类药物报告例数为首位.其次为青霉素类及喹诺酮类药物。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见,其次为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反应。严重的ADR报告19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严重的皮肤损害.过敏性休克等。结论加强、重视ADR监测工作,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4.
秦树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9):80-81
目的 分析儿科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65例患儿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项目包括:性别、年龄、疾病诊断、出院及入院时间、病原学检查、药敏实验结果和使用抗感染药物名称、使用时间、方法、剂量、联合用药等。结果所有病例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治愈43例,好转18例,转院4例,总有效率为93.8%。选用较多的抗感染药物依次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苷类。结论由于抗感染药物的广泛使用,但产生的耐药性逐渐增多,临床应根据药物的敏感性合理安全使用抗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是否合理。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19例儿童的处方进行分析,包括药物名称、规格、给药途径、给药天数和联合用药情况等的分析。结果119张处方中,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率为66.4%。其中单用者有61张,联用者有18张。单用者有61张,联用者有18张。静脉滴注占给药途径的84.0%,口服给药占16.0%。抗感染药物主要有头孢克洛、青霉素G、阿奇霉素、头孢他啶、罗红霉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类占48.1%,青霉素类占27.8%,大环内酯类占24.1%。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头孢克洛,占38.0%。结论本院儿科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尚属合理。儿科使用抗感染药物要掌握药物的适应证、剂量、给药途径及不良反应等,在确保的疗效基础上,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确保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对我院2006年收集的108例抗感染药物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抗感染药物ADR报告中,女性(66例)明显高于男性(42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发生的频率最高,其次是喹诺酮类,分别占总例数75.4%和14.0%;所涉及的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其次是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反应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抗感染药物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探讨ADR发生因素。方法:对2006年度142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按药物类别、给药途径、ADR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不良反应的药物共有19个品种,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用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为皮肤损害,严重不良反应3例。结论:应继续加强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尤其加强不易观察的不良反应及慢性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20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了解和分析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年来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资料,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ADR中,女性患者较多(61.58%);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68.47%);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临床表现又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其用药监测,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和分析杭州市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0月杭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 145例不良反应报告,涉及抗感染药物14类109个品种。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1 073例(占25.89%),居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884例,占21.33%)。不良反应以皮肤损害多见,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高(76.82%)。结论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重视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4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抗感染药的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对我中心收 集到的147例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涉及范围较广,品种多,其中以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最多(52例)。ADR以皮肤反应最常见(70例),静脉用药最多(138例),高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 必须加强抗感染药物的监测,避免不合理使用造成人体伤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