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骈改英 《现代保健》2011,(25):58-59
目的探讨开腹于术与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LM组(腹腔镜手术组)33例和TAM组(开腹手术组)32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LM组平均手术时间(115±24)min,术中失血量(1502±180.2)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7.9±4.0)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0.7)d,术后病率6.06%;TAM组平均手术时间(110±31)m氓术中失血量(245.6±280.1)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0.2±12.2)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4±0.8)d,术后病率43.75%,LM组与TAM组比较术巾失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创伤小、效果好,能取代大部分TAM治疗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2.
席秀荣 《现代保健》2011,(11):10-12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2010年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n=127)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n=94)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组微创手术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后病率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开腹组,而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剖腹手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韩燕  秦风 《现代保健》2012,(19):33-34
目的:对比腹腔镜技术与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探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0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开腹组(n=52)患者接受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腹腔镜组(n=52)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开腹组术后发热8例(15.4%)高于腹腔镜组的2例(3.8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5);随访6—12个月,开腹组2例(3.8%)肌瘤复发,腹腔镜组1例(1.9%)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理想的子宫肌瘤微创治疗术式,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471-347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64例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56例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手术时间腹腔镜组(109.22±26.84)min,开腹组(119.50±30.30)min;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112.97±40.80)ml,开腹组(148.86±53.60)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腔镜组(20.94±4.89)h,开腹组(35.32±6.26)h;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3.56±0.98)天,开腹组(6.39±2.56)天。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特殊部位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68例腹腔镜下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和39例腹式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及术后病率。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无1例发生周围邻近器官损伤。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及术后病率依次为:观察组(113±13.7)min、(99±11.9)mL、(33.4±6.3)h、(5.3±0.8)d、8.8%,对照组(83±7.2)min、(124±15)mL、(54±9.6)h、(7.2±0.6)d、2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及术后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特殊部位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如果具有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腹腔镜下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刘芳 《中国卫生产业》2014,(33):147-14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治疗,标记为A组;同时选择同期3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标记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剔除肌瘤数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86.5±36.3)m L较B组(146.2±25.2)m L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3.8±4.1)h、住院时间(4.7±0.4)d、手术时间(126.4±23.2)min分别较较B组(13.1±3.8)h、(4.1±0.5)d、(68.3±25.7)min长,住院费用(2615.5±124.2)元高于B组(1245.2±243.7)元(P〈0.05)。A组患者并发症例数少于B组,两组患者均无肌瘤残留,术后6个月后A组患者无一例复发,B组复发2例患者。结论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相当,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93.57±12.68)min]明显长于对照组[(64.54±9.36)min],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120.24±53.40)ml、(41.57±13.65)h、(8.52±1.45)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38.67±18.64)ml、(19.46±4.86)h、(4.95±1.08)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5.00%,治疗组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具有微创、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50例)和开腹组(46例),观察两组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31.66±3.58)min比(56.11±7.35)min、(51.84±4.20)ml比(104.96±14.42)ml、(9.66±1.75)h比(24.76±4.41)h、(5.40±1.09)h比(17.24±3.69)h、(3.04±0.78)d比(6.54±1.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术后第7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降大于20%、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疗效好、损伤小、术后恢复陕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6月~2010年3月间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6例,其中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56例,行开腹肠粘连松解术50例,对比分析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再发肠梗阻率。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3±7)min,开腹手术组为(156±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5)ml和(160±7)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4.5±3.5)h和(96±4.8)h,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4±6.2)h和(72±5.5)h,再发肠梗阻率分别为0%和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再发肠梗阻率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5,(1):15-16
目的通过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肌瘤残存率、复发率,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单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术前B超提示单发性子宫肌瘤患者18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其中120例行腹腔镜下手术,60例行开腹手术。术后随访6月,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患者与开腹患者相比,手术时间短[分别为(90±21)min、(131±17)min],术中失血量少[分别为(87±46)m L、(164±38)m L],肛门排气时间短[分别为(12.1±5.2)h、(24.3±2.5)h],术后住院时间短[分别为(3.2±1.5)d、(6.4±2.5)d],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术后残留率高(分别为6.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分别为13.3%、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残留率高于开腹手术,但术后6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保留子宫尤其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均为较好的手术方式,但大多数子宫肌瘤剔除患者可以选择微创的腹腔镜完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2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100%,5例发生皮下气肿,1例出现肩部酸痛不适等症状。开腹手术组有4例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效果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其中3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腹腔镜组),选取同期28例多发性子宫肌瘤行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肌瘤剔除个数、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镇痛剂使用例数、复发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镇痛剂使用例数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两组肌瘤剔除个数、术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开腹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康清华 《现代保健》2011,(36):87-88
目的通过比较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疗效,探讨腹腔镜下行卵巢良性肿瘤手术的优点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于本院采取手术治疗的124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34.82±5.52)min,对照组(35.65±8.67)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61.20±21.43)m1,对照组(121.12±23.63)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镇痛率、排气时间、术后发热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4.
温渝 《现代保健》2011,(3):59-60
目的 探讨腹腔镜铺助下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共开展腹腔镜下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80例(观察组),与同期完全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57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0.6 min,平均出血量为89.5 ml,肛门排气时间为20.5 h,术后3个月复查B超未发现有子宫肌瘤残留.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铺助下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临床上是安全可行的.综合了腹腔镜的微创及开腹手术的直观、明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河南煤化集团鹤壁煤业公司总医院妇产科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02例,随机纳入腹腔镜手术组(A组:50例)和开腹手术组(B组:5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结果两种手术均顺利完成,无转换手术方式。A组的手术时间为(85.33±5.46)min,B组(66.20±6.45)min(P<0.05);A组术中出血量为(68.23±10.11)ml,B组(98.64±11.93)ml(P<0.05);A组肛门排气时间为(18.59±4.16)h,B组(29.11±5.53)h(P<0.05);A组住院时间为(4.27±1.01)d,B组(6.32±0.98)d(P<0.05);A组术后复发率为2.0%,B组1.9%(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治疗宫颈癌的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选择7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腹腔镜组,40例)和开腹(开腹组,30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盆腔淋巴结数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315.7±57.9)ml少于开腹组的(387.6±80.5)ml,术中切除盆腔淋巴结(26.7±5.3)个多于开腹组的(20.5±3.8)个,术后肛门排气时间(58.2±9.8)h早于开腹组的(70.5±10.4)h,术后住院时间(10.5±2.6)d短于开腹组的(13.6±3.4)d,并发症发生率17.5%(7/40)低于开腹组的40.0%(1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84.5±80.5)min长于开腹组的(158.5±75.9)min(P〈0.01)。术后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切缘有残余病灶。所有患者均随访1~41个月,无肿瘤复发和穿刺点转移。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能完全达到开腹手术的要求,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是一种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17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适应症、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加以分析总结。结果手术成功173例(98.3%),中转开腹3例。平均手术时间(80±32)min,术中出血量80-120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6-28h,术后至出院天数4-6d。所有病例无大出血,无子宫穿孔、术后无感染及肌层无血肿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既去除了病灶,又保留了子宫,并保持了盆腔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术中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比腹腔镜下电凝法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结扎法处理阑尾系膜及动脉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安全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电凝组与开腹组,每组100例。电凝组患者进行电凝处理阑尾系膜及动脉,开腹组则采用丝线结扎法处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电凝组的住院时间(4.3±1.2)d、手术出血量(4±3)ml、手术时间(41.6±9.5)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64-18)h;开腹组的住院时间(7.5±1.6)d、手术出血量(9±4)ml、手术时间(59-84-12.4)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50±18)h;电凝组的术后再出血2010年来至目前未发生,开腹组2010年来至目前未发生。电凝组的并发症中的伤口感染占2.O%,开腹组占1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腹腔镜下电凝处理阑尾动脉相比于传统的开腹结扎法同样是安全有效的,腔镜手术相比开腹组更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及节省医疗资源及费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沈健  黄磊  田训  李双  张庆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8):1241-1244
目的:评价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Trans-abdominal myomectomy,TAM)145例,并选择同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435例,比较其术中与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腹腔镜手术剔除肌瘤1、2~4及多于4个情况下手术时间分别为73.89、116.70及162.41 min,开腹组分别为75.40、95.14及123.33 min。在术中出血量方面,肌瘤个数为1、2~4及多于4个情况下腹腔镜组为105.15、119.70及213.79 ml,开腹组分别为142.90、164.44及191.11 ml。对于单个肌瘤无论肌瘤部位及大小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个肌壁间肌瘤及肌瘤直径<10 cm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下床活动时间、通气时间及住院日等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手术相比具有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传统开腹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成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35例,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肌瘤直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术后3个月随访总有效率,观察切口感染、术后疼痛、术后发热及肌瘤复发率等安全性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肌瘤直径与开腹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优于开腹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术后3个月随访总有效率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14%vs 94.29%,P>0.05);两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腹腔镜组术后疼痛、术后发热与开腹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肌瘤复发率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6%vs5.71%,P>0.05)。结论腹腔镜剔除术与开腹术均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前者具有一定的优势,可缩短整个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