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常熟市部分中学教师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与态度调查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青少年随着性成熟年龄的提前以及性观念的不断变化,已成为艾滋病的易感人群,在已发现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群中,15~29岁的青少年感染占77.6%。由于艾滋病迄今为止仍无特效治疗方法,也无有效预防疫苗,因此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向青少年学生以及全社会的人们普及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建立预防艾滋病健康行为,仍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农村地区校外(辍学)青少年艾滋病知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艾滋病(AIDS)的疫情正处于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防治工作处于关键时期。积极、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是防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我国1/3以上的人口是儿童和青少年,他们是国家、民族的未来,面对艾滋病他们也是最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弱势群体,尤其是边远农村地区的青少年处在当地经济不够发达、文化水平低、信息较闭塞的境地,更缺乏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因此,应特别注重在青少年中,开展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教育的工作。国家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项目——开展农村地区校外青少年AIDS预防教育在湖南省凤凰县实施,对校外(辍学)16~23岁青少年的艾滋病相关知识进行了问卷调查,开展了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AIDS预防知识的知晓水平,也可为今后在青少年中继续开展这项工作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与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正在全球迅速增长,性传播疾病可使艾滋病感染增加3~5倍。由于青少年本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社会、经济因素使他们置身于一个特别易受到艾滋病病毒侵害的环境,不仅造成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而且由于在青少年时期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多数会在年轻时代死去,这种死亡会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社会付出了巨大代价把他们培养长大成人,而他们在没有给社会做出任何贡献时就离去了,同时造成大量的孤儿和无人抚养的老人,造成劳动力缺乏、宝贵的财力被迫用在艾滋病防治上,导致经济衰退、社会动荡和政局不稳。重视青少年健康,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已是刻不容  相似文献   

4.
贺素磊  韩玲  汪宗芳  李一明 《中国健康教育》2013,(11):1021-1023,1050
相关研究[1]表明,青少年在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等各个维度的诸多特点,均为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而青少年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实现遏制艾滋病流行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学校健康教育可提高青少年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2-3]。艾滋病的流行与行为、社会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我国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的关键时刻,加强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目前,全球每天约有1.6万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50%是10~24岁的青少年,在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中已出现高流行趋势,疫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1〕。中国艾滋病流行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期,流行趋势较严峻,学校青年学生艾滋病认知还处于一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 ,如今全世界艾滋病病毒 (HIV )感染者正以每天 1.6万人的速度剧增 ,其中有一半以上发生在 15~ 2 4岁的青少年 ,由于青少年正处在性活跃期并且喜欢尝试不同的事情 ,使青少年已成为艾滋病的易感者 ,是艾滋病、性病知识宣传教育的重点人群[1 ] 。《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 ( 1998~ 2 0 10年 )》明确指出 :各类高等和中等学校要将预防艾滋病 ,性病知识列为学校健康教育或人口与青春期教育的重要内容 ,向学生讲授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为了解大中专院校新生这一特殊群体以往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其开展艾滋病健康教…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项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艾滋病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而青少年是易感人群。世界各国都把预防艾滋病作为青少年青春期性教育和艾滋病防治教育的重点。学校是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以学校为基础,开展预防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项目研究,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在中国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目前艾滋病在世界的流行趋势有增无减,它危及家庭的生存,毁灭人们的幸福,削弱社会的生产力,减慢了经济增长。由于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青少年成为艾滋病传播的易感人群。艾滋病全球监测报告数据表明,青壮年占被感染者的绝大多数。每天有超过8500个儿童及青年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在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过程中,青少年是生力军。在中国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已10年,取得了值得推荐的成功经验。然而,面对未来任重而道远。青少年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我国青少年艾滋病预防的意识淡漠,多数人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远,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1]。一个在…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美国每年在新患HIV感染者中有50%以上为25岁以下的青少年[1].目前,我国艾滋病正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2],AIDS正在通过桥梁人群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3].职业技术类大学生正处于性行为、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的形成期,他们活泼好动却又缺乏生活经验,使其更容易受到艾滋病的侵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的行为学特点;方法从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对高危人群、脆弱人群和一般人群进行调查;结果脆弱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对安全套使用持无所谓态度的较多;青少年学生中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率最高;结论对于不同人群开展艾滋病防治的行为干预应该有不同的工作重点,青少年的艾滋病防治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与性健康教育电影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宝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2):946-947
目前,青少年成为艾滋病的易感人群。艾滋病全球监测报告数据表明,每天有超过8500名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病毒,在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过程中,学校艾滋病健康教学是一个关键环节。长期以来,艾滋病与性健康教育课主要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对学生掌握知识有一定的帮助,不利于技能的学习和锻炼。教育部在《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基本要求》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是集知识、  相似文献   

12.
<正>在艾滋病的流行和传播中,流动人口由于流动性大、大多处于性活跃期、防治知识相对缺乏、多性伴、商业性性行为等因素的促进下,使艾滋病在流动人群中流行和蔓延[1-3]。嘉善县是流动人口较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生殖健康同伴教育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青少年人群的生殖健康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但是,国内近年来多次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都表明: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现状仍十分令人担忧。广大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生殖健康知识严重缺乏,性观念开放、婚前性行为比例增加,性病、艾滋病发病人数、未婚人工流产数上升等问题。为此,我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乡市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9个县区各类人群1 202人,使用"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各类人群总知晓率为87.35%;其中城市居民(92.19%)、农村居民(91.50%)、农民工(88.67%)、校内青少年(76.39%)及校外青少年(100.00%)。结论新乡市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已达到中期评估要求,校内青少年及流动人口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国城乡5类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来源,为我国开展大众人群艾滋病宣传教育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中期评估"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专题调查方案》,对8省、市、自治区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来源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我国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的主要来源分别为电视(70.0%~84.1%)、免费宣传材料(36.2%~44.8%)、报刊(39.9%~61.4%)、宣传栏广告栏(30.9%~51.8%),各类人群获得知识的来源排序有所不同,但电视是各类人群获得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最重要渠道(75.2%)。农村居民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仅有3类,依次为电视、免费宣传材料、宣传栏广告栏等。30%以上的校外青少年、校内青少年、农民工报告艾滋病主要知识来源于电视盒免费宣传材料。学校教育甚至在校内青少年的知识来源中都排名较后,仅排名第5。结论今后在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中探索对各类人群进行分类知识教育信息投放,特别是充分利用电视节目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辖区内的暗娼、中学生和大众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获取暗娼人群、在校中学生,大众人群用健康问卷调查表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式调查,所有数据用Epidata录入,应用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χ^2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暗娼200名,中学生500名和大众人群500名,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综合知晓率分别为70.38%、66.10%和59.35%,暗娼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情况最好,其次是中学生,大众人群最低;3组人群所有知识点的知晓率都存在统计学差异;年龄、性伴和文化程度是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性别、学校类型和年龄是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社区类别、年龄、性伴、文化程度是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大众人群和中学生对待艾滋病家人的正性态度持有率为47.5%,其中大众人群为42.3%,中学生为54.8%;大众人群和中学生对待艾滋病同学的正性态度持有率为55.2%,其中大众人群为39.2%,中学生为71.2%。结论沿滩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尤其是中学生和大众人群更低,今后沿滩区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在继续搞好暗娼行为干预的基础上,要加强大众人群宣传和学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常熟市中学教师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艾滋病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而青少年是易感人群[1 ] 。艾滋病的传播与个人行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所以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对于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他们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促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 0 0 2年 5月 ,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明确将预防艾滋病列为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师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及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态度 ,将直接影响到学校开展这项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为此 ,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对本市中学教师进行了调查 ,…  相似文献   

18.
大学校园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凯  陈庆 《浙江预防医学》2006,18(9):53-53,55
青少年是艾滋病威胁的主要人群,但更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生力军。《艾滋病防治条例》指出:“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的人群,是指卖淫、嫖娼、多性伴、男性同性性行为、注射吸毒等危险行为的人群”。最近社会上对卫生部发言人就“大学生是艾滋病传播的高风险人群”的说法,非常关注,因为在很多人眼里艾滋病似乎依然离大学非常远,对这说法深感震惊。实际上,近年来随着我国青少年性观念的日益开放,大学生正在成为艾滋病易感染人群,艾滋病正在逼近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合浦县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探讨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方法随机抽取合浦县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中学及职业技校在校学生、农民工等4类人群共558人进行问卷调查,资料使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将数据录入计算机,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农村居民200人,占35.84%;学生158人,占28.32%;城镇居民及民工各100人,各占17.92%;男性285人,女性273人;年龄范围在13~56岁,以19以下的青少年为多,共195人,占34.95%;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或中专最多,分别为49.82%和31.9%。总知晓率为52.87%。人群类别、年龄、文化程度均是影响艾滋病知晓率的因素。结论合浦县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应加强对农村居民及农民工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开展面对面的咨询服务,提高人群艾滋病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20.
苏伟 《卫生软科学》2007,21(6):495-496
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已成为艾滋病肆虐的主要区域。我国已经进入艾滋病流行的快速增长期。学校的青少年学生既容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也是健康教育必须争取的目标人群。文章论述了健康教育是实现行为干预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学校是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最理想的场所,并就如何使学校青少年接受到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作了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