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进步则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提升,因此,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也随生活质量的提高而有所上升。由于高血压疾病能够引起多种疾病的并发症,因此,高血压的治疗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好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上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选取128例我院2010.6-2013.6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5例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干预护理进行干预作为观察组,另63例患者使用常规药物及常规护理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结束后发现,进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有效率及血压控制情况上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使治疗更有效,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应用护理千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2013年接收的4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只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药物治疗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依照医嘱服药的情况及应用健康生活方式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佳,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压控制的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效果较佳,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强护理干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适用于临床,价值颇高。  相似文献   

4.
杨梦娜 《现代养生》2014,(22):232-232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上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选取128例我院2010.6-2013.6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5例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干预护理进行干预作为观察组,另63例患者使用常规药物及常规护理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结束后发现,进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有效率及血压控制情况上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使治疗更有效,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是常见心血管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改变,高血压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它不仅会导致严重的心、脑及肾功能损害,而且也是引发脑卒中、冠心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严重危害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1]。由于高血压疾病病程漫长,效果不易巩固,大部分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缺乏正确认识,因此,不能很好地控制血压,增加了该病危险性。为了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病情,让其主动参与疾病治疗中,本研究将对本院诊治的53例高血压患者,均给予护理干预,并对干预后的具体效果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仅行常规高血压知识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社区护理干预。评价两组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对照组血压控制达标34例,占56.6%;干预组52例,占8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实行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及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入住我院高血压患者162例,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其进行心理、用药、饮食、运动锻炼及并发症知识等方面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本组165例高血压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血压控制良好病例达152例,且无发生并发症,有效率达95%。结论护理干预效果突出,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家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行为改变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已确诊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家庭干预的方法对12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生活与行为方式、饮食、运动和用药等知识指导。结果: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在相关知识、按时服药、饮食控制、体重控制、加强运动和血压控制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使高血压患者的认识、信念、和行为发生变化,血压控制良好,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9.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同时,高血压患者对此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在对社区4477人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对已查出的97例高血压患者随机抽取27例进行社区护理干预,使其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改变其不良的生活方式,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血压,从而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白银兰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641-1642
[目的]探讨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0年1月~7月诊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管理,观察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患者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85%,6个月后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为(138±10)mmHg、(92±6)mmHg,与社区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 对2012年3月-2012年12月在南阳医专一附院心内二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全部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了护理干预,比较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依从性.结果 护理干预前,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优、良、差分别为16.00%、35.83%、48.42%,护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优、良、差分别为36.48%、44.95%、18.56%.干预后患者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的意识,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平稳降压的效果。方法对52例经过常规检查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非洛地平为基础联合小剂量的氢氯噻嗪的降压治疗2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超声检测其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质量指数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非洛地平治疗24周后,患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血压变异率和血压负荷均较治疗前减少,谷峰比值及夜间血压下降率较治疗前增加;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左室质量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减小。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以非洛地平为基础的治疗可达到平稳降压的效果,并可改善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平稳降压的效果。方法对52例经过常规检查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非洛地平为基础联合小荆量的氢氯噻嗪的降压治疗2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超声检测其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质量指数及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结果非洛地平治疗24周后,患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血压变异率和血压负荷均较治疗前减少,谷峰比值及夜间血压下降率较治疗前增加;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左室质量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均减小。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以非洛地平为基础的治疗可达到平稳降压的效果,并可改善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高血压提出建议。方法随机选择血压控制稳定者与血压控制不稳定者各150例,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有家族史、盐摄入量高、并发高血脂和与发现高血压时BMI增加对于高血压的控制是危险因素;知晓高血压危害、经常测量血压、食用低钠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睡眠质量好、规律服药和参加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对于高血压的控制是保护因素。结论血压控制与高血压家族史、盐摄取量、血脂、生活行为、遵医行为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调查评估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并探讨其与血压控制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全区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参与者,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计调查高血压患者456人,平均年龄65.68±9.41岁,男性233(51.10%)人。血压正常组216(47.37%)人,血压异常组240(52.63%)人;血压正常组的症状管理效能(7.35±2.13分)和疾病共性管理效能(6.63±2.64分)均高于血压异常组(6.63±2.64和6.98±2.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压正常组的认知症状管理(1.41±0.95分)和与医生沟通(2.49±1.06分)均高于血压异常组(1.13±0.92和2.10±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症状管理效能(OR=0.877,95%CI:0.781~0.986,P=0.028)、疾病共性管理效能(OR=0.885,95%CI:0.784~0.999,P=0.048)、认知症状管理(OR=0.671,95%CI:0.489~0.919,P=0.013)和与医生沟通(OR=0.706,95%CI:0.555~0.900,P=0.005)均为血压控制的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效能与血压控制间存在关联,提高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可以更好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天津市城市行政6区24个社区中抽取的28 518名≥18周岁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天津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52%,高血压患者规律服药率为51.51%,规律服药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为26.77%;4 042例规律服药患者中,男性的血压控制达标率为25.51%,低于女性的2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031,P=0.000);18~44、45~59、60~74和≥75岁社区居民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分别为20.51%、24.09%、29.00%和2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80,P=0.000);主成分改进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食盐摄入量>6 g/d、吸烟和饮酒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患者戒烟、限酒、降低食盐摄入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从高血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需双方的角度出发了解四川省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四川省9家乡镇卫生院的建档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目前血压控制情况使用描述性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可能影响血压控制的因素,同时对乡镇卫生院参与高血压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记录采用主题框架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四川省农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50.3%,民族(OR = 4.823,95%CI:1.413~22.313)、性别(OR = 0.463,95%CI:0.266~0.796)、距离卫生院的距离(OR = 2.394,95%CI:1.205~4.847)和患病时间(OR = 2.312,95%CI:1.132~4.844)可能是影响血压控制的因素;访谈发现影响乡镇卫生院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管理的主要因素有基本药物配置不足、健康教育效果甚微、卫生人力资源缺乏和患者健康意识的缺失。结论 四川省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较低;乡镇卫生院应合理优化卫生院人力资源和基本药物目录,设计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家庭远程血压监测在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探索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有效模式。 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6月在江阴市已确诊并建档管理的高血压患者1 3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90例)和对照组(682例),进行两个月的干预研究。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高血压管理,实验组采用家庭远程血压监测技术实时监测血压,社区医生根据患者血压及时给予生活方式指导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比较两组间血压控制、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的差异。 结果 两组入组前年龄、性别、体质指数、高血压分级、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自身前后相比较,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出组时实验组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舒张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组时实验组血压控制率(42.0%)高于对照组(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99,P=0.005),且实验组的收缩压达标率(50.1%)高于对照组(49.9%)(χ2=13.356,P<0.001);经过两个月的干预,实验组的患者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和治疗原则两项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98.8%、98.6%)优于对照组(分别为97.5%、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生活方式相比较,实验组的经常锻炼人数比例(46.8%)高于对照组(43.8%,χ2=4.493,P=0.037)。 结论 家庭远程血压监测是一种有效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并能提高患者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和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