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足跟痛及踝管综合征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具成人尸体标本,对胫神经在踝管内及腓肠神经在外踝附近分支、走行进行了大体解剖观察研究.结果:胫神经多在踝管内分为足底内、外侧神经,分叉后并行一段距离,出踝管后二者分离伴相应足底内、外侧动脉经足母展肌深面入足底内、外测沟,跟内侧神经主要来自足底外侧神经踝管段,起始后穿屈肌支持带于皮下或深筋膜下行走达足跟内侧2/3的脂肪垫和跟骨,沿途呈树枝状分布;腓肠神经在行经外踝后下方时由其凸侧发出3~4支跟外侧神经,于皮下行向下内分布于足跟外侧1/3.结论:踝管内神经松解应充分松解胫神经及主要分支;足跟痛不仅与来自足底外侧神经的跟内侧神经卡压或末稍受刺激有关,还与来自腓肠神经的跟外侧神经受牵拉及刺激有关,故对顽固性跟痛患者可考虑封闭,松解或高选择性切断有关神经分支.  相似文献   

2.
踝足部胫神经及其分支卡压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神经在踝足部卡压的因素及部位。方法:通过对20侧成人下肢标本的解剖,观测胫神经在踝足部的分支及其足底内外侧管,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①展肌腱性部分位于肌腹下面,展肌腱性部分长(8.62±0.79)cm,宽(3.01±0.30)cm,厚(0.24±0.02) cm,腱性部分构成了足底内外侧管表面;足底内外侧神经走行于足底内外侧管,足底内侧管长(4.58±0.41)cm,横径(1.11±0.10)cm;足底外侧管长(2.58±0.23)cm,横径(0.96±0.08)cm;②在足跟内侧跟内侧神经行走于一独立管道,即跟管,跟管长(3.03±0.21)cm,横径(1.07±0.09)cm。结论:在足底内、外侧管,跟管处胫神经分支可被卡压;对踝管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神经松解时,除了切开屈肌支持带松解胫神经,还要打开足底内外侧管及跟管对胫神经分支进行松解,特别是对伴有单一分支卡压症状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跟内侧神经、跟下神经应用解剖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避免足部手术时损伤跟内侧神经和跟下神经 ,对其进行解剖学研究。方法 :在双目放大镜帮助下 ,对成人 3 6例下肢的跟内侧神经和跟下神经的来源、行程、分支及其分布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 :3 6例标本中均存在跟内侧神经和跟下神经。跟内侧神经来自胫神经的 2 7例 (75 .0 % ) ;来自足底外侧神经的 7例 (1 9.4% ) ;来自胫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的 2例 (5 .6 % )。跟内侧神经发出部位在“ 0”点 ,即内踝中心和足跟中心连线上方 (1 .90± 4.7)cm。跟内侧神经有 2个主要分支的 2 9例 (80 .6 % )。多数分支位于展肌浅层脂肪垫内及皮下。跟下神经来自足底外侧神经的 3 1例 (86 .1 % ) ;来自胫神经的 3例 (8.3 % ) ;来自足底内侧神经的 2例 (5 .6 % )。跟下神经发出部位在 0点下方 (1 .7± 4.5 )cm。跟下神经有2个主要分支的 2 4例 (6 6 .7% )。跟下神经大部分分布于足底方肌内侧缘的浅层。结论 :跟内侧神经和跟下神经的来源、走行及分布较恒定 ,跟下部手术时可避免损伤两神经  相似文献   

4.
足跟部的支配神经 ,一般认为包括胫神经跟内侧支及腓肠神经跟外侧支 ,在临床上已作为治疗跟痛症时去神经治疗的依据 [1 ,2 ]。而在实际工作中 ,该疗法就其去除疼痛而言疗效并不满意。因此本文对足跟部尤其其内侧的神经分布作一解剖学探讨。1 材料和方法用经福尔马林常规固定的成人下肢标本 1 5例 30侧 (男9例 ,女 6例 ) ,解剖和观察分布到足跟内侧部的神经走行、分布。2 结 果(1 )足跟内侧除由胫神经自内踝上 3~ 4cm处发出的胫神经跟内侧支分布外 ,30侧 (1 0 0 % )均有自内踝下发出的神经分支分布到跟骨内侧跖面骨膜及跖长韧带 ,该分支 …  相似文献   

5.
跟内侧神经的形态特点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临床选择跟内侧神经作为受区皮神经重建足跟感觉提供解剖依据。方法:选择成人尸体标本20个下肢,解剖跟内侧神经,观察其发出部位、形态、走行与分布情况,分别测量并记录跟内侧神经自胫神经发出部位及其属支分支处到内踝尖平面的距离和跟内侧神经主干及其主要分支的外径。结果:本组20侧标本中,跟内侧神经出现率为95%;跟内侧神经于内踝尖平面上3.3 cm 自胫神经发出,在内踝尖平面下0.3 cm 发出前、后支;前支分支支配跟内侧和足跟负重区前部皮肤,后支分支支配跟内侧和足跟负重区中后部皮肤;跟内侧神经主干及其前支、后支形态多类似圆柱形,其主干起始部外径平均为1.58 mm,前支起始部外径平均为1.13 mm,后支起始部外径平均为0.90 mm。 结论:跟内侧神经解剖较为恒定,有较粗的外径,起始部离足跟负重区有一定距离,具备重建足跟特别是足跟负重区感觉所要求的皮神经解剖学特点。  相似文献   

6.
孙晓伟   《中国医学工程》2011,(1):120-120,122
目的探讨跟下神经和足跟疼痛的解剖学关系。方法探讨选择我校16具福尔马林浸泡固定的成人尸体下肢标本,其中男性9具,女性7具,共32侧下肢。从小腿内侧中上1/3处开始,在胫骨内后缘把小腿三头肌分开,充分暴露胫后血管和神经,直到足底。观察跟下神经的起自部位、走行和支配情况等。结果跟下神经,主要起自胫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此神经较细,神经起始处平均横径为1.3±0.4mm,多以单支出现。本研究中,起自胫神经分叉处的有10侧,占31.2%;起自足底外侧神经有16侧,占50.0%;其余6侧起自胫神经,占18.8%。跟下神经起自部位性别差异,男性跟下神经起自部位发生情况和女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下神经发出的前后分支在拇展肌与足底方肌之间可能同时或者分别被卡压,临床诊断时要注意此类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双激发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3D-FIESTA-C)多平面重建显示踝管胫神经及其分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3D-FIESTA-C序列进行成像,扫描时每只脚均与胫骨呈90゜以便于测量标准化。采用多平面重建的方法,在同一层面最大范围显示踝管胫神经及其分支并测量,观察其形态学特点。结果:足底内侧神经与足底外侧神经分叉的角度为6°~35°,在MPR图像上跟骨内侧神经及跟骨下神经的显示率均为100%,且跟骨下神经的起点总是在跟骨内侧神经起点的远端。结论:3D-FIESTA-C序列多平面重建可理想地显示胫神经及其分支的形态学特征及位置,有利于踝管胫神经及分支相关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手术治疗规划。  相似文献   

8.
在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察了跟骨内侧和上腿内侧下1/3筋膜血管来源与分布情况,其中分布到跟骨内侧的滋养动脉主要来自足底外侧动脉与胫后动脉的分支,分别发出3~9支和2~5支外径0.6±0.4mm的骨支。小腿内侧下1/3筋膜的血供来自胫后动脉的肌间隙筋膜皮动脉,有1~3支,外径0.8±0.5mm。踝管区的骨皮支与肌间隙动脉的下行支相吻合。根据供区解剖学规律,充分利用筋膜血管明显纵向分布的特点,设计带筋膜蒂跟骨瓣,转位修复内踝骨折、骨不连。  相似文献   

9.
谢昀  陈振光  苏奇  佘焕群 《华中医学杂志》2001,25(5):255-256,262
目的 为踝足部的复合组织缺损提供一期修复术式。方法 40例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解剖观察动脉来源、走行、分支、外径及吻合情况。结果 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起自胫前动脉或足背动脉。足底内侧动脉深、浅支起自足度内侧动脉。上述四动脉在走行中分别发出若干皮支、肌支和骨膜支支配足底内侧区各解剖学结构,且相互间形成广泛、恒定的吻合,可形成带血管蒂的足内侧复合组织瓣。结论 带血管蒂的足内侧复合组织瓣可转位一期修复踝足部的复合组织缺损。其优点在于血管解剖恒定、转位灵活、不牺牲主要血管。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32例跟痛症患者用类固醇激素在内侧跟结节处封闭治疗,随访6月~1年,优良率为81.3%。认为:内侧跟结节及其周围组织的反复损伤及炎症反应所致的足底外侧神经第一支卡压是发生跟痛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踝关节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根据踝关节手术入路观测踝关节周围的层次结构及有关的血管和神经。结果 胫前动脉在内、外踝连线中点偏内侧 (1 10± 0 93)mm处下行 ,至该线下方 (9 2 0± 0 5 6 ) ,(8 80± 0 72 )和 (2 8 0 0± 0 4 6 )mm处分别发出内、外踝前动脉和跗外侧动脉。胫后动脉在踝管上段和踝管下段分为两终支的出现率分别是 2 0 %和 70 %。胫神经在踝管上段和踝管下段分为足底内、外侧神经两终支的出现率分别是 10 %和 86 70 %。结论 胫前、后动脉及胫神经在踝关节附近的解剖特点与踝关节手术入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近端胫神经的肌支情况进行解剖学测量,探讨胫神经肌支转位治疗腓总神经高位损伤或长段损伤的手术可行性.方法 选取12具(23侧)中性甲醛固定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并测量胫神经近端各肌支的长度、入肌点处的直径、分支点至腓骨小头平面的距离(位置)及至腓骨颈的距离;从分叉部向近端膜内分离腓总神经的腓深、腓浅两部分,测量腓总神经可分离的最大长度以及腓深神经的直径.将腓深神经于分离的最高点处切断并模拟移位,观察胫神经肌支与腓深神经无张力缝合的可行性.结果 胫神经近端主要肌支有比目鱼肌支、腓肠肌外侧头支和腓肠肌内侧头支,其长度分别为(53.2±9.9)、(36.3±9.6)和(44.7±8.6) mm;从分叉部向近端膜内分离腓总神经的最大长度为(59.3±7.2) mm;分离后,所有标本的比目鱼肌支和腓肠肌外侧头支以及21侧(91.3%)标本的腓肠肌内侧头支均可直接与腓深神经无张力地吻合.结论 膜内分离腓总神经后,胫神经肌支转位治疗腓总神经长段损伤或高位损伤在解剖学上可行.综合考虑各肌支的长度和直径,比目鱼肌支是移位的最佳供体神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50侧跗管进行了局部解剖学观察,发现跗管基本上呈底边在内、顶端向外的三棱柱形,约半数(54%)胫神经在穿跗管前或在管内分为足底内、外侧神经,60%左右的胫神经位于趾长屈肌腱和(足母)长屈肌腱之间,在跗管的入口和出口,神经大多位于中上1/4部和中下1/4部。本文对胫神经及其二条终支在跗管内的位置作了分型和定位,并结合临床,对跗管综合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前臂内侧神经血管复合体岛状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前臂内侧神经血管复合体岛状筋膜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上肢标本18侧,显微剥离表皮组织,观察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及各自营养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与其它血管的吻合情况;新鲜整尸标本5具,动脉灌注显影剂,剥离体被组织于X光下摄影,分析皮动脉的分布及其与毗邻血管的关系。结果前臂内侧皮神经前支与贵要静脉伴行,两者周围分布着外径大于0.5 mm的营养动脉,平均3.4支,它们分别来自尺侧下副动脉、尺侧返动脉和尺动脉,营养动脉彼此吻合,形成动脉血管链。其中第一支位于肘横纹上21.25±6.33 mm,血管外径1.03±0.24 mm。结论可以在前臂内侧部切取神经血管复合体岛状筋膜皮瓣,供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道足底内侧皮瓣的解剖特点及修复足跟负重区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16侧成人足内侧区血管神经解剖学研究,发现足内侧区存在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和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及深支的内侧支多源性供血及神经分布。临床修复足部负重区创面22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2年,皮瓣感觉良好,外形满意,无溃疡现象,足及足趾活动功能良好。结论足内侧皮瓣血供具有多源性,不牺牲主要血管,质韧耐磨,能恢复较好的感觉,是修复足跟负重区皮肤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6.
女性肋间臂神经的临床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 的解剖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16具成人女尸的32侧腋区进行了解剖,观察肋间臂神经及相关神经的走行、分支及支配等情况. 结果 32侧ICBN中缺如型1侧、单干型6侧、单干分支型15侧、双干型8侧及三干型2侧;78.13%的臂内侧皮神经与ICBN上支、上干相交通;31.25%的第3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可发支支配腋窝底;两侧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主干进入上臂内侧. 结论 肋间臂神经为第2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的分支,通常为上支或上干,与臂内侧皮神经联合构成,可有第3或第1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参与.损伤可造成其支配区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为跖骨头缺血性坏死显微外科修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4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乳胶成尸下肢标本,观测内侧楔骨、骰骨背侧骨膜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及吻合。结果内侧楔骨血供来自跗内侧动脉、内踝前动脉、足底内侧动脉分支。动脉终支以不同出现率,沿第一跖骨内侧至其中段穿入并与跖底动脉相吻合。跗外侧动脉分出骰骨骨膜血管,并分出第2~4跖背动脉,在跖骨颈处分出穿支与跖底动脉相吻合。结论以上述血管为蒂设计的内侧楔骨、骰骨骨膜瓣或骨膜软骨瓣,选择其中供区逆行修复跖骨头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新的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的解剖特征和临床应用特点.方法 对10例足跟、跟底、踝部,足中部和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取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同时测量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出部位.结果 10例皮瓣中11例全部成活,1例部分坏死.10例成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出部位在外踝尖上6.5~7 cm处,9例的腓肠神经以内侧支为主,1例的内侧支和外侧支基本等粗.10例中有9例的优势血管位于内侧支,1例位于外侧支.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在小腿中部穿过深筋膜进入腓肠肌深面.结论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操作简便,易行,不需要吻合血管,不牺牲主要血管.在修复足跟、跟底、踝部和小腿中下1/3软组织缺损,提供一个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新的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的解剖特征和临床应用特点.方法 对10例足跟、跟底、踝部,足中部和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取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同时测量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出部位.结果 10例皮瓣中11例全部成活,1例部分坏死.10例成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出部位在外踝尖上6.5~7 cm处,9例的腓肠神经以内侧支为主,1例的内侧支和外侧支基本等粗.10例中有9例的优势血管位于内侧支,1例位于外侧支.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在小腿中部穿过深筋膜进入腓肠肌深面.结论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操作简便,易行,不需要吻合血管,不牺牲主要血管.在修复足跟、跟底、踝部和小腿中下1/3软组织缺损,提供一个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带蒂皮瓣的解剖特征和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22例足跟、跟底、踝部,足中部和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取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其中同侧逆行转移17例,交腿移植5例。同时测量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出部位。结果22例皮瓣中20例全部成活,2例少部分坏死。18例成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出部位在外踝尖上6.5-7cm处,4例小儿在5cm处,22例中17例的腓肠神经以内侧支为主,5例的内侧支和外侧支基本等粗。22例中有20例的优势血管位于内侧支,2例位于外侧支。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在小腿中部穿过深筋膜进入腓肠肌深面。结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带蒂皮瓣操作简便,易行,不需要吻合血管,不牺牲主要血管。为基层医院在修复足跟、跟底、踝部和小腿中下1/3软组织缺损,提供一个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