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附睾乳头状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方法观察2例附睾乳头状囊腺瘤手术切除标本,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及其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成年男性。临床表现为阴囊(附睾处)无痛性肿块,或偶有隐痛及下坠感。肿瘤组织学包括3个主要特征:扩张的导管和小囊肿及被覆高柱状上皮、以纤维血管间质为轴心的乳头状增生的腺样结构,囊腔内可见嗜酸性物质。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CK8/18、CK7、EMA;而CK20、CEA、MC、Calretinin、P53、P63、SMA、VHL和CD10均阴性,Ki671%阳性。随访:2例患者预后良好。结论:附睾乳头状囊腺瘤是泌尿生殖系统少见的良性肿瘤,可伴有VHL综合征。手术是治疗该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附睾乳头状囊腺瘤伴睾丸萎缩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附睾乳头状囊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 ,可能与vonHippel Lindau综合征并存。本文报告 1例附睾乳头状囊腺瘤病例 ,男性 ,38岁 ,瘤体位于右侧附睾全段 ,呈球形包块状 ,大小约 5 .0cm× 4 .0cm× 4 .0cm ,包膜完整 ,病理检查可见典型乳头样增生的腺样结构及高柱状透亮粘液腺细胞 ,部分腺腔见胶质样嗜酸性物质。该病例的特点为附睾乳头状囊腺瘤引起同侧睾丸的压迫性萎缩  相似文献   

3.
附睾乳头状囊腺瘤是一类罕见的附睾良性肿瘤,临床诊断较为困难。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我科仅发现5例。为增强对该病的认识,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50岁,发现左侧阴囊内包块20年,逐渐增大2年;于3年前被诊断为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以下简称VHL综合征),颈椎内血管母细胞瘤(图1)、胰腺多发囊肿(图2)、双肾透明细胞癌,并接受右肾保留肾单元肿瘤剥离术,术后病理结果为透明细胞癌。查体:包块质韧,无压痛、放射痛。超声检查:左侧附睾头见约14mm×10mm×13mm囊实混合回声团块(图3),右侧附睾头见约12mm×8mm×11mm囊实混  相似文献   

5.
输精管壶腹部乳头状囊腺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5 0岁 ,汉族。因间歇性无痛性血精 1个月 ,右精囊占位性病变 ,于1999年 11月 2 2日收入院。直肠指诊前列腺稍大 ,质地中等 ,表面光滑 ,无结节 ,无压痛 ,未触及其他明显异常。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均正常。直肠B超见前列腺与右侧精囊间一 2 2mm× 16mm中低回声团块影 ,边界清楚 ,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双侧精囊大小、形态基本正常 ;诊断前列腺与右精囊之间实性占位性病变。MRI示精囊后方平射精管起始TW1、TW2高信号影 ,FSEIR低信号影 ;诊断射精管囊样扩张 ,脂肪瘤 (富含脂性病变 )。临床诊断 :精囊肿瘤。同年 12月…  相似文献   

6.
乳头状汗管囊腺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乳头状汗管囊腺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1992~2005年共治疗的5例乳头状汗管囊腺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在20岁以前发病,男女比例1:4,主要发生于头面部。临床表现为单发或两个绿豆至蚕豆大小半球形结节或由丘疹融合而成的斑块;组织病理可见自表皮向下的多个囊状扩大凹陷,上部衬以复层鳞状上皮,下部有多个乳头状突起延伸至凹陷的腔内。乳头状突起及凹陷的下部衬以由内侧的高柱状细胞和外层的立方细胞组成的腺上皮,可见顶浆分泌。结论:乳头状汗管囊腺瘤是一种少见的大汗腺良性肿瘤,临床表现多样,易和皮脂腺痣等伴发,极易误诊。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附睾恶性肿瘤五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 ,我们收治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 144 2例 ,有原发性附睾肿瘤 10例 ,其中恶性 5例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5例。年龄 18~ 5 7岁 ,平均 41岁。从有症状或发现包块至就诊时间 5d至 1年 ,平均 4.4个月。 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 ,包块长大不明显 ,无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附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组织化学特性和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报告1例原发性附睾透明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讨论。患者,男,43岁,因左侧阴囊无痛性包块1个月就诊。体检干左附睾头部可扪及1.0cm结节,表面光滑、质硬、无触痛。结果行左附睾切除术。组织学以大片透明样癌细胞、腺管样结构为特征。免疫组化示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抗体(AE)(++),AE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间质瘤(-)。术后双肾MRI排除占位性病变,膀胱B超未见异常。术后15d行左睾丸切除术,病理未见透明细胞癌组织。随访15个月,患者无瘤存活。结论原发性附睾透明细胞癌经病理检查才能确诊,应与转移性癌及肾源型腺瘤相鉴别,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附睾肿瘤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15岁.发现右侧阴囊无痛性肿块2个月在当地医院行附睾肿块切除术,术后病检报告为恶性肿瘤.术后20d到我院就诊,重新行标本切片检查和酶标测定诊断为平滑肌肉瘤.  相似文献   

11.
附睾精子肉芽肿19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经治附睾精子肉芽肿19例,大多有下尿路感染或前列腺炎史,均无外伤史,其发病似与感染、炎症有关,是否与淋病有关应予重视。本病无特殊症状与体征,易与结核或非特异性炎症及肿瘤混淆,用抗痨或抗生素药物治疗无改善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常由病理检查确诊。由于病灶自行消散可能性小,最好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附睾肿瘤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附睾肿瘤:附1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原发性附睾肿瘤18例,其中良性17例,恶性1例。以腺样瘤和平滑肌瘤最常见。结合文献复习,对其发生率、组织来源、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患者53岁。1988年3月21日以右侧明囊包块4年入院。原无症状,近半年来自觉肿块长大,且出现坠胀不适。右侧附睾头部有一2.5×2.0cm囊性肿块,不能与附睾分开,表面光滑,界限清楚,与皮肤无粘连,透光试验阳性,有轻压痛。初诊为右侧附睾“精液囊肿”。于1988年3月25日行囊肿摘除术。术中见囊肿位子附睾头部,内有无色透明液体,包膜完整,易从附睾被膜表面剥除。病理检查:镜下示多囊状及裂隙状,囊腔内可见乳头状突出,以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性间质为中心,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附睾肿瘤1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原发性附睾肿瘤临床较少见.我院1988年2月~2000年4月收治12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12例,年龄20~60岁,平均42.2岁.肿瘤位于左侧7例,右侧4例,双侧1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患侧阴囊内肿块,其中无明显不适,由本人洗澡或医师体检时偶然发现阴囊肿块者7例;因阴囊坠痛不适,本人扪及阴囊肿块而就诊者5例.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附睾肿瘤7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原发性附睾肿瘤临床上少见。 1980年~ 2 0 0 2年 6月 ,我院共收治此类病人 7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7例 ,年龄 2 0~ 64岁 ,平均5 1岁。右侧 4例 ,左侧 2例 ,双侧 1例 ,共 8侧。良性肿瘤 6例 ,其中 5例以阴囊内结节就诊 ,1例因前列腺手术入院查体发现。病史 1周~ 1年 ,3例伴阴囊内坠胀或疼痛。体检 4例 5侧位于附睾头部 ,2例 2侧位于附睾尾部 ,肿物直径 0 .5~ 2 .0cm ,质硬光滑 ,无压痛。双侧病变病人术前B超为均匀低回声 ,边界清 ,内部血流不明显。恶性肿瘤 1例 ,2 0岁 ,入院前 8个月因左附睾肿物于外院手术 …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附睾肿瘤(附2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春光  岑和 《中华外科杂志》1996,34(11):655-656
附睾肿瘤少见,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故作者对1983年至1995年6月24例原发性附睾肿瘤进行报告。其中良性23例,恶性1例。66.7%肿瘤位于附睾尾部,12.5%位于尾体部,双侧性1例为平滑肌瘤,多发性1例为腺样瘤。作者认为附睾肿瘤症状轻微或缺如,易与附睾其他性质肿物相混淆,良性应与附睾结核、慢性炎症或肉芽肿等鉴别。恶性肿瘤除有恶性肿块特征外,常出现精索增粗,并以输精管增粗为主。良性附睾肿瘤作附睾切除或单纯肿瘤切除,术后无复发,预后良好。恶性肿瘤应与睾丸精索恶性肿瘤同样对待,并根据病理类型加用化疗和放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9年10月-2010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8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男3例(16.7%),女15例(83.3%).肿瘤发生在胰体尾部12例(66.7%),胰头部3例(16.7%),胰颈部3例(16.7%),瘤体平均最大径6.5 cm.肿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肿瘤体积越大,症状越明显.CT是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正确率为61.1%.18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胰体尾脾切除术5例,保脾胰体尾切除术5例,胰腺中段切除术3例,肿瘤摘除术2例.10例术后发生胰瘘(55.6%),均治愈.随访6~125个月,平均48.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CT是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伴有临床症状、难以定性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应手术治疗.浆液性囊腺瘤手术切除后可治愈.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附睾肿瘤临床少见。本院自1989年12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9例.其中良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乳头状腺癌(即过去所说的前列腺子宫内膜样癌),是一种前列腺腺癌的变异体,它的确切诊断常常需要具备包括尿道周围前列腺管或精阜在内的临床及病理学方面的证据。然而,前列腺乳头状腺癌与典型的前列腺腺泡癌之间常常具有一些重要的组织学和临床学的共性。本报告对4例前列腺乳头状腺癌进行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临床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