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间歇性导尿与腹部按摩排尿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效果比较的文献,对治疗后尿路感染、残余尿量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多种数据库对间歇性导尿与腹部按摩排尿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中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筛选出7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7篇文献共纳入患者546例,间歇导尿组与腹部按摩排尿组相比,尿路感染OR值为0.38(95%CI,0.25~0.56),残余尿量OR值为1.96(95%CI,1.31~2.93),膀胱功能恢复情况OR值为2.51(95%CI,1.54~4.09)。结论对于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间歇导尿组相比腹部按摩排尿组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来红淼 《药物与人》2014,(6):306-306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随机选取我院康复中心自2012年5月--2013年3月一年以来收治的58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率(6.90%)明显低于对照组(17.2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1,P〈0.05);观察组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20,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采用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恢复脊髓功能恢复和排尿功能,减少排尿次数及尿路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间歇性导尿术在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术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应用中的效果。方法观察42例患者采用间歇性导尿术治疗前和治疗4 w后的膀胱容量、残余尿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的膀胱容量明显多于治疗前,而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实验室检查中24 h尿沉渣检查和细菌计数等2项指标均明显减少。结论应用间歇导尿术可促使神经原性膀胱膀胱功能的恢复,并减少尿路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影响。方法纳入临床确诊的脊髓损伤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叩击法排尿训练,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24小时排尿次数、留置导尿时间、膀胱恢复情况(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尿路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生活质量评分、感觉评分的差异。结果(1)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5.0%,而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升高,其有效率为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留置导尿时间、尿路感染发生率、膀胱残余尿量、24小时排尿次数均降低,而膀胱容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者住院天数明显下降,而生活质量评分、感觉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实施定时定量饮水及定时导尿的护理,从而减少患者间歇导尿次数,促进患者尽早恢复自主排尿。方法将60例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人,对观察组实施我科制定的饮水计划饮水,对照组按照常规制定的饮水计划饮水。结果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治疗组总有效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实施定时定量饮水及定时导尿,比以往的普通饮水法及间歇导尿恢复膀胱功能更迅速,患者自行排尿的成功率更高,实施饮水计划对恢复膀胱功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周先富 《健康研究》2012,32(2):97-99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间歇性导尿对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7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中药配合间歇性导尿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尿液中白细胞和细菌计数情况.结果 通过中药配合间歇性导尿治疗8周后患者膀胱容量显著增加(P<0.05),残余尿量显著减少(P<0.01),尿中WBC计数、细菌计数显著减少(P<0.01).通过训练,17例患者中16例在21~ 55天建立反射性膀胱功能,达到排尿自理,不再需导尿.1例无自主排尿,需进行间歇导尿,但无泌尿系感染.结论 应用中药配合间歇导尿可以使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增加排尿自理机会,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2016,(9):1316-1318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6年1月之间收治的55例脊髓损伤伴排尿功能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间歇导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治疗后,泌尿系感染、自主排尿量、恢复自主排尿时间以及残余尿量等观察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治疗后,LSI-B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基础上,接受间歇导尿治疗,有助于其排尿功能的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而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膀胱灌注透明质酸对脊髓损伤后复发性尿路感染的影响,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医院诊治的42例脊髓损伤后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呋喃西林)和观察组(透明质酸),每组各21例,治疗后对两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菌尿、尿路感染率和生活质量(QOL)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膀胱容量明显增大[(260.0±35.0)ml比(220.0±25.0)ml],残余尿量明显减少[(40.0±20.0)ml比(60.0±20.0)ml],菌尿无发热的发病率显著降低(44.4%比61.9%),QOL评分明显升高[(44.0±5.0)分比(35.0±4.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脊髓损伤后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膀胱灌注透明质酸治疗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鸥  宋涛 《中国卫生产业》2013,(29):103-103,105
目的 探究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脊髓损伤而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病人,均来自2009年3月-2013年1月我院接收诊治病人,随机分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尿管管理,观察组行间歇性导尿术.两组均给予规律饮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的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感染率(5.3%)明显低于对照组(12.5%),且残余尿量(97.16±8.35)少于对照组(328.38±18.53).结论 间歇性导尿术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意义,可有效降低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增加膀胱容量,减少膀胱残余尿量,利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患者满意度极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2008年12月~2010年2月我科入住的39例脊髓损伤(SCI)患者实施间歇性清洁导尿配合穴位按摩其排尿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脊髓损伤的患者,根据残余尿量制定导尿次数,每天1~5次不等,并为其制定饮水计划;配合按摩气海、关元、中级、曲骨、归来、会阴等穴位。当残余尿量低于100ml,治疗成功,停止导尿与按摩。结果39例脊髓损伤患者中有34例治疗成功,2例实施2~3天出现高热而停止,3例因经济原因提前出院.教会家属间歇导尿方法,1个月后电话随访,2例治疗成功,1例尿失禁,使用尿套。结论间歇性清洁导尿配合穴位按摩为脊髓损伤患者建立了规律自主排尿,解决患者因排尿障碍带来的生活困扰,大大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膀胱功能治疗仪低频脉冲治疗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膀胱功能治疗仪低频脉冲治疗组、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3组治疗5天拔除尿管后有效率、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量和膀胱逼尿肌压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仪组、针灸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75%和50%,治疗仪组和针灸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6.936,P=0.008)。治疗后治疗仪组、针灸组和对照组最大尿流率量分别为(16.6±2.35)、(13.3±1.77)和(10.1±1.59)mL/s;残余尿量分别为(20.5±5.68)、(25.5±7.72)和(60.5±10.26)mL;膀胱逼尿肌压力分别为(78.5±7.88)、(75.5±7.88)和(56.5±7.88)mmH2O.治疗后针灸组和治疗仪组的最大尿流率、膀胱逼尿肌压力明显〉对照组(P〈0.05),残余尿量明显〈对照组(P〈0.05);且治疗仪组效果优于针灸组(P〈0.05)。结论膀胱功能治疗仪能有效治疗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而且具有安全、简便和患易于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寻求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中医特色护理及家庭护理的可行性方法,以降低医疗及护理成本,避免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储留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观察组采取中医特色护理结合自我间歇性导尿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同时进行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测定、实验室尿沉渣测定以及细菌计数评价。出院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出院后指导,以世界卫生组织(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评分为基础,自制评分量表。从两组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及常见并发症发病率的角度,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对照组采取常规留置尿管护理,出院后进行常规护理教育。结果两组患者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h尿沉渣检查、细菌计数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WBC数量、细菌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示,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重建十分有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74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实验组行尽早合理膀胱锻炼、心理干预、选择适当的拔管时机、正确指导排尿方法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常规置尿管定时开放。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自主排尿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第10d拔除尿管,排尿困难者实验组4例,对照组12例;实验组尿潴留者3例,对照组11例,几乎全部由导尿解除;实验组残余尿量(105±62)ml,对照组(181±98)m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强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的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术后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陈亮 《现代保健》2013,(11):20-21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与特拉唑嗪联合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2010年5月-2012年2月在本院外三科诊治的8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特拉唑嗪(0.2mg/d),连续用药16周;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非那雄胺(0.5mg/d),连续用药16周。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MFR)、残余尿量、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IPSS评分、QOL评分、MFR及残余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IPSS评分、QOL评分、M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非那雄胺和特拉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明显,有良好的安全性,优于单独服用特拉唑嗪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对预防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13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100例进间歇导尿和留置导尿的处理,在治疗7d和14d的清晨洗净外阴后,进行尿常规镜检,观察泌尿系感染的指标:所有患者均留取中段尿液进行尿常规镜检,男性≥5个白细胞/高倍视野,女性≥10个白细胞/高倍视野为阳性。结果间歇导尿组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留置导尿组。结论间歇导尿对于脊髓损伤处于康复期的患者来说,可以避免患者因长期的排尿障碍,造成尿潴留,进而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同时,间歇导尿可以锻炼患者的膀胱功能,定时充盈和排空,减少残余尿量,增加了膀胱的顺应性,相比留置导尿可以明显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膀胱病变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尿动力学检查及分析,做出合理的治疗与处理。方法60例已确诊为糖尿病膀胱病变合并BPH患者,其中糖尿病病程〉12年、血糖控制不理想32例(试验组),糖尿病病程≤8年、血糖控制基本平稳28例(对照组),采用莱博瑞UDS.120XLT型尿动力学检查仪,对两组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6±71)ml比(160±64)ml,P〉0.05]。而试验组最大尿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4±2.0)ml/s比(8.0±3.2)ml/s],IPSS的症状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5.8±4.1)分比(22.6±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最大膀胱容量、顺应性、初始尿意容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膀胱病变加重了BPH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尿动力学检查对糖尿病膀胱病变合并BPH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秩边透水道针法应用于脊髓圆锥以上脊髓神经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重庆市某医院收治的31例脊髓圆锥以上脊髓神经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16)与对照组(n=15)。对照组患者采用间隙导尿法、经皮膀胱电刺激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秩边透水道针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平均尿失禁次数、膀胱最大容量、膀胱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最大尿流率及膀胱残余尿量。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单次尿量及日平均尿失禁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日平均单次尿量均多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膀胱最大容量、膀胱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最大尿流率及膀胱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膀胱最大容量大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膀胱逼尿肌压力及最大尿道闭合压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膀胱逼尿肌压力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均少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间隙导尿、经皮膀胱电刺激的基础上采用秩边透水道针法治疗脊髓圆锥以上脊髓神经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优于仅用间隙导尿及经皮膀胱电刺激,其可增加日平均单次尿量、增加膀胱最大容量、降低膀胱逼尿肌压力,并减少膀胱残余尿量,说明秩边透水道针法可显著改善膀胱逼尿肌的过度活动以及膀胱逼尿肌与尿道外括约肌的功能失调,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间歇性导尿术和留置导尿术对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 对80例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出现尿潴留患者分别采用间歇导尿和留置导尿,定期尿液培养进行尿路感染率比较,采用间歇性导尿术同时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并分别于留置导尿、间歇性导尿后15、30 d取患者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 间歇性导尿15、30 d的尿路感染(菌落计数≥1×10 CFU/ml)发生率分别为32.6 %和31.5%,明显低于留置导尿尿路感染发生率(100.0%),P<0.05;尿道细菌的种类相似,主要是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蘸、葡萄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等.结论 间歇性导尿术能降低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控制尿路感染、维护和促进排尿功能恢复均具有蕈要意义,但对尿道细菌的种类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间歇导尿和膀胱管理方案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例,两组研究对象均行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实施膀胱管理方案,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以及尿路感染情况。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在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尿路感染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间歇导尿和膀胱管理方案具有十分优异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妇科手术患者进行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对术后拔除尿管后排尿功能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妇科肿瘤术后留置尿管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术后3d开始定时夹闭尿管排尿训练;实验组在术后3d夹闭尿管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腹肌及盆底肌的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情况及残余尿量的情况比较。结果两组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顺畅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测定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两组自行排尿失败,行再次留置尿管情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改进膀胱功能训练方法可促进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减少尿潴留发生率,减少肾损伤及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