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慧  杨志英 《吉林医学》2012,33(16):3369-3372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治疗(MNT)和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联合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GDM单胎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9例)给予低血糖指数个体化营养治疗和孕妇体操治疗,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饮食和运动指导,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孕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孕期体重和体质指数(BMI)的增长,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围产期结局。结果:试验组的FBG、2 hPBG和HbA1c的控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增重、每周增重、孕期BMI增加、每周BMI增加及新生儿出生体重试验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治疗联合运动疗法对GDM有积极的治疗作用,能有效控制血糖及孕期体重增长,新生儿出生体重理想,有助于改善围产期结局,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
周龙  费樱  马莉  谭玉洁 《重庆医学》2013,(22):2574-2577,2581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与CAPN-10基因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贵阳地区无血缘关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组)、100例糖耐量受损孕妇(GIGT组)和100例糖耐量正常的妊娠妇女(NGT组,即对照组)的CAPN-10基因19、43及63位点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对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发展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CAPN-10基因43位点GG基因型频率分布在GDM组均显著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GDM组均显著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位点和63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GDM组、GIGT组与NG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43、63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在GIGT组与GD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GDM组和GIGT组的年龄、孕期BMI、△BMI、FPG和2h-PG均较NGT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糖尿病家族史在GDM组较NGT组升高(22%vs 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PN-10基因SNP 43位点多态性、糖尿病家族史、△BMI、年龄均增加了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的危险度。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可能与CAPN-10基因SNP 43位点G等位基因相关,而与16和63位点无关。CAPN-10基因SNP 43位点多态性、糖尿病家族史、△BMI和年龄是GDM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可能增加了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冯雪梅 《吉林医学》2010,(34):6220-622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以1067例单胎孕妇及分娩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糖结果将产妇分为四组,即血糖正常组、GCT组(仅糖筛查异常)、GIGT组(糖筛查及糖耐量试验一项异常)、GDM组(妊娠期糖尿病)。分别对4组产妇分娩新生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中GCT组(仅糖筛查异常)与对照组(血糖正常组)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IGT组中早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巨大儿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妊娠期糖代谢不同程度的异常对新生儿影响不同。OGTT异常与GDM一样对新生儿有危险,可使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4.
杨凯青 《吉林医学》2012,(32):6989-6991
目的:研究孕妇身体质量指数和其孕期增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分娩的孕妇1 044例,根据不同的孕妇身体质量指数分为三组,根据孕期体重增加的不同幅度分为三组,比较各组的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早产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结果:超重组的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组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增重不足组的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增重合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重过多组的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产后出血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高于增重合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长的增幅对分娩结局有影响,孕前保持正常体重、孕期合理营养控制适宜的体重增长有利于取得理想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产后糖代谢转归情况及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并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北京妇产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分娩及产后随访的62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后6~8周糖代谢恢复情况分为糖代谢正常组(444例)和糖代谢异常组(180例),了解两组转归的相关因素。结果 1)444例孕妇产后6~8周糖代谢恢复正常,占71.2%,180例孕妇产后6~8周糖代谢仍然异常,占28.8%,其中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18例,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32例,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130例;2)产后糖代谢异常组孕期GDM诊断的孕周较糖代谢正常组早,空腹血糖、孕前及产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脂均较正常组高,孕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合并相关合并症、DM家族史的比例较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母乳喂养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孕妇的年龄、孕产次以及孕期体质量增长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大部分GDM孕妇产后6~8周糖代谢可恢复正常,28.8%(180例)的孕妇产后仍然存在糖代谢异常;2)孕妇GDM诊断孕周早、孕期空腹血糖高、DM家族史、孕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孕期合并相关合并症、孕前及产后高BMI、高脂血症等均为产后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导致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订更好的防治措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妇产科行常规孕检且住院分娩的健康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妊娠期糖筛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提示无血糖升高;选取于本院行常规孕检且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0例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为26.7%,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孕妇的单因素分析发现,空腹血糖、胆固醇、胰岛素、孕期增重是巨大儿发生的相对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对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空腹血糖、胆固醇、胰岛素为巨大儿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应加强其孕期体重和空腹血糖水平的监护及管理,以减少巨大儿的发生及改善相关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24~28周以内体重增长超过12.5kg的孕妇,给予个体化营养运动指导64例作为实验组,未行系统指导6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胎儿窘迫、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妊娠期个体化营养运动指导对控制孕妇体重,利于减少围产期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增强母婴安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其孕期增长对妊娠结局及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双胎妊娠产妇333例,根据孕前BMI不同分为低BMI组(BMI< 18.5 kg/m2)64例、正常BMI组(BMI 18.5 ~25.0 kg/m2)221例、高BMI组(BMI >25.0 kg/m2)48例.分析双胎妊娠孕妇孕前BMI及其孕期增长与妊娠结局、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 高BMI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发生率均高于低BMI组和正常BMI组(P<0.05);低BMI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低于正常BMI组(P<0.05).3组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妊娠期糖尿病组孕期与无妊娠期糖尿病组BMI增长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子痫前期组孕期BMI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无子痫前期组(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产妇孕期BMI增长呈正相关性(r=0.178,P<0.001).正常BMI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 500 ~3 999 g的比例明显大于低BMI组(P<0.05),但与高BM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胎妊娠孕妇的孕前BMI、孕期BMI增长与妊娠结局及并发症、新生儿体重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孕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英妤 《医学综述》2012,(18):3124-3125
目的探讨孕期补钙(复合氨基酸螯合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进行产前体检的妊娠期妇女200例,以上孕妇孕周为17~24周。将上述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孕妇服用复合氨基酸螯合钙,每天1000 mg,连续服用至分娩前;对照组孕妇不服用包括复合氨基酸螯合钙在内的钙剂。观察两组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情况、孕期缺钙症状和孕37~40周时血钙水平。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腰腿痛、肢体麻木、腓肠肌痉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到孕37~40周时血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补充复方氨基酸螯合钙能够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李蓓 《当代医学》2012,(28):42-43
目的谈谈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前体重指数以及妊娠期体重指数增幅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妇产科门诊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50例,详细记录其孕前体重、身高和产前体重值,并计算相应的体重指数(BMI)及孕期体重指数增幅.按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幅分组,比较分析各组间围产结局的差异.结果妊娠前BMI对孕妇终止妊娠周有显著影响;孕期肥胖组和超重组孕妇发生胎儿窘迫、早产和子痫前期的危险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孕妇的羊水过多和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C组的新生儿发生巨大儿、低体重儿和低血糖的概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新生儿发生窒息和湿肺的概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DM孕妇孕前肥胖和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均可增加其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性,因此应控制GDM孕妇孕期体重指数总增幅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龚衍  杜晓红  肖兵  赵梓琳  秦娟  陈旭 《当代医学》2011,17(35):26-28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及母婴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91例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择94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孕产妇的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孕期增加体重、并发症、早产率、剖宫产率、低体重儿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孕产妇的居住地、产次、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龄、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多与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生有关,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并发症、早产、剖宫产、低体重儿发生率增加.应针对有危险因素的孕妇加强孕期保健,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并分析孕妇体重增加幅度与孕期血糖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产检的1000名产妇,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孕妇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3组,根据孕期BMI的增幅可分为甲、乙、丙3组,根据孕期体重绝对值的增长分为A、B、C3组。分别检测以上3组产妇的血糖指标情况。结果:肥胖组产妇孕早期空腹血糖异常、OGTT异常及GDM比例分别为28.13%、46.88%、12.50%,血糖异常的比例高于正常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MI增幅过多、体重绝对值增幅过大的产妇血糖异常比例也较正常孕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孕期BMI增幅及孕期体重绝对值增长与孕期血糖异常密切相关,体重增加幅度过大可导致孕妇血糖异常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3.
田秀琴 《中外医疗》2014,(28):35-36
目的研究分析孕期体重管理对孕妇体重及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10月在该院进行建册、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单胎、身体健康且无严重并发症的8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孕妇在知情同意情况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0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的围生期健康检查和孕期指导,而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孕期体重管理以及饮食健康指导。观察两组孕妇孕期的体重增加情况、新生儿体重情况、不同BMI增幅孕妇的分娩方式以及孕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孕期体重增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BMI增长幅度在4-6 kg/m^2时,观察组的子痫前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BMI增长幅度〉6 kg/m^2时,观察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剖宫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给予孕期体重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孕妇体重增长,降低巨大儿的可能性,减少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剖宫产等发生率,同时改善孕妇围生期结局,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疗效。方法:将62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孕妇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低分子肝素治疗,所有孕妇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次日晨分别采血检测血液高凝状态指标变化(D-二聚体及FIB)、以多普勒超声检测羊水指数(AFI)。结果:两组治疗后D-二聚体及FIB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AFI值均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能改善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的血液高凝状态指标及羊水指数,具有抗凝、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流动人群中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及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抽样及历史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以美国医学会(institute of medicine,IOM) 2009年最新修订的孕妇孕期增重指南为标准,分析1 151例孕妇(流动人口302例,非流动人口849例)孕前BMI、孕期增重情况及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结果:非流动人群与流动人群孕妇孕前BMI、孕期增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流动人群孕妇中,不同孕前体重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330,P=0.119),流动人群中孕妇孕前为消瘦、肥胖及超重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过多者均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74,P<0.01);非流动人群孕妇中孕前超重及肥胖、孕期增重过多者生产巨大儿的几率较高,孕前消瘦、孕期增重不足者生产低体重儿的几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人口孕妇中,仅有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有影响,增重过多者生产巨大儿的几率较高;增重不足者生产低体重儿的几率较高(P<0.05).结论:流动人群中,孕期增重不合理者较多,非流动人群孕妇孕前BMI、孕期增重影响新生儿体重,流动人群孕妇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孕妇碘营养状况及甲状腺激素变化的特点,探讨妊娠期碘营养水平对孕妇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ACS-180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623例孕妇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冷消解快速尿碘定量检测方法测定孕妇尿碘含量。结果:孕晚期尿碘水平高于孕早、中期(P<0.05),孕早、中、晚期低尿碘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尿碘组FT3、FT4和β-HCG低于正常尿碘、低尿碘组(P<0.05),三组TSH差异无显著性(P>0.05)。孕早、中期FT3、FT4和β-HCG高于孕晚期(P<0.05),TSH低于孕晚期(P<0.05),不同尿碘、不同孕期孕妇甲状腺功能紊乱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孕早、中期孕妇存在碘摄入不足,高碘营养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但孕期内不引起甲状腺功能紊乱,不同碘营养水平及孕激素变化引起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差异不影响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背景 孕期增重过多已越来越普遍,但合理营养管理仍然存在争议,低血糖生成指数(GI)或低血糖负荷(GL)膳食可能比其他膳食方案减重更加明显。目的 对孕妇孕期进行低GL膳食干预,观察其对孕妇孕期增重及新生儿体质量和身长的影响,旨在为孕期合理膳食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7月在安徽省某妇幼保健院产检的孕妇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其中干预组按孕前体质指数和各孕期增重等级进行低GL膳食干预,从孕妇第1次产检开始,干预结点为新生儿出生;而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干预。孕妇的资本资料使用孕期基本信息调查表进行获取,并采用连续3日24 h膳食记录表收集孕妇各孕期膳食摄入情况并计算GI、GL值,记录孕妇孕期增重及新生儿出生身长、体质量、Apgar评分。结果 对照组失访6例,干预组失访3例,最终对照组94例、干预组97例纳入研究。两组孕妇孕早期GI、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孕中期、孕晚期GI、GL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孕(26±2)周前增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孕妇孕期总增重、孕期增重超标者占比、孕(34±2)周前增重、分娩前增重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妇实施低GL膳食干预,可使孕中、晚期增重速度放缓,减轻孕期总增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桂林地区正常妊娠孕妇合理的增长体重指数。方法采集238名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产前保健并知情选择的孕妇资料,记录单胎、初产妇的孕前体重、身高、产前体重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1)最佳数据从222名孕妇中得出,全部孕妇的平均增加体重为14.37kg(n=222);(2)孕妇妊娠期间体重增长与新生儿出生体重间无统计学关系;(3)孕前不同体重指数(BMI)与新生儿体重间无统计学关系。结论在桂林地区不同的BMI值人群中推荐桂林地区孕妇体重增加为14kg。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孕期规范化饮食运动管理对预防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价值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咸阳彩虹医院进行产前检查且最终生产的孕妇126例,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孕妇孕产期间接受常规的健康指导,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饮食运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体质量变化,并对比分娩结局。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FPG、2hPG及HbA1c水平较干预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FPG、2hPG及HbA1c水平、孕妇分娩时BMI及孕期增重、孕妇GDM发生率、剖宫产占比、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更低(P<0.05)。结论 孕期进行规范化饮食运动管理对于孕妇血糖水平及体质量的控制效果较好,可有效地减少GDM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孕中期妇女膳食状况对妊娠期糖代谢的影响,为孕中期采取相应护理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研究,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随机选取符合条件的对象455例进行膳食状况调查,追踪糖代谢状况。糖代谢相关膳食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 追踪至结局417例,糖代谢异常35例,其中糖耐量异常21例(4.8%),妊娠期糖尿病14例(3.2%)。logistic回归发现摄入奶粉且时间不超过3个月是糖代谢异常的保护因素(OR<1,P<0.05),每天肉类摄入50 g以上、鱼虾蟹贝类摄入100 g以上是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肉类、鱼虾蟹贝类摄入过多可使糖代谢异常风险增加;摄入孕妇奶粉且时间不超过3个月可降低糖代谢异常风险。护理人员针对相应问题进行营养宣教,将有利于孕妇血糖水平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