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该病可影响全世界所有人种,其发病率大约为10%~15%,给患者带来了生活和工作的精神压力,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治疗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刚刚结束的美国消化疾病周( DDW)会议中,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围绕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等方面探讨了IBS研究的进展与新发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bowelsyndrome ,IBS)是由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组成的一组肠功能紊乱综合征 ,无任何器质性或异常的生化指标。过去曾被称为“过敏性结肠”、“易激结肠”或“黏液性结肠炎”等 ,现规范统称为“肠易激综合征”。国际上对该病的诊断标准曾多次研究制订 ,于 2 0 0 0年公布了最新的罗马Ⅱ诊断标准[1] 。其要点为 :(1)诊断本病首先需排除有组织结构或生化异常的器质性疾病 ;(2 )1年内至少要累积 3个月有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并伴有下列排便异常中的 2项指标 :①便后腹痛缓解或减轻 ,②…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bowelsyndrome ,IBS)是与肠道动力学异常有关的功能性疾病 ,是指一组包括排便习惯改变 (腹泻 /便秘 )、粪便性状异常 (稀便、黏液便 /硬结便 )、腹痛及腹胀等症候群 ,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目前 ,IBS仍被认为是功能性疾病 ,尽管不危及人的生命 ,却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工作与生活 ,降低生活质量 ,占用有限的医疗资源。IBS是人群常见病、多发病 ,西方国家统计 ,门诊病人中IBS占 10 .6 % ,人群患病率为 7.1%~13.6 %。我国目前尚无全国性的统计资料 ,潘国宗等对北京城郊人口的流行病学调…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研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特点是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腹部不适及排便习惯的改变。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研究显示IBS可能与肠道动力、内脏感觉过敏和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此文对IBS动物模型研制现状及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心理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肠易激综合症 (irritablebowelsyndrome ,IBS)是常见的胃肠道心身疾病之一 ,其发病率为 13%~ 15 %。现研究表明 ,心理因素在IBS的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IBS患者存在心理功能的异常 ,IBS已被心身医学家描述为七种经典的心身疾病之一。心理因素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日益加重的一个重要而往往未受到重视的因素 ,全世界造成残疾的 10种主要原因中 ,有 5种是精神问题。一、心理因素在IBS发病机制中的地位1、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显示IBS好发于中青年 ,但老年人和青少年也同样可患此病。据国外统计[1…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bowelsyndrome ,IBS)是一种生物 -心理 -社会病症 ,包括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和大便习惯改变 ,但无特异的生物化学或形态学异常可资解释的症候群。IBS最早于 182 0年由Powell报道 ,嗣后曾使用过多种术语 ,如结肠过敏、黏液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等。近年来 ,国内外有关IBS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一些进展。一、流行病学目前 ,还缺乏IBS精确发病率的报道。在国际上 ,除印度以男性多见外 ,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女性多于男性 ,男女之比约为 1∶1.57,而且女性的发病常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肠易激综合征(IBS)病因和发病机制较复杂,迄今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IBS是个体特异性的多病因。异质性(hetero-geneity)疾病。本文仅将相关研究进展作一概述。可能的发病因素潘国宗等[1]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生冷。辛辣食物。水果。乳制品。饮酒。受凉。劳累。腹部手术史。痢疾史。情绪不佳及精神刺激等因素存在时,IBS患病的危险性升高。其中"痢疾"。"受凉"。"凉食"三个因素与IBS关系最为密切[1]。已知抗酸剂。抗生素。β-受体阻滞剂及麻醉剂等均可触发IBS,也有研究发现其与服用止痛剂关系密切。一般认为食物不是IBS的病因,但某些食物…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1].IBS是世界性的常见病,人群患病率在5%~25%之间[2,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耗费大量医疗资源,但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已经提出的有肠道动力异常、内脏感觉异常、脑-肠轴失调、局部炎症免疫反应等,但任一机制均无法单独解释IBS的各种表现."什么导致了IBS"引起了临床医生和生命科学家的浓厚兴趣,并随着研究水平的提高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在刚刚结束的瑞士国际神经胃肠动力年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者齐聚一堂,就IBS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和交流.  相似文献   

10.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炎性细胞因子的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BS)患者肠黏膜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8和IL-13的表达,探讨Th1及Th2淋巴细胞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随机抽取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50例,其中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3例,非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non-pIBS)患者27例,另设结肠息肉电切术后复查者2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对照组回盲部、直肠黏膜IL-6、IL-18、IL-13的表达。结果感染后IBS患者IL-6、IL-18的黏膜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及非感染后IBS组(P0.05);非感染后IBS患者IL-6、IL-18的黏膜表达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IL-13在感染后IBS及非感染后IBS患者回盲部及直肠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以Th1反应为主,促炎细胞因子可能诱发Th1/Th2的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11.
周应初  周鹤俊  刘斌 《胃肠病学》2011,16(7):445-44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其发生与5-羟色胺(5-HT)统的功能改变密切相关。5-HT系统功能改变通常包括5-HT受体及其亚型、5-HT转运体(SERT)其多态性等改变,参与调节胃肠道感觉、运动、分泌等功能,并与精神心理活动异常密切相关。本文就5-HT在IBS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孟捷  韩海啸  杨晋翔 《胃肠病学》2013,18(6):378-380
肠易激综合征(IBS)为常见功能性肠病,临床表现多样,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消耗大量医疗资源。饮食调整是IBS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膳食纤维一般指食物中不被人体小肠内源性酶水解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具有增加粪便容积的作用。很多研究探讨了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对IBS的影响,但尚无明确结论。多数研究认为不溶性纤维对IBS症状无益,而可溶性纤维则有一定作用。分别研究不溶性和可溶性纤维对不同IBS亚型作用的设计良好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有待开展。  相似文献   

13.
贾方圆 《胃肠病学》2011,16(11):686-68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精神心理应激、脑.肠轴功能紊乱、免疫和内分泌系统紊乱等有关。本文就IBS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毕洪钟 《胃肠病学》2012,17(10):636-638
精神心理因素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仅靠药物治疗已无法完全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行为心理学疗法的疗效目前已得到认可。行为心理学疗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完全治愈疾病,而是为了缓解临床症状,节省医疗开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就行为心理学疗法治疗IB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心理因素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运红  徐肇敏 《胃肠病学》2003,8(5):287-289
背景:近年来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的:研究心理因素在腹泻型IBS发病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分别统计腹泻型IBS患者、病程类似的慢性胃炎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50例)的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析腹泻型IBS患者的病程与SDS、S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腹泻型IBS患者与慢性胃炎患者的SDS、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腹泻型IBS患者的病程与SDS、SAS评分有显著相关性(P<0.001)。结论:腹泻型IBS患者表现出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可能是IBS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IBS的真实原因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鹏  李延青 《胃肠病学》2012,17(2):75-78
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机制复杂,其临床诊断和治疗一直在探索中前进。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IBS诊断标准不断更新,诞生了更为实用的罗马Ⅲ标准,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亦不断涌现,如选择性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普卡必利、抗抑郁治疗、抗生素的应用等,给IBS的诊治带来了曙光。然而新兴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IBS相关研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亦产生了诸多问题。本文就新近IBS临床诊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王二嫚  颜秀娟 《胃肠病学》2012,17(10):633-63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胃肠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作为胃肠道与外界的直接联系,近年来食物在IBS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为IB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本文就食物因素在IBS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科门诊常见的功能性疾病,分析IBS及其亚型之间的临床症状特点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的:分析IBS患者及其亚型之间的临床症状特点。方法:对2005年8月~2006年5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行结肠镜检查的连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结肠镜检查结果按罗马Ⅱ标准对每位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统计其中所有IBS患者并进行分型.分析IBS的症状特点并比较三亚型之间临床症状的差异。结果:578例IBS中便秘型IBS(C—IBS)250例(43-3%),腹泻型IBS(D.IBS)290例(50.2%),腹泻便秘交替型IBS(A.IBS)38例(6.6%);其中男251例(43.4%),女327例(56.6%)。C—IBS和A—IBS与D—IBS相比,女性发病为多(P值分别为0.000、0.003);IBS患者在40岁之前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40岁之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发病高峰年龄为30~40岁。三型IBS患者之间肠道症状中腹痛、腹胀、便后腹部症状缓解以及大便不尽感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型IBS均以下腹痛发生率最高。578例IBS患者中有上消化道症状者有316例(54.7%);三型IBS患者之间恶心、食欲下降、早饱、反酸和烧心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三型IBS的临床症状各有特点.上下消化道症状重叠在IBS患者中常见。临床上注意细致区分这些症状特点有助于疾病的初步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胃肠起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业已证实胃肠动力障碍是其病因之一。胃肠起搏是近年兴起的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新方法,但其疗效尚不明确。目的:评价胃肠起搏治疗IBS的疗效。方法:60例符合罗马Ⅱ标准的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胃肠起搏治疗,每周5天,每天50min.疗程4周;对照组服用谷维素20mg tid,疗程4周。治疗前后进行胃肠道症状评分。结果:胃肠起搏治疗对IBS患者腹痛和(或)腹部不适程度和频度、腹胀程度和频度以及排便次数和粪便性状的改善具有显著疗效(P〈0.05),但对异常排便疗效不明显(P〉0.05)。结论:胃肠起搏能明显改善IBS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蕙蕙  杜勤 《胃肠病学》2007,12(7):442-445
人群中肠易激综合征的患病率较高,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腹痛、腹泻、便秘和其他不适症状常使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且可伴有焦虑。因此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主要是针对胃肠运动、感觉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特别是针对肠道受体调节剂的药物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