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预防误吸型胃管在急诊饱胃患者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52例急诊饱胃手术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置入误吸型胃管 对照组25例,置入普通胃管 观察两组患者全麻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的情况.结果 两组置管效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发生误吸和插入导管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误吸型胃管对急诊饱胃患者在全麻手术中能有效防止误吸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胃肠减压时鼻胃管留置的最佳长度,以达到更好的胃肠减压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上腹部手术但保留全胃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根据传统的鼻胃管留置长度,将所有研究对象的鼻胃管置入45~55 cm,术中通过触摸探查并适当调整至最佳位置,记录位置并于胃管末端的标签上标明留置长度。结果传统方法留置鼻胃管达到胃窦部仅8例,占13%。调整后最佳留置长度为53~65 cm,身高≤165 cm者留置长度为(56±2.52)cm,身高165 cm者留置长度为(62±2.71)cm。结论成人胃肠减压留置鼻胃管的最佳长度应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延长8~10 cm,约为53~65 cm,并可根据身高进行适当调整,最远端应达到胃窦部,此时鼻胃管的引流效果最佳,胃肠减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胃肠减压时胃管两种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管不同固定方法对胃肠减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胃肠减压的病人226例,随机分为两组.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实验组118例在近鼻孔处用两条蝶形胶布平行固定胃管于两侧鼻翼;对照组108例按常规用一条胶布将胃管固定于两侧鼻翼,另一条蝶形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面颊部.比较两组胃肠减压效果及对病人舒适度的影响.结果:两组胃管脱出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胃管引流不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舒适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胃肠减压时,在两侧鼻翼用两条蝶形胶布平行固定,不会增加胃管脱出的危险,发生胃管引流不畅的危险比常规操作法低,对病人舒适度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将择期胃手术1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术后不插胃管组,Ⅱ组为术后插胃管行胃肠减压组。结果表明,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相近(P>0.05),无吻合口漏、急性胃扩张等并发症。Ⅱ组患者肺部感染明显增多(P<0.05),且插胃管后患者均感鼻咽部不适、恶心、术后早期不便下床活动等,故择期胃手术后无需常规行胃肠减压。  相似文献   

5.
缪蕴雅 《护理研究》2004,18(6):1072-1073
随着胃癌根治术的广泛开展,胃肠吻合口瘘时有发生。并发吻合口瘘后,导致人体大量体液丢失,蛋白质、脂肪、糖的分解代谢增加,但又不能经口摄入,单靠静脉补液、输血等支持疗法,受到条件限制及费用影响。2002年12月—2003年12月我院对4例胃肠吻合口瘘病人在48h内予以鼻胃管肠内营养,维持水、盐平衡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并采取针对性护理,疗效显著,方法简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管置入长度对胃肠减压效果的影响;确定置管时最简单、便捷的体外测量方法.方法:选取择期行开腹手术患者120例,按照术前留置胃管的长度分成4组(1个对照组和3个观察组)各30例;术中检测鼻胃管前端与贲门的距离,术后按照常规进行胃肠减压护理.结果:术中检测胃管前端于胃内的长度,各观察组胃管前端距贲门的距离均比对照组要长(P<0.05);术后1、2 d胃肠减压引流量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排气时间及停止胃肠减压的时间之间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腹胀程度4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有效胃肠减压时,发际到脐的距离与胃管置入长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管置入长度55~65 cm时,能达到最佳引流效果: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各种体表测量方法不能相互替代,临床上可以采用发际到脐的距离来确定置管长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改良留置胃管法在胃肠减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肠梗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法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对照组采用传统留置胃管方法行胃肠减压,比较两组病人胃肠减压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胃肠减压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改良留置胃管法的胃肠减压效果优于传统留置胃管方法。  相似文献   

8.
胃肠减压胃管长度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减轻病人身心痛苦,缩短胃肠减压管放置时间。方法将120例胃肠减压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插管长度55~68cm,对照组插管长度45~55cm,比较2组置管时间和效果。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和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观察组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腹胀明显减轻,置管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9.
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操作.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按教科书规定的长度,即以患者前额发际到剑突的长度作为插入胃管的深度的依据,行胃肠减压时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操作。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按教科书规定的长度,即以患者前额发际到剑突的长度作为插入胃管的深度的依据,行胃肠减压时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胃肠减压插胃管方法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择80例胃肠减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使用常规插胃管方法,观察组使用经鼻插胃管时胃管前端以向下弯曲120&#176;,石蜡油润滑胃管长度1/2,插胃管成功后连接负压吸引器实施胃肠减压。比较2组患者一次性成功率、鼻黏膜出血例数。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36例,鼻粘膜出血0例;对照组一次性插管成功12例,鼻粘膜出血10例,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鼻粘膜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胃肠减压插胃管角度改变和润滑胃管长度改变可提高插胃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减少鼻黏膜损伤,提高患者接受插胃管治疗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0例胃肠减压留置胃管长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时胃管的长度。方法对200例开腹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方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102例,按传统方法插入胃管深度,另一组为观察组,按图表法计算出插入胃管深度。用SPSS 10.0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胃管插入末端与胃大弯中段的相对距离,观察组为(-1.12±1.36)cm,对照组为1.31~5.6 cm,观察组胃管插入深度绝对长度均较对照组长,变异度较小。结论按照图表法所计算的深度插入胃管较传统方法更能获得良好的吸引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期长,常需留置胃管行胃肠营养,此类病人利用常规法留置胃管往往不能成功[1-2]。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对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利用鼻肠管导丝辅助营养胃管置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胃肠减压患者胃管留置长度与身高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实施胃肠减压时适当的胃管插入长度,并为临床操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上腹部择期手术且行胃肠减压的成年患者97例,在手术过程中,由外科医生确认胃管全部置人胃内后测量胃管实际置入长度.分别以鼻胃管和口胃管的长度为应变量(Y),以身高为自变量(X)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鼻胃管的回归方程Y=0.238X+19.72.口胃管的回归方程Y=0.275X+14.63.结论 在临床操作中可利用此方程根据患者身高推算出患者插管所需长度,从而减少临床操作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5.
王永平 《护理研究》2008,22(5):1283-1284
[目的]探讨胃镜润滑剂在胃肠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需行胃肠减压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口服胃镜润滑剂后再按常规鼻饲法留置胃管,对照组按常规鼻饲法留置胃管。[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胃肠减压术前口服胃镜润滑剂可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一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在临床工作中,经鼻胃肠减压管意外脱出较常见,患者因不能耐受胃管刺激、汗液分泌过多、胃肠减压器内胃液储存较多等导致胃管脱出,增加患者再插管的痛苦。自2011年3月起,我科通过临床实践,采用胶布绷带联合固定,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急诊剖宫产麻醉时重比重腰麻液的注射技巧.方法 将先后行急诊剖宫产手术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0例,均行腰硬联合麻醉.腰麻液为丁卡因重比重液:1%丁卡因1 ml+10%葡萄糖液1 ml+3%麻黄碱1 ml.研究组以操作医生为参照物,以较大压力分别斜向右上方、左上方注射腰麻液1.0 ml和1.4 ml,注射速度为0.04 ml/s;对照组向产妇头端注射腰麻液2.4 ml,注射速度为0.02 ml/s.观察两组产妇宫缩痛消失时间、下腹部左右两侧麻醉起效时间、取出胎儿前产妇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宫缩痛消失时间为(10.35±1.47)s短于对照组的(73.27±6.82)s,研究组下腹部左右两侧麻醉起效时间为(75.84±8.51)s短于对照组的(176.85±15.28)s,研究组低血压发生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7.04、50.39,x2=8.58,P均<0.05).结论 在急诊剖宫产行腰硬联合麻醉时,改变重比重腰麻液的注射方向和速度有利于提高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地佐辛用于急诊饱胃患者清醒插管的安全性,评价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05-2013-05间的急诊饱胃患者手术病例6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实验组地佐辛0.1mg/kg,对照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T1)、一次表麻(T2)、二次表麻(T3)、插管时(T4)时的SBP、DBP和HR的变化及插管时的呛咳反应率、呕吐发生率、返流发生率和手术后12h随访的患者对插管过程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从T1到T4的各个时间点SBP、DBP、HR的监测值波动较小,而对照组的波动较大;两组患者插管后呛咳反应率、呕吐发生率、返流发生率和术后l2h随访满意度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的应用使得患者在插管前保持清醒及无呼吸抑制,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也更平稳。  相似文献   

19.
消化系统疾病、手术以及危重症患和大创伤后患,通常需要留置胃管、胃肠减压,但传统的胃管及胃肠减压装置的固定方法.当患烦躁或变换体位时,由于胃肠减压装置的重力作用或患的不配合.极易造成脱管,不但耽误患治疗,影响愈后,同时增加患经济负担。为此,我们对传统的固定方法进行改进(图1),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现有临床研究评价增加胃管插入深度对胃肠减压的有效性。方法检索CBM、CNKI、万方数据库、Cochrane、EMBASE、CINAHL、PubMed等数据库中的有关胃管插入深度对胃肠减压效果影响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数据分析采用RevMan5.2软件。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共350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增加胃管置入深度可以降低中重度腹胀的发生率[OR=0.28,95%CI(0.24,0.33)]、增加置管后24 h引流液量[WMD=200.36,95%CI (95.37,305.35)]、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WMD=-23.98,95%CI (-30.09,-17.86)]。结论增加胃管的置入深度可以有效减轻腹胀、增加引流量、缩短肠鸣音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