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希知老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用自拟方随证加减治疗复发性口疮,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兹将其经验介绍如下。基础方:生地9g,枣皮15g,丹皮10g,黄柏10g,白芍20g,玄参15g,知母10g,竹叶12g,木通8g,甘草10g,黄芩9g。此方可视为知柏地黄丸加火府丹(出自《永类钤方》)去茯苓、泽泻,生地黄易熟地黄,加白芍、玄参而成。例1:张某,女,35岁,1997年9月17日初诊。患口腔溃疡数年,反复发作。曾经用抗生素、VB2及冰硼散等治疗,经常复发,病程缠绵不断,甚感痛苦…  相似文献   

2.
胡振明 《江西中医药》2005,36(10):32-32
1996年以来,本人在临床上治疗复发性口疮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治疗方法。方药组成:知母、黄柏、玄参、麦冬、丹皮、柴胡、五味子各10g,当归、白芍、川芎、熟地各20g.  相似文献   

3.
王某,男性,26岁.口舌生疮2年余,曾用抗生素、维生素、冰硼散等,仍时有复发.诊时症见口舌疼痛,口渴喜饮,烦躁,健忘失眠,二便调和,舌质红,苔薄黄,口腔及舌面两缘、舌背有直径约0.2~0.5cm溃疡多处,两脉细数.辨证为心脾积热、虚火上浮.  相似文献   

4.
患者王某,女,40岁,教师,于2011年8月4日就诊。患者自述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初曾服中西药物治疗,症状减轻,间歇期长短不等。近2年症状加重,口疮反复发作,此起彼伏,溃疡数目增多,最多时可达十余个,服药物治疗效不佳。现症见:口疮反复发作,间歇期7-10天,且每  相似文献   

5.
1病历摘要 叶某某,男,9岁。2003年11月7日初诊。  相似文献   

6.
林茵绿 《中医杂志》2009,50(4):306-307
复发性口疮,若拘泥于局部的口腔炎症而施苦寒泻火之品,虽取效于一时,但病情每多复发,或因苦寒日久化燥伤阴,耗伤正气,而使症情反复不得控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夏翔老师对复发性口疮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的发生,以阴虚、气虚为本,并强调火与风的致病作用,以温中健脾、益气通阳、滋阴降火、祛风清热为治疗大法,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复发性口疮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 ,是口腔粘膜中最常见、易反复发作的疾病。临床上根据溃疡的大小、深浅及数目不同又可分为复发性轻型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炎型溃疡及复发性坏死性粘膜周围炎。本病在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 ,沿海地域湿热 ,饮食多补 ,导致脾胃伏火 ,胃经积热诱发口疮。《医宗金鉴》谓 :“热气熏蒸胃口 ,以致满口糜烂 ,甚于口疮 ,不能饮食”。本病虽不危及生命 ,但发作时满口疼痛 ,水浆难下 ,痛苦不堪。若延误治疗 ,溃疡难以愈合 ,免疫力低下 ,并发他症。笔者根据临症经验及文献报道精选如下良方 ,供参考。1 内服法1.1 消黄散 本…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疮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进 《浙江中医杂志》1996,31(9):425-428
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疮近况332000江西省九江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张进复发性口疮是口腔粘膜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此起彼伏,缠绵难愈。治疗颇为棘手。近年来,经不少临床医师潜心探索,积极施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近6年来中医药治疗复发性...  相似文献   

10.
中药雾化治疗复发性口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雾化治疗复发性口疮李元聪湖南中医学院附一院口腔科(长沙410007)复发性口疮病因复杂,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笔者于1992-05~1993-04采用中药雾化治疗本病70例,并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对象均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严道南教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经验。方法:以严道南教授教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验案为依据,分析总结其辨证思路及临证经验。结果:严道南教授针对变应性鼻炎患儿多为虚寒体质这一特点,提出益气温阳的治疗大法,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肺脾虚寒、寒热夹杂、本虚标实不同证型加以辨证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结论:严道南教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方法独特,可资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严世芸教授论治心病的学术经验。其一,心病诊治重在气血;其二,心病诊治须顾五脏;其三,心病诊治,标本兼顾。其独特的心病诊治经验对中医药干预心血管疾病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颜德馨辨治高脂血症的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颜德馨教授从脾论治高脂血症 ,提出高脂血症病涉五脏而独重于脾 ,而痰瘀是高脂血症的主要病理产物。提出健脾、疏肝、通府泄浊、益气活血化痰、理气活血化痰等治法 ,在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6,(8):730-731
李延教授认为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劳倦、体虚、受惊等原因导致心神失养或热扰心神,神不归舍,总与心肝脾肾以及气血不足有关。临床常见心肾不交、脑肾不足、心阳亢盛、阴虚不寐、阳虚不眠、胃失和降、肝经受病、胆郁不舒、瘀血阻络等证型。列举其治疗失眠典型医案,分析总结李延教授治疗失眠的方证思路及其辨证论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从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和治疗方法两方面总结严世芸教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学术思想。指出本虚标实为充血性心衰的基本病机;阐述了充血性心衰的治疗法则及经验方。  相似文献   

16.
邢斌  颜德馨 《新中医》2002,34(3):10-11
颜德馨教授治疗前列腺肥大重视恢复三焦气化功能,常用温肾化气,升清降浊,宣畅肺气三法,同时认为,本病常有水湿与瘀血的停滞,故情利湿热,化瘀软坚之祛邪利窍法亦为颜教授所习用,而在患者突然小便点滴不通紧急之时,则常配合外治疗法,可收“急则治标”之效。  相似文献   

17.
闫良主任中医师提出"分层"辨证论治男性不育症,"分层"辨证论治包括:首要层次——注重阴阳辨证;第二层次——精确定位病变脏腑经络;第三层次——精准辨析致病因素。闫老师平素要求学生既要熟悉每一个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其与男性不育症的关系,又要熟悉每一个致病因素的致病特点,这样在临床辨证时才能真正辨清患者的证情。男性不育症常见的致病因素有六淫、瘀、痰、郁、毒、虫等,对于这些致病因素,只有"除恶务尽",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张艳教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撷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教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运用益气活血中药治疗,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为主,在临床治疗中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颜乾麟教授运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根据心为“阳中之太阳”的生理特点以及心血管疾病“阳微阴弦”的基本病机,提出“心病宜温”的治疗原则,重视温补与温通相结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颜德馨教授应用膏方治疗老年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德馨教授善用膏方治疗老年病。针对老年病多有瘀血内阻,虚实夹杂的特点,强调膏方调畅阴阳气血,以平为期,补中寓治,重视脾胃,以喜为补;配伍注重动静结合,通补相兼,并举膏方医案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