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国  杨荣阁 《河北中医》2011,33(11):1672-167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慢性肺心病)为肺脏或肺循环疾病导致的右心室负荷增加,最终产生右心室扩大(右心室肥厚或扩张)的一组疾患。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加重时,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逐渐加重,肺动脉压明显增高,右心室负荷加重,加上心肌缺氧和代谢障碍等因素,导致心力衰竭,是肺心病重要致死原因。近年来,有报道肺心病患者不仅表现为右心功能不全,其左心功能亦有明显减退,并严重影响患者预后。2010—02-2011—02,我们应用通心络胶囊、红花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3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多以上呼吸道感染为诱因,继发肺部感染导致病情加重,由于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负荷增高和长期缺氧、高碳酸血症及细菌毒素的作用使右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力减弱而发生心力衰竭,其中部分通过控制心衰诱因(呼吸道感染等),氧疗改善通气功能结合强心利尿等综合措施而得以逐步纠正,但部分病例因多种因素而出现顽固性心衰而导致死亡。笔者于1993年1月~1997年1月,在传统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选用酚妥拉明和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来纠治常规治疗无效的肺心病心衰病人取得良好效果。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74例病人均符合1980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肺心病患者不同缺氧程度时肺动脉压力及右心室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同时取健康成人作对照,探讨缺氧对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力及右心室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肺心病患者为病例组,并选取3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以及病情缓解后血气分析、肺动脉压力(PAPS)、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EDRV)、右心室射血分数(EFRV)。结果治疗前,肺心病患者病情不同,缺氧程度不同,与健康成人比较,PAPS、RVAW、EDRV、EFRV均明显异常(P〈0.01)。治疗后,与健康成人比较,肺心病患者PAPS、RVAW、EDRV、EFRV均明显异常(P〈0.01)。缺氧程度不同的患者之间比较发现,PAPS、EDRV、EFRV等指标均有所异常(P〈0.05或P〈0.01)。结论缺氧对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力以及右心室结构与功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改善缺氧有利于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右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的慢性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进而造成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提高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因感染、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及微循环障碍,加重组织缺氧。血液高粘状态和纤溶机制低下,易引起肺小动脉血栓形成或使原发病加重,甚至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故改变血液高粘着状态、阻断和逆转血栓形成是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难点。  相似文献   

6.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多由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缺氧。导致肺动脉血管内皮和平滑肌一系列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改变。由于肺通气不足,肺血管床减少,肺循环阻力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产生肺动脉高压,从而加重右心负担,使右心室肥大、扩张,逐渐形成肺心病。该病终末期心功能失代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4年8月-2006年1月,本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肺心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剑颖 《光明中医》2008,23(12):1976-197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多归属于中医学哮喘、心悸、肺胀等范畴。肺心病是由肺、胸的基本病变引起。随着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右心室负担加重导致右心室肥大。当肺动脉压升高超过右心室代偿力,右心失代偿,右心排出量下降,右心室收缩末期残留血量增加,舒张末压增高,促使右心室扩大和右心室功能衰竭,少数患者可见左心室肥厚,出现肺水肿及全心衰,尚可引发脑、肝、肾、胃肠等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导致死亡。肺心病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喘促难平、心悸、心跳加快、下肢水肿、紫绀、神情萎顿甚至澹妄等,结合古今中医典籍之论述,个人体会,略述如下,求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8.
李薇 《养生大世界》2004,(12):32-32
冬季寒冷,气温骤降,常常诱发肺源性心脏病或使其病情加重。如何才能防患于未然呢?现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物理疗法,帮助患者安然过冬。肺心病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肺组织或肺动脉系统的原发病变,使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负荷加重而造成右心室肥大,最后形成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继发性心脏病。本病除原有胸肺疾病的各种症状如长期性咳嗽、咯痰或哮喘外,主要症状是逐步出现乏力、呼吸困难和劳动耐力下降,并可有心前区疼痛和不同程度的紫绀缺氧现象。如进一步发展会导致心力衰竭,以右心室衰竭为主。早期症状与呼吸衰竭近同,但以后出现心悸气短…  相似文献   

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肺、气管、支气管病变及胸廓畸形等使肺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最后,导致右心室负荷加重,右心室增大和右室心力衰竭的一组疾病。因此,肺心病以右心损害为主。由于长期患病,反复感染,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极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2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伟 《河北中医》2001,23(8):623-62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是指肺组织、支气管或肺部血管的慢性病变,造成肺循环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负荷加重,进而引起右心室的肥厚和扩张,最后发展到右心室衰竭的继发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危重症之一。1998-2000年,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2-81岁,平均57岁;原发病: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14例,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8例,支气管哮喘3例,三期石棉肺3例。…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平  刘效文 《光明中医》2010,25(11):2087-2088
<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下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过重,造成右心室扩大或肥厚,最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一种继发性心脏病。是我国常见病之一,临床病死率甚高,迄今尚无根治之法。在我科住院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肺心病(chroniccorpulmonale)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压持续升高,右心失代偿,右心排出量下降,容易导致有心衰竭。笔者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肺心病右心衰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曹天成 《光明中医》2007,22(12):21-22
肺心病原名肺源性心脏病,属中医肺胀和部分哮喘范畴,它的演变过程主要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负荷加大,代偿性增厚,导致缺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等,其病在心,其根在肺.  相似文献   

14.
试论肺心病之病机“皆不离乎瘀,亦不止于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论肺心病之病机“皆不离乎瘀,亦不止于瘀”杨胜辉,傅毓玲指导:刘耀先关键词:肺心病;病因病机;血瘀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是因呼吸系统在解剖或功能上的慢性病变所致肺循环阻力增加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或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多认为与中医的“肺胀...  相似文献   

15.
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病 ,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及胸廓疾病所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进而右心负荷加重 ,导致右心室肥厚与扩大或右心功能不全 ,最后导致右心衰竭。急性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心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高原地区由于缺氧更易多发。本院收治此类病人 18例 ,年龄多在 5 0岁以上 ,主要通过口服藏药为主 ,西药辅助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 1月余 ,有 35 %的患者康复出院 ,70 %的患者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后带数疗程藏药出院 ,坚持服用 ,3个月后复查无复发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 典型病例才某 ,男 ,62岁 ,因反复咳嗽 ,咯痰 10年 ,伴胸闷、气短、低烧、紫…  相似文献   

16.
硝酸甘油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病变引起的肺血管床减少及缺氧致肺动脉长期痉挛,血管重塑,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生右心功能不全。若合并支气管哮喘,则哮喘长年存在,加速心力衰竭的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寿命。我院自2003年10月采用硝酸甘油针雾化吸入法综合治疗肺心病38例。效果良好,经济简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肺组织或肺动脉系统的原发病变,使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负荷加重而造成右心室肥大,最后发生有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继发性心脏病.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上肺心病患者多病情较严重,住院时间较长,且多是老年患者,因此做好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护理可达到提高肺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目的.特别是合并呼吸衰竭时,有的因严重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常出现肺性脑病、肝、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休克、DIC等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诱因有上呼吸道感染;氧流量控制不当;排痰无力不能及时清除呼吸道黏液;用镇静剂等.在治疗上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抢救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关键,其中护理是一个重要环节.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病情的转归.我院自2009年以来收治了53例肺心病患者,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于慢性肺和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常由肺部感染诱发加重。自2001年以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胸廓、肺或肺血管的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心脏病。肺脏有丰富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网。由于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的病变引起肺动脉血管狭窄或阻塞,使得肺内的血流受阻,肺动脉压力增高,造成右心室的负担加重,时间长了,右心室便开始肥厚,这就发生了肺源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常有血液黏度的变化,急性加重期的改变尤为明显。由于感染、缺氧等综合因素,使心功能、血管状态及血液系统多环节均可发生异常。笔者应用丹参对35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