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航  李学旺 《中国医刊》2000,35(11):44-46
血浆置换是一项在近 2 0年迅速发展的血液净化技术。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特别是难治性的重症疾病。目前这项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日趋成熟和广泛。1 血浆置换的种类1 91 4年Abel首次提出了血浆置换的概念 ,但直到70年代中期 ,这项技术才开始被广泛用于临床。 80年中期我国陆续开始应用血浆置换治疗各种重症疾病。传统的血浆置换是将患者的血浆非选择性的分离 ,再将去除血浆后的血液有形成分以及所需补充的白蛋白 (或血浆 )、平衡液等回输体内 ,以达到治疗目的。由于去除了大量血浆需要大量的白蛋白或新鲜冻干血浆作为置换液 ,每治疗一次约…  相似文献   

2.
膜式血浆置换153例次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 15 3例次膜式血浆置换 (PP)临床治疗经验 ,比较单、双滤法PP清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 (C3 )的效果。方法 :6 2例患者 ,行 77例次单滤法、76例次双滤法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及副作用 ,比较IgG、IgA、IgM、C3 、蛋白电泳等变化。结果 :PP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双滤法前后IgG分别为 :(2 2 .0 2± 15 .6 2 )、(11.40± 8.12 ) g/L(P <0 .0 0 1) ,IgM分别为 :(12 74.39± 816 .6 8)、(781.6 7± 5 6 9.6 )mg/L(P <0 .0 0 5 ) ,副作用发生率 10 .45 % ,单滤法为 18.18% ,双滤法为2 .6 3%。结论 :膜分离法PP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双滤法也能有效清除IgG。  相似文献   

3.
治疗性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性血浆置换(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部分,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特殊的装置分离血浆与血液细胞,然后将血液细胞与新补充的TPE液一起回输体内,以便清除患者体内的致病物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近几年来临床应用广泛,技术日趋成熟,大大改变了一些难治性、复杂性疾病的治疗,为临床治疗学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黄向阳 《医学文选》2005,24(6):1041-1044
血浆置换(PE)是一系列血液净化疗法之一。方法就是将全血分离成血浆和细胞成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然后遗弃患者血浆并用健康人血浆或血浆代用品予以替补,这“一丢”和“一补”两个程序就构成了“血浆置换”的全过程[1]。随着PE疗法技术的改进,适应征不断扩大,对许多难治  相似文献   

5.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应用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血库张志坚目前国内外已将血浆置换用来治疗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广泛应用,血浆置换疗法在抢救危重病人中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清除或减少患者血浆中与疾病有关的毒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用膜滤过方式血浆置换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患者 42例 ,男 16例 ,女 2 5例。年龄 18~ 70岁 ,平均 (49.6 6± 2 3.46 )岁 ,共进行了 10 2次血浆置换。原发病为肝功能衰竭 15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 10例 ;多发性骨髓瘤 8例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表现为急进性肾炎 5例 ;淀粉样变 2例 ;格林巴利氏综合症 1例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1例。利用常规血透机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在血路泵管和透析器之间串联连接一膜式血浆分离器 ,补充的冰冻新鲜血浆或配制的白蛋白溶液由血浆分离器和透析器之间的动脉管路输入 ,经透析处理后进入患者全内。每…  相似文献   

7.
血浆置换疗法的临床应用愈来愈广泛 ,许多过去被称作为“难治或不治之症”经血浆置换治疗后 ,不少疾病得到控制甚至被治愈。本文总结了 5 0例患者 ,共行血浆置换 1 42例次 ,治疗疾病涉及内科各个领域 ,神经系统疾病占32 % ,血液系统疾病占 1 2 % ,肾脏移植占 1 0 % ,肾脏疾病占 8% ,代谢性疾病占 6 % ,皮肤及免疫性疾病各占 2 % ,肝脏疾病 (重症肝炎、药物性肝损害、梗阻性黄疸等 )占 2 2 % ,其它 (药物中毒等 )占 6 %。血浆置换不仅能够迅速清除体内的致病因子 ,而且能够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 ,恢复补体、凝血因子和调理因子的功能 ,修复损伤…  相似文献   

8.
9.
对6例重度药物中毒患者应用血浆置换(PE)的方法治疗,评价其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1年2月~2003年6月应用PE加支持、补液、对症治疗,抢救6例重度药物中毒患者。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23~52岁。氯  相似文献   

10.
戴梦玲  陈玉冲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2):1388-1389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置换技术(DFPP)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173例次)行DFP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47例(173例次)好转45例,2例转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总有效率达95.6%。173例次均顺利完成DFPP治疗,由于治疗前均常规应用地塞米松,未出现过敏反应,有2例治疗过程中有一过性血压下降,调整血流量及置换液流量后血压恢复正常。余患者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DFPP对多种危重疾病的治疗起到迅速缓解症状的作用,为病因治疗创造了时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张厚勤 《中外医疗》2009,28(28):1-2
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成分输血,成分输血以其针对性强、制品浓度高.疗效好,方便安全.不良反应少、综合利用、节约血源等特点成为当前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随着成分输血的广泛应用,新鲜冰冻血浆和血浆冷沉淀的临床应用日益显现出它的重要。现将它们的临床应用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在双髋关节置换手术中 ,应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和自身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33例双髋关节置换手术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 ,补充禁食所失液量和采血量等量的血浆代用品— 6 %贺斯 ,于桡静脉处采血 6 0 0~ 80 0 ml,待手术需输血时 ,回输自体血。于血液稀释前后及自身血回输后取血样测定 Hb、HCT、PL T,观察其变化。结果 :血稀后 Hb、HCT比血稀前明显降低 (P<0 .0 1) ,但 HCT仍在 2 5 %以上 ,PL T较前稍降低 (P<0 .0 5 ) ,自身血回输后 ,Hb、HCT、PL T明显上升 (P<0 .0 5 )。结论 :在双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技术和自身输血 ,可减少血液浪费及术后输血并发症 ,做到了血液保护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B型利钠肽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属于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NP)家族中的一员.利钠肽家族主要包括A型利钠肽(ANP),或称心房肽、BNP、C型利钠肽(CNP)、肾利钠肽(Renal Natriuretic Peptide,Urodilatin)及树眼镜蛇属利钠肽(Dendroaspis Natriuretic Peptide,DNP),结构上都有一个17-氨基酸二硫化物环(图1).  相似文献   

14.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含量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组、冠心组、脑梗组及糖尿病组患者Fg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极显著升高(P<0.01),同时与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及血脂等诸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Fg与血液粘度、血沉、血小板聚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并就其对疾病的影响和观察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抑郁症血浆皮质醇节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sot 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血浆皮质醇含量的变化。方法:对74例脑卒中患者在发病3周内进行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自评,根据其评分将患者分为卒中后抑郁组和卒中后非抑郁组 同时分别于清晨8时(8 am)、下午4时(4 pm)、夜间12时(12 mn)取静脉血进行血浆皮质醇含量测定。选择同时期我院核医学科血浆皮质醇节律检查正常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得数据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卒中后抑郁组、卒中后非抑郁组和对照组,血浆皮质醇含量均随时间不同而不同,其变化具有节律性(P〈0.01) 在3个时间点上,卒中后抑郁组、卒中后非抑郁组的血浆皮质醇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 但卒中后抑郁组、非抑郁组之间比较,血浆皮质醇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每组内部3个时间点分别比较,卒中后抑郁组8 am分别与4 pm和12 mn比较,卒中后非抑郁组和对照组在84、pm和12 mn之间分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卒中后抑郁组4 pm与12 m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血浆皮质醇含量较正常升高 卒中后抑郁患者不仅表现为血浆皮质醇含量升高,还表现为血浆皮质醇节律紊乱,具体为4 pm与12 mn失去正常的节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17.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自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mblu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是指受试者在完全自由活动情况下监测与记录24 h内的血压测量结果.与偶测血压相比,它具有反映各时点的血压状况、血压昼夜变化的规律、自动编辑提供平均血压标准差和各峰血压等诸多优点.目前这一技术已广泛用于高血压病的临床及其他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快速、准确作出病原学诊断。方法:用BACTEC-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261份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阳性标本最短为2.5小时,最为24-48小时内,阴性缩短至5天报告。阳性率达19.16%。结论:BACTEC-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提高了血培养阳性率,缩短了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19.
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家庭血压监测可有效反映患者院外血压真实水平,增强患者管理血压的参与意识,改善依从性,常用于评估血压的长期变化和降压治疗效果。随着电子血压计的普及和人们科学管理血压的意识逐渐提高,家庭血压监测的血压变异性即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HBPV)逐渐发展与应用,其不仅可以反映患者院外真实的血压波动情况,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事件、脑卒中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高血压的诊治过程中,控制血压同时监测HBPV对减少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有益。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家庭血压远程监测系统使血压水平的管理和HBPV的监测及计算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主要应用袖袋式间断血压监测和有创连续血压监测两种方式于麻醉医学和重症监护学进行血压监测,并于近年来开展了无创连续血压监测系统。袖带式间断血压测量方便快捷、价格低廉;有创连续血压监测能实现实时准确的血压测量,但需要一定的操作技术,且有感染栓塞等并发症;无创血压测量也能实现实时监测,但准确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