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脊髓I号对脊髓损伤大鼠背根节CGRP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在脊髓损伤后服用中药脊髓I号 (SCI)对背根节 (DRG)神经元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表达的影响 ,探讨SCI促进脊髓修复再生效应的机制 ,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定量图像分析法 ,检查了SCI对Wistar大鼠下胸髓半横断损伤诱发的局部DRG神经元CGRP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 :①脊髓半横断引起同侧首、尾向各 3个DRG内CGRP表达的明显和持续性下调 ;②损伤后投给SCI冲剂 ,可以明显减轻、但不能完全阻止脊髓损伤诱发的CGRP表达下调 ;③损伤后投给中药补阳还五汤 ,或用大剂量的氢化可的松治疗 ,不能减轻脊髓损伤诱发的CGRP表达下调 ;④在服用SCI大鼠脊髓的损伤区 ,显示有明显的修复再生。提示 :CGRP表达程度与脊髓损伤及其修复再生的情况相关 ;SCI可能通过对CGRP mRNA基因表达的调节 ,激发损伤脊髓组织的修复再生。  相似文献   

2.
中药对脊髓损伤大鼠背根神经节c-Ju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荧光免疫组化法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探索中药脊髓I号促进大鼠损伤脊髓修复再生的机制。结果表明,服用脊髓I号后脊髓损伤侧背根节神经元的c-Jun表达明显上调;脊髓损伤侧背根节神经元的细胞核呈完整形态的数量明显增多。提示脊髓I号可能通过对c-Jun基因表达的调节,激发损伤脊髓组织的修复再生。  相似文献   

3.
应用荧光免疫组化法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 ,探索中药脊髓Ⅰ号促进大鼠损伤脊髓修复再生的机制。结果表明 ,服用脊髓I号后脊髓损伤侧背根节神经元的c Jun表达明显上调 ;脊髓损伤侧背根节神经元的细胞核呈完整形态的数量明显增多。提示脊髓Ⅰ号可能通过对c Jun基因表达的调节 ,激发损伤脊髓组织的修复再生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中药合剂脊髓I号 (SCI)促进脊髓修复再生效应的机制 ,用NADPH d染色法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了脊髓损伤大鼠灌服SCI后 ,背根节 (DRG)细胞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表达。结果表明 :大鼠脊髓损伤后及时灌服SCI与对照组大鼠比较 ,脊髓损伤侧首、尾向各 2个DRG内NOS的表达明显和持续性上调 (神经节细胞NOS表达强阳性率可达 40 %以上 )。提示NOS表达程度与脊髓损伤和修复再生的情况相关 ;而SCI可能通过对NOS基因表达的调节 ,促进损伤脊髓组织的修复再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部分背根神经切断对猫脊神经节(SG)和脊髓II板层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尼克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法显示单侧部分背根切断(切断一侧L1-L5,L7-S2背根节,保留L6为备用根)后10d的猫L6SG和L6脊髓II板层NOS的分布及变化。结果:NOS的阳性物主要分布于SG胞体偏小的神经元和脊髓II板层的神经膨体内,部分背根切断后10d,手术侧SG内胞体偏小的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及II板层NOS阳性神经膨体密度均较非手术侧者增多(P<0.05)。结论:部分背根切断不仅致备用SG胞体偏小的神经元NOS表达增加,且II板层NOS的阳性膨体数量亦有增多。提示由NOS产生的一氧化氮(NO)可能在部分背根切断后猫脊髓可塑性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对体外培养脊髓及背根神经节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柏松  杨浩 《医学争鸣》1996,17(6):401-403
研究一氧氧化氮对体外培养脊髓及背根神经节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损伤模型中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p75NTR免疫产物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建立单纯坐骨神经损伤、单纯脊髓背索损伤以及合并损伤(脊髓背索损伤前1周损伤坐骨神经)模型,动物被随机分成正常组、单纯坐骨神经损伤组、单纯脊髓损伤组、合并损伤组。从脊髓损伤处嘴侧5mm处注入快蓝(fastblue,FB)以逆行标记DRG中感觉神经元,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模型中p75NTR在背根节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阳性产物,并结合FB逆行示踪观察FB阳性神经元中p75NTR的表达。结果:单纯坐骨神经损伤组背根节中胶质细胞源性p75NTR免疫阳性产物较正常组增加,神经元中p75NTR阳性产物较正常组低;单纯脊髓损伤组胶质细胞源性p75NTR免疫阳性产物较单纯坐骨神经损伤组和合并损伤组明显降低;坐骨神经损伤合并脊髓损伤组p75NTR的表达与单纯坐骨神经损伤组相似,在胶质细胞内上调,在神经元内降低,大多数FB标记的感觉神经元p75NTR表达呈阴性,但被p75NTR免疫阳性胶质细胞围绕。结论:不同损伤模型DRG中,p75NTR阳性产物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具有明显差异,胶质细胞源性p75NTR可能参与了脊髓损伤后上行传导束的再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足底皮下注射角叉菜胶致炎后大鼠行为学及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P2X3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热辐射刺激法及von Frey纤维丝测定大鼠痛阈,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足底皮下注射角叉菜胶后不同时间其相应节段(L4~L6)脊髓及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足底皮下注射角叉菜胶后动物出现热痛敏和机械性痛敏,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均下降,于12 h达最低,72 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免疫组化显示相应节段(L4~L6)脊髓背角P2X3受体免疫反应在注射角叉菜胶24 h后明显增强(P<0.01),72 h表达强度最高,168 h恢复至正常,并且相应节段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阳性神经元数12 h开始明显增加(P<0.01),持续至72 h,168 h恢复至正常。结论角叉菜胶所致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活化,表达明显上调,表明P2X3受体在炎性痛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去部份背根(切除一侧L1-L5,L7-S2背根节,保留L6背根为备用根)猫备用L6背根节(DRG)trkC表达的变化,用特异的trkC兔抗血清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片,观察trkC在DRG的分布。计数正常组一侧,术后3天及10天组手术侧L6DRG大、小神经元trkC的阳性细胞数,结果用q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rkC的免疫阳性反应(trkC-IR)主要分布于DRG的大细胞及少数小神经元胞浆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 ,探讨ATP对坐骨神经损伤所引起的背根节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损伤组 ,损伤组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模型 ,采用酶加机械分离方法急性分离背根节神经元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测定神经元被动膜电特性 ,观察坐骨神经损伤后背根节神经元兴奋性的变化及ATP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坐骨神经损伤后 1、10、10 0 μmol LATP引起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的去极化反应上升幅度比率分别为 45 8%、187%、75 %(P <0 0 1)。结论 坐骨神经损伤后背根节神经元兴奋性提高 ,ATP受体对ATP反应敏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去部份背根(切除一侧L1-L5, L7-S2背根节,保留L6背根为备用根)猫备用L6背根节(DRG)trkC表达的变化,用特异的trkC兔抗血清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片,观察trkC在DRG的分布。计数正常组一侧,术后3天及10天组手术侧L6 DRG大、小神经元trkC的阳性细胞数,结果用q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rkC的免疫阳性反应(trkC-IR)主要分布于DRG的大细胞及少数小神经元胞浆内。部分去背根后3天, L6 DRG大、小 trkC-IR阳性神经元数与正常组者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但10天组者,trkC阳性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减少,而小神经元数则明显增多(P<0.05),表明部分背根切断使备用DRG trkC的表达在大神经元减少,而小神经元则增加。以上提示,备用DRG trkC的表达变化可能与脊髓可塑性有关系。  相似文献   

12.
吗啡对大鼠背根节和脊髓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递增性注射吗啡的大鼠,已对吗啡产生了依赖性。在此基础上,应用酶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仪(MIAS),观察和测量了对吗啡依赖大鼠背根节小神经元胞体及其传入纤维终末内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FRAP)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背根节小神经元胞体虽然有FRAP阳性反应染色,但是比对照组大鼠明显减弱。实验组大鼠腰(L)3、L4、L5脊髓Ⅱ板层FRAP阳性反应区染色也明显减弱;两侧Ⅱ板层的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针刺对备用背根节神经元TrkC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对备用背根节(DRG)Trk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猫分为三组,即假手术组、单侧部分背根切除术组、单侧部分背根切除术并针刺组。通过免疫组化ABC法,观察各组L6DRG中TrkC免疫反应(TrkC-IR)神经元数量。结果:在假手术组TrkC-IR主要定位于L6DRG的大神经元及少数中小神经元胞浆内:部分背根切断后,TrkC-IR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而中小神经元数量则明显增多(P<0.05);针刺后,TrkC-IR大神经元数量较手术组又明显增多,且反应强度明显增加(P<0.05),而对中小神经元TrkC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影响。结论:针刺促进TrkC在大神经元的表达上调,提示TrkC可能与脊髓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GF-Ⅰ在正常猫和部分去背根猫的L6双侧背根节和脊髓Ⅱ板层(L3、L5、L6)与背核(L3)表达及变化, 以了解IGF-Ⅰ与脊髓可塑性的关系.方法成年健康雄猫15只分为正常组、备用根术后7 d组与14 d组,每组5只.用兔抗IGF-Ⅰ(1∶200)抗体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计数并比较各组背根节、脊髓实验侧Ⅱ板层(L3、L5、L6)和背核(L3)中IGF-Ⅰ的分布、含量.结果①IGF-Ⅰ在去部分背根后7 d,术侧背根节阳性细胞数比正常组显著减少(P<0.05),与非术侧比无差异(P>0.05);术后14 d,术侧背根节IGF-Ⅰ阳性神经元数比正常组亦显著减少(P<0.05),与术后7 d组比无差异(P>0.05),较非术侧者明显减少(P<0.01).②各组L3、L5、L6术侧脊髓Ⅱ板层内IGF-Ⅰ阳性神经元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L3背核IGF-Ⅰ阳性神经元数在术后两时相则先减少后增加(P<0.05),且在术后14 d时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部分背根切断导致双侧背根节IGF-Ⅰ表达改变和脊髓背核IGF-Ⅰ表达改变,提示IGF-Ⅰ与脊髓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NT-4在针刺部分去背根猫的L6背根节(手术侧和非手术侧)和脊髓表达的时空变化,以了解NT-4与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的关系。方法 25只成年健康雄猫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备用根术(动物行单侧部分去背根手术,即切除一侧L1-L5、L7-S2背根节,保留L6为备用根)后7d组与14d组、针刺备用根术(动物行单侧部分去背根术后针刺)后7d组与14d组。动物处死后,取L6背根节及L3、L5、L6节段脊髓,用兔抗NT-4(1:200)抗体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计数并比较各组背根节、脊髓实验侧Ⅱ板层(L3、L5、L6)和背核(L3)中NT-4的分布及含量。结果 针刺备用根7d组,针刺侧DRG内NT-4阳性神经元数较正常组和术后7d组减少(P<0.05),较相应非针刺侧多(P<0.05);针刺14d组,针刺侧DRG阳性神经元数比针刺7d组术后14d和同组非针刺侧增高(P<0.05),且恢复至正常水平。针刺7d,针刺侧脊髓L6Ⅱ板层NT-4阳性神经元数较术后7d组及正常组增加(P<0.01)。针刺14d时,L5、L6Ⅱ板层阳性神经元数较正常组及术后14d组相应节段均增加(P<0.01)。针刺后L3背核NT-4阳性神经元数无明显变化(P>0.05)。L5Ⅱ板层NT-4阳性神经元在针刺后14d时比针刺后7d时增多(P<0.05)。结论 以上结果提示NT-4与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有关;针刺备用背根对非针刺侧DRG NT-4的表达亦有影响,提示非针刺侧背根节NT-4亦可能参与了脊髓可塑性和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在正常猫、部分去背根猫及针刺部分去背根猫的L6手术侧背根节(DRG)表达的时空变化,以了解IGF—I与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的关系。方法25只成年健康雄猫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备用根术后7d组与14d组(动物行单侧部分去背根手术,即切除一侧L1~L5、L7~S2背根节,保留L6为备用根)、针刺备用根术后7d组与14d组(动物行单侧部分去背根术后针刺L6脊神经外周支配区内的两组穴位)。动物于术后7d、14d分别处死,取各组(手术侧)L。背根节,-20℃恒冷箱切片,片厚20μm,用兔抗IGF—I(1:200)抗体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计数并比较各组背根节IGF—I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含量及时空变化。结果针刺备用根7d组,DRGIGF—I阳性神经元数较术后7d组明显增加(P〈0.05),但仍低于正常水平;针刺14d,DRG阳性神经元比术后14d亦增多(P〈0.01),且恢复至正常水平。与针刺7d组比较,DRGIGF—I阳性神经元在针刺14d时明显增多(P〈0.05)。结论针刺可增加针刺侧DRG内IGF—I阳性中小神经元数。提示针刺后IGF—I在背根节的表达变化可能与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肢体负压对周围动脉闭塞性病变犬脊髓及背根神经节中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影响 .方法 :犬 17只 ,随机分为治疗组 10只、非治疗组 5只和正常对照组 2只 ,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均将动物制作左后肢缺血模型 ,治疗组在模型制作后 14d ,开始行患肢负压治疗 10d(1次 /d ,15min/次 ) ;非治疗组不做负压治疗 .3组均行脊髓及背根神经节免疫组化染色 ,检测CGR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 .结果 :非治疗组脊髓及背根神经节中 ,患侧CGRP ,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均较正常组染色明显加深 ,而治疗组较非治疗组染色变浅 ,但仍较正常组加深 (P <0 .0 1) .结论 :提示肢体负压疗法可减少肢体动脉闭塞性病变伤害性刺激的传入 ,缓解肢体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己酮可可碱对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DR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180-220g,分为7组.对照组(10只)经口灌胃生理盐水(NS)2mL/次,每天1次;A、B、c组(各5只)按17mg/kg;D、E、F组(各5只)按8.5mag/kg经口灌胃HgCl_2溶液,每天1次.7组均连续灌胃18~22d.染汞组动物出现汞中毒症状后,处死A、D组大鼠和对照组5只大鼠.随后B、E组用二巯丙磺钠注射液(DMPS)按28 mg/kg腹腔注射驱汞2个疗程(驱汞3 d,休息4 d为1个疗程):C组用DMPS+己酮可可碱(按29.22 mg/kg经口灌胃,每天1次,共14 d);F组腹腔注射Ns 1 mL/次,方法同DMPS.实验结束后处死全部动物,灌注固定取出脊髓L5-6节及L5、L6两侧DRG并制成病理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定DRG和脊髓TNF-α表达水平.结果 染毒组大鼠DRG和脊髓TNF-α平均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阳性反应物平均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E组用DMPS驱汞2个疗程及F组腹腔注射NS 2周期后,均未见TNF-α表达显著减弱,C组(DMPS+己酮可可碱)DRG和脊髓TNF-α平均灰度显著提高.平均面积减少(P<0.05).结论 亚急性HgC1_2中毒大鼠DRG和脊髓TNF-α表达显著增强,己酮可可碱联合αDMPS能够有效抑制TNF-α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辣椒素(CAP)对大鼠三叉神经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免疫反应性神经元的影响,探讨CAP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理。方法 把CAP配成 30mM浓度溶液备用,按用量分成 4组 (A组 20μl、B组30μl、C组 50μl和D组 100μl),分别皮下注射大鼠三叉神经眶下支, 24h后取材,切片,免疫组化染色,镜检,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经方差分析,各组之间P<0. 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并且随着用药量的增加其差值也增大。结论CAP对大鼠三叉神经节CGRP免疫反应性神经元有明显的影响,CGRP参与口面部的痛与镇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在正常猫、部分去背根猫及针刺部分去背根猫的L6手术侧背根节(DRG)表达的时空变化,以了解IGF-Ⅰ与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的关系.方法 25只成年健康雄猫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备用根术后7 d组与14 d组(动物行单侧部分去背根手术,即切除一侧L1~L5、L7~S2背根节,保留L6为备用根)、针刺备用根术后7 d组与14 d组(动物行单侧部分去背根术后针刺L6脊神经外周支配区内的两组穴位).动物于术后7 d、14 d分别处死,取各组(手术侧)L6背根节,-20 ℃恒冷箱切片,片厚20 μm,用兔抗IGF-Ⅰ(1∶200)抗体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计数并比较各组背根节IGF-Ⅰ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含量及时空变化.结果针刺备用根7 d组,DRG IGF-Ⅰ阳性神经元数较术后7 d组明显增加( P <0.05),但仍低于正常水平;针刺14 d,DRG阳性神经元比术后14 d亦增多( P <0.01),且恢复至正常水平.与针刺7 d组比较,DRG IGF-Ⅰ阳性神经元在针刺14 d时明显增多( P <0.05).结论针刺可增加针刺侧DRG内IGF-Ⅰ阳性中小神经元数.提示针刺后IGF-Ⅰ在背根节的表达变化可能与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