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仙连升板汤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导师王祥麒教授采用仙连升板汤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30例患者病程均在3月以上,多有反复的皮下紫癜或齿龈出血,月经增多等症状。血小板计数在30×109~80×109/L,排除其他继发因素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0岁。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仙鹤草30~40 g,连翘15~20 g,茜草20 g,鸡血藤15~30 g,三七粉(冲)6 g,生地黄15 g,石上柏30~40 g,猪苓10~15 g,黄芪20 g,牡丹皮10 g。加减:出血明显者加紫草、地榆;伴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者,加天冬、麦冬、地骨皮;伴气短懒言,面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国医大师周仲瑛经验方——补肾填精方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血液科收治的病程超过1年、环孢素撤减困难的NSAA患者40例,给予口服补肾填精方治疗,12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至少3个疗程。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患者血常规、环孢素撤减率、肝肾功能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临床总体有效率为82.5%(33/40例),其中治愈11例、缓解15例、明显进步7例、无效7例;总环孢素撤减率52.5%(21/40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1.93±1.32)×109/L vs(2.28±0.98)×109/L,(90.63±21.95)g/L vs(110.85±19.34)g/L,(44.5±41.04)×109/L vs(71.95±50.39)×109/L];SF-36量表中7个维度分值显著提高(P0.05)。无患者因不良反应中止治疗或减量。结论:补肾填精方治疗NSAA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有助于环孢素撤减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今后应开展随机、对照试验,并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该方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法:以羊蹄根、大枣、黄芪为基础,按中医辨证分为四型,分别加以不同的中药,以14天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值(同体比较t检验)。结果:36例平均血小板计数治疗前为(61.36±8.49)×109/L,治疗后为(101.51±8.91)×109/L,P<0.01。平均上升(35.87±12.06)×109/L。结论:本方法治疗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较好疗效,但其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6,(11)
目的探讨通脉止血方(三七、生地黄、茜草等)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2013年9月到2015年12月选择在河北省中医院儿科诊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泼尼松)和治疗组(泼尼松联合通脉止血方),观察期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5.0%(P0.05),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16.33±22.49)×109/L和(76.02±21.94)×109/L,明显高于治疗前的(30.13±13.34)×109/L和(30.87±12.84)×109/L(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分化簇CD3+与分化簇CD4+值都明显上升,而分化簇CD8+值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CD3+、CD4+明显升高,CD8+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脉止血方可促进T淋巴细胞亚群恢复正常,改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总体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血小板计数在以补肾中药为主联合强烈免疫抑制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的治疗重型再障的预测作用。方法治疗上以补肾中药为主,联合强烈免疫抑制剂—ALG/ATG,并后期辅以环孢霉素A、雄性激素和造血生长因子等治疗重型再障,观察血小板计数。结果 (1)在所有可以评价的全部140例重型再障患者中,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治疗结果显示:基本治愈的患者30例(42.3%),缓解的患者11例(15.5%),明显进步的患者18例(25.4%),无效的患者12例(16.9%),总有效率为83.1%。(2)以补肾中药联合ATG/ALG治疗前,血小板计数10×109/L组疗效最好(P=0.024);治疗后2个月,男性患者的血小板计数20×109/L组的疗效最高(P=0.07),而女性患者群无此趋势(P=0.130);治疗后6个月,血小板计数20×109/L组疗效最高(P=0.008)。而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无此趋势(P=0.609,P=0.597)。(3)以补肾中药联合ATG/ALG治疗前,血小板计数10×109/L组的1年、3年、5年和10年的累积生存率最高(P=0.030,P=0.049,P=0.049,P=0.047);治疗后1个月,血小板计数10×109/L组的1年、3年的累积生存率最高(P=0.041,P=0.044);治疗后2个月,血小板计数20×109/L组的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最高(P=0.025,P=0.042,P=0.025);治疗后3个月,血小板计数10×109/L组的3年的累积生存率最高(P=0.039);治疗后6个月,血小板计数10且20×109/L组的1年累积生存率最低(P=0.035)。但是在血小板计数10×109/L、10且20×109/L组和20×109/L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预期总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P=0.277,P=0.107,P=0.025,P=0.979,P=0.054)。结论血小板计数在以补肾中药为主强烈免疫抑制剂—ATG/ALG治疗重型再障的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应该是一个具有潜力的早期预测临床疗效、预估患者累积生存率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生血方联合常规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骨髓抑制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9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同步放化疗第1d起口服利可君20mg/次,3次/d;复发阿胶浆20m L/次,3次/d;外照射瓦里安-23EX加速器,6MV-X线根治性调强放疗,DT 50Gy/25fx,5fx/w;腔内放疗Ir192,DT24Gy/4fx,1fx/w;化疗单药顺铂50mg/w×5w方案;常规治疗:同步放化疗期间白细胞(WBC)3.0×109/L,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ug/支)300ug皮下注射,1次/d,至WBC4.0×109/L。血小板(BPC)50×109/L,白介素-11(1.5mg/支)1.5mg皮下注射,1次/d,至BPC80×109/L;若血红蛋白(HGB)60g/L,输红细胞悬液至HGB70g/L。治疗组26例生血方(生黄芪30g,白术炒12g,茯苓15g,山药30g,菟丝子15g,枸杞子、女贞子各15g、鸡血藤30g),1剂/d,2次/d;同步放化疗方案及常规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0d为1疗程。观测血常规(WBC、HGB、BPC)、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两组血常规指标均下降(P0.05),治疗组在白细胞及血小板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血方联合常规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骨髓抑制,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宣肺祛痰方类中药组方治疗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宣肺祛痰方(桂枝、干姜、清半夏、生黄芪等)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3天、第5天的白细胞计数分别为(9.49±3.86)×109/L、(7.30±2.84)×109/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52±4.06)×109/L、(8.62±2.95)×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治疗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患者的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益髓方对白血病化疗患者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化疗的白血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益髓方治疗,记录两组化疗期间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3.97±1.45)×109/L,血小板计数(145.28±60.37)×109/L;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2.64±1.01)×109/L,血小板计数(109.74±44.23)×109/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11例,脱发6例,出血2例,口腔炎5例,肝功能损伤8例;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24例,脱发17例,出血9例,口腔炎15例,肝功能损伤19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髓方可降低白血病化疗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减轻化疗药物产生的毒性,提高患者对化疗耐受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探讨HAG方案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1年5月—2014年3月在医院接受化疗的AML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单用HAG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87.5%(42/48),对照组为80.0%(40/48),两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Hb、WBC和PLT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WBC和PLT分别为(68.7±7.5)g/L、(3.4±1.0)×109/L和(51.2±8.9)×109/L,对照组为(85.2±7.1)g/L、(5.2±1.3)×109/L和(72.4±7.2)×109/L,观察组Hb、WBC和P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感染、出血和肝肾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AG方案联合中药治疗AML有助于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化疗难受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陈娜飞  陈铁虎 《河南中医》2013,33(2):258-260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老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将116位老年慢性ITP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口服甲泼尼龙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治疗组血小板计数平均数[(89±25)×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平均数[(64±26)×109/L];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减少较对照组减少更为显著.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43.33%),治疗组有效患者复发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1.58%).结论:中药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老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有良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在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感染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鲻方法,病例均来自本院血液科,观察急性白血病等共36例合并感染患者应用美罗培南,剂量为:0.5~1.0 g,q8~12 h,分2~3次静脉滴注,大多数患者(30/36)疗程<12d.根据卫生部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判定疗效.结果:美罗培南治疗本组血液病合并感染的有效率为75%(27/36),在合并败血症5例中,3例有效(3/5),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在0.5×109/L以下者,有效率达70%(19/2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36).结论:美罗培南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感染疗效明显而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理血汤加味治疗肾性血尿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50例中,男16例,女34例;年龄在16~72岁之间。治疗前均做尿相差镜检测确诊为肾性血尿。尿常规检查:蛋白阴性或微量,隐血(),红细胞>5个/HP,肾功能正常。2 治疗方法生地黄12g,熟地黄12g,山茱萸10g,山药15g,白芍12g,阿胶25g,白头翁15g,茜草39g,海螵蛸15g,旱莲草30g,益母草30g,丹参30g为基本方。血尿甚者选加大蓟、小蓟、仙鹤草、参三七;兼外感者选加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藿香、白芷,气虚乏力者加黄芪、太子参、茯苓、炒白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1个月为1疗程,连服3个疗程。3 疗效标准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参麦注射液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气阴两虚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化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参麦注射液,观察2组一般症状、造血功能、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血红蛋白含量(94.61±4.22)g/L、白细胞计算(3.5±0.22)×109/L、血小板计数(50.16±3.05)×109/L,对照组分别(88.30±2.00)g/L、(2.05±0.12)×109/L、(35.32±1.51)×109/L。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急性白血病化疗时连用麦注射液可促进化疗后造血功能的恢复,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起到"减毒增效"作用药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推拿产生类阿司匹林的作用原理。方法:门诊选取30名有不同程度感冒症状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推拿组及服药组,每组10人。实验前抽取2mL静脉血,受试者平卧休息15min;推拿组接受推拿治疗15min;服药组服用阿司匹林1片(0.5g)后休息15min,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继续休息15min。在推拿,服药,休息结束后,再次抽取2mL静脉血。结果:干预后,推拿组、西药组、对照组患者头痛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0%、70%、0%,肌肉酸痛缓解率分别为100%、80%、0%,颈项强直症状缓解率分别为100%、50%、0%;推拿组、西药组、对照组患者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分别从干预前24.33×109/L下降至18.12×109/L、21.91×109/L下降至14.38×109/L、19.72×109/L下降至19.67×109/L,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从干预前0.53×109/L上升至0.69×109/L、0.48×109/L上升至0.53×109/L、0.42×109/L下降至0.40×109/L,红细胞计数从干预前6.12×1012/L下降至7.32×1012/L、6.11×1012/L下降至6.01×1012/L、5.51×1012/L上升至5.58×1012/L;推拿组、西药组、对照组患者体温从38.57℃上升至38.61℃、38.33℃下降至37.84℃、38.12℃下降至38.03℃。结论:推拿具备了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消炎、预防血栓形成等主要作用,而且作用原理也有相似之处,这提示了推拿可能是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类似于阿司匹林的物质而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王冬 《广西中医药》2017,40(5):50-51
目的:观察加服益气行血络通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控制血压、血糖、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络通汤,中药处方:生黄芪30 g,当归15 g,川芎10 g,三七粉2 g(冲服)、鸡血藤15 g,僵蚕10 g,地龙10 g,路路通20 g,赤芍12 g,生地黄12 g,炒白术12 g,炙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温服,每日2次。两组3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9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基本治愈3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0%。结论:加服益气行血络通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32例住院患者黄芪建中汤(黄芪15g,桂枝、白芍各9g,生姜、炙甘草、饴糖各6g,大枣12枚,仙鹤草30g,茜草15g;头晕乏力明显加白术、当归各15g;畏寒加制附片(先煎)9g;失眠心悸明显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炒枣仁30g;反复出血加重仙鹤草、茜草用量),1剂/d,水煎600m 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2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14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46%。[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临床资料  38例均系本院门诊病人。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48岁 ,平均 36岁 ;病程最短 5个月 ,最长 14个月 ,平均8个月 ;全身发疹 30例 ,局部发疹 8例。治疗方法 当归饮子基本方 :当归 15 g,川芎 10 g,白芍12 g,生地黄 12 g,防风 6 g,白蒺藜 6 g,荆芥 6 g,夜交藤10 g,黄芪 15 g  相似文献   

18.
青黄胶囊治疗急性红白血病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 例1:女,54岁,1997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当地医院查血常规:血红蛋白(Hb) 45g/L,白细胞(WBC) 4.0×109/L,血小板(PLT) 100×109/L,诊断为难治性贫血(MDS-RA).司坦唑醇治疗无效,遂改为环孢霉素A(CsA)每次150mg,每日2次,联合补肾中药治疗,1997年底Hb稳定于120g/L左右,自行停药.2000年5月头晕、乏力症状加重,查外周血Hb 30g/L,WBC 2.0×109/L,PLT 100×109/L,口服CsA无效,2000年12月收住我科.入院后查血常规Hb 54g/L,WBC 1.1×109/L,PLT 67×109/L.  相似文献   

19.
笔者于1995年3月14日接诊一36岁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时白细胞1.5×109/L,红细胞1.2×1012/L,血红蛋白30g/L,血小板1.3×109/L,网织红细胞0.1×109/L.  相似文献   

20.
报告1例使用一贯煎联合薄芝糖肽、羟氯喹治疗干燥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恢复正常。女,22岁;口干眼干,腮腺反复肿大,伴关节窜痛3年;PLT 18×109/L↓,MPV 16.2fL↑;IgA 3.47g/L↑,IgG 19.59g/L↑,IgM 1.41g/L↑,RF 404.8IU/mL↑,抗核抗体(ANA)(+),核颗粒型1:1000(++),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Ro-52抗体(+)。一贯煎(黄芪、女贞子各20g,灵芝10g,生地30g,沙参15g,麦冬10g,枸杞子、当归各15g,白芍、石斛、郁金各10g,杜仲、菟丝子各20g,丹皮10g,川楝子15g,酸枣仁10g),1剂/d,水煎400mL,早晚口服;薄芝糖肽10mg/次,1次/d,静滴;羟氯喹,0.2g/d,2次/d,口服。连续治疗7.5月复查:PLT 136×109/L;口眼干涩症状缓解,无新发出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