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勤 《中国保健营养》2008,17(4):132-133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及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出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随即分成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80倒。干预组接受系统的集体及个别心理社会家庭方面的干预,同时合并药物维持治疗。在研究开始后的3个月、1a、2a末,对两组患者分别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DA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束时统计两组的复发例数。结果此两组DAS和PANSS评分3个月时无统计学意义,1a末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2a末有统计学意义(P〈0.01),2a内复发例数,干预组12例,对照组34例,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社会及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精神症状的好转、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复发率的降低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心理社会康复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质量和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已经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干预组进行为期12个月的综合干预。干预前、干预第12个月进行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调查与评定。结果干预组干预第12月ENRICH总分、夫妻交流、角色平等性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FAD总分、沟通、问题解决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心理社会康复可以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姻质量和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3.
<正>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多因素协同作用下发生的慢性迁延性、反复发作性疾病,病情逐渐加重或恶化,最终导致精神残疾。有研究表明,家庭社会对患者的态度和关注程度,与患者出院后的功能适应、复发风险和再住院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心理社会因素与病人的发病、复发和转归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笔者采取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家庭、社会、心理因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辅以音乐治疗对其社会功能的改善。方法选取62例符合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住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2例,对照组30例。采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在实验前后分别进行观察评分,并进行相关因素的比较。结果两组在治疗后,NOSIE评分减分值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音乐治疗的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产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结论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辅以音乐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明显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社会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对46例研究组和42例对照组分别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片治疗,分别在治疗前、第2、4、8、12周末分别进行PANSS量表、PSP量表、TESS量表评定。结果:研究组在第2、4周末PANSS量表总分、阳性量表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8、12周末阴性量表分、PSP量表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早期能快速有效改善精神病阳性症状,远期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维持治疗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作为调查工具,自编维持治疗情况表,对87例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的社会功能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4.8%的患者有社会功能缺陷.结论:能遵从医嘱坚持服药维持治疗的患者社会功能显著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综合性生活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36例有社会功能缺陷的住院病人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6个月。使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及住院病人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I)评定疗效。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总分均值比较t检验。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社会功能及阴性症状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性生活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规律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期间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6例,根据出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7年7月-2018年6月)和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6月),各53例。公共卫生科对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访。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观察组给予规律随访。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采用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价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完成随访50例、46例。观察组规律服药依从性、心理社会干预依从性、定期复查依从性分别为86.00%、82.00%、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39%、54.35%、6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7、8.527、8.191,P<0.05);观察组PSP评分为(72.29±5.8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6.82±6.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53, P<0.05)。结论公卫人员规律随访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社会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的因素。方法以自制调查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阴性症状定量表(SANS),对门诊2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社会功能缺陷达92.8%,以责任心和计划性、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职业和工作、家庭外社会活动、社会性退缩缺陷最重;其功能缺陷与患者的病情、服药依从性、工作安排、家庭经济有密切相关。结论加强对疾病的治疗,提高服药依从性,加强社会心理康复,增加社会支持力量,可预防和延缓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对9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近期社会功能进行预测,以期早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起到预防和延缓衰退的效果。结果:精神分裂症的近期社会功能受病情、病程和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即病情越重、病程越长、受教育水平越低,社会功能缺陷越重。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的干预应从控制病情和教育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电话随访干预对长期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8例长期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4例,均按常规进行门诊随诊,研究组每4周进行电话随访干预,时间为1年;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定2组的社会功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电话随访干预12个月末,SDSS评分职业功能、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社会退缩、社会活动、家里活动、家庭职能、自我照顾因子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2.45,2.40,3.80,3.77,2.02,3.45,3.02,3.76,4.29;P均0.05);与电话干预前比较,研究组12个月末,SDSS评分职业功能、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社会退缩、社会活动、家里活动、家庭职能、自我照顾因子分和总分均下降(q=2.48,2.72,2.78,2.93,2.55,2.63,3.26,2.56,3.20;P均0.05)。结论电话随访干预有助于改善长期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社会参与功能的现状,分析康复治疗介入与否对脑卒中患者社会参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天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和康复科病房出院后6~8周的卒中患者283例进行自主参与问卷(IPA)评测。结果 283名脑卒中患者IPA总分(40.94±24.68)分,存在一定的社会参与功能障碍。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康复治疗与否、病变部位、卒中类型进入回归方程。年龄越大、出血性脑卒中、未接受康复治疗者社会参与功能差,病变部位在大脑皮层者社会参与功能差于病变部位在小脑者。结论 康复治疗的介入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社会参与功能的提高,促进社会回归。  相似文献   

13.
目的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2月—2012年2月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心理护理)和对照组30例(未实施心理护理),对两组的预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2组心理护理8周后的PANSSS及SDSS量表评分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改善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12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利培酮组和氯丙嗪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进行个人及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分析两组病人药物治疗对个人及社会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的个人及社会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末,利培酮组病人的个人及社会功能量表评分高于氯丙嗪组(P〈0.01)。结论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能更好的有助于患者个人及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群体音乐治疗作为辅助疗法对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4例病情稳定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及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的同时给予群体性音乐治疗.采用简易精神病学评估量表(BPRS)、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前的BPRS量表得分和PANSS总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对照组的BPRS量表得分和PANSS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1);而且经过音乐治疗后,研究组的BPRS量表得分和PANS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群体音乐治疗作为辅助疗法可以显著改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从1990年代开始引进了国外的社区精神康复方法,结合国情也开展了对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社会干预,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技能训练和职业康复等研究,使大多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区得到康复,并重新回到了社会。许多学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功能逐渐衰退的结局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积极的社会心理和生物干预,不仅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康复能力,还可以降低其致残率,使大部分患者在社会上重新得到新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组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40例入组病例随机分成两组,20例参加小组心理康复治疗(实验组),20例参加一般康复治疗(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用住院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测评、对比.结果实验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总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小组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有重要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阐述了森田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机制、临床应用和评价问题。通过改良式森田疗法的临床实践,表明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社会功能、个人生活能力有明显的改善,并应用BPRS、SDSS、ADL、MMPI、骨矿物质含量、EEG和脑CT在治疗前后对患作了全面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