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分析讨论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80例骨科手术的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在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将所有纳入研究讨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骨科手术患者.对照组骨科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骨科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措施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骨科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是2人(5.00%),比对照组低20.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发生血栓的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冯建兰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10):212-2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在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实施骨科手术治疗后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实施标准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观察组护理后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术后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整体的护理质量,从根本上降低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医院骨科住院部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给予个体化全方位护理,统计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评价护理干预的临床预防价值.结果:观察组骨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5%,低于的1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采取个体化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创伤愈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我院发生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骨科患者479例,其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1例,发生率为10.64%.本组51例患者中,经过良好的治疗与护理,治愈34例,好转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31%.护理工作主要包括:围手术期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与体位护理;溶栓护理以及加强出院指导.结论:做好对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工作,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医院尝试在骨科开展下肢DVT强化护理改进活动,评价改进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2月,改进前骨科收治手术患者420例,纳入对照组,改进后2015年3月~2016年5月,入选患者379例,纳入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下肢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24h内康复训练落实率、经穴按摩、弹力袜穿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下肢DVT发生率较高,预防护理方法基本成熟,但落实不到位是引起DVT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预防措施实际落实质量,进而降低DVT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情况。方法将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行剖宫产术的孕足月产妇520例随机分为早期护理干预组260例和常规护理组260例,对2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术后护理10d内,早期护理干预组发生下肢肿胀及疼痛4例(1.54%),常规护理组发生7例(2.69%),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期护理干预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0.38%),对照组发生3例(1.15%),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1204~,J44宫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妇及家属意愿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采取传统产科围手术期护理,对两组孕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对照组孕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3例,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剖宫产孕妇,采取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方法对5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并与50例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结果护理干预组较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血管介入手术中应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行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437例为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218例和观察组219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骨科手术后整体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骨科手术后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35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下肢浮肿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能够降低病患手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8例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68例患者均分成两组,取3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设作对照组,另外34例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设作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率0%,与对照组11.76%相比,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率更低,护理效果更为理想,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7~2009年收治的169例骨科术后发生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危险因素评估,以此指导护理人员制定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69例患者术后发生DVT80例(47.34%),年龄、BMI、抗凝药使用情况及术后双下肢功能锻炼是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78例下肢骨折患者为调查护理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实施护理干预,各39例,对比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结果: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较之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也提示观察组有显著提高及缩短(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服务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骨科下肢深静脉漂浮血栓患者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24例骨科下肢深静脉漂浮血栓患者参与本次研究。严格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把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1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产生的住院时长、伤口恢复时间以及伤口疼痛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长少于对照组,且前者的伤口恢复时间以及伤口疼痛度都均少于后者,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明显,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科下肢深静脉漂浮血栓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中抽取2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疗效。方法选择在我科收治的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64例,同时给予患者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等护理措施的干预。结果本组64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肢肿胀、疼痛消失,皮肤颜色正常,功能良好,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早期合理治疗与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干预,能有效预防老年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以明确骨科术后落实优质护理工作的价值以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对象选取时间以及范围为2020.7-2021.7以及骨科手术患者,共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标准,一组以常规护理为方案,一组以优质护理为方案,前者纳入40例设为对照组,后者纳入40例设为观察组.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讨论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脑出血手术治疗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另外予以早期活动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对照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低于观察组,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术后,临床予以早期活动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为下肢骨折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加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远低于常规组患者,并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具有显著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早期护理干预与普通骨科护理预防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2年12月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210例,选择年龄>55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根据医嘱采用常规药物辅助治疗,并按照骨科手术护理常规的要求进行普通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完成对照组护理治疗基础上,着重加强对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DVT发生率,下肢肿胀、疼痛及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术后DVT发生率13.33%,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28.33%,住院时间(86.32±8.21)d;干预组术后DVT发生率3.33%,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11.67%,住院时间(50.32±6.12)d。两组术后DVT发生率、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采用有效的全程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