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素问·举痛论篇》云:"百病生于气也"。张介宾亦云:"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气"。各种疾病,虽其原因不同,但都是脏腑气机失常所导致的,故调理气机是治疗的关键所在。1气机失常是百病丛生的重要病机《素问·举痛论篇》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内经》不仅强  相似文献   

2.
"百病生于气"这一命题,出自《素问·举痛论》中:"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  相似文献   

3.
吕直 《天津中医药》2002,19(5):52-53
<素问@天元纪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素问@举痛论>又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相似文献   

4.
李国菁  王行宽  冯兴中 《新中医》2014,46(1):230-231
<正>"百病生于气也"始见于《素问·举痛论》,其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旨在说明各种情志变化、寒热失调及劳累等均可致使气机逆乱或失调,从而成为多种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重视调畅气机的理论依据即渊源于此。功能性便秘是指结肠、直肠及肛门功能异常导致的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5.
<正>原文夫百病皆生于气,故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聚,热则腠理开而气泄,忧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食而气逆上也喜则气和,荣卫行通利,故气缓焉。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使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内,故气消也。恐则精却,精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寒则经络凝涩,故气收聚也。热则腠理开,荣卫通,故汗大泄也。忧则心无所寄,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相似文献   

6.
人体的病理过程,不外乎阴阳偏颇、邪正相争、升降逾常等几个方面,而气之失调始终贯穿其中,因此辩证论治每每着眼于“气”。《索问》曰:“百病生于气也。”即指此而言.经文中列举了许多例子,如“想则气上,喜则气级,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怒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等等。气为血之帅,血赖气生,又赖气行,血之升降、寒热、虚实无不从乎气。《灵枢·五音五味》篇云:“如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在妇科临床上.清志不畅,病邪阻滞,多伤于气。气升则血逆而上出;气陷则随之而下钢;气热…  相似文献   

7.
养生汲古17     
方春阳 《养生月刊》2005,26(3):237-244
热胜则气寒,寒胜则气热。泰劳则气不入,泰佚则气宛至。怒则气高,喜则气散,忧则气狂,惧则气慑。凡此十者,气之害也,而皆生于不中和。故君子怒则反中而自说以和.喜则反中而收之以正,  相似文献   

8.
“百病生于气”之说出自《素问·举痛论》。其着重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这段论述说明了三个问题:1、导致气病的原因是:喜、怒、惊、恐、悲、思、劳、寒、炅等,即九气为病。概括了七情、六淫、和劳伤为病。  相似文献   

9.
养生汲古     
热胜则气寒,寒胜则气热。泰劳则气不入,泰佚则气宛至。怒则气高,喜则气散,忧则气狂,惧则气慑。凡此十者,气之害也,而皆生于不中和。故君子怒则反中而自说以和,喜则反中而收之以正,忧则反中而舒之以意,惧则反中而实之以精。夫中和之不可不反如此,故君子道至,而华而上。凡气从心,心,气之君也,何为而气不随也。是以天下之道者,皆言内心其本也。故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夫鹤之所以寿者,无宛气于中,是故食冰;猿之所以寿者,好引其末,是故气四越。天气常下施于地,是故道者亦引气于足…  相似文献   

10.
一、气之为病古谓百病皆生于气,概指气病之广。人身之气,如盈虚失常,升降失调,均能致病,即所谓“盛则盈,衰则虚,顺则平,逆则病”。《内经》谓“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思则气结,喜则气缓,恐则气下”,升降失调而为病,虽皆由乎心造,而又莫不涉于肝。气之为病,多为郁结,正如华云岫云:“郁则气滞,其滞或在形躯,或在脏腑,必有不舒之现症。盖气体无形,郁则气聚,聚则似有形而实无质,如胸膈似阻,心下虚痞,胁胀背胀,  相似文献   

11.
《内经》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又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不仅将人体情志活动统称为七情,并且认识到七情所伤是重要的致病原因。因此作为中医护理人员,理解情志变化特点,开展情忐护理十分必要。本文将有关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按摩治疗精神病,古代文献记载较少,近人报道也不多见。中医认为此病的发生主要与七情内伤气血失调有关,《素问·举痛论》说:“白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医林改错》云:“癫狂一症,哭笑不休,詈骂歌唱,不避亲疏,许多恶态,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如同做梦一样”。说明癫狂的发生均与七情内伤、气血失调有关。笔者认为:按摩既能调整气机,改善血液循环,而时由于情感所伤,气血失调而致的精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读贵刊1982年第3期《“喜伤心”析疑》,颇受启发。但该文在引用《素问·举痛论》;“喜则气缓”时,却将“气缓”说成“正是心情舒畅,情和志达的高度概括”。这与《素问·举痛论》的原意是不相符的。《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怒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恩则气结”,这里很明确地是将“喜则气缓”作为一种病理状态提出来的。正确的解释应该  相似文献   

14.
<正> 祖国医学中蕴藏着许多珍贵的医学心理学理论。如“因郁而致病”、“因病而致郁”的观点,即为我国古代医学心理学指导思想。在《素问·举痛论》中记载:“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凡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皆能引起气机紊乱,使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诸如身心疾病的发生。关于心理因素对精神疾病的影响也有论述。《杂病源流  相似文献   

15.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分布运行于全身上下各个部位,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称为气机调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人体的每一脏器都存在着升降出入这一生理活动。当人体的气机该降不降,该升不升,体内的气机也就发生了紊乱,升降出入出现异常,就会变生百病,“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反之,由于气的无处不在,任何疾病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气的异常。《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张景岳说:“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欲求其本,则只一气字足以尽之。”  相似文献   

16.
七情是人对周围事物的反应,不同的情志变化,可直接使脏腑功能失凋,导致病情加重。而情志的舒展、气血和顺,则可缓解病情,加速痊愈。因此,护理人员对每个病人的情志护理不可忽略。1 七情因素对脏腑的影响及所致病证 古语曰:“精神内伤,身必败之”。又如《内经》所说:“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百病之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过极则火动于内,气逆于上,迫血妄行而成血证。最常见的情志护理以心、肝、脾三脏病证为多。情志影响于心,则心神不宁  相似文献   

17.
情志是中医病因学内因要素之一,早在《内经》就有"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肝在志为怒等,阐明情志致病与脏腑气机的密切关系。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情志。情志异常超过人的心理或生理承受能力时,则发生病变,首先往往是伤肝之气机,同时与情志病症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在志为恐,恐伤肾”。《素问·举痛论》说:“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恐则气下,……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林亿注:“气不行当作气下行也。”这种情志与内脏相关论,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临床上对恐伤肾所导致的一些病证,有所体验,现简介于下,以供同好。1 临考遗尿症临考遗尿症,是某些学龄儿童在学习阶段,由于对考试的过份紧张,导致患孩每届考试来临,晚上遗尿,而考试过后又恢复正常的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七情对妇科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适当的七情能舒发情感,有益健康。而当七情太过,超过人体本身的自我调节范围,就会导致脏腑、气血、经络功能失常,称之为七情内伤。《素问·举痛论》指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也。”由于七情内伤可使人致病,或使病情反复甚至恶化,尤其是妇人“善怀而多郁,又性喜褊隘”,易为情所伤,故《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妇人之病不易治也……此其情之使然也。”此外女性特殊的生…  相似文献   

20.
柯嘉儿  李季  蒙向欣 《光明中医》2022,(19):3486-3488
“水化于气,气生于水”出自清代唐容川的《血证论》,阐明了气与津液的相生相化,相互影响的关系。基于“水化于气,气生于水”理论,膜性肾病以脾肾亏虚为本,病气而及病水,水停不化,津液不生,久则气阴亏虚。多数研究证明,气阴两虚型的膜性肾病病程较久、病理分型较重。运用益气养阴法,则可助气行水,育阴而化气,治疗膜性肾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