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接收的STEMI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6 h再通率、总再通率高于对照组,30 d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STEMI患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2.
胡艾芳 《中医药研究》2012,(10):1260-1261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CPR)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CPR后STEMI患者(溶栓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38例CPR后STEMI患者(对照组)未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冠脉再通率为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8%(P〈0.01),溶栓组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能明显降低STEMI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依诺肝素与普通肝素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时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1例STEMI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6例予rt-PA溶栓联合依诺肝素,对照组45例予rt-PA溶栓联合普通肝素。观察溶栓开始后60 min及120 min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治疗中出血并发症及30 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溶栓开始后60 min治疗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溶栓开始后90 min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管再通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30 d内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死亡率、中风、需要血运重建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30 d 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普通肝素比较,依诺肝素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STEMI患者安全有效,能更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改善左心室功能,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罗东 《世界中医药》2014,9(9):1162-1164
目的:观察和比较中药结合急诊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再通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点注尿激酶急诊溶栓联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点注尿激酶急诊溶栓联合中药治疗。对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以及出血并发症和严重心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3.3%和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1周内出现血管再闭塞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中发生出血并发症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发生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梗并发症的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小于0.05)。结论:中药结合急诊溶栓治疗AMI可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出血并发症和严重心梗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与单纯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动静脉联合治疗(联合组)和22例经静脉溶栓(静脉组)的病例资料,分析两组的血管再通、临床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联合组和静脉组溶栓后闭塞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0.8%和18.2%(P0.05);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分为12.5%和9.1%,死亡率分别为8.3%和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个月后Rankin量表(m RS)评分联合组明显优于静脉组(P0.01)。结论:相对于静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治疗血管再通率、疗效可能更佳,但结果仍有待于大样本、双盲、对照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溶栓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分析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达标率、再通率及病死率、并发症率。结果:经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溶栓达标率(72.22%)、再通率(83.3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脏血管的达标率、再通率,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傅晓霞  吕健  杨帆 《中成药》2014,(5):933-936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再灌注后心脏的有效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具有溶栓指征的STEMI患者68例,治疗组36例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滴注血栓通注射液,对照组32例单纯溶栓。比较两组溶栓前后心肌酶、心脏彩超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溶栓后CK、CK-MB峰值出现时间及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梗死相关冠脉再通后7 d和14 d心功能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亦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6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能对再灌注后心脏提供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静脉溶栓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对比。方法:对40例首发AMI患者行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其中20例行直接PCI治疗(PCI组),20例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溶栓组)。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院内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直接PCI组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绞痛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尿激酶溶栓组(P<0.05)。结论:直接PCI是行AMI早期再灌注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提高IRA再通率,更好地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芪血府逐瘀汤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参芪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N末端前脑钠肽(NP-Pro-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随访1年内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在改善胸痛症状、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冠脉再通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P 0.05)。治疗后,观察组CK-MB、c TnⅠ峰值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并发症发生率、1年内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参芪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提升冠脉再通率,解除冠脉循环障碍,缩小心肌梗死范围,保护心肌、改善心肌功能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可降低再次入院率。  相似文献   

10.
郝晓云  任莉 《陕西中医》2011,32(10):1284-128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结果:治疗组血管再通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血管再通效果。方法:对入选3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应用尿激酶作静脉点滴治疗。观察冠脉再通情况、溶栓距发病时间〈6h者的血管再通率、4周死亡率、不良反应、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结论:UKTP溶栓30例中,再通19例,再通率为63.3%;发病6小时之内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冠脉再通率比6小时后治疗的再通率高。100万u组较150万U组再通率低(50%对70%、P〈0.01)。而病死率、出血率、并发症两种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性;梗死后心绞痛发病后24h至一月的发生率,再通组与未通组分别为8.4%与41.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总再通率为68.75%,高于对照组的43.7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94%,低于对照组的26.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较为显著,能够提升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采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导药物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溶栓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前瞻性治疗,治疗组采用APTT和ACT指导溶栓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出血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60min的血管再通率(66.67%)、90min的血管再通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60min的血管再通率(20.00%)、90min的血管再通率(43.33%);实验组治疗后的出血率(26.67%)、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出血率(60.00%)、并发症发生率(33.33%),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选择不同的药物溶栓时,阿替普酶能提高血管再通率和减少出血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尿激酶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再通率66%,对照组再通率62%,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9%,对照组为7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减少再灌注损伤,但对增加再通率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老年(≥60岁)甚至高龄(≥70岁)急性心肌梗死AM I的疗效。方法:61例随机分为溶栓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1例,溶栓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加口服阿司匹林(ASA),常规治疗组除不用UK外,其余治疗与溶栓组相同。结果:血管再通率溶栓组为66.7%,常规治疗组为1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组4周病死率为3.3%,常规治疗组为22.6%,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组未见严重出血等并发症。结论:UK ASA治疗老年AM I可以提高冠脉再通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活血解毒通脉汤结合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的5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西医组,同时选取2015年1月—12月采取尿激酶联合活血解毒通脉汤治疗的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中西医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管再通率和出血发生率。结果中西医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管再通率和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尿激酶联合活血解毒汤治疗有助于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和血管再通率,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尿激酶)和观察组(瑞替普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冠脉再通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7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90.0%),冠脉再通率明显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瑞替普酶能够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再通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疗效。方法:10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运用中药结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5l例,通过观察血管再通指征及再通4周内再闭塞指征。结果:两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68.63%和56.00%(P〈O.05),4周病死率分别为3.92%和10.00%,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96%和10.00%(P〈O.01和P〈0.001),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5.88%和16.00%,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1.76%和22.00%(P〈0.001和P〈0.01),休克发生率分别为3.92%和8.00%(P〈O.01)。结论:中药结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优于西药抗凝并尿激酶溶栓组,并发症明显低于西药抗凝并尿激酶溶栓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激酶和瑞替普酶(r-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按入的研究主体为该院2017年8月到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ACI患者,采用单双号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组实施研究,每组各40例,其中抽单一组纳入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抽双的一组纳入观察组,采用r-P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管再通率、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良好患者39例(97.50%),显著多于对照组33例(82.50%)(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57.50%(P0.05);两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2例(5.00%)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7例(17.50%)患者出现并发症,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ACI患者,r-PA与尿激酶比较,前者治疗效果更佳,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更显著,且血管再通率高、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全方位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替普酶溶栓组(A组)40例与尿激酶溶栓组(B组)40例,分别给予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2组胸痛缓解率、冠脉再通成功率、住院期间心脏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及合并出血发生率。结果 A组胸痛缓解率、冠脉再通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总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2组心绞痛、再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较尿激酶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