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证指南医案》方案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清代杰出医家叶天士,精于理论研究,临证经验宏丰,治疗创见甚多。惜其毕生忙于诊务,除《温热论》寥寥数言外,未曾亲自著述。故从现存的叶天士医案中,探讨研究他的学术思想成为重要一途。《临证指南医案》(下称《指南》)为叶氏门人华岫云等辑,是叶氏医案中最主要者。该书收罗广博,体现了叶氏在理论上融会古说独创的学术新见,以及变通前人成法,自出机杼的遣药立方规律,富有研究价值。致力于研究《指南》及叶氏其它医案者,历代不绝。本文之目的,系将《指南》一书中医案、制方、选药等方面作一统计研究,以为深入探讨叶天士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作一些有益的资料性工作。  相似文献   

2.
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叶天士的《温热论》是师徒间的授课记录,原无书名,后因整理者不同而形成两种传本。《温证论治》由唐大烈整理,初刊本为乾隆五十七年(1792)吴门唐氏问心草堂刻《吴医汇讲》本。《温热论》由华岫云整理,初刊本可能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的卫生堂本,此本书名颇为混乱,需要统一标注。华岫云并非叶氏门人,出于对叶天士的崇拜寻觅购买叶氏医案而加以整理。两种传本的学术内容一致,而文字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3.
清代名医叶桂,字香岩,号天士,他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体系成为温病学形成的坚实基础,被后世尊称为温热大师。叶氏也精于内科、幼科、妇科、外科、老年科等。《清史稿》中说:"大江南北,言医者,辄以桂为宗,百余年来,私淑者众。"叶氏平生忙于诊务,著作不多。由其门人、后人整理而成的《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最具代表性,反映了叶氏的学术思  相似文献   

4.
正《临证指南医案》、《叶氏医案存真》等是清代名医叶天士所撰写,后由其门人辑录整理而成的中医临床重要著作,集中展示了叶天士的学术思想和诊治经验。叶氏治疗血证医案很多,分别散见于《临证指南医案》、《叶氏医案存真》、《未刻本叶氏医案》等著作中。从其医案来看,叶氏治血巧用经方,治法灵活多样,用益气健脾法、补益肝肾法、甘缓益营法、疏肝治中法等治血,并强调辨证论治、扶正固本,颇能启发后世之人。本文结合叶氏医案,对其治血特色作  相似文献   

5.
叶天士,生平忙于业务,无暇著述,其《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诸书,乃门人所记录或编纂而成。本文根据《宋元明清名医类案》中,叶天士伤寒中寒门医案(周学海评注,上海国医印书馆出版,1934年11月发行)予以评议,以见叶氏学术经验之一斑。 案一:高年气血皆虚,新凉上受,经络不和,脑后筋制牵痛,阴气安静,乃阳风之邪,议用清散轻剂,新荷叶、青菊叶、连翘壳、藁本、苦丁茶。  相似文献   

6.
<正>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一语,见于《外感温热篇》之首。《外感温热篇》为清代医家叶天士游洞庭山时,门人顾景文随于舟中,将其口授之语录记而成。自章楠改题定名之后,这句名言便被奉作认识全部温病的提纲,其实只不过是试图概括风温而已。叶氏医案有云:“吸入温邪,鼻通肺络,逆传心包络中……。”有人认为,“这  相似文献   

7.
《叶氏医案存真》一书,是我国医学大师叶天士的家传验案,其辨证之精,用方之巧,较叶氏门人华岫云所辑之《临证指南医案,尤多神奇之处,故本书堪称医案中之精华,为业医者不可不读之书》。本书作者是:成都中医学院彭宪彰,为了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特从《叶氏医案存真》一书中选出一百案原著,逐一加以校释。作者并于各别医案之注后,附自己平时用叶氏本书之理论、治法与方药于临床,收到较好效果之典型病案,约十余例,以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扫叶庄医案》为清代著名医家薛雪所著.薛雪(1681 ~1770),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磨剑道人、牧牛老朽.清代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薛氏早年游于名儒叶燮之门,诗文俱佳,又工书画,且善拳勇.后因母病而究心医学,博览群书,精于医术,与叶天士齐名而两不相能[1].平生擅治温热疾病,著有《医经原旨》《湿热条辨》《扫叶庄医案》《温疟论》《日讲杂记》等,均刊刻于世[2].  相似文献   

9.
3 著作叶桂贯彻古今医术,毕生忙于诊务,少所著述。其晚年七十九岁时尝拟刊《本事方释义》,惜于开春谢世而未竟。殁后,弟子后人集其遗稿遗案编辑整理医著多种。姑分之三类:遗著本、注释本、医案本。分述如下: 6.1 遗著本温热论初名《温热论治》,首刻于《吴医汇讲》卷一。唐大烈序云:“《温热论治》二十则,乃先生游于洞庭山,门人顾景文随之舟中,以当时所语信笔录记,  相似文献   

10.
<正>《临证指南医案》[1]是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的临证医案,由华岫云收集分类编辑而成。全书共10卷,89篇,疾病88门,每门由叶氏门人撰附论一篇(因卷十幼科要略是总述各种儿科疾病所用药大法及基本方,故疾病门少1类)。卷一至八记载内科之杂证、时证案,卷九为妇科,卷十为儿科,书末附录为中医案所用方剂索引",以便初学之士查阅"。《临证指南医案》写作有自身特点,其记载每类疾病例数不一,相差甚大,且对病案分证型并录,证候分类极细,大多只有几例,1例者比比皆是。叶天士是清代前期江苏苏州人,他长期在苏州  相似文献   

11.
缪遵义是清代中期颇有影响力的吴门医家。遵义博览方书, 自学成才, 用药灵活, 精于医理。《清史稿》载其与叶天士、薛生白二人被并称为"吴中三家"。至其晚年时, 遂始著书立说, 曾为《脉因证治》《吴医汇讲》作序, 现存著作有《伤寒集注》《温热朗照》《松心笔记》《松心医案》《缪氏医案》《松心堂医案经验钞》6种。遵义门人弟子众多, 可考者有黄堂、管鼎、缪淞、沈念祖等十余人。  相似文献   

12.
<正>《广温疫论》为清代戴天章在吴又可《温疫论》的基础上增订删改而成,是瘟疫学派重要著作之一。其版本流传甚多,如影响较大的《温疫明辨》实为《广温疫论》异名同书之作,其后在《广瘟疫论》基础上衍生出《广温热论》、《重订广温热论》的系列著作,极大地丰富发展了中医瘟疫理论,提高了中医防治瘟疫的临床实践水平。1戴天章生平戴天章,字麟郊,晚号北山,人称北山先生,清·江苏上元(今江苏江宁)人。生于公元1644年  相似文献   

13.
叶天士治燥医案散见于《临证指南》、《未刻本叶氏医案》等书中。“但叶氏之书,本不易读。”加上吴瑭生平最推崇叶氏之学,唯谓叶氏“不识燥证”,人多信之,致如叶霖所说:“今之医士,畏难而乐易,避深而就浅,日习《温病条辨》、《温热经  相似文献   

14.
叶天士是我国清代著名医学家,其主要在温热病的论治上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就其在温热学说上的成就做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归纳。首先追溯了其学说的产生渊源;继之论其对温热学之贡献,即创立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纲领和总结温热病的诊断特点;最后从临床上介绍叶氏如何灵活运用自己所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从中亦可见叶氏治疗温热病的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5.
辨体施治是因人制宜的具体实践,体现"治病求本"的原则。"温热大师"叶天士十分重视辨体施治,在其《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等著作中可窥见一斑,笔者试从叶天士在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类温病中对不同体质的患者的辨识与防治,从体质与发病、体质与诱发因素、体质与诊断、体质与防治等方面探讨叶氏的辨体施治观。  相似文献   

16.
辨体施治是因人制宜的具体实践,体现"治病求本"的原则。"温热大师"叶天士十分重视辨体施治,在其《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等著作中可窥见一斑,笔者试从叶天士在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类温病中对不同体质的患者的辨识与防治,从体质与发病、体质与诱发因素、体质与诊断、体质与防治等方面探讨叶氏的辨体施治观。  相似文献   

17.
清代名医叶天士是著名的温病学者、时方专家,所著《温热论》,是继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后的又一光辉医学文献。他的学术思想影响颇为深远,对医学发展贡献极大,“温热学派”就是受到《温热论》所阐述的观点而形成的。他首创的卫气营血辩证体系,更是一个伟大的发明,既高度概括了叶氏本人多年实践的宝贵经验,也丰富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对于现在研究祖国医学都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就《叶氏外感温热说功不劲患》一文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要从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评价《温热论》及叶氏本人的医学成就,轻率地否定或肯定均无益于中医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叶天士《温热论》透邪法初探吴刚**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10075)收稿日期:1997-06-15关键词叶天士温热论透法治法中图分类号R242叶天士《温热论》,集叶氏论述温热病之精华。它是叶氏关于温邪的传变规律,关于温热病的病理、诊法和治法,关于其所...  相似文献   

20.
叶天士(公元1667~1746)为清初名医,素得家传,其父叶阳生,是儿科名家。叶氏又虚心好学,善取众人之长,因此不仅对温热病有独特的成就,为温热学派继往开来之鼻祖,而且对内科杂病、妇科、儿科亦很有研究,造诣极深,有突出的成就。但叶氏生平,忙于诊务,没有亲手写过一本书,最著名的《温热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