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观察经支气管镜大容量肺泡灌洗在尘肺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选择住院尘肺患者60例行经支气管镜大容量肺泡灌洗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症状、肺功能、动脉血气等指标以及灌洗量、治疗天数。结果表明,经支气管镜大容量肺泡灌洗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用力肺活量/预计值(FVC%)由治疗前的(88.4±12.5)提高到(94.7±11.8),与传统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比较,灌洗总量约增加1 760ml,治疗天数约减少1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并发症仅为10%。提示,经支气管镜大容量肺泡灌洗术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增大灌洗量,缩短治疗时间,且该方法安全,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尘肺病人肺泡灌洗术中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尘肺病人肺泡灌洗术中的病情观察与护理经验。方法术前通过对尘肺病人病情、心理状况的评估,术中通过密切的病情观察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针对性做好预防工作,使患者顺利完成整个灌洗疗程。结果术程顺利,除1例患者左下肺叶未完成灌洗以外,其余病人均顺利完成全部疗程的灌洗。结论做好尘肺病人肺泡灌洗术中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对确保尘肺病人肺泡灌洗术的顺利进行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李金华  刘燕 《职业与健康》2003,19(12):190-190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向局部支气管肺泡注入生理盐水及反复灌洗后 ,注入相关药物 ,并通过回收液检查获取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其细胞成分和可溶性成分的一种方法。我院2 0 0 2年成功治疗尘肺患者 2 0 8人次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0 8例尘肺病人均为男性 ,其中Ⅱ期 48人 ,Ⅰ期 5 0人 ,0 + 期 10 2人 ;接尘作业最长 2 0余年 ,最短 3个月。2 护理措施2 .1 术前护理2 .1.1 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主要包括急性矽肺、各期尘肺、尤其是接尘作业查体发现的早期尘肺、职业性哮喘、阻塞性肺炎、肺部感染等 ;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肺叶灌洗用于尘肺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对427例尘肺(共1985例次)肺叶灌洗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丁卡因麻醉后3例次(0.15%)出现轻度头昏、胸闷、心悸,经休息、吸氧后好转.术中出现支气管痉挛17例次(0.86%),黏膜出血23例次(1.15%);术后一过性发热有32例次(1.61%),肺部感染4例次(0.20%);全部病例术中、后无严重低氧血症及大咯血发生.结论 经纤支镜肺叶灌洗治疗尘肺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纤支镜肺叶灌洗治疗尘肺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hole lung lavage,WLL)作为一项治疗技术对去除尘肺患者残存肺泡腔内的粉尘和吞尘巨噬细胞,改善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疗效.我院自1993年始应用WLL治疗尘肺病或其观察对象(0+),我们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WLL治疗的510例次尘肺患者的护理情况,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
小容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尘肺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梅 《职业与健康》2009,25(5):522-522
尘肺病是长期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发生的以肺部进行性纤维组织增生为主的全身疾病。目前,尘肺病仍然是威胁我国产业工人身心健康的主要职业病之一。传统的治疗采用克矽平、汉防己甲素、抗矽三号等药物,但临床疗效不理想。我院自1985--2007年采用小容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尘肺病2500例,约12500人次,实践证明小容量肺泡灌洗术治疗尘肺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延缓尘肺病灶的进展,是一种操作较简单、安全、近期疗效较好的尘肺治疗方法,我们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在尘肺患者经支气管镜全肺大容量灌洗治疗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经支气管镜全肺大容量灌洗治疗的64例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耐受程度和出院后的肺康复训练执行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耐受程度及患者出院后肺康复训练执行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全程护理干预对采用经支气管镜全肺大容量灌洗治疗的尘肺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耐受力,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肺康复训练执行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45例肺部阴影患者经痰培养三次阴性、痰结核菌检查三次阴性、痰细胞学检查三次阴性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不能确诊,而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和肺泡灌洗检查,明确了诊断,其诊断率为91.1%。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的诊断率高于肺泡灌洗术,分别为71.1%、15.6%。同时对肺泡灌洗液细胞成分进行分析,不同的肺部疾病,肺泡灌洗液细胞成分不同,这对疾病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和肺泡灌洗术对肺部疾病的研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并低氧血症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治疗仪结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70例重症肺炎并低氧血症患者分组(各组35例)探究,对照组采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炎性因子水平、血气指标、低氧血症发生率、APACHE Ⅱ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血气指标、APACHE Ⅱ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更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水平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对比,观察组低血氧症发生率、APACHE Ⅱ评分更低,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治疗仪结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显著减轻重症肺炎并低氧血症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血气指标,加快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在尘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有粉尘接触者共171例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支气管刷检,对细菌学、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并结合职业卫生、临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71例受检者中169例获得了合格肺组织标本,其中166例有肺间质纤维化改变(139例检查出成纤维细胞增生,99例胶原纤维形成),120例有粉尘沉着,40例偏光镜检查阳性,48例普鲁士蓝铁染色阳性。结合职业健康监护、临床、影像学等资料综合分析后,对照尘肺病诊断标准片确诊各类职业性尘肺病162例,无尘肺7例。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在尘肺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将2011年1月—2016年1月我科住院的12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抗感染、祛痰止咳、吸氧、呼吸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经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常规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后,观察组PaCO2、PaO2、SaO2、Apache II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床旁支气管肺泡灌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小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伟荣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552-1552,1538
目的探讨小容量肺灌洗在尘肺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各期尘肺患者共97人行小容量肺灌洗治疗共443人次。结果灌洗后患者症状普遍减轻,肺功能无明显变化,胸片未见进展性改变。结论小容量肺灌洗对改善患者呼吸道症状,预防并发症,延缓尘肺病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吴立旭  刘力兴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30-4531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91例右肺中叶不张患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并将其支气管内分泌物作病原学和病理学检查,同时支气管内局部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91例右肺中叶不张患者,84例肺不张复张,明确了病因,临床疗效好;7例病程超过3个月,不张肺未复张。均未发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具有有效、安全、简便等优点,可适用于支气管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容量肺灌洗在尘肺病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对30例尘肺病患者采用小容量肺灌洗术进行治疗,并对患者治疗后的症状与治疗前进行观察与比较。 结果 患者行小容量肺灌洗治疗后咳嗽、咳痰、胸闷、胸痛、气短症状均明显减轻,部分患者胸片肺纹理变清晰。 结论 小容量肺灌洗能明显改善尘肺患者呼吸道症状,在目前缺乏特效药物治疗尘肺病的情况下,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尘肺病人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总结尘肺病人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采用临床观察法,对812例患者术中、术后的不适症状及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812例尘肺病人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后不适症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咽喉部不适或疼痛6.53%;喉痉挛水肿或声音嘶哑2.59%;出血1.97%;胸闷、头晕4.56%;支气管痉挛、哮喘发作1.11%;心律失常4.80%;发热0.86%。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经积极治疗护理后也无后遗症发生。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尘肺病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更完善有效的尘肺肺泡灌洗院内感染的控制方法。方法气管镜室与医院感染管理科联合,把尘肺肺泡灌洗的院内感染控制作为每月质量监测的内容,通过对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2012年6—12月的193例肺泡灌洗的患者从多个环节进行院内感染控制,与2011年3月—2012年5月的193例肺泡灌洗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实施院内感染控制前后尘肺肺泡灌洗患者和医务人员院内感染情况、内镜监测情况,探讨更完善的院内感染控制方法。结果实施院内感染控制后,内镜监测的合格率(内镜内腔100%,内镜表面100%)高于控制前(内镜内腔92.2%,内镜表面88.1%),实施院内感染控制后,医务人员无发生院内感染,低于控制前发生率(1.81%),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1.03%)低于控制前(6.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完善后的尘肺肺泡灌洗的院内感染控制方法,能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内镜监测的合格率,更好保证尘肺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观察尘肺病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后的相关指标。采用小容量肺叶灌洗52名尘肺患者,每人灌洗5个肺叶,观察治疗过程及效果。结果显示,在灌洗后1周内,血气分析与灌洗前比较,PaCO2、PaO2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后1a,血气分析与灌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后1a的用力肺活量(FVC)比灌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后1周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率(FEV1%)比灌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后1周内IgG、IgM、IgA比灌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小容量肺叶灌洗可以改变患者近期(灌洗疗程结束后1周)及中期(灌洗疗程结束后约1a)的肺功能、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在小儿重症肺炎中实施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小儿重症肺炎病例98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分别开展常规治疗、联合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期间记录炎症指标水平、症状改善时间、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调查治疗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炎症指标水平,症状改善时间,P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PaO2,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小儿的治疗中联合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炎性水平、改善动脉血气,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有效提升治疗满意度,临床意义积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煤工尘肺病的安全性疗效。方法 280例尘肺病患者全部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快速诱导后植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导管就位采用听诊法,到位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发,应用PB840呼吸机呼吸管理容量模式,测定双肺Paw和CDYN。一侧肺纯氧通气,一侧肺反复灌洗。结果接受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的煤工尘肺病患者术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煤工尘肺病疗效肯定,操作安全,是治疗尘肺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53例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4例行综合治疗,研究组29例行综合治疗+肺泡灌洗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住院时间以及治愈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发热时间、咳嗽咳痰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及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