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1169-1170
选取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6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并对两组康复护理依从性进行比较。两组护理后SDS与SAS均比护理前明显改善,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依从性较好占85%,对照组为6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负性情绪,提高康复护理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按住院先后顺序将8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情绪疗法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服药依从性分别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周后SCL-90各因子分除偏执、精神病性两因子外其余各因子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研究组患者SDSS各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研究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合理情绪疗法可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提高服药依从性及心理健康水平,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康复护理干预价值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2组护理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护理过程施行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取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康复作用。方法:将135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0例给予针刺加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65例仅给药物和功能锻炼治疗,观察2组康复指标和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0%,对照组为62.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疗法对脑梗死神经和肢体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6.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以降低脑梗死患者致残率。方法 将2010年1~12月我神经内科的7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按一般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行中医康复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MBI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MA、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行中医康复护理,可降低脑梗死的致残率,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8.
杨秋菊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899-1901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抑郁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抑郁患者13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在病情患者48 h内不进展的情况下即开展康复护理.采用Brunnstrom的偏瘫分级法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应用FIM评定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价,采用HAMD对患者抑郁症状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HAHD评分、ADL、偏瘫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采用健康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并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与康复治疗。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认知功能缺损情况、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进行比较,进行t检验。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认知功能缺损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而对照组上述项目评分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无显著变化。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综合性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功能恢复、情绪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9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与康复治疗.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认知功能缺损情况、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进行比较,进行t检验.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认知功能缺损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而对照组上述项目评分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无显著变化.结论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脑反射治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脑反射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对照组 5 0人 ,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 5 2人 ,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脑反射治疗仪治疗。采用Fulg Meyer评分表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 ,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运动积分及关节活动度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脑反射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的偏瘫肢运动功能有较好疗效 ,可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患者情绪障碍68例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选择发病7d内的脑梗塞偏瘫患86例,按肌力分级法分为轻、中、重三组。根据病情将86例患的肢体功能锻炼有目的、有计划地分为三个阶段对患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同时针对不同患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心理辅导。以步行能力、步态质量、日常生活动作(ADL)三项指标对患出院时善作终末评价,结果86例患均有步行能力,无1例发生误用及废用症候群,因此,认为有针对性采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可使患心理状态及运动机能得到最大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偏瘫患者综合康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脑梗死偏瘫患者48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康复组除进行药物治疗外,还给予综合康复措施,观察治疗1个月、3个月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康复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康复措施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早期干预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两组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康复组除一般护理外,同时早期实施康复治疗。结果对照组与康复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组平均住院天数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早期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治疗和重视心理干预,能促进患侧肢体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了住院日,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急性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接受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46例,其中82例收治卒中单元病房(康复组),64例收治普通病房(对照组)。两组患者用药相同,对康复组患者给予规范的早期康复治疗措施发病24h、治疗后21天各按ESS评分1次,发病3个月时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康复组患者的ESS评分、Barthel指数积分显著较对照组为佳(P〈0.01),卒中后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结论:急性期康复治疗能明显促进脑梗死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区正红 《中国康复》1995,10(4):191-192
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此病患者是综合医院康复科的主要康复对象。患者常伴有一定程度的情绪障碍,这种情绪障碍可由脑损害直接引起,也可以是患者对疾病的一种情感反应,其存在常常影响患者的康复治疗。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对脑卒中者的整体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对40例脑卒中患者情绪障碍进行康复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资料与方法 1994年3月至9月本科病房住院的急性期或恢复期脑卒中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43~75岁,平均61.2岁;脑出血15例、脑梗塞25例;左侧偏瘫18例、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情绪干预对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有效的情绪护理干预措施,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入院时和实施护理1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进行比较,评价其与治疗依从性的关系.结果 入院时2组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因素比较无显著差异,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结论 积极采取有效的情绪干预护理措施,可降低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和焦虑负性情绪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采用情绪管理干预对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治疗的CI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情绪管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降低(P<0.05),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活力(VT)、精神健康(MH)、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生理职能(PF)、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评分较干预前提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7.62%)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绪管理应用于CI患者护理干预中,可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