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初步把影响患者安胎结局的孕产史、中医证型与安胎时机相结合进行研究,以明确安胎治疗的切入时间。方法将早期先兆流产患者674例分为安胎成功组504例,安胎失败组170例。收集患者孕产史、开始安胎治疗时间、住院治疗时长、中医证型、等。并将所收集的数据录入Excel,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安胎成功组及失败组的数据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安胎成功组与安胎失败组既往总孕次、自然流产次数以及人工流产次数差异、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既往总产次、引产次数、异位妊娠次数、早产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胎成功组住院治疗天数大于安胎失败组(P0.05)。既往人工流产次数≥2次、既往自然流产次数≥2次以及肾虚证型的早期先兆流产病人不同孕周开始安胎治疗的安胎结局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既往孕次、自然流产次数以及人流次数过多可能降低安胎成功率,但孕4~5周开始中西医结合安胎治疗可提高其安胎成功率。而肾虚证型的早期先兆流产病人,孕4~5周开始中西医结合安胎治疗的安胎成功率亦较高。  相似文献   

2.
李相宜  李艳芳  罗颂平 《新中医》2015,47(10):105-107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服用滋肾育胎丸安胎治疗再次成功妊娠后的妊娠结局情况。方法:收集于2010年1月-2014年9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既往有RSA病史的产妇98例,按孕期是否服用滋肾育胎丸安胎治疗分为滋肾组33例和非滋肾组65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病历回顾的方法收集产妇的一般情况、孕产史、既往病史、本次妊娠孕期情况、本次妊娠结局等信息。病历采集信息经过质控员复核,对于漏项,通过第二次回顾病历及电话随访的方法完善病历信息采集表,对于漏项难以补充者予以筛除,滋肾组的最终有效信息采集表共31份,非滋肾组共60份。录入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病史方面,2组产妇既往发生死胎次数、畸胎引产次数、免疫性疾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结局方面,2组产妇在本次妊娠是否出现先兆流产的临床表现、孕期接受安胎治疗次数、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分娩孕周、分娩方式(顺产或剖宫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用于治疗RSA可预防妊娠期糖尿病(GDM)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及RSA患者既往死胎和畸胎的病史、本次妊娠期间出现的先兆流产症状等,影响患者及医务人员对孕期安胎治疗的需求,及对分娩孕周和分娩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妊娠结局,为提高妊娠率,降低早期流产率寻找最佳治法。方法:139例PCOS患者均采用磁分离酶联免疫法(IEMA)测定血清β-HCG确定妊娠,同时测定P值。根据其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分别予中西药安胎治疗。比较3组的妊娠早期先兆流产率及早期流产率。结果:①血β-HCG、P水平分别在3组妊娠早期无症状者、先兆流产安胎成功者及早期流产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β-HCG、P水平在3组内妊娠早期无症状者与先兆流产安胎成功者之间比较,差异分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β-HCG、P水平在3组内妊娠早期无症状者及先兆流产安胎成功者分别高于早期流产者(P<0.05)。②早期先兆流产率及早期流产率在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早期先兆流产率在中药组、西药组分别显著高于中西药组(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促排卵治疗可提高PCOS妊娠者的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杜锐玲  要永卿 《新中医》2019,51(6):312-314
简版:目的:研究先兆流产患者孕产史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就诊的先兆流产患者207例,根据保胎结果分为2组,成功组135例,失败组72例,制订调查问卷,调查其孕产情况,随访至本次妊娠终止,统计2组先兆流产妊娠结局与各类孕产史的相关关系。结果:自然流产与妊娠是否成功存在显著正相关,药物流产与妊娠是否成功呈微弱相关。结论:对有生育要求患者临床应重视自然流产的影响,避免药物流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肾安胎膏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40例采用益肾安胎膏治疗;西药对照组40例采用黄体酮治疗,中药对照组40例采用孕康颗粒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阴道出血、下腹痛、B超检查等情况,并继续随访妊娠结局。结果:三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随访妊娠结局,治疗组继续妊娠率与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P0.05)。结论:益肾安胎膏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9,(12):2596-2598
目的:分析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安胎结局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初步探讨甲状腺功能状况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安胎结局的影响,为早期干预甲状腺功能及用药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回顾性研究532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分为安胎成功组(402例)及安胎失败组(130例),通过测定甲状腺功能(TSH),和随访患者安胎结局,评估甲状腺功能状况与安胎结局的相关性。结果:安胎成功组共402例,105例正服用优甲乐,182例促甲状腺激素(TSH)2. 5 m IU/L,42例TSH 2. 5~5 m IU/L,3例TSH≥10 m IU/L;安胎失败组共130例,28例正服用优甲乐,48例TSH 2. 5 m IU/L,20例TSH2. 5~5 m IU/L,4例TSH≥10 m IU/L。结论:随着促甲状腺激素(TSH)值升高,安胎成功率逐渐降低,安胎失败率逐渐上升;是否使用优甲乐对安胎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分析其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1010例早期先兆流产住院患者,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采集患者年龄、既往月经情况、流产次数、不良妊娠次数、发病节气、发病时孕周、中医证型及妊娠结局(出院时间≥3个月),分析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 1010例患者中,肾虚证762例(75.4%),血热证178例(17.6%),气血虚弱证40例(4.0%),血瘀证15例(1.5%),肝郁证15例(1.5%)。不同证型在各年龄段、孕周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证型的既往月经情况、流产次数、不良妊娠次数、发病节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随访698例,其中妊娠成功567例(81.2%),妊娠失败131例(18.8%)。不同妊娠结局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妊娠结局与年龄存在相关性(P=0.012,OR=1.063),与证型、流产次数、不良妊娠次数、既往月经情况、发病时孕周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肾虚证为早期先兆流产最主要证型,证型分布与患者年龄段及发病时孕周有关,年龄是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固冲安胎方对妊娠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将86例妊娠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相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肾固冲安胎中药组方,以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妊娠结局及治疗前后生殖内分泌激素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CG、P和E_2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生殖内分泌激素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IFN-γ、IL-2含量均显著降低,IL-4和IL-10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Th1/Th2细胞因子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足月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早产率和流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肾固冲安胎方能够有效调节妊娠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生殖内分泌功能,促进患者生殖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宁心固肾安胎法改善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片联合黄体酮肌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宁心固肾安胎中药方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后绒毛膜下血肿面积、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肿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P、E2水平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妊娠结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宁心固肾安胎法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孕妇发生先兆流产是妊娠早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而早期先兆流产的漏诊、误诊和延迟治疗可引起不全流产、过期流产或宫内发育迟缓等不良妊娠结局,及时进行恰当治疗和严密监测可避免以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对提高妊娠质量,保护孕妇身心健康,维持家庭和谐均有很大益处。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具有一定的优势,奇偶数律指导调节体内阴阳,在女性月经周期及生殖功能中主要是规律的阴阳消长转化。在国医大师夏桂成“七、五、三”奇数律的指导下,掌握其转化的关键日期、最佳时间,调节女子体内阴阳,以防月经病及不良胎产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肾主生殖理论,提出了肾虚为早期先兆流产的常见原因,认为早期先兆流产应以补肾安胎为基本治疗原则,并从子结不实,胎易殒堕;母体病变,易致动胎;从补肾安胎论治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高爱珍 《世界中医药》2012,7(6):512-513
目的:探讨滋肾育胎丸联合孕期健康教育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孕12周前的196例先兆流产患者,通过查房了解孕情后对住院保胎的孕妇进行健康宣教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结果:经过滋肾育胎丸治疗联合健康宣教后,保胎成功183例,成功率为93.36%,均经B超验证胎儿情况良好,孕妇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滋肾育胎丸联合孕期健康教育治疗先兆流产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先兆流产的治疗及其妊娠结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先兆流产的治疗方法及其妊娠结局。方法 :采用口服孕康口服液 (服药组 )和肌注黄体酮 (肌注组 )治疗先兆流产 16 0例 ,对比观察其疗效 ,并将 15 7例继续妊娠的先兆流产与 10 0例无妊娠早期出血孕产妇对照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 :服药组有效率为 98.75 % ,肌注组为 97.5 0 %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妊娠结局的比较 ,先兆流产与对照组亦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结论 :口服孕康口服液与肌注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均有良好疗效 ,先兆流产对其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止血保胎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早期先兆流产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激素(LH)动态变化观察中药止血保胎饮的保胎效果.方法:对已出现阴道流血的243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进行HCG、LH动态监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17例),分别给予中药止血保胎饮和黄体酮保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97例,保胎率76.98%;对照组治愈51例,保胎率43.59%,治疗组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初查HCG、LH低于同期妊娠正常值者经治疗后,治疗组52例流产24例,流产率46.15%;对照组49例流产45例,流产率91.84%.治疗组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提高内分泌激素水平、缓解症状、增强体质、改善盆腔环境、促进宫体和胚胎的供血供氧及保胎方面,中药明显优于黄体酮;HCG、LH动态监测为诊断内分泌因素流产、保胎治疗及判断是否终止妊娠提供了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止血保胎饮对孕囊周围存在暗区的早期先兆流产的保胎效果。方法对已出现阴道流血的105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中药止血保胎饮(治疗组)和黄体酮(对照组)治疗.同时通过血清激素及阴道B超动态监测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54例中有效44例,保胎率为81.5%:对照组51例中有效22例,保胎率为43.1%,治疗组保胎成功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有暗区者19例,其中吸收16例(84.2%);对照组有暗区者17例,其中吸收6例(3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止血保胎饮对孕囊周围存在暗区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Xiong-gui-jiao-ai-tang (Kyuki-kyogai-to),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threatened abortion in early pregnancy. We enrolled 72 women diagnosed with threatened abortion at Osaka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and assigned them at random to the following two groups: a group of 36 women who received Xiong-gui-jiao-ai-tang at a dose of 7.5 g/day and another group of 36 women who received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control group). We found that in the Xiong-gui-jiao-ai-tang group (2.9 +/- 3.5 days), the number of days required before hemostasis was reached in the uterus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10.8 +/- 8.2 days, p < 0.0001). Furthermore, the number of days required for retroplacental hematoma in the vicinity of the gestational sac to disappear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Xiong-gui-jiao-ai-tang group (9.9 +/- 7.1 days)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23.2 +/- 12.8 days) (p < 0.0001). In retroplacental hematoma size, significant rates of reduction were obtained in both major and minor axis measurements at the 7th day of treatment for the Xiong-gui-jiao-ai-tang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control vs Xiong-gui-jiao-ai-tang: major axis: 7.5 +/- 3.8% vs 42.3 +/- 10.5%; minor axis: 15.3 +/- 16.8% vs 71.5 +/- 48.2%)(p < 0.0001, each cas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Xiong-gui-jiao-ai-tang in stabilizing early pregnancy. Xiong-gui-jiao-ai-tang can be expected to improve unstable early pregnancy with uterine bleeding and to prevent abortion.  相似文献   

17.
通过探讨中西医对情志与胎漏及胎动不安关系的认识,认为情志是产生胎漏及胎动不安的重要因素之一,安胎在注重调理肝肾的同时辅以宁心定志,有利于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其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基于证候形成规律,根据中医辨证标准,结合临床实际拟定肾虚型、脾肾两虚型、气血虚弱型、血热型、跌仆伤胎型5个证型。通过598例先兆流产患者证型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探讨本病证型分布规律。结果:①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各证型分布有差异(P〈0.05),肾虚为主者占50.6%。②各证型间妊娠继续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热型妊娠继续率最高(94.0%)。结论:①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辨证分型以肾虚型、脾肾两虚型、气血虚弱型、血热型、跌仆伤胎型5个证型为主,其中又以具肾虚症状者为多,提示"肾主生殖"在胎漏、胎动不安中的本质地位。②血热型在证型分布及妊娠继续率上均占优势,故血热伤胎亦为胎漏、胎动不安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寿胎丸加味方治疗早期妊娠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46例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型的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予地屈孕酮口服及黄体酮肌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寿胎丸加味方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 d,并随访至行胎儿颈项透明层(N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血清孕酮(P),雌二醇(E2)的变化情况及NT结果。结果:治疗组累积有效率为84.2%,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组治疗后所有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N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用寿胎丸加味方并未引起胎儿畸形率的增高。结论:寿胎丸加味方能安全、有效治疗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型的早期妊娠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早期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其证型分布规律及影响证型分布的因素。方法:通过对10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证型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探讨本病证型分布规律。结果:早期先兆流产证型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肾虚证、脾肾两虚证、血热证、肾虚血瘀证、气血虚弱证。证型分布与年龄、流产次数、月经史有一定相关性。结论:早期先兆流产常见证型有肾虚证、脾肾两虚证、血热证、肾虚血瘀证、气血虚弱证5种,以肾虚证为多。证型分布与年龄、流产次数、月经史、职业有一定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