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米力农在心肺转流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将择期换瓣手术患者20例分为2组,1组为米力农组(M组),另1组为控制组(C组);每组10例.M组在主动脉阻断钳开放后立即静脉输入米力农负荷量50 μg/kg,10 min内输完;继之以静脉注入维持量米力农0.2 μg/(kg*min);C组以同样方法注入安慰剂.记录主动脉开放后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正性变力药多巴胺、肾上腺素的用量.正性变力药的使用以保持患者平均动脉压不低于6.7 kPa为标准.结果在主动脉开放后30 min内,多巴胺的用量两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在主动脉开放后90 min的围麻醉期内其它时间段,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用量M组小于C组(P<0.01).两组主动脉开放后的收缩压(SB)、舒张压(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心率(HR)快于C组(P<0.05).结论米力农在维持心肺转流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麻醉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预处理对术中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探讨其对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接受心内直视手术行瓣膜置换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A组于术前3d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万u/(kg.d),用至术前1d,连续用药3d;B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即开始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万u/kg,维持至升主动脉阻断前10min;C组为对照组,不用乌司他丁预处理。记录各组麻醉后(T1)、主动脉插管时(T2)、心脏复跳时(T3)、主动脉开放10~15min(T4)、主动脉开放30min(T5)、主动脉开放45min(T6)、主动脉开放1~2h(T7)、术后24h(T8)时心电图的改变,记录各组主动脉开放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剂量。结果A组与B组体外循环再灌注后5~10min室颤发生率分别为27%、7%,C组60%(P0.05);A组、B组T3、T4、T5、T6等时点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显著小于C组(P0.05,P0.01),B组显著小于A组(P0.05);A组、B组T3、T4、T5、T6、T7、T8时心电图中∑ST-T抬高或下移显著小于C组(P0.05,P0.01),B组显著小于A组(P0.05);A组、B组CPB后心脏自动复跳率(73%、93%)明显高于C组(40%),A组、B组多巴胺[5μg/(kg.min)]的使用(40%、20%)明显低于C组(87%),且平均使用时间A组、B组显著短于C组(P0.05,P0.01);A组、B组肾上腺素使用率(6%、0%)明显低于C组(40%),且A组、B组使用时间和最大剂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预处理减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产生心肌保护作用,既有早期保护作用(earlyprotection,EP),亦有延迟保护作用(delayedprotection,DP),但早期保护效应较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手术中使用大剂量抑肽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80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抑肽酶组n=40),B组(对照组n=40),A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1次加入5×10KIU抑肽酶;B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相等容量的乳酸林格氏液代替。记录两组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开放至复跳时间、自动复跳或电击复跳、复跳后低血压情况。结果:两组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开放至复跳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自动复跳率(85%)明显高于B组(72%),(P<0.05);A组复跳后低血压发生率(12.5%)明显低于B组(27.5%),(P<0.05)。结论: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手术使用大剂量抑肽酶提高心脏自动复跳率,提示体外循环中使用大剂量抑肽酶减轻CPB后的再灌注损伤,加强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米力农联合多巴胺对重症瓣膜置换术后脱离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过程全身血流动力学及氧供需平衡影响,以评价联合用药对这类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重症瓣膜置换手术病人20例,随机分成两组,于心脏复跳、建立稳定的自主心律后,分别应用小剂量(A组)或较大剂量(B组)米力农联合多巴胺,停机过程经人工心肺机输血、补液维持肺动脉舒张压(pulmonary artery diastolic pressure,PADP),相对稳定.结果 A、B两组停机后,心指数分别较基础值增加50%和80%,B组用药后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的下降幅度明显超过A组,同时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显著降低,多数病人因MAP<8 kPa需单次静注苯肾上腺素治疗.心率(heart rate,HR)变化均不明显,肺血管阻力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PVRI)、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API)及肺动脉楔压(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PAWP)虽显著降低,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停机后两组病人DO2I显著增加,VO2I无明显变化,而VO2/DO2显著降低.结论米力农与多巴胺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重症心脏手术后心肌收缩功能,提高氧的利用率而对全身氧耗无明显影响,但考虑到对MAP的影响,在脱离CPB过程,应用小剂量更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巴胺在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后早期对左心室收缩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尿量的影响,评价多巴胺对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8例择期于体外循环下行单纯二尖瓣置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Ⅱ级或Ⅲ级,年龄≤70岁,男女不限,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或Ⅲ级,术前射血分数(EF)≥45%,且术前未使用正性肌力药物?麻醉诱导及术中维持均全凭静脉麻醉?将患者分为多巴胺组(D组,8例)和非多巴胺组(F组,10例)?D组:体外循环停机后,经静脉泵给予多巴胺;F组:体外循环停机后,未给予多巴胺?在起搏器控制心室率一致的情况下,比较两组患者体外循环后(泵注多巴胺后)心排血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乳酸?尿量及血管活性药物去氧肾上腺素使用量?结果:D组与F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比较,D组与F组相同时间点相比,除30?60 min时间点F组 LVEF高于D组外,CI?LVEF?CVP?MAP?SVRI及去氧肾上腺素使用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D组与F组尿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D组与F组相同时间点乳酸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对于体外循环后心功能正常患者,预防性使用多巴胺没有临床必要性,但能明显增加尿量和乳酸的清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Narcotrend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 40例行体外循环心脏外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传统方法给药组,B组为Narcotrend指导下给药组.记录A,B两组患者患者麻醉诱导前(T1),插管后2 min(T2),CPB前(T3),主动脉阻断后10 min(T4),停机后10 min (T5)的血压,心率,CVP和Narcotrend指数.统计患者的异丙酚,七氟醚用量,及术后72 h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 A组Narcotrend指数在T2,T3,T4,T5明显低于B组(P<0.05),尤其是在体外循环期间A组的Narcotrend指数下降幅度显著大于B组.A,B两组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异丙酚,七氟醚用量明显多于B组(P<0.05),术后72 h随访,A,B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知晓和精神异常.结论 Narcotrend能安全的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麻醉中应用,Narcotrend的应用能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和防止过深的麻醉,指导心脏麻醉过程中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预处理对术中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探讨其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接受心内直视手术行瓣膜置换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于术前3 d 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 万u/(kg·d),用至术前1 d,连续用药3 d;B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即开始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 万u /kg,维持至升主动脉阻断前10 min;C组为对照组,不用乌司他丁预处理。记录各组麻醉后(T1)、主动脉插管时(T2)、心脏复跳时(T3)、主动脉开放10~15 min(T4)、主动脉开放30 min(T5)、主动脉开放45 min(T6)、主动脉开放1~2 h(T7)、术后24 h (T8)等时点心电图的改变,各组主动脉开放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剂量。结果 A组与B组体外循环再灌注后5~10 min室颤发生率分别为27%、7%,C组60%(p<0.05);A组、B组T3、T4、T5、T6等时点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显著小于C组(p<0.05 ~p<0.01),B组显著小于A组(p<0.05);A组、B组T3、T4、T5、T6、T7、T8等时点心电图中∑ST-T抬高或下移显著小于C组(p<0.05 or p<0.01),B组显著小于A组(p<0.05);A组、B组CPB后心脏自动复跳率(73%、93%)明显高于C组(40%),A组、B组多巴胺 (﹥5μg/kg. min)的使用(40%、20%)明显低于C组(87%),且平均使用时间A组、B组显著短于C组(p<0.05or p<0.01); A组、B组肾上腺素使用率(6%、0%)明显低于C组(40%),且A组、B组使用时间和最大剂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预处理减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产生心肌保护作用,既有早期保护作用(early protection, EP),亦有延迟保护作用(delayed protection, DP),但早期保护效应较强。  相似文献   

8.
米力农在Switch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彦艳  宋兴荣  王晟 《中外医疗》2008,27(20):170-172
目的 评价米力农(milrinone)在大动脉调转术(Switch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应用效果.方法 40例行Switch术志儿,随机分为两组:M组,主动脉开放后,米力农50μg/kg负荷量10min静注后以0.5μg·kg-1·min-1维持,N组,与M组等量的生理盐水10min静注后硝酸甘油以0.5~2.0 μg·kg-1·min-1,维持.观察CPB前、给药后5、15、30、60min.缝皮时的HR、MAP、CI、PCWP、SVR、PVR、LVSWI和RVSWi的变化.结果 与N组比较,M组给药后CI、LVSWI、RVSWI明显增加(P《0.05),PCWP、SVR、PVR明显降低(P《0.05),HR.MAP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有助于维持Switch术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对体外循环下(CPB)心脏瓣膜置换病人围手术期肾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40例心脏瓣膜置换病人随机分为多巴胺组(A组,n =20)和去甲肾上腺素组(B组,n=20),于心脏复跳后使用多巴胺3~10 μg/(kg·min)和去甲肾上腺素0.01 ~0.1μg/(kg·min),观察两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监测病人术后的肾功能.结果:去甲肾上腺素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术中同时间点多巴胺组(P<0.05或P<0.01),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及第2天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肌酐、尿素氮与术前相比组内与组间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围手术期患者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比多巴胺具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期间持续输注多巴胺对患者肝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随机分成多巴胺组和对照组,多巴胺组在体外循环开始时泵注2 μg/(kg?min)多巴胺,分别于全麻诱导后(T0)?体外循环开始后5 min(T1)?体外循环后30 min(T2)及体外循环停机后30 min(T3),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心率?血压等)及肝静脉血流相关指标(肝静脉直径?流速等)?比较术前与术后第1天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体外循环后血压均下降,多巴胺组停机后心率较对照组增快(P < 0.05);多巴胺组体外循环期间肝静脉血流量较术前有所上升(P < 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多巴胺组肌酐及尿素氮下降?结论:持续泵注2 μg/(kg?min)小剂量泵注多巴胺可能增加肝静脉血流,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合适的多巴胺剂量使其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七氟醚后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的影响。方法:30例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女19例,男11例,体重40~70 kg,年龄25~65岁,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与七氟醚后处理组(S组),每组15例。S组经体外循环于主动脉开放时以2%七氟醚灌入血液循环15 m in,C组不作以上处理,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分别于手术开始时(T1)、主动脉开放后0.5 h(T2)、主动脉开放后3 h(T3)、主动脉开放后24 h(T4)4个时点采集中心静脉血,提取上清置于EP管-20℃保存。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浓度,并记录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使用多巴胺的总量。所有数据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保持稳定。两组患者血清LDH、CK、CK-MB、cTnI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与C组相比,S组LDH在T4时明显降低(P<0.05),cTnI和CK在T3、T4时间点也明显降低(P<0.05),CK-MB在T2时点明显降低(P<0.05)。结论:体外循环七氟醚后处理可以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的释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及乳酸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瓣膜置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舒芬太尼组(S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切皮前及转流前静注舒芬太尼1μg/kg、2μg/kg、2μg/kg;芬太尼组(F组)静注芬太尼10μg/kg、20μg/kg、20μg/kg。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乳酸浓度。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S组于切皮和开胸两个时点HR、MAP、MPAP、SVR低于F组(P<0.05)。血乳酸浓度两组变化趋势相同。术前乳酸基础浓度S组与F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PB开始后15和45 m in,复温至35℃和停机后30m in S组均低于F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手术中使用舒芬太尼麻醉,可以使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并可减轻全身应激反应,增加组织灌注,减少乳酸生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off-pump CABG)与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on-pump CABG)术后早期左心功能的改变规律.方法:于术前、术后即刻(0 h)、4、8、12、20、44 h对25例行CABG的患者(on-pump 12例,off-pump 13例)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计算并分析心排血指数(CI)、左室做功指数(LVSWI).结果:On-pump组CI、LVSWI于术后4 h降至最低点,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此后回升,CI于术后12 h显著高于术前(P<0.01),但LVSWI术后44 h仍显著低于术前(P<0.05);Off-pump组CI、LVSWI术后亦下降,CI低点出现在术后4 h,后回升,至术后12 h已显著超过术前(P<0.01),但LVSWI术后呈持续缓慢下降,低点在术后44 h;两组间LVSWI的最大降幅无显著差别.结论:在术后早期on-pump与off-pump CABG患者的左心功能均会出现下降,on-pump CABG组下降早,但总体下降程度两组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米力农和多巴胺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CABG)重症冠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择期CABG术的重症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主动脉开放停机后经静脉微量泵注射多巴胺5~8μg/(№·min)、硝酸甘油0.5~1μg/(kg·min);B组开放停机后先静脉注射米力农负荷量50μg/kg,随后经静脉微量泵注射0.375-0.75μg/(kg·min)、硝酸甘油0.5~1μg/(kg·min);两组均用药至术后72h后逐渐减量停药。于术前(T0),停机后(T1),术后8h(T2),24h(T3),48h(T4),72h(T5)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eart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心脏指数(cardiacindex,CI)、平均肺动脉压(meanpulmonaryarterialpressure,MPAP)、肺血管阻力(pulmonaryvascularresistance,PVR)和周围血管阻力(peripheralvas—cularresistance,SVR)。记录两组气管带管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留置时间。结果两组患者HR、MAP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两组患者T2-T5时CI均增加(P〈0.05),B组增加幅度较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T1比较,T2-T5时MPAP、PVR、SVR在A组患者变化不大,而在B组患者均降低(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带管时间,ICU的留置时间,B组患者短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较多巴胺能更有效改善重症冠心病CABG术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脂肪乳后处理对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的影响。方法 将心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20例,于主动脉开放即刻从体外循环机内快速注入200mL脂肪乳;对照组20例,同法注入200mL生理盐水。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及主动脉开放后0.5、1、2、4、24h采集桡动脉血,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同时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心脏复跳情况、多巴胺使用量和术后辅助呼吸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24h尿量和24h胸腔引流量。结果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多巴胺使用量、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24h尿量及24h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LDH、CK、CK-MB、cTnI水平均较主动脉阻断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LDH在主动脉开放后24h时降低(P<0.05),cTnI和CK在主动脉开放后4、24h降低(P<0.05),CK-MB在主动脉开放后2、4、24h时间点降低(P<0.05)。结论 体外循环脂肪乳后处理可以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的释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L-精氨酸、腺苷和组氨酸联合应用对心肌的保护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传统心脏停搏液中加入L-精氨酸、腺苷和组氨酸,观察改良心脏停搏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12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传统心脏停搏液(TBC)组和改良心脏停搏液(MBC)组.麻醉后建立体外循环(CPB),CPB开始后5min阻断升主动脉,于主动脉根部灌注传统心脏停搏液或改良心脏停搏液.阻断2小时后开放升主动脉,应用多巴胺和/或肾上腺素支持循环功能,达停机指标后停机,再观察30min.在CPB前(T1)、升主动脉开放后5min(T2)、停机(T3)和停机后30min(T4)抽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记录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多巴胺用量以及辅助时间.实验结束前取左心室心肌全层行病理检查.结果:12只犬均顺利脱机,但TBC组辅助时间比MBC组长(P<0.05),停机时多巴胺用量高(P<0.05).血浆cTnI浓度和CK-MB活性在T1时点相似(P>0.05),开放升主动脉后cTnI深度增高,但TBC组高于MBC组(P<0.05),TBC组CK-MB活性也高于MB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显示MBC组病理分级低于TBC组(P<0.05).结论:与传统心脏停搏液相比,心脏停搏液中加入L-精氨酸、腺苷和组氨酸能减少变力性药物的用量,缩短辅助循环时间,减少cTnI、CK-MB的释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米力农在伴有肺动脉高压的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30例伴有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婴幼儿随机分成米力农组和对照组.米力农组在主动脉阻断前15min静脉输注米力农负荷量,然后静脉维持;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注入生理盐水.所有患儿均于麻醉诱导后开胸前(T1),主动脉开放后0.5h(T2)、3h(T3)、6h(T4)、24h(T5)采桡动脉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用电镜观察两组体外循环前后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并记录分析心脏自动复跳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监护时间.结果 与T1比较,两组其余各时点CK-MB、cTnI、MDA值均升高,SOD降低;在主动脉开放后米力农组cTnI、CK-MB、MDA低于对照组,而SOD高于对照组.组织学上米力农组心肌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米力农组心脏自动复跳率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监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力农能减轻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心肌损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使用大剂量抑肽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成A组(抑肽组,n=20)和B组(对照组,n=20),A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1次加入5×104kIU/kg抑肽酶;B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相等容量的乳酸林格液代替。分别于围术期多时点采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的水平,记录两组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开放至复跳时间、自动复跳或电击复跳、复跳后低血压情况。结果A、B两组cTnI在CPB开始后均不同程度升高,A组升高值较B组低,在CPB后各时点的差异显著(P<0·01)。CK、CK-MB明显高于转流前,至开放循环72h后恢复至CPB前水平,A组的变化值均较B组小(P<0·01)。A组心脏自动复跳率、窦性心率恢复率高于B组(P<0·05)。电除颤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复跳后低血压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手术使用大剂量抑肽酶能加强心肌保护的效果,抑肽酶预处理减轻心肌缺血和再灌注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4):112-1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麻醉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筛选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三家医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72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方法两组均予麻醉前吗啡10 mg肌肉注射,治疗组入室后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h)微量泵静脉注入,泵注10 min,随后以0.5μg/(kg·h)维持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予生理盐水输注。两组诱导方式:咪唑安定5 mg、罗库溴铵1 mg/kg、舒芬太尼1.0μg/kg、依托咪酯0.1~0.2 mg/kg,术中维持予丙泊酚3~8 mg/(kg·h)静滴、1.5%~2.5%浓度七氟烷吸入,并予罗库溴铵和舒芬太尼间断追加。手术均行正中胸骨切口,建立体外循环后,采用浅低温(28℃~30℃),常规流量灌注,维持血液稀释(血红细胞压积20%~25%),心肌保护采用4份冷血∶1份晶体高钾停跳液行冠状动脉灌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0)、插管后(T1)、切皮时(T2)、劈胸骨时(T3)、CPB前(T4)、CPB停机10 min后(T5)的MAP、HR变化情况,及CPB前(T4)、CPB停机24 h后(T6)CK-MB、cTnI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跳情况,最低鼻咽温。结果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开放后自动复跳例数、最低鼻咽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1~5时点MAP水平显著低于T0,与对照组比较,T1~4时点M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T1~4时点HR水平显著低于T0,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1~4时点H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CPB前的CK-MB、cTnI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PB停机后24 h,两组患者的CK-MB、cTnI水平较CPB前比较显著提高,且治疗组患者的CK-MB、c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麻醉中予以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心肌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期间血浆钙离子的变化及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以指导临床合理补钙.方法选择30例体外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A组(对照组15例)和B组(实验组15例).B组在开放主动脉时,经静脉回流给予氯化钙1g,A组病人给予相同容积生理盐水.所有病人分别在术前、转流20min、开放主动脉后10min及停机后1h,采静脉血2ml,离心后用Varian40P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浆钙离子浓度.结果A组在体外循环开始20min、开放主动脉10min及停机后1h与术前相比血浆钙降低(P<0.05);B组在体外循环开始20min与术前相比血浆钙降低(P<0.05),在开放主动脉10min及停机后1h血浆钙回升至术前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A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体外循环期间血浆钙随转流时间以及血液稀释而有下降趋势,在开放主动脉10min后加入1g氯化钙,可有效地提升血浆钙浓度使其恢复至正常水平,有助于心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