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顺华  张庆伟 《吉林医学》2007,28(13):1470-147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手术方法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2006年间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病例264例。结果:术后复诊1~3个月,全部病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满意,无1例出现鼻中隔穿孔。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具有视野清晰、不受手术深度限制、操作准确等优点,大大降低了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常常作为鼻内窥镜其它手术的同期前置手术,已成为鼻内窥镜手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5,(12):1643-1644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220例手术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220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中尽可能采取微创方法保留鼻中隔正常结构,解除压力作用点,去除局部偏曲部分,重新植入修剪后鼻中隔骨质。结果:220例患者195例达到临床治愈(88.6%),25例达好转标准(11.4%)。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基本保留了鼻中隔原有的结构,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疗效分析。方法用德国狼牌鼻内窥镜对275例鼻中隔偏曲行矫正术,其中鼻中隔左偏192例,鼻中隔右偏183例,术中合并切除双侧下鼻甲42例。结果术后3月随访,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症状完全消失在25.3%-46.3%;好转53.3%;总有效率为92.3%。无一例并发症出现。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疗效好,操作简单,视野清晰,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鼻内窥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使将鼻中隔偏曲的治疗变得简单易行。2000年6月以来,我们于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25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的149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49例随访1~6个月,其中治愈114例(占76.51%),好转35例(占23.49%),无不愈患者;术后发生鼻中隔血肿2例、鼻中隔与下鼻甲粘连4例,经对症处理后均治愈。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操作简便、术野清晰、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在治疗鼻中隔偏曲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窥镜直视下鼻中隔偏曲畸形矫正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鼻中隔单纯偏曲伴下鼻甲肥大100例,偏曲合并畸形160例,均在鼻内窥镜直视下行矫正术。结果:260例患者术后鼻中隔矫正均取得满意效果,无一例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粘连,鼻中隔软弱等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直视下鼻中隔矫正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术中视野清楚,不用完全分离右侧黏软骨膜,简化了手术方式,可最大限度保留鼻中隔软骨,防止术后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感染坏死、黏膜粘连、鼻中隔软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在鼻中隔偏曲再次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对25例鼻中隔偏曲矫正失败的患者在鼻内窥镜下再次手术。结果:术后2mo原有的症状完全消失。结论:该手术方法优于传统的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  相似文献   

8.
鼻中隔偏曲是临床常见病,应用传统的鼻中隔黏骨膜下矫正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鼻中隔黏骨膜下矫正术已实施100余年,但在前鼻镜操作显露中隔深部切口有一定困难。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在鼻内窥镜下施行局部鼻中隔矫正术已成为可能,且由于其视野清楚,更显其独特优越性[1]。下面将我院近几年应用此项技术手术的40例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从1998年10月~2003年12月共实行鼻内窥镜下局部鼻中隔矫正术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18 ̄62岁,平均37岁。其中单纯行局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5例,鼻中隔手术同时行一侧鼻窦手术15例。在Storz0°、30°鼻内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的109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12个月痊愈79例(72.5%),好转21例(19.3%),无效9例(8.2%),总有效率91.7%。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的优越性.方法对鼻内窥镜下160例鼻中隔矫正术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全部病例鼻中隔矫正满意,主观症状消失,无一例出现鼻中隔穿孔.结论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视野清晰、微创、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确切,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可引起鼻塞、鼻出血、反射性头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可充分发挥鼻内窥镜电视监视系统视野清晰的优势,在直视下完成手术,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痛苦。我们采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12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6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实施鼻中隔矫正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鼻内窥镜进行69例鼻中隔矫正术的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病人,鼻中隔偏曲均得到矫正,效果良好,无1例鼻中隔穿孔。结论:鼻内窥镜应用于鼻中隔矫正术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是替代传统手术方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鼻内窥镜行鼻中隔偏曲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5年5月鼻中隔偏曲患者106例,经鼻内窥镜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全部患者鼻塞、鼻出血等症状消失,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鼻痒、流清涕、打喷嚏症状缓解,获得满意疗效。结论经鼻内窥镜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安全性好,手术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术后随访6个月,对其术前和术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评估并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为90.69%,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方法:在鼻内窥镜直视下进行鼻中隔矫正术。结果:53例行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术后临床主要症状均消失,效果满意。结论: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简便易行,效果显著,并可最大限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林瑛  谢丹 《中国厂矿医学》2004,17(4):344-344
我科自2000年3月-2003年8月对3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鼻中隔矫正术成为鼻内窥镜下以矫正鼻中隔偏曲为主要症侯群的治疗方法,包括对中、下鼻甲及钩突、鼻窦的处理.本科自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对380例患者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鼻内窥镜下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下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鼻中隔偏曲采用鼻内窥镜下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手术中视野清晰,便于提高手术成功率,且患者承受的痛苦更小、恢复更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改良鼻中隔矫正术及歪鼻整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7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行改良鼻中隔矫正术,对9例鼻中隔偏曲伴歪鼻者行改良鼻中隔矫正及歪鼻整形术。结果:136例病人中134例获得满意效果,3例获得良好效果,且经过半年以上随访无并发症出现。结论:经鼻内镜下对传统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改良及同时行歪鼻整形术,可一次性达到满意治疗效果,且视野清楚、损伤较小、操作方便、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06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实施鼻中隔矫正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 0°和 30°鼻内镜引导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术中配合使用鼻内窥吸引器头 ,在术中剥离时边吸引边剥离 ,吸静分泌物及血迹 ,术野清晰 ,剥离黏骨膜。结果  2 0 6例病人 ,鼻中隔偏曲均得到矫正 ,效果良好 ,无 1例鼻中隔穿孔。结论 应用鼻内窥镜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并且应用吸引器操作安全 ,术野清晰、简便、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