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娄玉英 《淮海医药》2014,(4):392-393
目的:通过对全院住院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 MDRO)监测,了解MDRO感染状况,并进行干预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6月30日MDRO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监测时间内全院共检出病原菌2977株,分离出MDRO 762株,占25.59%。其中大肠埃希菌48.56%、肺炎克雷伯菌16.93%、金黄色葡萄球菌16.01%、铜绿假单胞菌12.73%、鲍曼不动杆菌3.15%、阴沟肠杆菌1.44%、未检测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监测多重耐药菌患者423例次,发生医院感染103例次,例次感染率为24.35%。2013年1-6月MDRO例次感染感染率为19.02%,与2012年同期相比降低1.18%。结论准确、及时获取信息并及早干预,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强化MDRO感染知识培训,严格执行MDRO预防与控制的各项隔离措施,加强护工的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MDRO的暴发及降低感染率,从而保障患者安全及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儿童医院多药耐药菌采取目标性监测,探讨多药耐药菌的干预措施,预防感染爆发.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开展多药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实施干预,包括宣教和培训,采取接触隔离预防控制措施,每日通过到细菌室监测多药耐药菌,并到各科室督察实施.结果 全年儿童医院共监测出多药耐药菌459株,前4位为耐苯唑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产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苯唑西林的革兰阳性细菌MRSA,真菌61株;主要分布在新生儿科和儿科,分别占49.23%和42.50%,其次是外科占6.35%.其中社区感染480株,占92.31%,医院感染40株,占7.69%,没有出现感染爆发.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率在100%,对氨基甙类抗生素为37.75%至95.98%,对常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剂敏感率为83.53%至29.72%;对其他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几乎全部耐药.多重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除对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敏感率在100%和55.56%外,对常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剂敏感率极低,对碳青霉烯类先天耐药;MRCNS和MRSA对青霉素药敏率为零,对红霉素小于10%,MRSA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夫西地酸钠药敏率为100%,而MRCNS仅对呋喃妥因100%敏感,MRCNS较MRSA耐药情况严重.结论 对儿童医院多药耐药菌目标性监测有效,多药耐药菌耐药情况严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多药耐药菌动筛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多重耐药菌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特征和相关因素,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检测出所有MRSA、VRE、产ESBLs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进行监测.结果 共监测多重耐药菌菌株213株,占全部送检菌株的34.3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耐药菌株多为产ESBLs的细菌,综合ICU感染率最高,≥60岁、患有循环系统疾病、接受侵入性诊疗操作、手术、使用抗生素等是MDRO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众多,需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特征和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和合理制订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检测出所有多重耐药的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3457株,多重耐药菌1150株,25.46%;多重耐药菌中革兰阴性菌占26.93%,革兰阴性菌占73.07%;前三位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饱满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重症ICU、呼吸科及结核科,分别为33.00%、25.70%及18.90%;年龄最大89岁,年龄最小37d,>60岁占52.6%;引起医院感染的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和胸膜腔感染。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众多,从预防、控制、管理等方面入手,才能有效阻止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1]。近年来,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严峻挑战[2]。为加强笔者所在医院MDRO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MDRO的传播,该院开展了MDRO的目标性监测,同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1.1.1菌株来源菌株来源于2013年—2014年笔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临床科室多药耐药菌( MDROs)目标性监测,了解MDROs分布,评价干预效果,为临床有效控制MDROs感染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月-2014年7月对137例MDROs感染病例进行目标性监测与实施干预,每天通过LIS系统监测全院MDROs,并到科室督查实施。结果分离出病原菌759株,其中多药耐药菌株137株,占18.05%;主要来自痰,占31.39%;大肠埃希菌居第1位,占44.53%;ICU是MDROs主要来源;单间安置率33.58%,隔离标识使用率66.42%,手卫生依从性45.99%,无菌操作98.54%;137例患者中,治愈53例(38.69%),好转6例(4.38%),未愈68例(49.64%),自动出院9例(6.57%),死亡1例(0.73%)。结论在MDROs预防控制中,重点关注ICU及大肠埃希菌感染预防控制工作,MDROs未愈率较高,治疗效果差,临床控制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中南药学》2017,(2):246-250
目的调查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某三级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控制系统对2015年度多重耐药菌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该医院在2015年度从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多重耐药菌1716株,占医院感染病原菌总数的47.4%。多重耐药菌种类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构成比依次为26.68%、21.44%、14.8%、9.03%、7.4%和5.36%。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对美罗培兰和亚胺培南有较高敏感性,革兰阳性多重耐药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完全敏感。结论该院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较高,临床需加强监控,控制其传播与形成,同时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积极控制病原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展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目标性监测,提出预防干预措施,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方法由临床各科医院感染监控人员为主,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协助,对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各科住院进行导尿操作并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监测。结果开展目标性监测采取干预措施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明显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目标性监测,有针对性调整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某新建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明确 MDRO 防控工作的重点。方法 收集郑州颐和医院2013年7月—2018年6月住院患者检出的目标性病原菌株,对其中分离的MDRO分布及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共检出目标性病原菌7 395株,其中MDRO共812株。分离的MDRO中以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居多(185株,22.78%),其次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180株,22.17%)。5年间MDRO总检出率为10.98%,年均检出率呈总体升高的趋势(χ2=20.245,P < 0.001)。MDRO感染类型以社区感染为主(535 例,65.89%),本院 MDRO 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在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呼吸科。结论 我院MDRO防控形势正随着开诊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严峻,CR-AB和CR-KP的监测和管理是MDRO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多重耐药菌的控制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分离到的790株多重耐药菌,对产超广谱β内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酶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统计其标本来源和种类,按年份分析其检出率及耐药性。结果 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547株,CR-AB 142株,MRSA 101株,共计790株,占总分离株的23.3%;标本来源科室主要有普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泌尿外科、呼吸内科;标本种类主要有痰、血液、尿液、脓液;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近三年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唑肟的耐药率都在90.0%以上,氨曲南的耐药率也在70.0%以上,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在99.0%以上;近三年间MRSA对阿米卡星保持较低的耐药率(4.0%~9.4%),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15.0%~32.0%之间,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尚未发现耐药株;2015—2017年CR-AB除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相对较低之外,对其他主要抗生素的耐药性几乎达到90.0%以上,多黏菌素未发现耐药株。结论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情况依然严峻,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严格遏制多重耐药菌的扩散和传播。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 对964 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2015 年我院ADR 报告964 例,从发生ADR的患者年龄、损害系统、ADR涉及的主要药品种类、严重ADR 占比等进行分析。结果: 964 例ADR 涉及的前十位药品中抗感染药有7 种。主要损害系统:皮肤及其附件415 例(43%)、消化系统216 例(22.4%)、全身性186例(19.3%)、呼吸系统55 例(5.7%)、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44例(4.1%)、心血管系统20例(2.1%)等。其中严重ADR 38 例(3.94%)。结论: 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ADR的监测力度,特别注意对出现的新的和严重的ADR的监测,保证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房》2017,(11):1475-1478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年1-12月病原菌分布、构成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我院检验科微生物室共收到标本9 401份,检出病原菌的标本共1 743份,阳性率为18.54%;共检出病原菌1 591株,主要来源于痰液(59.77%)、尿液(14.77%)和血液标本(8.93%)。共检出革兰氏阳性菌347株(21.81%)、革兰氏阴性菌991株(62.29%)和真菌253株(15.90%);检出量列前4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夫西地酸钠敏感,耐药率均为0;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超过6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超过95%,溶血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较高。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15%,且均对多黏菌素敏感,耐药率为0。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50%。结论:我院病原菌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整体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对主要病原菌敏感性较高的药物包括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碳青霉烯类等。临床应加强对病原菌耐药特征的监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规范地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展冠军  邵华  张玲 《中国药房》2014,(46):4349-4352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量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统计我院2009-2013年9种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采用SPSS 18.0版软件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和抗菌药物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始终处于20.0%3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呈先降后升趋势,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1.5%3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呈先降后升趋势,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1.5%25.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DDDs与亚胺培南、环丙沙星耐药率呈高度相关(r=0.902、0.911);氨曲南DDDs与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呈高度负相关(r=-0.917、-0.896、-0.954);亚胺培南DDDs与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度相关(r=0.970、0.990、0.950);庆大霉素DDDs与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呈高度负相关(r=-0.956、-0.896、-0.937);环丙沙星DDDs与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呈高度相关(r=0.900、-0.901)。其余抗菌药物DDDs与耐药率无相关性。结论: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量存在相关性,提示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为应对我院药品短缺问题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通过北京市药品集中采购信息平台上报的短缺药品次数、品规数、剂型、短缺原因及价格进行分析。结果:2014 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上报短缺药品350次,共计117个品规,其中注射剂占53.85%,短缺原因为原料药短缺及需求量小、企业不生产占 54.7%,单支(最小包装单位)小于5元的药品短缺占34.19%。结论:长期短缺的药品会严重影响临床治疗,剂型短缺与我院用药特殊性有关,药品价格与药品短缺有关,国家定点生产可有助于改善药品短缺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我院患者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有力证据。方法:对我院2001年~2005年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1年~2005年我院引起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全年分离细菌总数的59.46%~69.75%;革兰阳性球菌占30.25%~40.54%。居革兰阴性杆菌前3位的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埃希氏大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金葡菌为主要致病菌。2004年~2005年我院分离的真菌菌株数分别占全年病原菌总分离数的15.13%~18.78%,真菌主要为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为多,占真菌总数的63%左右。结论:临床科室在住院患者开始抗菌治疗以前,应规范收集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及病理、生理特点来综合分析,选择针对性强、抗菌作用优越的抗菌药物,以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我院2011~2013年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民  朱春梅 《中国药师》2015,(6):981-984
摘 要 目的: 了解我院2011~2013年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1~2013年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应用品种、销售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我院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占全院肿瘤用药的比例逐年增加,2012年、2013年构成比超过60%,其中蛋白激酶抑制药(TKI)占肿瘤靶向药物总金额的41.29%~73.41%,单克隆抗体(Mab)构成比19.40%~30.88%,其他药物构成比7.19%~27.83%。利妥昔单抗、西妥昔单抗的消耗金额与用药人次同步性不好,患者承担费用较高。结论: 我院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尤以口服靶向药物应用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现状,为规范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0年至2013年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中分离的580株鲍曼不动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4年来,微生物送检标本共计88 715例,检出鲍曼不动杆菌580株,占致病菌总数的1.63%;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83.10%来源于痰液;215株鲍曼不动杆菌来自重症监护病房(ICU),占所有感染病区的37.07%,其次是神经内科76株(13.10%);对抗菌药物敏感(S)、多重耐药(NDR)、广泛耐药(XDR)菌株、全耐药(PDR)的菌株分别占检出鲍曼不动杆菌总数的19.83%,8.45%,16.90%,54.83%;ICU全耐药菌株占全耐药菌株总数的47.16%;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现象非常严重,且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需加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监测和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重视医院环境、工作人员消毒,遏制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内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8.
我院2007年病原菌检测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荣艳 《抗感染药学》2009,6(4):268-270
目的:回顾性分析临床常见病原菌类型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2007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检出的876株病原菌类型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送检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标本中分离病原菌的构成分别为:G-菌为63.15%(553/876)、G+菌为27.17%(238/876)、真菌为9.68%(85/876)。临床常见G-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2.86%(237/553)、铜绿假单胞菌14.65%(81/553)、肺炎克雷伯菌12.30%(68/553)、不动杆菌属11.93%(66/553);G+病原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51.86%(123/238)、金黄色葡萄球菌31.93%(76/238)。对抗菌药物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多数G-菌对亚胺培南、第3代头孢菌素敏感;G+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2007年病原菌仍以G-菌为主,以大肠杆菌最多,球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多,均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的菌种结构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法或K-B法,检测抗菌药物对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从住院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973株,位居前7位的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97%)、大肠埃希菌(14.29%)、肺炎克雷伯菌(11.81%)、白色念珠菌(11.10%)、金葡菌(8.57%)、肠球菌(7.75%)、铜绿假单胞菌(6.79%);从门诊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90株,菌种构成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0.61%)和大肠埃希菌(30.0%);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及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8.7%和47.1%,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67.6%和56.4%。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克雷伯菌的耐药率比大肠埃希菌高;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较为普遍,并且从第3季度开始,已出现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的菌株。目前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MRSA及MRCNS菌株。结论:开展细菌药敏试验的检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对于提高疗效,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有创导管末端培养分离菌菌谱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 2013-2015年所分离的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和导尿管等有创导管末端细菌菌株及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年共获得218例阳性培养标本,分离菌株256株,其中菌G-菌179株(69.92%),G+菌60株(23.44%),真菌17株(6.64%);前6位分离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32.42%)、肺炎克雷伯杆菌(17.58%)、粪肠球菌(4.69%)、白假丝酵母菌(4.30%)、铜绿假单胞菌(4.30%)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91%)。体外药敏试验显示主要分离菌均呈多重耐药特性,对亚胺培南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均显示高度耐药性;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具较强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可达100.00%;仅有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对G+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可达100.00%。结论:PICU有创导管末端培养分离菌以G-菌为主,细菌呈多重耐药特性。粪肠球菌和MRSA在G+菌中比例较高,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