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如何提高院外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利用多种媒体向社会公民宣传如何对猝死患者进行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同期经急诊科抢救的403例猝死患者,按猝死后是否立即进行了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6例,发现猝死患者,第一反应者立即呼叫急救中心,等待医护人员到来;实验组217例,现场发现猝死患者,第一反应者,在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立即进行有效地胸外心脏按压,嘱他人呼叫急救中心.对照组186例,抢救成功1例,抢救成功率0.054%;实验组217例,抢救成功16例,抢救成功率7.373%.对心源性猝死患者,第一反应者立即实施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直至专业人员到达,明显提高了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脏贯通伤的诊断和抢救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28例心脏贯通伤的伤情、诊断和救治过程.结果抢救成功25例,死亡3例,成功率89.3%.1例外伤性室间隔缺损伤后1月经体外循环修补痊愈,其他均无并发症.结论心脏贯通伤虽然来势凶猛,如果正确的诊断,积极抗休克治疗,及时开胸探查,抢救成功率是极很高的.  相似文献   

3.
心脏穿透伤的诊断和紧急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提高对心脏穿透伤的认识及抢救成功率 ,为今后的急诊抢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 2 0 0 3年收治的 11例心脏穿透伤的临床资料 ,对其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进行总结。结果 全组患者均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急诊开胸手术 ,11例中 8例治愈 ,抢救成功率 73.7% (8/ 11) ,3例因病情严重死亡 ,病死率 2 6 .3% (3/ 11)。结论 早期确诊立即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浅析影响过敏性休克抢救效果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冼少亮 《护理研究》2004,18(12):1084-1085
[目的 ]探讨影响过敏性休克抢救效果的原因 ,以改进抢救措施 ,提高抢救成功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注射室 1988年— 2 0 0 1年发生的药物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抢救资料。从发病年龄、原发疾病、临床表现、抢救措施与抢救效果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影响本组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原因是心脏瓣膜病变、心功能不全。 [结论 ]抢救及时、措施正确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心功能健全是抢救成功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冼少亮 《护理研究》2004,18(6):1084-1085
[目的]探讨影响过敏性休克抢救效果的原因,以改进抢救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注射室1988年—2001年发生的药物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抢救资料。从发病年龄、原发疾病、临床表现、抢救措施与抢救效果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影响本组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原因是心脏瓣膜病变、心功能不全。[结论]抢救及时、措施正确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心功能健全是抢救成功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抢救心脏裂伤的抢救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15例心脏裂伤患者的抢救及护理经验。结果本组15例中13例经抢救成功并康复出院,救治成功率86.7%,其中2例死亡。结论迅速的抢救,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预防心包填塞和休克的发生及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心脏裂伤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医院内不良事件时有发生,为降低其发生率,建立院内快速反应系统,参与全院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以提高医院内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院内启动快速反应系统,呼叫快速反应小组的2 130例患者临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院内快速反应系统建立后,院内快速反应小组的抢救成功率与住院患者死亡率呈现显著负相关(P<0.01),有效地提高了院内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论 建立院内快速反应系统后,快速反应小组抢救成功率、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增高,提高了患者就医环境的安全性及抢救患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心脏穿透伤是胸部创伤中的急危重症,常因失血性休克、心脏压塞而危及生命.随着急救措施的改进,近年对心脏损伤的抢救成功率有所提高,早期正确的诊断和不失时机的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我院1992年~2002年共收治心脏穿透伤1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诊心脏介入手术中发生急症时的抢救配合程序.方法 对导管室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进行急诊心脏介入手术中发生急症的15例患者进行抢救配合,每台手术配备技师1名,护士2名(器械护士1人,巡回护士1人),严格制定岗位职责,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完成抢救内容.结果 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紧急全面的抢救配合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接诊后做好心理护理,抢救时严格遵守岗位职责,分工明确,配合紧密,有条不紊,减少忙乱节约时间,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心脏停搏是临床上最紧急的危重症,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技术不准确都会导致复苏失败,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近几年心肺复苏的讨论和实践都有了许多进展,但其抢救成功率仍很低。现将我院2001~2007年救治的102例心脏停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成败原因,以期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回顾性分析33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措施及复苏成功率,探讨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以提高复苏率、心肺复苏(CPR)成功率及急救水平。结果 33例患者中,失败12例,成功11例,成功率33.3%。呼吸、心跳骤停复苏起始早晚是影响抢救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效的心脏按压和心脏电除颤、尽快开放气道,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合理正确的药物使用是CPR成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早期静脉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抢救心脏停搏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上腺素是目前抢救心脏停搏的首选药物。分析我科1994年~1996年抢救心脏停搏患者44例资料,看出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抢救心脏停搏可增加心肺复苏(CPR)的成功率。1病例与方法1.1病例:将收治的心脏停搏4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中男...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应急体外循环技术在抢救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实践,建立和规范应急体外循环技术操作流程,提高手术病人抢救成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使用的应急体外循环技术抢救非心脏手术的5例病人,评价应急体外循环技术使用时机、病人适应证、物品准备完善情况、选择转流部位、辅助转流时间、抢救成功情况。[结果]4例抢救成功,1例因肿瘤多次手术家属选择放弃;应急体外循环技术选择在手术进行中心搏呼吸骤停及突发大出血病人;抢救物品准备完善率达98.95%;体外循环转流部位均选择股动-静脉转流;平均辅助转流时间为109.20min;抢救成功率为4/5。[结论]应急体外循环技术在非心脏手术中抢救临床实践效果好,建立和规范的抢救操作流程是保障抢救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在急诊科救治心脏刀刺伤患者26例的经验。探讨在急诊科实施开胸抢救的可行性。方法时26例心脏刀剌伤并有意识丧失、收缩压〈90mmHg或测不出、室颤、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危重患者,入急诊科后立即行开胸探查、心脏修补、止血和复苏.术后送入创伤ICU治疗。结果26例心脏刀刺伤患者成功救治23例,抢救成功率88.5%。术后并发精神神经症状者2例、睁眼昏迷者1例。结论心脏刀刺伤患者应在急诊科尽快开胸探查、止血和复苏。  相似文献   

15.
心脏性猝死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性猝死(SCD)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料的急性症状出现后1 h内的自然死亡[1],SCD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当前急诊医学最为关注难题之一.本文对本院近10年来发生的86例SCD病例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抢救成功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穿透性心脏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护方法 .方法 对我院1993年12月至2007年6月收治21例穿透性心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锐器伤20例,射钉枪射击伤1例.手术治疗18例,未手术治疗3例.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循环、呼吸的急救护理,术后监测生命体征,严防并发症.结果治愈17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80.95%.结论早期诊断、采取迅速有效的救护措施、紧急剖胸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而术后病情观察及全面护理是抢救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曾慧 《中国临床护理》2010,2(2):144-145
目的 探讨新型毒品中毒急诊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73例新型毒品中毒病例的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抢救成功率为98.63%,死亡1例。结论 轻、中度中毒患者经一般治疗及对症处理均可痊愈。重度中毒患者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进行心脏、肝肾功能测定,及时了解神经系统情况,抢救成功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18.
急救学是针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救治的专门学科[1].呼吸心跳骤停是患者出现的最危急临床症状,护士能否正确、及时、有效地实施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等急救措施是复苏成败的关键.如果在1 min内进行有效急救,现场可能有50%的抢救成功率,超过6 min,成功率仅4%[2-3].现场急救技术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及致残率等起重要作用.我院在2006年1-12月对外科6个病区内进行急救技能多元化综合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5013-5014
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脏外伤手术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经绿色通道护理配合程序抢救,对照组经传统抢救护理程序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至进入手术室时间及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入院至进入手术室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绿色通道护理应用于心脏外伤手术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心脏重症监护室探视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心脏重症监护患者加强探视管理的意义。方法 采用对照分组的方法,设2006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256例患者为管理组,施加探视管理措施;2004年12月-2005年12月住院的246例患者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探视。结果管理组抢救成功率为79.7%;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67.4%。经卡方检验,χ^2=9.79,P〈0.05,提示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心脏重症监护患者加强探视管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