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方法。方法:将140例脑血管病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滴入;对照组采用间断气道滴注。两组病人采用的湿化液相同,均为生理盐水、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量泵持续湿化法明显优于传统间断气道滴注湿化法,气道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丁银蓉  叶芒芒  何敏 《浙江医学》2019,41(2):189-191
目的探讨持续湿化联合间断氧气雾化对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方法将80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持续湿化联合间断氧气雾化)、对照组(常规微量泵持续滴注气道湿化)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痰液黏稠度及气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湿化不足的情况发生;观察组湿化过度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湿化适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前,两组患者痰液α-酸性糖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后第1、3、5天,观察组痰液α-酸性糖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前后各时间点痰液α-酸性糖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呼吸道黏膜损伤、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等气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常规微量泵持续滴注法比较,持续湿化联合间断氧气雾化法更符合人体气道生理特点,在改善痰液黏稠度、提高湿化效果、减少气道不良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吕月  马晶晶 《浙江医学》2017,39(7):593-584,596
目的探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护理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护理的44例气管切开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传统间断气管内湿化法护理的38例气管切开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气道并发症发生情况、气道湿化效果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均无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等气道并发症发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气道湿化效果、睡眠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效果好、气道并发症少、对睡眠影响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钟永仲 《中外医疗》2011,30(28):48+50-48,50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方法。方法将140例脑血管病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滴入;对照组采用间断气道滴注。2组病人采用的湿化液相同,均为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庆大霉素,比较2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量泵持续湿化法明显优于传统间断气道滴注湿化法,气道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的效果。方法随机将40例气管切开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气道,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的气道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法,并进行连续观察、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形成痰痂、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的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结论气道湿化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法明显优于传统气道内的定时、间断滴注湿化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并对比微量泵持续滴入气道湿化与注射器间歇灌注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将116例重症监护室需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组与常规间断气道湿化组,对1周后2组间肺部感染、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吸痰次数及护理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常规间断气道湿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泵持续滴入气道湿化组痰痂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注射器间歇灌注湿化组(P<0.05);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组日均吸痰次数与日均护理用时均低于注射器间歇灌注湿化组(P<0.05).结论 微量泵持续滴入较注射器间歇灌注湿化效果更佳,并发症更少,且能有效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陈雪真 《吉林医学》2005,26(3):253-253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的两种气道湿化方法,间断湿化法和持续湿化法。方法:对64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二组A组用间断湿化法,B组用持续湿化法,两种湿化方法从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支气管水肿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持续湿化法效果优于间断湿化法,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持续湿化法优于间断湿化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两种气道湿化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气管切开脱机后行气道湿化72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间隔交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采用气管切开导管接一次性湿热交换器(人工鼻)联合微量泵持续泵入湿化法;对照组37例,采用间断氧气驱动雾化联合微量泵持续泵入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刺激性呛咳次数、平均例/日吸痰次数、湿化导管脱出次数、痰培养阳性例数以及气道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刺激性呛咳次数、例/日吸痰次数、湿化导管脱出次数及痰培养阳性数均少于对照组,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人工鼻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氧气驱动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湿化的不同方法(包括雾化吸入法、人工鼻湿化法、微量泵持续泵入法、气管内间断滴入法)的效果差异性。方法选取60例需要气道湿化的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雾化吸入法、B组为人工鼻湿化法、C组为微量泵持续泵入法、D组为气管内间断滴入法),运用统计学分析法观察不同湿化方法的效果差异性。结果雾化吸入法满意率最高,为93%;人工鼻湿化法以及微量泵持续泵入法满意率次之,分别是60%及67%;气管内间断滴入法满意率最差,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雾化吸入法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为7%;人工鼻湿化法以及微量泵持续泵入法并发症发生率次之,均为40%;气管内间断滴入法并发症发生率为最高,为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法相对其他湿化法更能达到理想湿化效果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周小梅 《右江医学》2007,35(1):50-51
目的探讨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的排痰效果。方法将4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对照组采用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法,观察两组的排痰效果、排痰次数、排痰时间。结果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效果优于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法,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效果好、方法简单、节省人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呼吸机加温湿化器在气管切开中进行气道湿化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40例颅脑手术后气管切开不需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器与空气稀释面罩连接,进行持续加温湿化方法;对照组20例,应用微量泵控制湿化液持续气道滴入。比较两组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痰液稀释度优于对照组(P<0.01);刺激性呛咳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痰痂形成,气道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日吸痰次数、吸痰时和吸痰后对血氧饱和度值的影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加温湿化器在气管切开中气道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2.
邓李敏 《吉林医学》2015,(9):1912-1913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应用微泵持续泵入盐酸氨溴索湿化气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重度烧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湿化气道方法,试验组采用微泵持续泵入盐酸氨溴索湿化气道。结果:治疗组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微泵持续泵入盐酸氨溴索湿化气道优于传统的间断湿化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持续输液泵气管内滴药法与间断气管内滴药法对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气管插管病人40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20例气管插管患者应用持续输液泵滴药湿化法湿化气道,对照组20例用间断气管内滴药法湿化气道,两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内感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输液泵气管内滴药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  相似文献   

14.
蔡家娣  肖欢  马琳  刘婷 《湖南医学》2014,(10):2052-2053
【目的】比较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在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的湿化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硅胶材质的气管套管,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法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气道内间段滴入加湿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肺部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气道湿化效果良好率为9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3%(7/30);观察组肺部感染1例,发生率为3.3%,对照组肺部感染6例,发生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法可保证气道湿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利于控制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2):138-141
目的探讨微量泵持续恒温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卧床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2例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卧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微量泵持续常温气道湿化护理,观察组予以微量泵持续恒温气道湿化护理。比较两组湿化效果、气道并发症,湿化护理前后评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气管切开后24 h,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湿化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气管切开后48 h、14 d,观察组的气道湿化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刺激性干咳、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气管导管堵管和呼吸做功增加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切管切开后14 d,两组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恒温气道湿化能够提高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卧床患者的气道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并分析持续湿化在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1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76例喉癌气管切开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于对照组38患者使用间断注射器推注法进行注射,观察组持续气道湿化法采取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记录好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痰液量、痰液颜色、粘稠程度、气道损伤、痰痂形成情况情况。结果:观察组痰液粘稠、气道损伤、痰痂形成与呼吸道感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道湿化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取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护理法的成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7.
杨杰民 《右江医学》2010,38(2):174-176
目的观察一次性精量输液器应用于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应用一次性精量输液器持续滴注湿化法湿化气道,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的间断湿化法湿化气道,对比观察两组吸痰次数、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气道湿化工序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气道湿化工序、吸痰次数、痰液黏稠度、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1),肺部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精量输液器持续滴注湿化法湿化气道临床效果优于原常规的间断湿化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及对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气管切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应用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60例应用传统的间断或定时气道湿化法,并进行连续观察。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和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吸痰时及吸痰后2~5min实验组经皮血氧饱和度均值高于对照组。结论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吸痰次数,减轻吸痰所致低氧血症程度并缩短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定时定量气道内间断湿化法与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内湿化法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等优缺点.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1月-6月入住我院并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的40例患者,将此组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实验组气管插管患者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内湿化法;对照组用气管内定时定量间断湿化法,对比观察两组气道湿化的效果并做统计学分析.根据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疗效结果,从肺部感染、痰阻、气道粘膜出血、刺激性咳嗽等四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痰痂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和肺部感染发生的例数为0例,而对照组痰痂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的总例数为4例,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结论 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内湿化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定时定量气管内间断湿化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痰涤雾化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经皮气管切开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67例重型颅脑损伤经皮气管切开术后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2组均予西医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给药湿化加自拟痰涤雾化液高频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给药湿化加氨溴索注射剂高频氧气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经7 d治疗后,治疗组的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比对照组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7.1%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涤雾化液高频氧气雾化吸入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