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痛经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本病以青年女性为多见.笔者在江苏省中医院门诊侍诊期间 发现本病多因寒而起 患者主诉经前或正值经期 下腹冷痛 得热则舒 痛剧时晕厥 伴冷汗淋漓 手足不温 恶心欲吐 纳呆 大便溏薄 次数增多.笔者以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原则 主要着重于经前调治.  相似文献   

2.
介绍张庆文教授从虚实论治更年期崩漏的经验。张教授认为,崩漏主要病机为虚、瘀、热致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其本在肾。故治疗上急则治其标,塞流以止血,兼重澄源;缓则治其本,澄源复旧并重。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痛经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以青年女性为多见。笔者在江苏省中医院门诊侍诊期间,发现本病多因寒而起。患者主诉经前或正值经期,下腹冷痛。得热则舒,痛剧时晕厥,伴冷汗淋漓,手足不温,恶心欲吐,纳呆。大便溏薄,次数增多。笔者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原则,主要着重于经前调治。  相似文献   

4.
总结于文洲教授从肝论治原发性青光眼的经验。于教授认为,原发性青光眼病变脏腑主要责之肝肾,临床论治宜分缓急,辨虚实,辨证施治。病急者多属实证,为风、火、痰致病,治以平肝熄风、清泻肝火、化痰降浊;病缓者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治以补益肝肾、滋阴潜阳、益气活血、温肝暖胃。  相似文献   

5.
<正>痛经指女子在月经期或月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痛或痛引腰骶,甚则痛剧昏厥者,又称"经行腹痛"[1]。丛慧芳教授系黑龙江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丛师认为,痛经虽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但主要应责之于心。故在治疗过程中注重从心论治。笔者有幸师从左右,受益匪浅,现将其经验理论整理归纳,以飨同行。1治病求因,溯本求源丛师业医30余年,通过分析大量临床案例,发现痛经患者  相似文献   

6.
叶玉妹认为原发性痛经病理基础以"气滞血瘀"为多见,"不通则痛"为发病关键。治疗上,经前、经期立"痛经方",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以治为主;经后,立"调经方"合四物汤,补肾填精、调理冲任,以补为主;并注重生活调摄,未病先防。  相似文献   

7.
痛经从肝论治举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嘉男 《四川中医》1999,17(9):42-43
肝藏血,主流泄,体阴而用阳,人体脏腑所化生之气除营养周身以外则储藏于肝.在女子每逢经期则下注血海而为月经。肝气条达,则血脉流畅,经候如常。肝气郁结,或肝血不足,则气血瘀阻,经脉不利,均可引发痛经。《河间六书》云:“天癸既行,皆属厥阴论之。”故笔者认为痛经的发生与肝关系密切,在临证中注意从肝论治,效果满意,兹举例如下。工流肝理气,化瘀止治荣许XX,切岁,未婚,1993年12月间日初诊。痛经4年,呈进行性加剧。诊时经潮第2天,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多,色暗红,夹有腐肉样片状大血块,血块排出后,腹痛得减,伴见腰痛…  相似文献   

8.
9.
王采文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妇科王采文主任医师 ,从医三十年 ,深得其师、全国著名妇科专家朱南孙教授的真传 ,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经验丰富 ,疗效显著 ,尤以擅治重症闻名沪上。笔者有幸随王老师侍诊 ,兹将其临症特色总结如下。1 详析病因病机 ,强调瘀为关键痛证的病机 ,首见于《内经》。《诸病源候论》则首立“月水来腹痛候”,认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 ,由劳伤血气 ,以致体虚 ,受风冷之气客于胞脉 ,损伤冲任之脉”,为研究痛经的病因病机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对痛经的理论有了重大突破。总括起来 ,不外虚实两端。《景岳全书·妇人规》:“…  相似文献   

10.
介绍王昕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经验。认为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拟定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的治疗原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自拟气滞痛经汤运用于临床,效果甚佳。指出掌握治疗痛经的时机尤为重要,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子宫冲任血气阴阳虚实变化的不同,提出应在疼痛未发生之前治疗。  相似文献   

11.
痛经是困扰女性生活的常见疾病。随着对中医心认识的加强,从心论治痛经的概念被提出。这一理念受到了古代医学理论的支持,现代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发展的证明,以及现代医学研究的有力支撑。从心论治理论为扩展痛经中医治疗的方法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痛经方周期性治疗寒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寒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根据月经周期服用痛经方,对照组予止痛化胶囊;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0%,对照组为7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经方周期性治疗寒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14.
陈彦 《中医临床研究》2011,3(24):122-122
冬季高血压病人血压波动较大且较难以控制,临床上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以温热的药物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雷磊教授从脾胃论治痛经的经验.雷教授认为饮食不节、起居不慎、情志失调、禀赋不足等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失常,引起气机升降不利,冲任失调,邪犯胞宫从而引发痛经.故在温经散寒的同时,应注重调养脾胃;使气机升降有序,气血生化充盈冲任、胞宫.其临床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吴茱萸临证变化加减治疗,并配合中成药暖宫七味丸温经养血、驱寒止痛,临床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6.
姜文英  曹保利 《光明中医》2016,(7):1014-1015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难治病之一,近几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向,临床上治疗痛经的方法很多,目前西药治疗痛经疗效肯定,但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患者难以接受长期的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作用。曹保利教授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不通是痛经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治疗从肾论治,以温肾助阳,散瘀止痛为主要治则,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数脉从寒论治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柳洲 《新中医》1994,26(2):58-58,56
数脉从寒论治琐谈蔡柳洲数脉主热证,已成公论,历代医籍记载甚详,而明确提出数脉从寒论治,首推张仲景,张氏认为,浮数脉、弦数脉、沉细数脉可分别见于太阳病、寒饮证、少阴病等,对其治疗及禁忌亦有论述,发前人之未发,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但仍未引起临床上的足够...  相似文献   

18.
李龙骧 《吉林中医药》2009,29(9):750-751
李洁生治疗原发性痛经从肾论治,注重补肾填精,辨肾之元阴、元阳的不足,分阴阳而燮理之。用药主张用血肉有情之品峻补奇经,助阳气,固阴精。  相似文献   

19.
翟子琦 《光明中医》2023,(8):1465-1469
此文介绍徐莲薇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思路及临床经验。原发性痛经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周期性的下腹部疼痛不适大大降低了女性的生活质量。海派陈氏妇科第五代传人徐莲薇教授认为原发性痛经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病位在胞宫、冲任;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陈氏妇科以“病人以元气为本”“女科以血分为要”“妇人以调肝为中心”为主要指导思想,徐师在临证过程中继承发展先师思想,强调从气从血,调周论治原发性痛经;同时重视肾、肝、脾三脏功能;辨别寒热虚实;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内外合治,不拘一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故此文进行整理归纳,并附验案1篇,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0.
"寒"的中医学内涵丰富,"寒"与痞满的病因病机、症状证候密切相关.寒邪犯胃、脾胃阳虚、脾肾阳虚、肝经虚寒、寒热错杂是五种与寒邪相关的痞满常见证型,其治疗应抓住"寒"这一关键因素,分别采用温胃散寒、温中健脾、温补脾肾、暖肝散寒、温清并用结合消痞散结之法治疗,常可获良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