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980例末节断指再植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总结980例1020指末节断指再植的临床治疗及其疗效。方法:末节断指分为三种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再植,并随访成活率及术后功能。结果:Ⅰ型603指成活,成活率96.17%;Ⅱ型236指成活,成活率94.78%;Ⅲ型吻合动脉的98指中92指成活,成活率93.88%;原位缝合的46指中30指成活,成活率65.22%。除原位缝合外,其余再植指外观良好,指腹饱满。90%在3个月时痛觉及触觉恢复正常。结论:为提高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恢复美观的外形和良好功能,应尽最大可能行再植术。  相似文献   

2.
断指再植726例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适应证和手术技巧,以提高成活率,最大限度地恢复手功能及外形。方法 回顾1984年—2001年6月726例902指断指再植手术临床资料。结果 726例902指总成活率94.6%。随访时间6—182个月,按国际手外科协会推荐断指再植评定标准评定,优良率为88.9%。结论 在掌握断指再植指征,提高血管吻合技术的同时,注重骨、肌腱、神经等组织的精细修复,加强系统功能锻炼,能进一步提高再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断指再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根据末节断指、小儿断指、撕脱性离断断指、多指离断及多段离断断指,采用不同的方法再植。结果共176例再植220指,成活214指,成活率97.27%。术后经2月~6年的随访,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25指,良78指,差17指,优良率92.27%。结论特殊类型断指采用合适的方法再植,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及较好的外形与功能。  相似文献   

4.
特殊类型断指再植的临床总结   总被引:4,自引:18,他引:4  
目的 总结特殊类型断指的再植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手指末节及指尖离断、多指及多平面离断、辗压性离断、旋转撕脱及套脱离断、小儿断指及手指复合小组织块离断伤,根据不同的伤情采用不同的方法再植。结果 再植234例,存活228例,成活率97.4%。其中186例经3个月~4年随访,功能恢复优良率88.4%。结论 各种特殊类型的断指,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再植,均可取得很高的成活率。再植指外形与功能康复是判定是否再植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5.
特殊类型的断指再植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 报道特殊类型断指再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末节断指,1指多节离断断指,小儿断指,拇指撕脱性离断断指,双手多指离断断指及手指脱套性断指,根据不同的伤情采用不同的方法再植。结果 1532例上述断指再植存活1475例,存活率96.27%。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 特殊类型手指离断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采用不同的方法施行再植,可获得较高的存活率,并能恢复较好的外形与功能。  相似文献   

6.
软组织缺损断指再植的皮瓣移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伴有软组织缺损的断指进行再植,自1989年1月-1993年12月,应用12处105块带蒡及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进行再植86例,共112指。再植成活率96.4%,皮瓣成活率98.1%。随访6-24个月,按中野与玉井断指再植的功能评价:优良率达85.9%。结果表明:利用不同皮瓣一期修复断指再植时皮肤、神经、血管、肌腱能最大限度恢复再术后的外形及功能。  相似文献   

7.
小型皮瓣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报道小型皮瓣在伴有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应用指动脉岛状皮瓣、废弃指复合组织瓣、指背静脉蒂岛状皮瓣及静脉皮瓣修复再植伴有软组织缺损的断指57例65指。结果 术后62例成活,3指失败,成活率95.4%。术后随访1~7年有48例54指,按中野与玉井断指再植的功能评价,优良率89.2%。结论 利用不同的小型皮瓣一期修复断指再植时皮肤、神经、血管等缺损,能最大限度恢复再植手指的外形及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特殊类型断指再植的临床资料,提高再植的成活率.方法 通过对特殊类型断指再植的33例患者(44指)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术后处理的分析,提出特殊类型断指再植的特点,以及手术和术后的处理要点.结果 白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对33例患者(44指)进行了手术,术后成活41指,成活率达93.18%.术后随访31例患者(41指)3~12个月,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 只要掌握特殊类型断指再植的处理要点,就能获得满意的成活率;强调康复理疗、功能锻炼在特殊类型断指再植术后的重要性;只有最大限度地恢复冉植手指的功能才是再植治疗的结束.  相似文献   

9.
伴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伴有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的可行方法。方法 应用血管、神经、肌腱、皮瓣等组织或复合组织瓣转移或移植来进行再植伴软组织缺损的断指275例349指。其中血管移植167指,血管、神经、肌腱转移95指,皮瓣移植28指。结果 再植349指术后332指成活,17指坏死,成活率95.1%,术后随访1~7年236例,按朱盛修断指再植的功能评价,优良率85.2%。结论 利用组织或组织瓣转移或移植修复断指再植时皮肤、神经、血管等缺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再植术后手的外形及功能,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指挤压离断再植的手术方法及影响成活的因素和对策。方法对65例82指挤压指完全离断的病例进行再植,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术中尽可能多的吻合指背及指掌侧静脉,对血管挫伤严重的手指采用血管移植、血管神经束转位、带血管皮瓣转移等方法进行再植修复;根据术后血小板活化的程度或临床表现,用适量尿激酶以纠正高血凝状态,以提高毛细血管的灌注。结果82个断指中成活78指,成活率95.1%,42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年5个月,手指外形及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52指,良21指,差5指,优良率93.6%。结论挤压伤断指只要手指外形未完全破坏,远端可寻见能吻合的血管,通过血管移植、血管神经束转位、静脉皮瓣转移等方法,应尽可能的进行再植修复,有较高的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过桥接静脉建立血液循环的方法再植手指背离断复合组织块的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11年8月,对13例合并肌腱或骨质离断的手指背复合组织块离断伤患者.急诊应用桥接静脉建立血液循环的方法再植离断组织块,术后观察其成活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本组9例再植组织块完全成活,2例完全坏死,2例部分坏死。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再植组织块外观可,弹性稍差。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优8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84.6%。结论桥接静脉法再植手指背侧离断复合组织块成活率较高,临床效果良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毁坏性断掌再植与功能重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扩大毁坏性断掌再植的适应证,提高再植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1979~1996年,根据伤情特点和重建手功能的要求,通过4种术式再植毁坏性断掌23例:(1)2个断指移位再植于前臂残端;(2)2或3个断指移位再植于腕部;(3)5个手指全部移位再植于前臂残端;(4)示指移位再植于第1掌骨基底,修整第2掌骨形成虎口,其余3个手指分别再植于第3、4、5掌骨近端残端。结果23例断掌再植后全部成活。5例经1年以上随访,综合评定手功能,平均失能值为32%。结论许多严重毁坏的断掌,不仅可以再植成活,而且可以恢复较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5月-2011年9月对21例30指旋转撕脱性离断的断指进行再植,根据手指旋转撕脱离断的程度,分别采用血管移植、血管神经束转位、带血管皮瓣转移等方法重建血循环及感觉。结果30指成活29指,失败1指,成活率96.7%。术后随访20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年5个月,以最后一次随访结果为准,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0指,良7指。差3指,优良率90%。结论按照手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再植方法,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并能恢复较好的外形与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指离断的再植方法和疗效。方法在放大16倍的手术显微镜下,采用多个手指同时进行清创、骨固定、伸屈肌腱修复、血管吻合及神经缝接的方法,对3指以上断指31例120指进行再植。结果再植后115指成活,5指坏死,成活率95%。术后随访1~5年,本组优良101指,优良率88%。结论采用多个手指同时进行再植的方法,可简化操作步骤,明显缩短再植时间,并且疗效满意,为多指离断再植提供了一个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挤压旋转撕脱性断指再植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1993年5月~2003年1月,对挤压旋转撕脱性手指完全离断实施再植术76例84指,其中应用自体小静脉移植19例27指,采用掌、指固有动脉全段移位13例13指,行邻指指固有动脉远端血管局部转位44例44指。结果自体小静脉移植组成活11例16指;采用掌、指固有动脉全段移位再植成活12例12指,1例部分成活;而进行邻指指固有动脉远端血管局部转位的44例44指全部成活。所有成活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5年,按断指再植功能标准评定,三种手术方法优良率分别为68.7%、83.3%、95.5%。结论挤压旋转撕脱性手指完全离断,应用邻指指固有动脉远端血管局部转住治疗效果良好,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再植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断指再植指骨可吸收髓内钉固定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断指再植应用可吸收髓内钉固定指骨的疗效。方法2001年9月~2003年10月,对28例工业性断指,男21例21指,女7例7指;年龄18~35岁。指别:食指11例,中指8例,环指6例,小指3例,其中近节指骨15例,中节指骨11例,末节指骨2例。于伤后1~6h进行急诊再植,并应用自行研制的可吸收消旋聚乳酸(poly-DLlactic acid,PDLLA)混合壳聚糖髓内钉固定指骨。手术先扩大指骨髓腔,然后安插合适直径和长度的髓内钉进行固定,术后用树脂绷带固定3~4周。结果28例断指再植均成活,术后随访3~10个月,平均4个月。有1例于术后3周出现排异反应,余27例在随访期内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18指,良9指,差1指,总优良率96.4%。结论可吸收PDLLA混合壳聚糖髓内钉是断指再植固定指骨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多手指多节段离断再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手指、多节段断指再植的方法及功能恢复。方法对12例43指113节段予以再植,采用分组协作、“流水式”清创、“逆行法”再植的方法,按先远端、后近端顺序依次再植示、中、环、小指。结果再植指成活率93.0%,平均随访3.5年,手功能评定:优2例,良5例,差4例,劣1例,优良率58.3%。结论多手指、多节段断指再植采用非常规方法,仍能获得较高成活率;手功能恢复较差原因可能有适应证选择、贯穿关节固定、忽视术后康复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手掌毁损的修复与重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毁损手掌外形与功能重建。方法:按照手堂和手指的毁损程度采用两类方法修复,对毁损性断掌用4种异位再植的办法;(1)2个离断手指连同部分手掌移位再植于前臂残端;(2)2个或3个断手指连同部分手掌再植于腕部;(3)5个断指连同部分子掌全部移位再植于前臂残端;(4)将部分手掌改建,断手指移位再植。对手掌手指全部或部分的毁坏,主要根据手功能恢复的要求,采用从足部切取相应的组织如足趾,第一趾蹼、跖骨、足背皮瓣等移植修复,因上述组织都是足背动脉及其分支供应,静脉回流也主要依靠大隐静脉系统,手术时可以整体切取,一期移植重建手术共82例。结果:除1例再植断指部分坏死外,其余全部成功,手的外形与功能均得到较好改善与恢复。结论手掌毁损通过移位再植和移植重建,手的功能与外形均可得到较好的改善与恢复。  相似文献   

19.
手指套脱性断指再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手指套脱性离断伤再植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10例18指手指套脱性离断伤的患者,进行再植术。结果再植18指,术后成活16指,坏死2指,成活率为89%。术后随访5~12个月,手功能和外形满意,再植指两点分辨觉为4~9min,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4指,良2指,优良率达100%。结论手指套脱性离断伤,只要套脱皮肤完整,可以通过再植的方法恢复手部的功能和外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