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缺血心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表达的影响,以及与心肌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关系,探讨TRAIL因子在心血管疾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结扎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心梗组、阿托伐他汀(10 mg.kg-1.d-1)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病理组织学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化及实时定量RT-PCR测定心肌TRAIL、Bax、Bcl-2的表达;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心梗组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加;与心梗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心肌细胞凋亡数显著减少(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心梗组Bcl-2/Bax下降;与心梗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Bcl-2/Bax明显上调(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心梗组TRAIL在蛋白及基因水平表达明显下降;与心梗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心肌TRAIL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促使大鼠缺血心肌TRAIL基因表达上调,TRAIL基因可能参与了阿托伐他汀抗心肌细胞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缺血再灌注加阿托伐他汀组(I/R AT组)。采用结扎、开放兔冠状动脉的方法,制作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0min,再灌注2h),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I/R组凋亡指数明显大于sham组(P<0.01),而I/R AT组凋亡指数较I/R组显著减少(P<0.01)。②I/R组及I/R AT组Bcl-2蛋白表达百分率显著高于sham组(均P<0.01),且I/R AT组的Bcl-2蛋白表达也较I/R组明显上调(P<0.01);I/R组及I/R AT组的Bax蛋白表达明显强于sham组(均P<0.01),但I/R AT组的Bax蛋白表达弱于I/R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细胞凋亡,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数目,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心肌缺血再灌注时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亚慢性苯暴露小鼠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Bc12L13的表达与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方法:C57BL/6J雄性小鼠亚慢性动式吸入苯,暴露浓度分别为0 ppm(对照组)、1 ppm(低浓度组)和100 ppm(高浓度组).收集骨髓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Survivin、Bl12L13基因的表达,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MALDI-TOF)测定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苯暴露组的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大(P<0.01),低浓度组S期细胞比例增加,高浓度组S期和G2/M期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降低.低浓度组Survivin mRNA表达下降,高浓度组Survivin、Bcl2L13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两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均呈低甲基化状态,其甲基化水平未受苯暴露影响.结论:亚慢性苯吸入染毒影响小鼠骨髓细胞周期,增加细胞凋亡,降低Survivin、Bcl2L13 mRNA的表达,但不影响其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亚慢性苯暴露小鼠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Bcl2L13的表达与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方法:C57BL/6J雄性小鼠亚慢性动式吸入苯,暴露浓度分别为0 ppm(对照组)、1 ppm(低浓度组)和100 ppm(高浓度组)。收集骨髓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Survivin、Bcl2L13基因的表达,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MALDI-TOF)测定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苯暴露组的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大(P<0.01),低浓度组S期细胞比例增加,高浓度组S期和G2/M期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降低。低浓度组Survivin mRNA表达下降,高浓度组Survivin、Bcl2L13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两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均呈低甲基化状态,其甲基化水平未受苯暴露影响。结论:亚慢性苯吸入染毒影响小鼠骨髓细胞周期,增加细胞凋亡,降低Survivin、Bcl2L13 mRNA的表达,但不影响其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19例肾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Ras相关区域家族蛋白1A(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并检测其mRNA表达水平,探索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 收集肾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19份,分别提取其基因组DNA,以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al PCR, MSP)法检测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并以QPCR法检测了RASSF1A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19例中有10例肾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存在高甲基化, mRNA表达水平表达降低,二者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r=-0.8734, P<0.01).结论 肾细胞癌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存在高甲基化,并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凋亡基因PDCD5表达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雄性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MI)模型.取大鼠45只,其中30只MI后24 h随机分为MI组(n=15)和阿托伐他汀组(n=15);余15只作为假手术组.阿托伐他汀组术后每d灌胃阿托伐他汀1 mg/kg,余2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6周后检测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凋亡基因PDCD5 mRNA及其蛋白产物的表达.结果:6周后MI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假手术组存活大鼠分别为10只、11只和14只.MI组非梗死区心肌组织TNF-α含量和PDCD5 mRNA及PDCD5蛋白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阿托伐他汀组上述指标的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但均低于MI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大鼠MI后非梗死区心肌组织TNF-α的含量而降低非梗死区心肌组织中PDCD5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48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组.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组在模型制备前用阿托伐他汀20mg/kg连续灌胃10d,1次/d;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组用相同体积的等渗盐水连续灌胃10d.以线拴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h再灌注24 h后行5分制神经功能评分,并断头取脑分别测定脑梗死体积、凋亡细胞数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和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较为严重,脑梗死体积增大,凋亡细胞数目增多,Caspase-3、Bcl-2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组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凋亡细胞数及Caspase-3表达降低,Bcl-2表达增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阿托伐他汀上调脑组织中Bcl-2、下调Caspase-3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徐艳丽  李青菊 《重庆医学》2013,(28):3400-340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2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6mmol/L)、高糖组(葡萄糖浓度30mmol/L)、高糖辛伐他汀组(葡萄糖浓度30mmol/L,辛伐他汀浓度10μmol/L)、高糖阿托伐他汀组(葡萄糖浓度30mmol/L,阿托伐他汀浓度10μmol/L)。每组设置6个复孔,于24、48、72、120h收集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27蛋白的表达,逆转录PCR测定p27mRNA的表达。结果高糖组p27蛋白浓度及mRNA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高糖辛伐他汀组及高糖阿托伐他汀组p27蛋白浓度及mRNA水平均较高糖组降低(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通过调节肾小球系膜细胞p27的表达,可发挥非依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Rosu)对同型半胱氨酸(Hcy)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HUVECs,2~3代进行试验,MTT实验设立空白对照组、Hcy(0.2~1.2 mmol/L)组、Rosu(0.5、1.0、2.0和5.0 mmol/L)组,实验组:Rosu 1.0 mmol/L和2.0 mmol/L进行预处理细胞,2 h后加入0.6 mmol/L浓度的Hcy损伤HUVECs,Real time PCR法测定VCAM-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VCAM-1蛋白含量;Rosu 2.0 mmol/L+甲羟戊酸( Mev )100μmol/L预处理2 h后再加入0.6 mmol/L浓度的Hcy以了解Mev对V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Hcy组VCAM-1蛋白和m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Rosu组VCAM-1蛋白和mRNA表达较Hcy组明显减弱(P<0.05),且Mev不能阻断Rosu的这种作用。结论 Rosu可通过抑制HUVECs表达VCAM-1产生抗炎作用,且这种作用独立于其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缺氧复氧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l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和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表达变化及氯化锂(Lithium chloride,LiCl)的干预效应。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并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和LiCl 5、10 mmol/L组。MTT法测定HUVECs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HUVECs凋亡率,免疫细胞荧光技术检测HUVECs的FKN蛋白表达,RT-PCR技术检测HUVECs的FKN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组HUVECs存活率显著降低但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且FKN mRNA和蛋白质表达也显著增高(P<0.01);与缺氧复氧组比较,LiCl 5、10 mmol/L组HUVECs存活率显著增高但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且FKNmRNA和蛋白质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氧复氧上调FKN表达诱导HUVECs损伤(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加);LiCl预处理能够下调FKN表达,显著减轻缺氧复氧导致的HUVECs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甲钴胺对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138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行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行阿托伐他汀复合甲钴胺治疗。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CRP水平以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CRP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cy水平、CRP水平以及血脂水平分别为(1.66±0.44)mmol/L、(4.11±2.55)mmol/L、(0.88±0.12)mmol/L及(1.68±0.07)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复合甲钴胺治疗,能降低其血清Hcy水平、CRP水平以及血脂浓度,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组)中的表达,分析其启动子甲基化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PTC和32例良性甲状腺肿瘤(对照组,包括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对两组患者手术获取的标本提取RNA后,反转录为cDNA,进行PCR检测TSHR基因的表达情况;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上述组织中TSH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情况。结果PTC组患者中有34例(68%)TSHR基因启动子发生甲基化,16例(32%)TSHR基因mRNA表达缺失;对照组患者中有7例(21.9%)TSHR基因启动子发生甲基化,4例(12.5%)TSHR基因mRNA表达缺失。PTC组织TSH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及TSHR基因mRNA表达缺失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6.61和4.02,P<0.05)。34例发生了TSH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PTC患者中,有14例(41.2%)TSHR mRNA表达缺失;16例未发生甲基化的PTC患者中,2例(12.5%)发生了mRNA表达缺失,二者mRNA表达缺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5)。TSHR基因mRNA在...  相似文献   

13.
徐永美 《当代医学》2012,18(24):28-29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只高脂血症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联合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阿托伐他汀组给予两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联合组给予正常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的治疗,8周后检测3组LDL-C、HDL-C、TG、TC水平,比较3组大鼠降脂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LDL-C、TG、TC水平均显著降低[(1.950±0.232)mmol/L比(5.485±1.276)mmol/L,(0.590±0.097)mmol/L比(1.478±0.145)mmol/L,(4.543±2.176)mmol/L比(8.476±3.128)mmol/L,均P<0.05],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联合组LDL-C([ 1.176±0.289)mmol/L]、TG[(0.389±0.054)mmol/L]、TC[(2.985±2.543)mmol/L]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 2.489±0.184)mmol/L比(1.793±0.216)mmol/L,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于混合性高脂血症大鼠具有较好的降血脂效果.  相似文献   

14.
S-腺苷蛋氨酸对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BGC-823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o Y  Li JS  Guo MZ  Feng BS  Zhang JP  Chen XY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2):1559-1564
目的 观察S-腺苷蛋氨酸(SAM)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BGC-823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和侵袭力的影响,及对这两种细胞中c-myc 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基因甲基化状态及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SAM对SGC-7901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不同浓度(0、2、4 mmol/L)的SAM处理SGC-7901和BGC-823细胞72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和凋亡;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侵袭力;分别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印迹法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myc和uPA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甲基化状态.结果 0.5~32 mmol/L SAM处理SGC-7901和BGC-823细胞24、48、72 h后,随SAM浓度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均P<0.05),生长抑制率也逐渐增大,72 h IC50分别为SGC-7901 5.40 mmol/L、BGC-823 4.01 mmol/L.经过不同浓度(0、2、4 mmol/L)SAM处理SGC-7901和BGC-823细胞72 h后,随SAM浓度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均逐渐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和P<0.01),细胞增殖指数明显低(分别P<0.05和P<0.01);与对照组凋亡率(0.33±0.09)比较,SGC-7901 2 mmol/L组(5.79±0.75)和4 mmol/L组(10.19±0.60)均高(均P<0.01);与对照组凋亡率(0.95±0.19)比较,BGC-823 2 mmol/L组(6.23±0.75)和4 mmol/L组(11.82±1.14)均高(均P<0.01).细胞侵袭力均受到明显抑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GC-7901 2、4 mmol/L组侵袭抑制率分别是51.07%和80.69%,BGC-823 2、4 mmol/L组侵袭抑制率分别是48.57%和84.10%.除了BGC-823细胞的2 mmol/L组c-myc 基因,其余各组细胞c-myc 基因和uPA基因的mRNA表达均明显减弱(分别P<0.05和P<0.01);c-myc基因和uPA基因均恢复甲基化状态.结论 SAM可促进SGC-7901和BGC-823胃癌细胞凋亡,抑制增殖,使细胞在G0/G1期受阻;使细胞侵袭力受到抑制;能够逆转胃癌细胞c-myc基因和uPA基因的低甲基化状态,调控c-myc基因和uPA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Wistar大鼠主动脉组织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蛋白X(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ADVIA24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正常对照组,Hhcy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主动脉组织Bcl-2、Bax表达。结果:瑞舒伐他汀组大鼠血浆Hcy浓度(10.47±0.07) μmol/L低于Hhcy组(85.38±0.2) 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大鼠主动脉损伤较Hhcy组减轻;免疫组化显示瑞舒伐他汀组大鼠主动脉Bcl-2蛋白表达比Hhcy组降低,Bax蛋白表达比Hhcy组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显示瑞舒伐他汀组大鼠主动脉Bcl-2 mRNA表达较Hhcy组明显降低,而Bax mRNA表达却升高(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血浆Hcy浓度及影响主动脉组织Bcl-2、Bax基因表达,从而延缓和改善Hhcy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及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Kis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对Kiss-1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6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Kiss-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Kiss-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Kis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83.33%)高于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30.16%)(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Kis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组Kiss-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Kis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阴性组(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T3+T4组Kis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高于T1+T2组(P<0.05),但Kiss-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T1+T2组(P<0.05);
中和低分化组Kis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高于高分化组(P<0.05),Kiss-1基因mRNA表达水平低于高分化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甲基化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但Kiss-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远处转移组Kiss-1基因启
动子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组(P<0.05),但Kiss-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无转移组(P<0.05)。Kis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和大小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Kis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Kiss-1基因表达
水平及结直肠癌的恶性转化特性(特别是转移)有关联,Kiss-1基因甲基化状态有望成为评估结直肠癌转移风险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腺苷干预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RECK基因甲基化及其机制.方法 分别用0、3.0 mmol/L的腺苷干预SW480细胞72 h后,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SP)检测RECK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情况;逆转录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仪检测腺苷处理前后RECK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甲基转移酶(methyltransferases DNMT1,DNMT3a)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腺苷干预后RECK基因甲基化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49.14±2.38)%vs (74.84±2.38)%,P<0.01];腺苷干预后RECK基因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细胞凋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335 3±0.350 2vs0.080 0±0.003 6,0.603 0 ±0.017 8 vs 0.090 0 ±0.003 0;(27.90±2.32)%vs (5.09±0.30)%,P<0.01];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141 3±0.002 1vs0.645 0±0.009 2,0.130 0±0.004 6vs 0.526 7±0.009 5,P<0.01).结论 腺苷通过抑制甲基转移酶的活性,降低RECK基因DNA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使RECK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促使SW480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在压力负荷心肌肥厚大鼠中的表达以及阿托伐他汀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正常对照加阿托伐他汀组(B组)、假手术组(C组),其余2组通过不完全结扎大鼠腹主动脉构建心肌肥厚模型,并分为阿托伐他汀干预组(D组)[术前l周起灌胃给予5 mg/(kg·d )阿托伐他汀,直至术后4周]和非药物手术组(E组).术后4周检测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组织切片染色后光镜检查,并测心肌细胞平均直径及胶原容积百分比,分别用实时RT-PCR法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测定心肌组织中ACE2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E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心肌细胞平均直径及胶原容积百分比较A组、B组及C组均显著增加(P<0.01),并且ACE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D组上述指标较E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心肌肥厚大鼠ACE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地延缓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并能下调ACE2 mRNA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重塑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0只8周龄的SHR随机分为蒸馏水饲养组(SHRDW组,n=5)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SHRATV组,n=5),并以5只同周龄的正常血压大鼠(WKY)作为对照(WKY组,n=5)。10周后分别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左室心肌细胞的凋亡及P27蛋白的表达,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计算左室重与体重比,检测血压和血脂。结果:阿托伐他汀干预10周后,SHRATV组左室重、左室重与体重比,以及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均明显低于SHRDW组(P<0.01),左室心肌细胞的凋亡率及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SHRDW组明显增加(P<0.01);此外,SHRATV组收缩压水平与治疗前和SHRDW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其血清脂质水平与SHRDW组及WKY组相比也明显下降(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逆转SHR左室重塑,其机制可能与阿托伐他汀促进心肌细胞的凋亡、上调心肌细胞P27蛋白的表达,以及降低心肌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及糖耐量正常(NGT)孕妇瘦素及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动态变化水平,以进一步探索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5例(GDM组20例,NGT组25例)孕妇妊娠晚期血清瘦素水平;逆转录PCR(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瘦素mRNA的表达,并进一步应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瘦素蛋白的表达.利用氧化亚硫酸盐测序法及亚硫酸盐测序法检测两组孕妇瘦素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羟甲基化水平.结果 GDM组孕妇妊娠晚期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NGT组(P<0.05);GDM孕妇胎盘组织瘦素mRNA及瘦素蛋白表达水平高于NGT组;两组孕妇瘦素基因启动子区均发生甲基化及羟甲基化,GDM组甲基化水平高于NGT组(P<0.05);两组孕妇部分位点羟甲基化水平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瘦素水平高于糖耐量正常孕妇.瘦素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动态变化过程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