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28例初治培阳肺结核病人短化疗效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228例初治培阳肺结核病人其耐药性与短化疗效的关系。方法 病人治疗采用全程隔日间歇短化方案,(2R3H3E3Z3/4R3H3)。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药敏测定。结果 33例初治耐药肺结核病例,经6个月正规短程化疗失败率高达12.1%。(1)对耐R类药物者化疗失败率为40%(2/5),敏感组化疗失败率为2.6%(5/19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对其他类(不含耐R类)化疗失败率为7.1%,与敏感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年随访耐药组细菌复发率为3.5%,敏感组细菌复发率为1.1%。结论 药物敏感病例和耐1种或2种药的病例(不含耐R类)采用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结核菌初始耐药对肺结核短化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初始耐药菌组及敏感菌组肺结核病例的短程化疗结束,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8.5%及98.8%,2年细菌学复发率分别为8.5%及1.3%。耐1药者失败率为2.1%,耐2药及耐3药各为14.8%及41.7%,耐RFP的失败率为21.4%,说明,初始耐药,尤以耐RFP者,是短化失败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初始耐药菌组及敏感菌组肺结核病例的短程化疗结束,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8.5%及98.8%。2年细菌学复发率分别为8.5%及1.3%。耐1药者失败率为2.1%,耐2药及耐3药各为14.8%及41.7%。耐RFP的失败率为21.4%。说明,初始耐药,尤以耐RFP者,是短化失败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起始耐药与非耐药肺结核患者近、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起始耐药与非耐药肺结核患使用2H33S3Z3/4H3R3方案的近远期治疗效果,分析不同耐药程度对患疗效的影响。方法:于1998年开始,对山东省30个耐药监测点上的777例初始涂阳肺结核患进行近远期治疗效果随访。结果: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为98.2%,总失败率为1.8%,其中敏感患失败率为1.6%,耐药患为2.6%。随访半年复阳率为2.7%,敏感患和耐药患的复阳率分别为1.2%和8.5%(P<0.005)。1年复阳率为2.6%,敏感患和耐药患的复阳率分别为1.6%和6.9%(P<0.005);2年复阳率为1.3%,敏感患和耐药患的复阳率分别为1.3%和1.0%。152例耐药患中,疗程结束时,痰菌仍阳性2.6%,而耐多药病例为10.3%;半年随访复阳率为8.5%,耐多药病例复阳率为37.0%;1年复阳率为6.9%,耐多药病例为6.3%;2年复阳率为1.0%,而耐多药病例为6.7%。结论:在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下,初治肺结核患使用6个月间歇方案是可行的。耐多药患的近期治愈率低,远期复发率很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初始耐药与获得性耐药肺结核病人的情况与治疗效果,对初始与获得性耐药肺结核病人的管理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用L-J培养基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对全部阳性菌株用PNB进行人型与牛型、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菌种的鉴定。采用比例法检测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分析完成规定疗程的耐药肺结核病人225例的耐药与治疗情况。结果 初始耐药肺结核病人149例,其中耐单药87例,耐多药62例;耐单药者中耐SM占41.38%,耐INH占39.08%,耐RFP占13.79%,耐EMB占5.79%;初始耐药病人耐多药者中耐HR占37.1%,耐HRES占29.0%,耐HRS占21.0%,耐HRE占12.9%。获得性耐药肺结核病人76例,其中耐单药者38人,耐SM占39.48%,耐INH占34.21%,耐RFP占21.05%,耐EMB占5.26%;获得性耐多药38例,耐HR占52.6%;耐HRES占21.1%,耐HRS占。18.4%,耐HRE7.9%。初始耐单药肺结核病人治愈率94.25%;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治愈率88.7%;获得性耐单药肺结核病人治愈率92.1%,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治愈率63.2%。结论 初始与获得性耐药肺结核病人的耐单药发生率排序一致,依次为SM、INH、RFP及EMB。初治与获得性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耐多药排序亦相同,依次为HR、HRES、HRS及HRE。研究结果提示,对耐单药的肺结核病人应用现有的短程化疗方案,仍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应用现有的短程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则较差。控制耐药的关键是积极治疗传染性耐药结核病患者,降低原发耐药率与继发耐药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28例初治培阳肺结核病人其耐药性与短化疗效的关系。方法 病人治疗采用全程隔日间歇短化方案,(2R3H3E3Z3/4R3H3)。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药敏测定。结果 33例初治耐药肺结核病例,经6个月正规短程化疗失败率高达12.1%。 (1)对耐R类药物者化疗失败率为40%(2/5),敏感组化疗失败率为2.6% (5/19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2)对其他类 (不含耐R类)化疗失败率为7.1%,与敏感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二年随访耐药组细菌复发率为3.5%,敏感组细菌复发率为1.1%。结论 药物敏感病例和耐1种或2种药的病例 (不含耐R类)采用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2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表现、耐药情况及化疗效果。方法:分析2000年8月至2002年10月间太原市结核病医院痰培养分枝杆菌阳性、菌型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并作药敏测定的24例,并对其中21例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表现酷似肺结核,耐药发生率高。耐H、P发生率为79.2%,耐Z、E发生率为75.0%,耐S发生率为58.3%,耐R发生率为29.1%。其中同时对6种药物耐药者4例,同时对5种药物耐药者5例。同时对4种药物耐药者8例,同时对3种药物耐药者3例,同时对2种药物耐药者1例,对1种药物耐药者2例,对6种药物全敏感者1例。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确诊靠菌型鉴定。治愈需联合用药18~24个月,有适应症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卷曲霉素与耐多药结核病治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耐多药结核病 (MDR- TB)的重要性WHO在总结世界各国实施 NTP的成功经验后指出 ,在实施 NTP的国家 ,复治病例虽有减少 ,仍占现患肺结核病的 10 %~ 2 0 % ;继发耐药率高达 2 0 % ;其中 MDR- TB在继发耐药中仍占 4 %~ 10 % ,因此 ,WHO首次提出 ,在实施 NTP已久 ,并取得成功经验的国家应将 MDR- TB的治疗提上日程。这一建议引起各国关注 ,我国的结核病专家也极为重视并展开讨论 ,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研究课题组 1998年开始立题研究。提出的 MDR- TB治疗方案是 :3CDOTh Z/ x DOTh(临床肺科杂志 .2 0 0 1;3(3) :5 1)。当前耐多…  相似文献   

9.
1983~1985年本区新登记初治肺结核病人632例中,做痰结核菌培养者451例,阳性者159例(35.3),做耐药试验者129例,其中原发耐药者27例,原发耐药率为20.9%。耐H16例,占59.3%,(其中单耐H者7例,占耐H的43.8%)。耐S16例,占59.3%(其中单耐S者4例,占耐S的25%)。耐P者9例,占33.3%(其中单耐P者6例,占耐P的66.7%)。耐R者1例占3.7%,系与P合并耐药。耐E者1例,占3.7%,系与S合并耐药。耐S+H+P三药者2例。1979年全国流调,  相似文献   

10.
耐多药结核病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由于结核病疫情在全球范围出现回升局面,耐药结核病的传播和耐药结核病在艾滋病(AIDS)病人中多次爆发流行.导致WHO发出“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的警告。至今,耐药、耐多药结核病(MDR-TB)已遍及世界的任何角落,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的最危险因素之一。我国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初始耐药率为18.6%,在6种主要的抗结核药物中,有60%的初始耐药病人对2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耐药,10.2%的病人对4种以上抗结核药物耐药。其中耐多药占7.6%;而获得性耐药率高达46.5%。耐多药占17.1%【1_。2000年全球平均原发耐多药为1.O%.获得性耐多药9.3%_2],不难看出当前我国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生率已明显高于全球水平。由于缺乏抗结核新药,耐药、耐多药结核病难以治愈,为此,不可避免地将引发较高的死亡率和过重的医疗负担,控制不利将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必然成为我国结核病控制规划实施最现实的障碍。如不积极地采取控制的措施,还将影响全球结核病控制战略的实施。因此,对耐多药结核病全方位的研究成为最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浙江省耐药结核病疫情现状和变化趋势,评价DOTS策略执行的效果.方法 按WHO/IUATLD〈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的要求对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耐药结核病监测,并与浙江省1998/1999年第一次耐药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0个监测点共入选病人1 127例,对988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4种抗结核药物(H、S、R、E)的耐药性测定,总耐药率30.6%,其中初始耐药率为26.6%,初始耐多药率为3.7%,获得性耐药率为51.9%,获得性耐多药率为29.2%.初始耐药病例中, 65.8% 仅对1种药物耐药, 4种药物的耐药率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 S(19.2%)、H(12.4%)、R(5.0%)、E(4.0%), 对1种和2种及以上药物的初始耐药率分别为17.5%和9.0%.与1998/1999年相比,全省初始耐药率上升显著(χ^2=34.606,P=0.000),耐多药率水平则呈现下降趋势,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发生更趋向于耐单一药.结论 浙江省耐多药结核病情况虽有所改善,但耐药结核病疫情依然十分严峻,进一步提高DOTS质量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浙江省耐药结核病疫情现状和变化趋势,评价DOTS策略执行的效果。方法按WHO/IUATLD《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的要求对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耐药结核病监测,并与浙江省1998/1999年第一次耐药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0个监测点共入选病人1 127例,对988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4种抗结核药物(H、S、R、E)的耐药性测定,总耐药率30.6%,其中初始耐药率为26.6%,初始耐多药率为3.7%,获得性耐药率为51.9%,获得性耐多药率为29.2%。初始耐药病例中,65.8%仅对1种药物耐药,4种药物的耐药率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S(19.2%)、H(12.4%)、R(5.0%)、E(4.0%),对1种和2种及以上药物的初始耐药率分别为17.5%和9.0%。与1998/1999年相比,全省初始耐药率上升显著(χ2=34.606,p=0.000),耐多药率水平则呈现下降趋势,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发生更趋向于耐单一药。结论浙江省耐多药结核病情况虽有所改善,但耐药结核病疫情依然十分严峻,进一步提高DOTS质量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100例复治耐药病例,单耐H、S居首位,耐R者56.9%,呈上升趋势。耐2~3种药71%。100例肺切除标本中,空洞并支气管扩张(支扩)占28%、肺大疱占9%、霉菌感染占5%。认为:①复治病例耐2种以上药,尤以耐R者,继续化疗效果极差,应考虑手术。②有空洞支扩、肺大疱、霉菌感染应以手术为主。术后选用敏感药并多药联合化疗6~12个月,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4.
青浦区552株结核分枝杆菌原发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青浦区1999年~2008年新登记肺结核患者的原发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绝对浓度法对新发初治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培养菌株进行链霉素(S)、异烟肼(H)、利福平(R)和乙胺丁醇(E)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测定,统计分析原发耐药情况。结果原发总耐药率由1999年~2000年的9.2%上升至2007年~2008年的15.5%;S、H、E的耐药率由1999年的5.0%、7.1%、2.8%上升至2008年的12.1%、13.8%、3.4%;R的耐药率由1999年的5.0%下降至2007年~2008年的4.3%;原发耐多药率(MDR.TB)平均为4.5%。2药、3药的耐药率分别由1999年的2.1%、0%上升至2008年的6.0%、1.8%。1药、4药的耐药率基本在同一水平。结论青浦区肺结核患者临床分离株原发耐药性成上升趋势,耐多药菌株仍占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住院肺结核患者初始耐药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初治肺结核患者制订合理化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1986年~1988年(设为Ⅰ组)及2004年~2005年(设为Ⅱ组)住院的初治肺结核患者初始耐药情况。结果①初始耐药率:Ⅰ组患者为27.2%(25/92),Ⅱ组为39.6%(65/164),2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JP:0.045);②初始耐多药率:Ⅰ组患者为1.1%(1/92),Ⅰ/组为15.9%(26/164),2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57,P=0.00023)。结论住院肺结核患者初始耐药、耐多药呈上升趋势,提示临床医生针对初冶患者也应行结核菌培养及药敏检查,及时发现初始耐药尤其是耐多药患者,选用敏感药物制订个体化初治方案,以减少延误,及早治愈患者。  相似文献   

16.
梁彩松 《内科》2014,(5):632-633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成因,寻求相关对策。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门诊登记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相关因素的个案调查。结果 4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耐HR共25例(占58.0%),其中初治耐药5例,复治耐药20例;耐HRS共3例(占7.0%),全部为初治耐药;耐HRE共10例(占23.3%),初治、复治耐药各5例;耐HRES共5例(占11.6%),初治耐药4例,复治耐药1例。疗程仅为1个月者2例(4.6%);疗程为1~3个月者10例(23.2%);疗程为4~5个月者9例(20.9%);疗程为6~14个月者18例(41.8%);疗程超过15个月者仅4例(9.3%)。化疗方案合理仅11例(25.6%);不规则服药者35例,占81.4%。结论发生耐多药肺结核的主要原因是诊断不及时,疗程不足及化疗方案不合理,患者防痨知识宣教欠缺等,采取综合、有效的治疗、护理策略和措施可有效减少耐多药肺结核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杜增兰  王岐  王峰 《内科》2012,7(4):370-372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对常见的利福平(R)、异烟肼(H)、链霉素(s)、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z)5种抗结核菌药物的耐药率和耐药趋势,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方案。方法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药敏试验,对253例结核病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253株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80.2%,其中耐多药耐药率最高为34.8%,其次是耐4药耐药率为24.1%;总耐药率、耐H+其他耐药率、耐多药耐药率、耐3药、耐4药、耐5药在2009-2011年有逐年降低趋势。结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仍很严重,耐多药、耐4药耐药率最高,虽然有逐年降低趋势,但仍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严格遵守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帝】定合理的标准化、个体化、经验化化疗方案,预防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对降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有效控制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94-2003年广州老城区门诊病人耐药结核病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广州市老城区10年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状况和流行趋势,为今后结核病控制的有效开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结核病肺部肿瘤防治所1994-2003年结核杆菌耐药性测定资料。结果 10年间,9044株临床分离结核菌株的总耐药率、初始和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23.7%、20.7%和34.6%,总耐药率、初始耐药率呈总体缓慢下降趋势,获得性耐药率反之;2145株耐药株的耐药顺位为:H(20.3%)、R(10.2%)、S(9.5%)、E(5.0%),其中初始耐药率顺位为:H(17.7%)、n(8.3%)、S(8.1%)、E(4.1%),获得性耐药率顺位为:H(29.8%)、R(16.7%)、S(14.3%)、E(8.3%),耐单药、耐二药、耐多药率分别为:10.8%、3.4%和9.0%,其中其初始耐药率分别为:9.8%、3.0%和7.6%,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14.4%、4.6%和14.0%,10年间获得性耐H、R、S率及获得性耐多药率呈总体上升趋势,初始耐单药率则呈总体下降趋势。结论 耐H和R菌株率和初始耐多药率的居高不下、获得性耐药率与获得性耐多药率的上升趋势、初始耐单药率总体下降趋势表明未来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发生更趋向于耐多种药物,必须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控制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与蔓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文对肇庆地区1 996~2 0 0 4年新发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人1 2 4 2例的初始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初始耐药率由2 8.4%下降至1 9.4%。耐多药率有上升趋势,由8.9% ,上升为1 2 .7%。结论 提示初治病人需开展药敏试验,以制定最佳的化疗方案,避免耐多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掌握东莞地区肺结核病人起始耐药特征,评价本地区结核病控制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WHO制定的全球结核病耐药监测方案,使用比例法对东莞地区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耐药性测定。结果 558例肺结核病人的初始耐药率为18.1%,以耐链霉素(9.9%)及异烟肼(11.6%)为主,50.5%的耐药病人耐1药,耐利福平和异烟肼2药及以上病人的耐药率为5.7%。但初始耐药病人的化疗效果较好。结论 东莞地区肺结核初始耐药水平较高,应进一步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