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了解肝细胞癌(HCC)中p53基因的突变情况,收集86例HCC手术切除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DNA序列分析,研究了p53基因的突变情况。86例HCC中,p53基因的突变率为36%,其中,密码子249的突变率为33.7%,1例SSCP和RFLP均提示密码子249存在突变者经DNA序列分析显示密码子249的第三个碱基发生了AGG/ArgAGT/Ser突变。以上结果提示,HCC中,p53基因的突变主要以点突变为主,主要发生在密码子249,其突变率、突变谱和突变方式与启东等HCC高度流行区相似  相似文献   

2.
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RⅡ)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结合微波抗原修复法检测50例胰腺癌和38例非胰癌组织(胰腺良性病变及正常组织)中TGF-βRⅡ表达情况。结果 TGF-βRⅡ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96%(48/50),在非胰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100%(38/38)。两者在统计学上差别无意义,但在表达的强度直存在差异,TG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患者中p53基因的突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肝细胞癌(HCC)中p53基因的突变情况,收集86例HCC手术切除术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DNA序列分析,研究了p53基因的突变情况,86例HCC中,p53基因的突变率为36%,其中,密码子249的突变率为33.7%,1例SSCP和RFLP均提示密码子249存在突变者经DNA序列分析显示密码子249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TGFR1,TGFR2)对白血病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TGF-β1及TGFR1,TGFR2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表达情况,。并用ELISA法测定白血病患者血清及骨髓TGF-β1水平。结果 白血病细胞TGF-β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 患者的TGFR1及TGFR2表达水平非常显著低于对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RⅡ)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了102例乳腺癌手术标记中TGF-βRⅡ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原发灶TGF-βRⅡ表达阳性率为25.49%,其中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44.74%,有转移者阳性率为14.06%(P〈0.01),TGF-βRⅡ表达水平与乳腺癌大小和TNM分期进展呈负相关(P〈0.01,P〈0  相似文献   

6.
胃癌组织中TGF-β1和TβR1基因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I(TβR1)基因在人类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抗TGF-β1和TβR1多克隆抗体对107例胃癌组织中的TGF-β1和97例胃癌组织中的TβR1基因表达蛋白进行了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TGF-β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7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4.4%)及正常组织(29.2%),差异非常显著(P〈0  相似文献   

7.
梅文瀚  赵涵芳 《上海医学》2000,23(4):222-224
目的 通过对烧伤愈合不同阶段人皮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变化的研究,阐明TGF0-β1对促进愈合的调节作用。方法 取入深Ⅱ度烧伤后5d、7d、12d手术切除的烧伤区组织,采用RT-PCR后电泳扫措求积方法,检测各时相烧伤皮肤组织TGFβ1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人深Ⅱ度烧伤皮肤TGFβ1mRNA在伤后7d出现表达高峰,5d与12d也有表达增强。结论 TGFβ1结烧伤  相似文献   

8.
遗传性因子Ⅶ缺乏症一家系基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鉴定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乏症一家系的FⅦ基因突变。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段从基因组DNA扩增出先证者及正常人的FⅦ基因各显子DNA片段,经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分析各片段序列;采用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HgiC Ⅰ酶切分析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FⅦ基因组DNA片段。结果 先证者的FⅦ基因第329密码子存在TGT→GGT错义突变;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结果确证先证者为C329G纯合型突变,家系中有3个成员为C329G杂合型突变。结论 在国内外首次发现存在于遗传性FⅦ缺乏性患者的FⅦ基因第329密码子TGT→GGT突变,导致所编码的半胱氨酸被甘氨酸替代;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HgiC Ⅰ酶切分析可用于该突变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
阻断TGF α—EGFR自泌环对胰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阻断TGFα-EGFR自泌环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构建了反义EGFR 表达载体pCMV-AS-EGFR。转染反应反义TGFα转化的胰腺癌PC-7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的双重转化细胞系PC-7/AS-TGFα/AS-EGFR。经Southernblot,Northernblot,^125I-EGF结合试验分析双重转染细胞系基因的整合及表达。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原位  相似文献   

10.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腓骨肌萎缩症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探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GR)技术建立中国人腓骨肌萎缩症(CMT)基因诊断的方法。方法 分别应用PCR-双酶切、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或PCR直接测序等方法对32个确诊的CMT家系进行了PMP22、MPZ、Gx32等致病基因的突变检测。结果 21.9%的CMT家系患者有Gx32、MPZ和PMP2基因的突变。PCR-SSCP检测到10个家系有异常泳带,经PCR测序证实有5个为多态;另5个为与疾病相关的致病的点突变,即4个Gx32和1个MPZ基因的点突变。PCR-双酶切诊断了2个包含PMP22基因在内的大片段重复突变的CMT1A型家系。PCR-DGGE仅1个家系患者异常泳带,该结果也可经PCR-SSCR方法检出。结论 PCR-SSCP和PCR-双酶切可作为Gx32、MPZ、PMP22基因的点突变和CMT1A的大片段重复突变的初筛的方法,而PCR-DGGE方法用于Gx32基因的突变检测不理想,点突变应经DNA测序证实。  相似文献   

11.
研究Ehrlich实体瘤局部DNA直接转染TGF-β1基因的治疗效果,将真核表达载体pSVTGF-β1直接瘤周转染Ehrlich实体瘤,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靶基因的表达,MTT法检测脾脏细胞免疫功能,并观察小鼠生存期及肿瘤生长速度。治疗组肿瘤细胞及瘤周组织有靶基因mRNA表达,脾脏细胞免疫功能高于对照组,肝瘤生长受到抑制,治疗组小鼠生存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TGF-β1基因DNA直接转染法可以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2.
(1)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ⅡR)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2)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6例大肠癌术后标本及癌旁组织中TGF-βⅡR表达情况。(3)结果 癌旁组织中TGF-βⅡR表达阳性率为96.64%,原发癌组织表达阳性率为44.64%,差异有显著性(x^2=30.78,P〈0.01);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72.00%,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22.58%  相似文献   

13.
卵巢癌发生与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卵巢癌病人基因组不稳定和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基因(TβR-Ⅱ)突变与其发生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分析D2S123,Mes5和TβR-Ⅱ三个位点微卫星变化,并检测TβR-Ⅱ突变。结果:15例卵巢癌中有3例表现微卫星不稳定,有2例检出TβR-Ⅱ突变结论:部分卵巢癌病人基因组存在微卫星不稳定,与其发生有关,TβR-Ⅱ基因突变,使细胞失去对转化生长因子β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受体(IGFⅡR)微小卫星不稳定性(MI)在肝细胞癌的表现。方法:用QIAamp方法提取肝细胞癌DNA,选择7对引物,经PCR扩增,走DNA序列胶电泳,测定其MI的阳性率及有无IGFⅡR基因的突变。结果:肝细胞癌MI阳性率44.1%(15/34),癌旁组织细胞MI阳性率23.5%(8/34),二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IGFⅡR基因有丢失、插入、替换等突变。结  相似文献   

15.
对肾癌组织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表达及EGFR基因的转录进行研究,方法采用LSAB免疫组化和Digoxin标记原位杂交法,结果显示:46例肾癌组织EGFR和TGF-α的表在阳性率明显高于38例癌旁对照正常肾脏组织,EGFR为54.3%和21.0%,TGF-α为39.1%和13.2%,差异有显著性(P〈0.05);部分癌组织EGFR和TGF-α同时表达;EGF  相似文献   

16.
基因转移人TGF-β1在NIH/3T3细胞中表达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转移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真核细胞系中蛋白表达。方法:借助真核质粒表达载体,将人TGF-β1转移入小鼠成纤维细胞株(NH/3T3)细胞中,经G418筛选,克隆扩增,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PCR、PT-PGR鉴定,并经水貂肺上皮细胞(CCL-64)生长抑制法,对克隆细胞分泌TGF-β1蛋白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证实了重组人TGF-β1基因在NI  相似文献   

17.
阻断TGF α-EGFR自泌环对胰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阻断TGFα-EGFR自泌环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了反义EGFR的表达载体pCMV-AS-EGFR,转染已经反义TGFα转化的胰腺癌PC-7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的双重转化细胞系PC-7/AS-TGFα/AS-EGFR。经Southernblot、Northernblot、125I-EGF结合试验分析双重转染细胞系基因的整合及表达。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原位凋亡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双重转染细胞系有外源TGFα基因的整合及表达,内源性EGFR及cyclinD1mRNA表达下调、细胞表面EGFR受体表达下降,与反义TGFα单独作用比较,反义EGFR与反义TGFα的联合作用更强。3H-TdR掺入率由25%降至14.5%。生长抑制率由78.8%提高到86.0%、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完全丧失。双重抑制后,细胞更容易发生凋亡。结论对胰腺癌中异常信号传导途径的阻断,能明显地抑制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使肿瘤细胞恶性表型部分逆转。  相似文献   

18.
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及高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方法;PCR法克隆GFP-S65TcDNA并改造其两端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RSET-GFPS65T。结果;在IPTG诱导条件下,GFP-S65T的表达量占细菌蛋白的 上。细菌培养物及其超声上清在长波紫外线的照射下,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使外源性 T N F, I F N 基因和内源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 M H CⅠ)分子基因表达呈现“正反馈”式放大效 应,构建在 H L A B7 启动子调控、 I R E S连接下协同表达 T N Fα和 I F Nβ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和结果:从p G L3 B7 T N F及p I R I F中切下 B7pro T N F和 I R E S I F Nβ基因片段,先后插入p Bluescript Sk (+ ), 构建成p B L B7 T N I R I F。回收 T N Fα I R E S I F Nβ基因片段,连入 Ad C M V Link1 中,构建成 C M V 启动子驱动表达的 Ad C M V T N I R I F(+ )。回收 B7pro T N F I R E S I F Nβ基因片段,连入缺失 E1 和 E3 区及启动子的 Ad BglⅡ中, 构建成 H L A B7 启动子驱动表达的 Ad B7 T N I R I F(- )。结论:此两种载体为“正反馈”式放大肿瘤免疫原性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人β—NGF基因的体外扩增,克隆及其序列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人β-NGF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和克隆及其序列分析,为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 本实验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分别从人脑cDNA和人睾丸cDNA以及人脑基因组DNA中扩增出β-神经生长因子(β-NGF)基因,并和T4载体相连接,经筛选得到人β-NGF克隆,并用Sanger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凝胶电泳显示在预期的位置出现阳性条带。结论 阳性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