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付发祥  宋蕾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4):1101-1102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在头颈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头颈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手术时间4 min-8 min,平均(5.7±1.34)min;发生置管困难3例,气管狭窄2例。结论经皮气管切开在头颈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急救中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气管切开术在临床头颈部烧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有头面颈部中度以上面积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行改良气管切开术(长切口、倒"U"形瓣、切口凡士林纱条填塞)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术中顺利导入气管导管,术后早期出血及皮下气肿各1例,经处理后治愈;未见大出血及胸膜损伤等术中并发症,无迟发性出血、气管狭窄、术后脱管、拔管困难等术后并发症。结论改良气管切开术在头颈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急救中便于插管及术后更换套管,可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风险,值得在烧伤患者急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7例特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67例于伤后2-48h内行气管切开术治愈60例,死亡7例,治愈率89.6%。结论特重烧伤合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越早,救治成功机会越大。适当扩大气管切开的适应证,加强术后气道管理,通过早期支纤镜灌洗,定时雾化吸入,喷灌气道以保持气道湿润,必要时机械辅助等措施,是减少肺部感染,提高吸入性损伤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救治的文献报道较少。我矿2004年发生瓦斯爆炸事故,该批病人14例,均为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经救治治愈13例,死亡1例,治愈率92.8%。本文即对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损伤的救治经过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病人气管切开的指征与时机。方法:回顾性总结137例吸入性损伤的处理方法。其中轻、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分别为65例、49例、23例。行气管切开术42例。结果:全组死亡49例,病死率与烧伤伤情有一定关系。但主要死因仍为吸入性损伤程度,24小时之内行气管切开者病死率偏低。结论: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宜尽早实行气管切开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术在吸入性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烧伤病死率的主要因素是患者年龄、烧伤面积是否合并吸入性损伤[1,2]。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时,呼吸道梗阻窒息是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而气管切开术是保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手段。随着对吸入性损伤研究的逐步深入,气管切开术在烧伤外科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但对手术指征和时机存在不同观点。为此,我们对本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所有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吸入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气管切开术的合理应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74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于伤后早期接受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术在头面颈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面颈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行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有关注意事项。方法:对14.5例头面颈部烧伤并吸人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45例病人均在伤后12-72小时内行气管切开术,解除了上呼吸道梗阻,清除了下呼吸道分泌物,改善了缺氧状况,提高了严重烧伤病人的治愈率。结论:对头面颈部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病人,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拔管选择在手术后2周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8.
徐健 《河北医学》2009,15(7):803-805
目的:分析环甲膜切开术在救治合并颈部深度烧伤的吸入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9例患者中5例采用常规气管切开术,24例采用环甲膜切开术。结果:4例行常规气管切开术者,因术中操作困难改行环甲膜切开术。1例行常规气管切开术者术后反复脱管改行环甲膜切开术。24例行环甲膜切开术者无1例并发症出现。结论:环甲膜切开术应用于合并颈部深度烧伤的吸入性损伤患者,具有手术操作简捷,安全性高及术后不易脱管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面颈部烧伤病人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方法:对52例头面部烧伤并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52例病人均在伤后12-24h内行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对于头面颈部烧伤特别是吸入性损伤病人,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时间选择在伤后12h内为宜。  相似文献   

10.
瓦斯爆炸伤8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87例瓦斯爆炸烧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4年间87例瓦斯爆炸伤的治疗,并伤情特点及治疗重点进行探讨,结果87例中合并爆炸复合伤18例,合并吸入性损伤36例,并发脓毒血症14例,出现呼吸功能不全5例;本组治愈76例,治愈率87%.死亡4例,死亡率占4.6%,结论积极静脉补液抗休克.良好的液体复苏可减轻后期并发症的发生,抗感染,及时解除瓦斯爆炸致吸入性损伤的呼吸道梗阻,气管切开指征应适当放宽,加强创面处理,对复合伤和中毒,应予注意并及时处理,深度伤创面尽早手术治疗封闭创面,防治内脏并发症等措施可提高瓦斯爆炸伤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气管切开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对27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患是否行气管切开,观察其预后,从而进行比较。结果:行气管切开者生存率(94.73%)高于未行气管切开者(37.50%)。结论:气管切开是抢救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生命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重度烧伤特别是面颈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为有效预防呼吸困难及窒息。气管切开是常规治疗手段之一,但常因一些意外因素导致气管切开术后仍有再发呼吸困难情况出现,且一旦发生,病情危险。2001~2007年的7年中,我们对125例吸入性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治疗,11例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再发呼吸困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吸入性损伤以及单纯颜面部烧伤致呼吸道梗阻是烧伤早期常见并发症,而气管切开术是保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手段。随着对临床病例研究的逐步深入,气管切开术在烧伤外科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但对手术时机和手术指征存在不同的观点。本对我院烧伤科2003年12月~2005年12月89例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气管切开术在烧伤病人中的合理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瓦斯爆炸吸入性损伤患者呼吸道的病情观察和气道护理要点。方法对1994年1月~2004年1月我科收治的64例瓦斯爆炸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瓦斯爆炸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无一例呼吸道感染病例。结论瓦斯爆炸吸入性损伤的气道护理关键在于及时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气道湿化,预防气道感染。  相似文献   

15.
刘凤彬  张克川 《吉林医学》1999,20(4):199-200
为探讨轻度吸入性损伤病人行气管切开的适应证及时机,对 5 例面颈部烧伤并发轻度吸入性损伤出现窒息行紧急气管切开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 例病人均在伤后 6h ~48h 内,吸入性损伤水肿期出现窒息,匆忙中施术,5 例病人均有并发症出现。说明:对于面颈部烧伤并发吸入性损伤,尤其是肿胀剧烈,存在深Ⅱ度以上创面,且颈项粗短者,尽管吸入性损伤不重,也应及早行气管切开术,时间选择在伤后 6h 以内为宜。对气管切开术指征掌握过严,会延误治疗,甚至窒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6.
现将我院颈颈烧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1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4例烧伤者患中男12例,女2例。年龄5~54岁,平均年龄27岁。火焰烧伤8例,热硷烧伤2例,热水泥粉烧伤3例,电击伤1例。临床表现:其中Ⅲ度颈部烧伤9例,Ⅱ度5例。吸入性呼吸困难Ⅳ度3例、Ⅲ度7例、Ⅱ度4例。本组并有吸入性损伤者10例。治疗情况:除烧伤常规疗法外,其中8例行气管切开术,2例行环甲膜切开术。  相似文献   

17.
大面积瓦斯烧伤并吸入性损伤170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新中 《海南医学》2004,15(7):55-56,41
目的总结瓦斯爆炸烧伤并发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分析170例瓦斯爆炸并发吸入性损伤、变化、以及伤情特点和治疗中的重点进行探讨。结果170例中爆炸复合伤142例(83.5%),出现呼吸功能不全108例(63.5%),并发肺部感染96例(56.4%),治愈124例(72.9%),死亡46例,死亡率27%。结论及时解除瓦斯爆炸致吸入性损伤的呼吸道梗阻,应用支纤镜清除呼吸道内吸入物,用呼吸机,维持有效气体交换,正确、及时复苏、治疗,连续血气监测、纠正低氧血症,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烧伤吸入性损伤患者伤后早期血浆中心房肽(ANP)、脑钠肽(BNP)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55例烧伤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成吸入性损伤组和非吸入性损伤组,吸入性损伤组中再根据损伤轻重程度分非气管切开与气管切开2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A)检测患者血浆中ANP、BNP浓度,同时查动脉血氧分压(PO2)。比较吸入性损伤与非吸入性损伤患者ANP、BNP、PO2差异,比较气管切开组与非气管切开组血浆ANP、BNP、PO2差异,比较气管切开组术前、术后ANP、BNP、PO2差异。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55例烧伤患者血浆中ANP、BN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1);吸入性损伤组ANP、BNP浓度高于非吸入性损伤组(P〈0.001),PO2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气管切开组ANP、BNP高于非气管切开组(P〈0.01),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组术前、术后ANP浓度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BNP浓度下降、PO2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烧伤后血浆中ANP、BNP浓度明显上升;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患者早期ANP、BNP浓度明显高于非吸入性损伤,ANP、BNP浓度的变化比PO2早且敏感,能较好的反映吸入性损伤程度,指导临床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9.
付发祥  宋蕾 《西部医学》2012,24(8):1561-1562,1564
目的比较经皮气管切开与传统气管切开在头颈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患者24例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8min,平均(5.7±1.34)min,发生置管困难3例,气管狭窄1例;对照组手术时间25~60min,平均(39.6±8.99)min,发生术后出血1例,皮下气肿1例,两组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等优点,但目前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20.
8例重度吸入性烧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入性烧伤可由密闭空间的爆炸性燃烧引起,多为复合伤、多发伤,伤情复杂.2006年12月~2008年5月,我们收治瓦斯爆炸烧伤伴重度吸入性烧伤8例,均及时施行了气管切开术,其中2例用机械通气.由于实施了有计划、有重点的整体护理,患者均顺利度过了休克期、感染期,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