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建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558-3558
本文主要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调脂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高血脂症患者44例,其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60.2±13.2)岁.入选前4周停用调脂药物,除外肝、肾、甲状腺疾病及Ⅰ型糖尿病、药物所致的高血脂症等.均符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建议”的标准[3]:TC≥5.18 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TG≥1.70 mmol/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LDL-C≥3.37 mmol/L为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HDL-C<1.04mmol/L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2.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并高胆固醇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1-02~2003-04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及<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1]确定入选患者,经询问病史及相关检查排除肝肾疾病、甲状腺疾病、1型糖尿病、痛风、药物所致高胆固醇血症及家族性纯合子高胆固醇,排除近3个月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及重大手术史者,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至少2周内未服用血脂调节药.符合以上标准105例,男65例,女40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2.18岁.其中TG>1.70 mmol/L者78例,HDL-C男≤1.04 mmol/L,女≤1.16 mmol/L者39例.陈旧性心肌梗塞25例,稳定性心绞痛82例,合并高血压42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的2型糖尿病18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单纯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01-04/2002-06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56例(未合并高血压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2例(合并高血压组).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激光血管内照射采用北京产HN800L型氦-氖激光仪,光纤末断输出功率2mV,每天照射1次(45min),5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4 d,观察2个疗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③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水平.按试剂盒说明书配制标准液,血浆2 μL稀释为20 μL,加入显色剂180μL,37℃10 min,酶标仪测定546 nm吸光度(A值),绘制标准曲线,计算NO2-(μmol/L)浓度,即为一氧化氮水平.④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9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合并高血压患者明显,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高血压组(P<0.01).②未合并高血压组和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后血浆内皮素水平和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44.36&;#177;3.25)mmol/L,(42.94&;#177;3.83)mmol/L,(0.32&;#177;0.03)%,(0.30&;#177;0.04)%;治疗前:(78.22&;#177;5.24)mmol/L,(65.21&;#177;6.17)mmol/L,(0.45&;#177;0.05)%,(0.44&;#177;0.06)%,P<0.05~0.01];一氧化氮水平和红细胞聚集时间及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高于/长于治疗前[治疗后:(1.91&;#177;0.72)mmol/L,(1.87&;#177;0.68)mmol/L,(7.69&;#177;0.69)s,(7.34&;#177;1.23)s,1.82&;#177;0.10,1.83&;#177;0.08;治疗前:(1.24&;#177;0.32)mmol/L,(1.06&;#177;0.43)mmol/L,(4.84&;#177;1.03)s,(4.79&;#177;1.17)s,0.98&;#177;0.14,1.05&;#177;0.09,P<0.01].结论:①2 mV剂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能明显改善合并与未合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②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糖代谢紊乱较未合并高血压患者严重.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一致证实 ,应用他汀类进行冠心病1级或 2级预防能显著降低死亡率和冠脉事件发生率 [1 ] ,本研究旨在观察小剂量辛伐他汀对血脂异常 ,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所有病例在未服降脂药物和维持低脂饮食 1~ 2周内 2次血清胆固醇 (TC)≥ 5 .72 mmol/ L或合并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 C) ,男≤ 1.0 4 m mol/ L ,女≤ 1.17mmol/ L及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 DL - C)≥ 4 .6 4 mmol/ L ,平均基础TC6 .5 mmol/ L,L DL- C4 .0 2 mmol/ L,HDL- C1.16 mmol/ L,共入选对象 36例 ,…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加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以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8月-2008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3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48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接受罗格列酮加二甲双胍为期12周治疗。试验开始和结束日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ast plasma glucose,FPG)、血清胰岛素(serum insulin,FINS)、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blobin,HbA1c)以及标准餐后2h血糖(postprandial2hours blood glucose,2hPPG)和胰岛素(postprandial2hours insulin,2hPINS)。胰岛素敏感性采用HOMA2模型公式评价。结果 12周时FPG、FINS、2hPINS、HbA1c均较治疗前基线时下降,分别为(8.16±2.37)mmol/L与(6.57±1.90)mmol/L,(8.84±8.07)mU/L与(7.28±6.84)mU/L,(26.87±3.13)mU/L与(20.18±13.25)mU/L,7.60%±1.71%与6.79%±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低于治疗前(2.77±0.90与3.74±1.61,P〈0.05)。其余代谢参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加双胍类药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不增加体重,无低血糖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1.1一般材料按照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对于本院住院和门诊初诊确诊并从来未接受过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平均(43±8)岁。空腹血糖(FPG)〉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10%。排除严重感染、严重肝肾疾患、心功能不全、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甲状腺功能异常者。  相似文献   

7.
刘博伟  尹福在  陆强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1):1846-1848
【目的】观察短期应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CSII)治疗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2年的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分析影响长期缓解率的相关因素。【方法】56例空腹血糖〉11.1mmol/L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2周的CSII强化治疗并随访2年,对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的FBG,2 hBG,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①CSII强化治疗2周后,56例患者的FBG、2 hBG、HbA1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Homa-IR较治疗前下降(P〈0.05),Homa-β较治疗前增高(P〈0.01)。②随访至24个月时仍有18例(32.14%)维持单纯饮食和运动治疗达良好血糖控制,其Homa-IR及Homa-β与停泵时比较无变化;另有38例(67.86%)血糖控制不佳,继续胰岛素和(或)口服药治疗,此组患者在入选时HbA1c水平、治疗后血糖达标天数及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均较高(P〈0.05)。【结论】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能改善和(或)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重建饮食和运动治疗对血糖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8.
杜晓梅 《华西医学》2010,(11):2012-2014
目的对比分析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75/25和人胰岛素优泌林70/30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糖的控制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08年7月107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赖脯胰岛素75/25组54例,每日早、晚餐前10min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75/25,剂量0.5~0.7U/(kg·d);优泌林70/30组53例,每日早、晚餐前30min注射优泌林70/30,剂量0.7~1.0U/(kg·d),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日胰岛素总量、血糖控制情况、体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赖脯胰岛素75/25组FBG由(15.4±3.1)mmol/L降为(6.5±1.4)mmol/L(P〈0.05)、PBG-2h由(22.2±6.5)mmol/L降至(9.23±2.51)mmol/L(P〈0.05);优泌林70/30组FBG由(14.9±3.0)mmol/L降为(6.7±1.7)mmol/L(P〈0.05),PBG-2h由(21.7±7.3)mmol/L降至(11.10±2.73)mmol/L(P〈0.05)。治疗3个月后赖脯胰岛素75/25组HbA1c水平明显下降,与优泌林70/30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胰岛素用量赖脯胰岛素75/25组较优泌林70/30组低(P〈0.05),体质量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差异性(P〉0.05)。结论赖脯胰岛素75/25治疗2型糖尿病,HbA1c水平更低,达标患者的比例更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单纯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01-04/2002-06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56例(未合并高血压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2例(合并高血压组)。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激光血管内照射采用北京产HN800L型氦-氖激光仪,光纤末断输出功率2mV,每天照射1次(45min),5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4d,观察2个疗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③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水平。按试剂盒说明书配制标准液,血浆2μL稀释为20μL,加入显色剂180μL,37℃10min,酶标仪测定546nm吸光度(A值),绘制标准曲线,计算NO2-(μmol/L)浓度,即为一氧化氮水平。④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9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合并高血压患者明显,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高血压组(P<0.01)。②未合并高血压组和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后血浆内皮素水平和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44.36±3.25)mmol/L,(42.94±3.83)mmol/L,(0.32±0.03)%,(0.30±0.04)%;治疗前:(78.22±5.24)mmol/L,(65.21±6.17)mmol/L,(0.45±0.05)%,(0.44±0.06)%,P<0.05~0.01];一氧化氮水平和红细胞聚集时间及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高于/长于治疗前[治疗后:(1.91±0.72)mmol/L,(1.87±0.68)mmol/L,(7.69±0.69)s,(7.34±1.23)s,1.82±0.10,1.83±0.08;治疗前:(1.24±0.32)mmol/L,(1.06±0.43)mmol/L,(4.84±1.03)s,(4.79±1.17)s,0.98±0.14,1.05±0.09,P<0.01]。结论:①2mV剂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能明显改善合并与未合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②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糖代谢紊乱较未合并高血压患者严重。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0—06/2001—12用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患者118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我院内干科病房住院患者,观察条件:(1)总胆固醇(TC)≥6.50mmol/L、甘油三酯(TG)≥1.86mmol/L、高密度脂蛋白固醇(HDL—C)≤2.00mmol/L。  相似文献   

11.
肺癌并糖尿病围术期治疗2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们诊治的肺癌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 2 3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从 1 991 - 1 0~ 2 0 0 1 - 1 1我们共手术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651例 ,其中合并糖尿病 2 3例 ,手术治疗 2 0例 ,开胸探查 3例。男 1 4例 ,女 9例。年龄 42~ 67岁。右肺病变 1 5例 ,左肺病变 8例。中心型肺癌 8例。 (其中 3例无法切除 )。周围型肺癌 1 5例。TNM分期 1期 3例 , 期 1 4例 , a期 4例 , b期 2例。 2 3例患者均为 型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 7.0mmol/ L或餐后 2 h血糖 1 1 .1 mmol/ L)。其中 9例合并高血压病 ,3例并发蛋白尿。 1 5例有糖尿病…  相似文献   

12.
对弥可保与银杏叶制剂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49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按1999年WHO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病程8~16a,并明确诊断为DPN的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60±8)岁。本组在治疗前2周内血糖控制稳定(FPG〈7mmol/L,2hPG〈10.0mmol/L)。DPN诊断标准:有四肢末梢感觉异常或感觉障碍,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余静 《临床荟萃》2007,22(12):F0002-F0002
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为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减退。因此尽快纠正患者的高血糖状态既有利于保护胰岛残存β细胞功能又可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本实验以血糖较难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短期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特充)治疗的降糖效果[1]。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45~60岁,按1999年WHO诊断标准及分型确诊,初诊对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物失效,且尚未接受胰岛素治疗,入选时空腹血糖(FPG)≥10 mmol/L,随机血糖≥14.4 mmol/L,除外继发性糖尿病、电解…  相似文献   

14.
1 代谢综合征的定义 2005年5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在德国柏林对代谢综合征(MS)的最新定义^[1]:中心性肥胖(中国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合并以下四项指标中任两项:(1)TG〉150mg/dl(1.7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2)HDL—C,男性〈40mg/dl(1.04mmol/L),女性〈50mg/dl(1.30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3)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5mmHg,或已接受相应治疗或此前已诊断为高血压;(4)空腹血糖≥100mg/dl(5.6mmol/L),或此前已诊断2型糖尿病或已接受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有氧运动(如跳绳、慢跑)对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分为跳绳实验组、慢跑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2例。3组患者均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未给予药物治疗),跳绳实验组、慢跑实验组则同时辅以跳绳运动或慢跑运动,每天运动1次,每次持续40min,每周运动7d。于入选时及干预3个月后分别对3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等进行检测。 结果跳绳实验组和慢跑实验组餐后2h血糖、TC、TG、HDL、LDL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并且跳绳实验组HDL、LDL含量[分别为(1.3±0.3)mmol/L、(2.0±0.5)mmol/L]亦显著优于慢跑实验组相应水平[分别为(1.1±0.6)mmol/L、(3.7±0.7)mmol/L],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跳绳运动、慢跑运动均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并且以跳绳运动对患者血脂代谢的改善作用较显著。  相似文献   

16.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I405V多态性与辛伐他汀的调脂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I405V多态性对血脂水平及辛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血脂异常患者369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I405V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对其中211例伴高胆固醇血症的冠心病患者给予辛伐他汀20 mg/d治疗,4周后测定血脂变化值,分析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I405V多态性与基线血脂及服用辛伐他汀后血脂变化值的相关性.结果:血脂异常患者36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1]中国北方血脂异常患者中的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I405V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Ⅱ基因型22.5%,Ⅳ基因型50.0%,ⅤⅤ基因型22.5%.[2]不同基因型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4周后,Ⅱ基因型患者三酰甘油下降最多,Ⅳ基因型次之,ⅤⅤ基因型下降最少.Ⅳ基因型比Ⅱ基因型的总胆固醇降低值减少了0.27 mmol/L(P=0.01),ⅤⅤ基因型比Ⅱ基因型的三酰甘油降低值减少了0.40 mmol/L(P<0.01).Ⅳ+ⅤⅤ基因型比Ⅱ基因型的总胆固醇降低值减少了0.31 mmol/L(P<0.01).[3]调整了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混杂因素的影响作用后,Ⅱ基因型患者服药4周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较多,Ⅳ+ⅤⅤ基因型下降较少.Ⅳ+ⅤⅤ基因型比Ⅱ基因型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值减少了0.27 mmol/L(P=0.03).而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值在不同基因型患者中差异不明显.[4]基因型频率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的检验采用卡方检验;不同基因型间基线血脂和服药后血脂变化值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基因型和基线血脂以及服药后血脂变化的标准回归系数(β)大小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论: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的Ⅱ基因型携带者对他汀类药物调脂疗效的反应最强.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I405V多态性可能是预测北京地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他汀类药物调脂效应个体化差异的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吴岩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1729-1730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Ⅱ)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Ⅱ)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和胰岛口细胞功能改变。【方法】将40例空腹血糖≥8.0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组和MSⅡ组,每组20例,进行2周强化治疗,以末梢空腹血糖≤6.1mmol/L和餐后2h血糖≤7.8mmol/L为血糖控制目标。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计量,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胰岛素用量、这标时间。【结果】两组间胰岛素用量、迭标时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其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Ⅱ和MSⅡ都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得到同样程度改变,但CSⅡ组具有快速降血糖、缩短住院日和减少胰岛素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空腹血糖(FPG)切点对肥胖人群7年后代谢异常状况的影响。[方法]2000年筛查出的583例单纯肥胖者[体重指数(BMI)≥25kg/m^2],分为FPG〈5.6mmol/L组264例和FPG5。6~6.1mmol/L组319例,测定BMI、腰围(WC)、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PG、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7年后对上述人群进行随访。【结果】共随访到524例,随访率为89.9%。FPG5.6~6.1mmol/L组血脂异常、高血糖以及同时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和高血糖的累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FPG〈5.6mmol/L组(分别为51.0%、46.3%、38.2VS41.2%、36.0%、28.1%,均P〈0.05)。随访资料比较,FPG5.6~6.1mmol/L组wHR、SBP、DBP、TC、TG、HDL-C、LDL-C、FPG、2hPG、Fins、HOMA-IR与本组基线时比较及与FPG〈5.6mmol/L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FPG与wC、wHR、SBP、DBP、TC、TG、HDL-C、LDL-C、2hPG、Fins及HOMA-IR呈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FPG5.6~6.1mmol/L组患者已存在与代谢综合征有关的代谢组分异常,IFG下限切点下调至5.6mmol/L更有利于提高对中国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测和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9.
2003年9月~2005年5月,我院收治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42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男19例,女23例,45~80岁,平均60岁,均为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病程6个月~2年。对照组60例,男27例,女33例,48~75岁,平均60.5岁,均为2型糖尿病不伴脑梗死患者,病程1~18年。1.2方法糖尿病诊断标准按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脑梗死按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检查证实。血CH>6.0mmol/L和/或TG>1.7mmol/L诊断为血脂异常。血压>140…  相似文献   

20.
我院2004一01/2008—05收治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误诊2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15例,年龄37~77岁,平均58.27岁。16例有不同程度贫血,血红蛋白平均值为86g/L,胆固醇〉5.7mmol/L15例,甘油三酯〉1.7mmol/L12例,血糖〈3.9mmol/L3例。X线检查示心影扩大10例,胸腔积液5例,心电图示心动过缓18例,T波低平或倒置14例,低电压8例,心脏彩超示心包积液3例。头CT示腔隙性脑梗死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