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四季三黄片制剂-药材谱峰匹配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张海红  王树  薛贵平 《中草药》2014,45(21):3087-3091
目的建立四季三黄片制剂的HPLC指纹图谱,对特征峰进行指认,并与相同色谱条件下原药材HPLC指纹图谱进行谱峰匹配研究。方法对3个厂家10个批次的样品进行HPLC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价并与原药材进行谱峰匹配,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100 k Hz,30 min,2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检测波长254 n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 L/min,柱温25℃,以夹角余弦和相关系数为测度计算其相似度,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0批样品色谱图中有19个共有峰,其中第1、2、4、17、18号峰分别是栀子苷、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大黄素和大黄酚,大黄、黄芩、栀子、黄柏与四季三黄片分别有11、6、2、1个色谱峰匹配,9号峰为大黄和黄芩所共有。各批样品的夹角余弦、相关系数均大于0.9,聚类分析表明四季三黄片样品可大致聚为3类。结论建立的四季三黄片制剂及药材谱峰匹配指纹图谱为其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地土茯苓药材UPLC及HPLC指纹图谱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土茯芩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产地土茯苓药材的质量.方法 分别采用UPLC与HPLC对12批土茯苓药材进行指纹图谱分析,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计算不同产地样品之间的相似度.结果 分别建立了土茯苓药材的UPLC与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两种方法均可标示出16个共有特征峰,12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予0.9.结论 建立的两种方法均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土茯苓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五子衍宗方制剂-药材谱峰匹配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董秋菊  王鑫国  牛丽颖  冯薇 《中草药》2017,48(6):1153-1158
目的建立五子衍宗方(WYP)制剂的HPLC指纹图谱,对其中的特征峰进行指认,并对WYP制剂-药材进行谱峰匹配研究。方法采用HPLC-DAD检测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4%磷酸水溶液-乙腈,体积流量1 m L/min,线性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为254 nm,对12个批次的WYP样品进行HPLC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价,并将WYP对照图谱与单味药材进行谱峰匹配。结果在12批WYP样品色谱图中共有24个共有峰,指认的特征峰有8个,分别为没食子酸(1号峰)、京尼平苷酸(4号峰)、绿原酸(8号峰)、金丝桃苷(19号峰)、异槲皮苷(20号峰)、毛蕊花糖苷(21号峰)、山柰酚-3-O-芸香糖苷(22号峰)和异毛蕊花糖苷(23号峰),单味药材色谱峰与WYP谱峰共有峰匹配数分别为枸杞子8个(2、3、6、7、8、11、12、18号峰)、菟丝子10个(6、7、8、9、10、15、16、19、20、24号峰)、覆盆子7个(1、3、7、13、14、17、22号峰)、车前子3个(4、21、23号峰)、五味子1个(3号峰)。各批WYP样品之间的相似度均大于0.959,各批WYP样品与对照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似度均大于0.979。结论建立的WYP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同时结合制剂用药材与WYP制剂指纹图谱谱峰匹配相结合的方法为WYP的定性、定量鉴别提供了科学、简便可行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聂韡  朱培林  房海灵  龚斌  贺义昌 《中草药》2017,48(1):185-191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的HPLC指纹图谱,用于广东紫珠药材质量的评价。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5省15批不同产地的广东紫珠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选取了12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15批样品的相似度计算结果均大于0.900,说明各产地的药材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5批样品聚为4类;主成分分析用3个主成分对广东紫珠药材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得分结果显示,湖南会同、广西桂林、江西武宁、江西南昌、江西萍乡、江西宜春的广东紫珠药材在所有样品中的综合得分位于前6名。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广东紫珠质量评价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以用于广东紫珠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跌打活血散气相色谱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跌打活血散气相色谱指纹图谱,为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制剂GC指纹图谱,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8版)计算相似度;采用GC-MS法,通过对照品比对,NIST谱库及文献检索对共有峰进行指认,并与对照药材比对确定其来源。结果:方法学考察显示建立的GC指纹图谱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可满足指纹图谱分析的需要;指纹图谱中呈现20个共有峰,对其中的17个进行了指认;14批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在0.564~0.986,表明不同样品的质量差异较大。结论:建立的GC指纹图谱方法快速、简便,能够全面反映跌打活血散中化学成分信息,可用于跌打活血散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7,(5)
目的:建立中药人中黄H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指认其中主要成分,并对生制品进行化学成分比较,探析人中黄的炮制机制,为创立新的科学制备方法奠定基础。方法:HPLC法建立中药人中黄指纹图谱,对照品确定有效成分,"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分析不同样品图谱的相似度,镜像图谱对比分析人中黄共有模式图与甘草指纹图谱的区别。结果:对12批市售人中黄药材进行相似度评价,标定了18个共有峰;市售人中黄与共有模式图谱的相似度为0.8~0.9。自制样品与共有模式图谱的相似度均小于0.9。标定出6种成分,5个共有色谱峰分别是甘草酸、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和甘草次酸,1个非共有峰甘草苷。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指纹图谱要求,稳定良好。人中黄指纹图谱与甘草指纹图谱镜像对比结果证明人中黄化学成分发生较大变化,差异性明显。结论:建立了人中黄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高,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表现良好,揭示人中黄与甘草相比化学成分在炮制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为人中黄药材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刺柏叶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鉴别其易混淆品种。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12批刺柏叶药材和4批易混淆品种,对测得的色谱数据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12批刺柏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的刺柏叶指纹图谱标定了18个共有峰,其中指认13号峰为穗花杉双黄酮色谱峰;12批刺柏叶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范围为0.962~0.996,4批易混淆品种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范围为0.580~0.951;聚类分析中12批刺柏叶分为2类;主成分分析中提取出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0.777%的5个主成分,以这5个主成分计算所有批次刺柏叶的综合得分,得到刺柏叶药材的质量排序结果。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以有效的鉴别刺柏叶正品和易混淆品种,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对刺柏叶药材的质量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传统煎药工艺建立不同产地黄芪的HPLC指纹图谱,用于黄芪药材质量的评价。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15批不同产地的黄芪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选取了12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15批样品的相似度计算结果均大于0.990,说明各产地黄芪药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5批样品聚为4类;主成分分析采用3个主成分对黄芪药材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得分结果显示,甘肃民乐县所产批号为HQ-18001(S1)、HQ-18002(S2)和甘肃岷县所产批号为HQ-18007(S7)、HQ-18006(S6)的黄芪药材在所有样品中的综合得分位于前4名。结论建立基于传统煎药工艺的黄芪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以用于黄芪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甘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3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综合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相似度评价软件,对12批不同基源的甘草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并对甘草中甘草苷、异甘草苷和甘草酸3种指标性成分中的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建立了多基源甘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8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3个色谱峰;不同基源甘草药材中甘草苷、异甘草苷和甘草酸3种成分的含量高低不一。结论:建立了甘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相似度评价和3种指标性成分定量分析法,较全面地反映该药材的质量,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研究"虎杖叶药材-虎杖叶胶囊"化学成分的相似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虎杖叶药材和虎杖叶胶囊样品,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其进行整体指纹图谱分析,计算相似度。结果:建立了16批样品的共有图谱,提取11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除虎杖叶3号药材外,其余15批样品的相似度值均大于0.980。结论:虎杖叶药材和虎杖叶胶囊间的化学成分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2.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3.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7.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8.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七情学说实验研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近年来有关中医七情学说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实验研究对七情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着重对今后开展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动物模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