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大量研究提示炎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CRP)是一项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程度的敏感指标,被认可与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证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有CRP的升高[1],但阿托伐他汀对其水平影响的报道目前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正常血脂和高血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应用辛伐他汀对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细胞外基质降解 ,减少炎症反应 ,稳定斑块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 ,将正常血脂 (NC组 )和高血脂 (HC组 )ACS患者分为他汀治疗组 (辛伐他汀 2 0mg d ,共 8周。NC组 ,n =33;HC组 ,n =36 )和他汀对照组 (NC组 ,n =32 ,HC组 ,n =36 ) ;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1、MMP 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TIMP) 1、MMP 9 TIMP 1、高敏C 反应蛋白(hs CRP)水平。结果  (1)治疗前NC、HC各组的血清MMP 1、MMP 9、MMP 9 TIMP 1、TIMP 1、hs CR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 (n =6 0 )明显增高 ,与血脂水平不相关。 (2 )经辛伐他汀治疗 8周后 ,两治疗组血清MMP 1、MMP 9、MMP 9 TIMP 1、hs CRP水平均明显降低 ,血清TIMP 1水平无显著性差异。HC他汀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明显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质胆固醇 (HDL C)水平略有上升 ;NC他汀治疗组血清TC、LDL C水平明显下降 ,TG、HDL C水平略有上升和下降 ,但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正常血脂和高血脂ACS患者中 ,早期应用他汀治疗 ,可减少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和炎症反应 ,具有稳定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靶病变血管重构方式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106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ACS患者,靶病变血管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测量靶病变段及其近端参考段血管外弹力膜面积(EEM),计算血管重构指数(RI):靶病变段EEM面积与近端参考段EEM面积之比。根据RI分为正性重构组(RI〉1)69例和负性重构组(RI≤1)37例;根据年龄分为〉60岁组(55例)和〈60岁组(51例)。同期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RI与年龄显著负相关(r=-0.38,P=0.03),与血清TG水平显著正相关(r=0.32,P=0.02),血清TG水平正性重构组显著高于负性重构组(P=0.03);年龄〈60岁组RI与血脂无相关关系,血脂水平正性重构亚组与负性重构亚组间无差异;年龄〉60岁组,RI与血清LDL-C水平显著正相关(r=0.53,P=0.03),血清TG和HDL-C水平正性重构亚组显著高于负性重构亚组(P=0.01,P=0.04)。结论血脂水平影响ACS患者靶病变血管重构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法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血中血小板微粒(PMPs)水平,探索其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入选患者共92例分为4组,其中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组28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组24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冠脉造影术中取冠脉内血液3 ml,离心制得贫血小板血浆,依次加入CD61荧光抗体及0.82μm标准微球,流式细胞仪测定PMPs的相对水平。结果 STEAMI组、NSTEACS组PMPs水平(分别为8.9%±3.3%,7.8%±2.4%)均高于正常组(4.7%±2.9%);STEAMI组、NSTE-ACS组也均高于SA组(5.9%±2.6%,P均0.05)。STEAMI组和NSTE-ACS组组间比较、SA组和冠脉正常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CS患者冠脉血中的PMPs水平明显升高,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MPs无明显升高,提示PMPs与冠心病发生发展有关。其机制可能通过PMPs与血小板的相互激活,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加速。检测PMPs水平可能有助于高危ACS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短期强化他汀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肾脏安全性。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199例,按单双号随机入组分为强化组(n=99例)与常规组(n=100例),强化组入院及住院期间(平均8.3天)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80mg每晚,出院后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mg每晚;常规组入院及住院期间(平均8.1天)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晚,出院后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晚。于入院及出院后1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强化组治疗1个月后,其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均较前显著下降(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明显(P0.05),肾小球滤过率较前明显改善(P0.05)。与常规组比较,强化组1个月后其肝酶及肌酸激酶等无明显增加,但肌酐水平较前有所下降(P0.05)。同时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RP水平较前下降(P0.05)。结论短期强化他汀治疗在确保用药安全的情况下,能快速有效较低患者的TC、TG、LDL-C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且能有效的改善患者肾功能及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提高HDL-C。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CS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d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治疗7d后,两组患者血清TC及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C及LDL-C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显著降低ACS患者血脂水平,对ACS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分析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的ACS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应用改良Gensini积分评估冠脉病变程度,按照Gensini积分分为低Gensini积分组和高Gensini积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临床资料,分析纤维蛋白原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①与低Gensini积分组相比,高Gensini积分组患者的FG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t=-3.183,P=0.002);②FG水平随着冠脉病变的支数和程度增加而增加;③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FG与冠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OR=1.943,95%CI:1.129-3.343,P=0.017);④ACS患者FG与与CRP呈正相关(r=0.363,P<0.001),与WBC也呈正相关(r=0.145,P=0.028)。结论 FG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血糖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该项前瞻性研究共纳入2127例ACS患者。根据血糖水平≤5.8mmol/L、≤7.2mmol/L、≤10.0mmol/L、>10.0mmol/L,将患者分为4组(Q1到Q4),对各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与住院主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量证据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病机制是炎症过程,其中黏附机制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测定不同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变化,并结合冠脉造影(CAG)进行评价,以探讨sICAM-1水平与冠脉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尿酸和血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为UAP组,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为AMI组,42例冠脉造影阴性者(CON)为CON组,进行血尿酸和血脂含量分析.结果 血尿酸分别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做Pearson correlations分析,血尿酸与HDL呈负相关,与LDL、TC、TG呈正相关.AMI组和UAP组血尿酸、LDL、TC、TG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结论 尿酸浓度升高和血脂升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2~2014-07该院收治的96例ACS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抽签分为常规组40例和他汀类药物组56例。常规组采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组再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各28例,小剂量组采用小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大剂量组采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常规组和他汀类药物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常规组和他汀类药物组血脂指标TC、TG、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他汀类药物组TC[(4.34±0.63)mmol/L]、TG[(1.56±0.52)mmol/L]、LDL-C[(2.43±0.62)mmol/L]分别较常规组[(5.21±0.75)mmol/L、(2.15±0.73)mmol/L、(2.91±0.81)m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类药物大剂量组TC[(4.04±0.65)mmol/L]、TG[(1.24±0.57)mmol/L]较小剂量组[(4.65±0.68)mmol/L、(1.75±0.74)mmol/L]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ACS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脂代谢水平,且大剂量他汀类药物降脂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早期强化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两组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的近期心血管事件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15 2例ACS患者随机分成 3组。A组常规治疗 ;B组 :辛伐他汀 2 0mg/d ;C组 :辛伐他汀 4 0mg/d ,随访观察 3组患者首次入院后 1个月和 1年的终点事件发生率 (死亡、再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再入院率 )以及血脂水平、肝肾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 :B组、C组初始 1个月及 1年内的病死率、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及再住院率均较A组明显降低 (均P <0 .0 5 )。B组 1个月、1年病死率下降分别为 3.92 %、7.84 % ,C组 1个月、1年病死率下降分别为 3.76 %、7.6 0 % ;C组与B组比较 ,初始 1个月内心绞痛、心肌梗死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但对 1年内病死率及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5 )。 2、6、12个月血脂监测显示B组、C组均能有效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B组 2例、C组 3例出现恶心、纳差等消化道症状 ;B组 1例、C组 2例出现转氨酶增高 1~ 3倍。结论 :辛伐他汀 2 0、4 0mg用于ACS早期治疗均安全有效 ,均能有效降低近期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 ,且提示疗效与剂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干预前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CS患者48例(A组),另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0例(B组)。检测2组患者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心肌酶以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并分析其与血清IL-17的相关性;用瑞舒伐他汀对A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对比干预前后4周2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A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B组[(34.41±6.37)ng/L vs(15.18±3.11)ng/L,P<0.05];与治疗前比较,A组患者治疗4周后血清IL-17水平显著下降至(16.71±4.7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血清IL-17水平呈正相关(P=0.012,0.008,0.000)。结论 ACS患者血清IL-17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干预,可减轻机体炎性反应、降低血清IL-17水平,对稳定冠状动脉斑块、降低ACS的发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非介入治疗中的抗血小板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特征是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因此抗血小板药物在ACS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综述了抗血小板治疗在ACS非介入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同一种他汀类药物不同剂量在不同血脂水平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病早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所有入选ACS患者按血脂水平分成正常血脂组和高脂血症组。正常血脂组分为对照组、10mg和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高脂血症组分为10mg和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10mg和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分别在患者发病12-48h内采血后即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或40mg,1次/d,口服8周。分别在用药前,治疗2周末、4周末及8周末测定血脂和血清hs~CRP,记录不良反应。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患者TC、LDL—C和hs—CRP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40mg组下降更明显(P〈0.01)。同一剂量时,高脂血症组降低更显著(P〈0.01),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CRP的降低程度与血脂变化无相关性。结论无论对正常血脂组还是高脂血症组的ACS患者,40mg阿托伐他汀的降脂及抗炎作用均显著高于10mg阿托伐他汀,且起效快,安全,临床受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早期应用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ACS的患者共117例,均总胆固醇(TC)≥4.68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年龄62~79岁。入院48h内空腹采静脉血测定血脂等生化指标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将患者随机分为20mg组(A组,58例)和40mg组(B组,59例),均为每晚服药1次,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4、12周测定T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及hsCRP,随访3个月内所有不良反应,观察终点为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①2组服药后4、12周的TC、LDLC、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5;②B组累计心脏事件发生率较A组明显减少(P<0.05);③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CS患者早期应用辛伐他汀40mg/d,能更有效地降脂,提高达标率,明显抑制炎症因子,减少住院率及心脏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价值。方法:70岁以上老年ACS患者50例,对持续性胸痛伴(或)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AMI 2例,UA2例)行急诊PCI;对非ST段抬高ACS患者经规范内科治疗病情平稳1周后行PCI。结果:对70支罪犯血管进行PTCA术后置入81枚支架。49例患者随访8~24个月无心绞痛发作;1例术后2个月冠脉造影显示支架内再狭窄,经支架内再支架置入术后随访5个月无心绞痛发作。结论:对老年ACS患者及时进行PCI可获得良好效果,临床安全程度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急性冠脉综合征(A cu te Coronary Syndrom es,ACS)患者睡眠障碍,研究其规律性。方法:73例ACS患者分别接受了睡眠质量调查和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ym ptom check list-90,SCL-90)评估,并与正常对照组同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睡眠质量比较中,ACS组的入睡(1.18±0.29)、睡眠维持(0.44±0.08)、睡眠自评(0.79±0.10)、睡眠总时间(1.15±0.24)等因子评分和睡眠质量总分(5.06±0.7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127~3.350,P<0.05~<0.01)。ACS患者按睡眠质量总分分组后,高得分组(≥5.06分,39例)的平均住院时间、梗塞面积、合并症数目均明显少于低得分组(<5.06分,34例),而前者中的日常生活活能力得分却明显高于后者(t=2.117~2.358,P均<0.05)。睡眠质量高得分组SCL-90表中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明显低于低得分组(t=2.129~2.057,P<0.05~0.01)。结论:ACS患者有明显的睡眠质量下降,后者常常影响到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8年7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PCI后根据其结局将其分为生存组(n=54)和死亡组(n=13),采用多因素L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