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叉神经痛是面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病人感到面部剧烈疼痛 ,甚至不能正常进行日常生活及工作 ,严重影响着生命质量。治疗上首先考虑应用抗惊厥药 ,也可选择其它药物治疗。如果药物疗法无效 ,可选择手术疗法。症状 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症状是急性或慢性神经性的疼痛。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一侧面部突然疼痛发作 ,难以忍受 ,甚至反复发作 ,即阵发性 ,是由于三叉神经的一枝或多枝受累造成的。一些小的机械刺激可诱发疼痛 ,如触摸、吃东西、洗脸、剃须、刷牙或说话。时间久了 ,疼痛愈来愈严重 ,发作的时间越长就越频繁 ,并且疼痛的范围愈加扩大。…  相似文献   

2.
<正>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GN)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以三叉神经分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为主症;疼痛大多为单侧以耳面部三叉神经的第一支(眼支)或第二支(上颌支)分布区内,以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最明显。轻触鼻翼。颊部和舌可诱发,骤然发生的闪电式剧烈面部疼痛为特征。我科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三叉神经痛患  相似文献   

3.
三叉神经痛的新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严格限制于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的反复发作的疼痛,以短暂的单侧电击样疼痛为特征,疼痛突然发生和中止。疼痛常自发产生,也可由洗脸、刮脸、抽烟、说话、刷牙等触发。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分类委员会在第二版《头痛的分类及诊断标准》中将其分为经典三叉神经痛(即以前所称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症状性三叉神经痛两类。  相似文献   

4.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最典型的神经痛 ,其特点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反复发作性短暂而剧烈的疼痛 ,呈针刺样 ,刀割样或烧灼样。在面部、牙根及颊粘膜处有板击点 ,触及板击点时可诱发疼痛发作 ,如洗脸、张口、刷牙等。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其病因为桥小脑角段神经根受压或刺激所致 ,如血管、肿瘤的压迫 ,粘连等。病人由于长时间疼痛的折磨 ,体质日渐下降 ,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我院以往就是采用迷路后进路手术方法来治疗三叉神经痛 ,此手术方法较困难 ,且创伤出血机会多 ,一般老年患者常列为手术禁忌症。我科于 1997年采取乙状窦后…  相似文献   

5.
黄涛 《中国临床研究》2014,(12):1548-1549
1概述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脑神经疾病或神经源性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神经痛,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性的触电样短暂而剧烈的疼痛为特征[1]。年发病率为2.5~5.7/10万人。三叉神经痛多于中年后起病,男性多于女性,疼痛常位于单侧,右侧多见,双侧者少见。疼痛发作部位以三叉神经II、Ⅲ支分布区最为常见,第Ⅰ支发病者较少见,为神经性疾患中最常见者。  相似文献   

6.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综合征,以发作性面部剧烈疼痛为特征。患病率182/10万,是常见的顽固性疼痛疾病之一。我院自2000年采用显微锁孔微创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面部疼痛的常见病因,疼痛发作时患者往往难以忍受,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有多个临床科室可以开展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多样,各方法适应症的选择上尚无统一标准,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复发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就对三叉神经痛常用治疗方法的机制、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做一综述,以便参考。  相似文献   

8.
三叉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曹元成王乃效贾毅华三叉神经痛的特征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生阵发性剧烈头痛。中年人发病率高,女性多于男性。发作时在面部三叉神经区域内有电击样或刀割样剧痛,多为单侧,呈阵发性,历时数秒或1~2分钟,1日可发作数次至数十次,不发作时没有...  相似文献   

9.
三叉神经痛表现为面部或牙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常反复发作,经年难愈.属于中医学头痛、面痛证.发病原因多为风、火、痰、瘀四邪杂至,相互交结于头面部,三阳经脉瘀阻,气血不通所致.长期发作的患者疼痛难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有较好疗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从病因学角度可分为原发性TN和继发性TN。原发性TN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女性略多于男性,大多为单侧,双侧少见,疼痛多由一侧上颌支或下颌支开始,逐渐扩散到两支,甚至三支均受累。  相似文献   

11.
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内的阵发性剧烈疼痛,疼痛发作时可伴有同侧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病理性痛,复发率较高,从2001~2003年,我们采用亚甲蓝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三叉神经痛(TN)是严格局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的针刺样或电击样疼痛,疼痛可由面部轻微的刺激诱发。近年来对经典三叉神经痛(CTN)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对CTN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姜焕芹  张华 《现代护理》2005,11(19):1629-1630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综合征,以发作性面部剧烈疼痛为特征,患病率182/10万,是常见的顽固性疼痛疾病之一.我院自1996年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内的典型神经痛,患病率可达1/5000,其特点是面部发作性剧烈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两次发作中间有几分钟至数小时的间歇期,面部常有触痛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中枢处理机制异常、局部异常血管压迫是主要病因。临床上对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采用半月神经节毁损术,包括无水酒精化学毁损和射频热凝毁损。本研究对这两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毁损方法讲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穿刺麦克氏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面部的发作性疼痛,一天数次或无数次;其疼痛性质多为电击、针刺、刀割、撕裂样。常常在洗脸、吃饭、刷牙、说话时诱发,病人十分痛苦。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欠佳。自1983年12月~1993年11月,我科采用了经皮穿刺麦克氏囊注射甘油治疗三叉神经痛210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108例患者中,男性959例(4549%),女性1149例(5451),男∶女=1∶12。年龄24~86岁,平均5816岁。病程为2个月~35年,平均374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093例,继发性15例。近期治愈为9614%。采用…  相似文献   

16.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综合征,以发作性面部剧烈疼痛为特征,患病率182/10万[1],是常见的顽固性疼痛疾病之一.我院自1996年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缪刺虽曰刺法,但他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取穴方法,即左侧有病取右侧的穴位,右侧有病取左侧的穴位。在这方面作了某些探索,取得了很好效果,特别对一些慢性病、疑难病的康复治疗,有很好效果。1三叉神经痛例1女,79岁,1999年8月26日初诊1961年患左侧面部抽痛,由仁济医院明确诊断为左侧三叉神经痛,以后断断续续发作,近年发作服得利多片3次/d,1片/次,但不能完全止痛,经针左侧曲池,厉兑而痛止。今晨突然疼痛2h,呈抽痛状阵作,痛于上下唇,下唇尤剧、饮食语言均受妨碍,加服西药得利多片,痛仍不止,检:左上下唇…  相似文献   

18.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综合征,以反复发作性面部剧烈疼痛为特征,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发病率约为0.56/10万,由于其反复发作剧烈的颜面部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已成为药物治疗失败后的首选治疗手段,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本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配合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三叉神经是人体最大一对脑神经,其组成包括支配咀嚼肌的运动纤维和传递面部、口腔、鼻腔、大部分头皮感觉的感觉纤维。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的反复发作性剧痛,通常在中老年发病,在青年和儿童较少见。三叉神经痛发作前常无先兆,为突然发作,每次发作仅持续数秒,但可在短时间内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抽搐,是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周期性发作,阵发性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现代医学对本病诊断是据其疼痛部位、性质、发作次数、时间及诱因等,在排除颅脑占位性病变之后,其诊断并不困难。就其发病学说而言,有诸如病毒感染学说、病灶学说、缺血学说、颈神经学说、遗传学说、变态反应学说等。其治疗多针对病因进行,辅以止痛,现将我院20年来收治的患者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