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治疗新生儿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新生儿感染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给对照组利用青霉素G钠进行治疗;给观察组采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细菌清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3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8.28%和77.97%,观察组的细菌清除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和对照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时,可以采用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能提高治疗效率,清除患者体内的细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能够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治疗新生儿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新生儿感染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100~200mg/(kg·d),对照组给予青霉素G钠10~20万IU/(kg·d),疗程均为5d~10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43%、52.86%(P<0.05),细菌总清除率分别为91.6%、65.1%(P<0.05),表皮葡萄球菌清除率分别为81.2%、65.0%(P<0.05),革兰阴性杆菌清除率分别为86.9%、50.0%(P<0.05)。结论: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治疗新生儿感染的疗效明显优于青霉素钠,且安全。 相似文献
4.
《抗感染药学》2017,(8):1604-1606
目的:评价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对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抗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儿84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感染性疾病抗感染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症状复常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儿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为16.67%(P<0.05),治疗后的抗感染的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为69.05%(P<0.05),症状复常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抗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疗效,安全性高,有效提高了临床抗感染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本临床试验选用两组药物,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试验药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剂量为3.8~5.0 g次-1,tid;对照药: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剂量为3.4~4.5 g次,tid;疗程均为7~14 d.结果:本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组疗效评价分别为35例和36例,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4%和94.4%,产酶( )菌感染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92.9%,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0.6%和92.9%,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6%和8.11%,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在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且对敏感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疗效确切,药物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严重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其抗菌活性进行分析,评价其目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0例患者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2.25g/div,每8h一次。疗程7~14d;对痰培养出的24株细菌作药敏试验,并检测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等5种药物对同期72株I盛床分离菌的抗菌活性。结果哌拉西林钠/他喳巴坦钠治疗的有效率为86%,细菌清除率为83%,不良反应发生率4%。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是广谱、有效、低毒、安全的抗生素,尤其对老年人严重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7.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泌尿系感染3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治疗泌尿系感染37例的临床疗效于对照组应用头孢他定治疗泌尿系感染37例的疗效观察。方法 A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3,375g日两次静脉滴注。B组用头孢他啶2g日两次静脉滴注,疗程7~14d。结果一疗程后评定AB两组痊愈率54.05%,48.65显效率91.89%和86.48%P〈0,05。结论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哌拉西林-舒巴坦对普外科患者细菌性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及其成本费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9月期间普外科诊治的细菌性感染患者6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药物成本费用和成本效果比值、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成本费用和成本效果比值,以及用药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普外科患者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哌拉西林-舒巴坦,药物成本费低且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高,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62例资料,按治疗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肺部感染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症状(咳嗽、肺部鸣啰音、体温、白细胞计数)复常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咳嗽、肺部鸣啰音、体温、白细胞计数)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照组(P<0.05)。结论: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优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有效提高了细菌的清除率,加快了症状的复常,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36例,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对照组32例,给予注射用头孢他啶1.0 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q 8 h,疗程均为7~14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4%,90.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1%,84.6%(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3.1%。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对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临床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抗菌药。 相似文献
14.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白细胞减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例46岁女性患者,因术后颅内感染静脉滴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1次/8 h。用药第13、15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从用药前的10.61×109/L分别降至1.79×109/L和1.00×109/L。立即换用其他抗菌药物,同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150μg皮下注射,1次/d。改变治疗后4 d,血白细胞计数升至6.95×109/L。改变治疗后6 d脑脊液白细胞数由首次用药后15 d的8×106/L升至56×106/L,再次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静脉滴注,1次/8 h,rhGM-CSF剂量未变。用药6 d颅内感染治愈,遂停用抗菌药物。治疗第2、5天白细胞计数分别为2.67×109/L和1.65×109/L。第8天停用rhGM-CSF后为5.75×109/L,第15天为4.56×109/L。 相似文献
15.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中、重度急性细菌性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试验组)和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对照组)分别为107和108例。2组的用量、用法、疗程相同,q8h静脉滴注,疗程5~10天,重症患者可延长至14天。结果疗程结束时,试验组与对照组总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7.67%与93.20%和75.47%与93.40%,2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5.0%和97.59%(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和8.33%。结论国产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中、重度急性细菌性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为哌拉西林钠和他唑巴坦钠按8:1组成的混合物.两者合用,可耐酶并产生强大的杀菌作用.2006年5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疗治疗6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对儿童坏疽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菌清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儿童坏疽性阑尾炎患者6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噻肟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各指标(WBC、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测得值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细菌清除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WBC计数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坏疽性阑尾炎患儿有效清除了细菌,改善了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神经内科严重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神经内科严重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盲目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采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神经内科严重感染,可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此外,临床应严格把控神经内科的感染问题,加强综合性防治,降低患者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提升神经内科患者的整体康复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
患者,李某,男,64岁,既往体健,因突发左上腹痛伴神志不清4h于2008年10月25日急诊入院。入院后行剖腹探查术,确诊为脾动脉瘤破裂,行脾动脉瘤切除、脾切除术。术后入ICU治疗10d,11月5日转回肝胆外科,期间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锋泰灵,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80801)抗感染治疗,4.5g,静脉滴注,每日3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2例中、重度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静脉滴注,bid,3h后给予阿奇霉素0.5g,静脉滴注,qd。B组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静脉滴注,bid。C组给予阿奇霉素0.5g,静脉滴注,qd。治疗3d后,B、C组联用其它抗菌药。3组总疗程为7~14d。观察比较3组的疗效和细菌清除率,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d后,A组的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B、C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7~14d后,3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肺部感染的患者,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