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VCAM-1在心肌组织中表达的规律,探讨急性心性猝死的诊断指标。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VCAM-1蛋白在不同实验组中的表达规律,以正常组作为对照。结果:①正常对照组:VCAM-1蛋白在心肌组织中有低水平表达;②心肌缺血组:心肌组织中均可观察到VCAM-1蛋白的表达;③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缺血再灌注0.5 h,即可发现VCAM-1蛋白的表达;心肌缺血再灌注1 h,心肌组织中VCAM-1的表达增强,心肌缺血再灌注2 h,心肌组织中VCAM-1蛋白的表达至高峰;心肌缺血再灌注4 h,心肌组织中VCAM-1蛋白的表达均逐渐下降。结论: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组织中有VCAM-1的表达,并随时间呈一定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橙皮苷能否通过其抗炎作用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橙皮苷组,每组8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4h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E染色法光镜下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改变,量子点免疫荧光法荧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表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ELISA法和Westen blot法分别检测心肌组织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HMGB1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橙皮苷能减轻心肌组织损伤程度,降低心肌酶CK及LDH的水平,降低心肌组织炎症指标TNF-α和IL-6的含量及HMGB1的表达(P<0.05)。结论:橙皮苷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其抑制HMGB1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推注损伤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O-1的诱导剂钴原卟啉(CoPP)和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分别进行干预处理后,建立大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大鼠再灌注后心肌形态变化;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在大鼠心肌的表达情况;测定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再灌注前使用CoPP进行预处理。可以诱导HO-1蛋白的表达上调。HO-1蛋自表达上调可以减少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细胞坏死,提高心肌组织中SOD含量并降低MDA的含量。结论CoPP诱导的HO-1过表达可以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细胞坏死,从而减轻心肌的再灌注损伤,其主要机制与抗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HO-1诱导剂钴原卟啉(CoPP) 和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 分别进行干预处理后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大鼠再灌注后I/R左心室心肌超微结构变化;检测HO-1蛋白在大鼠心肌的表达情况;测定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再灌注前使用CoPP 进行预处理可以诱导HO-1蛋白表达上调.HO-1蛋白表达上调可以减少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坏死,提高心肌组织中SOD含量,并降低MDA含量.结论 CoPP诱导的HO-1过表达可以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坏死,从而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抗氧自由基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的表达,进而揭示针刺预处理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选择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心肌缺血前给予针刺,采用推管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变化,在心肌损伤区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组织TRPC1的表达变化,原代培养各组心肌组织并检测各组心肌细胞钙离子浓度。结果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心肌缺血组血清中VEGF含量减少(P0.05);与心肌缺血组比较,针刺预处理组血清中VEGF含量升高(P0.05);与心肌缺血组比较,针刺预处理组心肌TRPC1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且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刺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心肌中表达TRPC1和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MIRI组(B),MIRI+右美托咪定组(C)?采用结扎冠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通过心脏超声检测大鼠心功能的变化,real-time PCR检测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与A组相比,B组和C组心肌功能受损,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mRNA表达均降低(P < 0.05);与B组相比,C组心肌功能损伤减轻,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 < 0.05)?与A组相比,B组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显著;与B组相比,C组线粒体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线粒体功能损伤,改善心肌功能,发挥保护心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11,12-环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心肌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3组:1)缺血/再灌注(I/R)组,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组及3)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组。观察缺血60min再灌注30min时心脏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变化速率及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心肌HO-1表达水平。采用化学比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NOS及iNOS活性。结果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变化速率及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EET组高于I/R组(P<0.01);L-NAME组低于EET组(P<0.05)。心肌HO-1表达水平EET组高于I/R组(P<0.05),L-NAME组低于EET组(P<0.05)。EET组cNOS活性高于I/R组(P<0.01),L-NAME组cNOS活性低于EET组(P<0.05);EET组iNOS活性低于I/R组(P<0.01),L-NAME组iNOS活性低于EE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11,12-EET能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功能损伤程度,增加心肌HO-1表达水平和cNOS活性,降低iNOS活性。提示11,12-EET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可能与HO-1表达增加有关,且此时HO-1的表达增加至少部分依赖于cNOS的激活。  相似文献   

8.
硫化氢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在体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松解扎扣后再灌注6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使用ELISA法测定心肌缺血再灌注前后大鼠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使用TUNEL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使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水平,测定所有动物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各组观测缺血和梗死范围。结果在使用了硫氢化钠作干预的情况下大鼠的心肌肌钙蛋白明显较低,心肌的缺血和梗死范围也较对照组要小,在大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H2S可显著降低心肌细胞Caspase-3的表达水平,从而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结论 H2S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的凋亡数量,从而起到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观察心脏损伤的情况;通过测定心肌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的变化,观察中性粒细胞浸润、氧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的情况。Westemblot法测定心肌缺血组织中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反义核苷酸组及反义核苷酸+F2组Egr-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程度明显减弱(P〈0.05);反义核苷酸+F2组与反义核苷酸组比。Egr-1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F2可通过抑制Egr-1蛋白表达,起到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除抑制Egr-1蛋白的高表达外,F2还可通过其他机制起到抗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枯草溶菌素转换酶9(proprotein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分4组:对照组(n=5)、实验组分别为缺血45 min再灌注6 h、12 h及24 h组(各组n=5)。实验终点时,收集血液及缺血区心肌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心肌酶谱(CK、CK-MB和LDH),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PCSK9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K、CK-MB和LDH在6 h和12 h组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24 h组恢复正常;HE染色发现心肌组织病理损伤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加重;实验各组心肌PCSK9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表达水平逐渐增高。结论:PCSK9可能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心肌缺血再灌注缺损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建立在体心肌缺务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前后不再时点取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用抗鼠ICMA-1的表达,测定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1)再灌注9小时后再灌注区ICMA-1表达上调。(2)心肌MDA含量再灌注1小时时达高峰;(3)心肌NO含量进行性下降。结论:心肌缺知  相似文献   

12.
王艳红  马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2):958-959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损伤有无保护作用。方法制备LIR模型,部分动物在再灌注前经尾静脉给予丙泊酚,光镜下进行心肌组织的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心肌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核因子(NF)-κB进行定性、半定量检测:用放射免疫法对TNF-α进行定量检测。结果①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可致心肌损伤,组织中NF-κB和TNF-α表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丙泊酚干预后NF-κB和TNF-α表达均减少,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肢体缺血再灌注组诱发心肌组织损伤;②丙泊酚能降低肢体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心肌组织NF-κB和TNF-α的表达,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心肌组织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核黄素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与P-选择素表达的关系。方法 18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①假手术组;②缺血再灌组(缺血 30 min,再灌60 min);③核黄素组。在缺血前5 min,缺血30 min,再灌5 min,20min,60 min采集血样,ELISA检测P-选择素。整个手术过程Medlab-E监测心功能。结果 缺血再灌组中,缺血再灌后P-选择素的表达显著升高,同缺血前有显著性差异。核黄素组P-选择素无明显改变。结论 核黄素能抑制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并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张华  杨定华  彭民浩 《郧阳医学院学报》2007,26(4):193-195,F0002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30只,建立二套袖法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无任何处理;CoPP处理组,供肝收获前24h供体腹腔注射HO-1诱导剂CoPP5mg/kg。;ZnPP处理组,腹腔注射抑制剂ZnPP20mg/kg。移植后第三天检测肝脏移植物肝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脏移植物HO-1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凋亡变化。以Suzuki标准评分来反映肝脏移植物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结果:①CoPP组ALT,AST较对照组和ZnPP组明显降低(P<0.01)。②HO-1表达:CoPP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③移植物凋亡阳性细胞百分率:CoPP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ZnPP组(P<0.05)。④肝脏移植物病理变化:CoPP组和与对照组,ZnPP组比较,炎症细胞浸润少,肝细胞损伤轻。肝脏移植物Suzuki评分,CoPP组(0.76±0.59)明显低于对照组(1.32±0.74)与ZnPP组(1.80±0.70),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O-1对肝脏移植物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炎症与抗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能量代谢及脂质过氧化变化及复方丹参滴丸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技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在缺血前预灌时及缺血后再灌注时用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给予保护,观察心肌能量代谢及脂质过氧化(LPO)变化.本实验共分4组,正常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复方丹参滴丸前保护组,复方丹参滴丸后保护组.结果①心肌缺血40min再灌注20min,心肌组织内高能磷酸化合物明显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明显增多,与正常对照组比P<0.01.②在缺血前预灌注时及缺血后再灌注时加入复方丹参滴丸,心肌组织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均高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P<0.01),两组ATP、TAN均接近正常水平(P>0.05).两组的LPO低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复方丹参滴丸前保护组的LPO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心肌缺血40min再灌注20min,心肌能量代谢障碍,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大鼠心肌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复方丹参滴丸在缺血前预灌注时与缺血后再灌注时给予均可通过增加心肌能量储备,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而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16.
辅酶Q10对缺血再灌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CoQ1 0对在体家兔缺血再灌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1 9只日本大耳白毛兔 (存活 1 8只 )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缺血再灌组、CoQ1 0治疗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 2 0min后再灌 36 0min ,建立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监测心率 (HR)、左室收缩峰压 (LVSP)、左室压上升最大速度 (+dP/dTmax)、左室压下降最大速度 (-dP/dTmax)及缺血区中央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 (ATP)、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 ,以及电镜下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①三组家兔LVSP、±dP/dTmax、心率的基础值均无差异 ;②对照组及CoQ1 0治疗组心肌ATP、SOD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再灌组 ,MDA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 ,左室功能指标 (LVSP、±dP/dTmax)及电镜下超微结构变化均优于缺血再灌组 ;③CoQ1 0治疗组各时点的HR优于对照组 ,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oQ1 0对缺血再灌心肌有保护作用 ,能促进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缺血再灌注(IR)后一氧化氮合酶(NOS)在不同时点表达与小动脉形态学改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45min组;缺血再灌注1h组、3h组、6h组、12h组、24h组。建立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并给与治疗后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小动脉内皮和平滑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同时用免疫组化显示NOS在小动脉内皮和平滑肌细胞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结果:1光镜和电镜下缺血45min组小动脉轻微损伤。再灌注后损伤加重,以3h组损伤最显著。脑的小动脉与其它组织相比较,在缺血及再灌后不同时点的损伤较轻,再灌注6h后逐渐恢复。2正常对照组NOS不表达,缺血45min后NOS表达量首先增加,再灌后1h组达到高峰,3h组表达减弱。缺血45min组、IR3h组、IR6h组、IR12h组、IR24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大鼠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小动脉内皮和平滑肌损伤。2NOS对小动脉内皮和平滑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分别为:缺血再灌注(MIR)模型组,NADH低剂量组(5mg/kg),NADH中剂量组(10mg/kg),NADH高剂量组(15mg/kg)。缺血再灌注(MIR)组:左前降支结扎前30min,5%葡萄糖腹腔注射;NADH低、中、高剂量组于结扎前30min,分别给予NADH5mg/kg、10mg/kg、15mg/kg腹腔注射。以上各组造模成功者分别随机分为:缺血30min和再灌注60min两组。观察大鼠血液中乳酸脱氢酶(1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同工酶(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羟自由基、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MIR)组比较,各处理组再灌后MDA、羟自由基、LDH、CK—MB释放水平明显降低,而T—SOD的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ADH能够减少缺血再灌注引发的心肌细胞的一系列损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且达到治疗量(5mg/kg)后这种保护作用不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一氧化碳 (CO)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变化及缺血预处理对其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将 2 4只家兔随机分为 3组 ,即正常对照组 (NC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I组 )和缺血预处理组 (IPC组 ) ,检测不同时段右心房血中CO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 ,并且在实验结束后取缺血区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红素氧合酶 1(HO 1)蛋白的表达。结果 IRI组与NC组相比较 ,右心房血中CO含量在心肌缺血后即见升高 ;再灌后 30min、6 0min和 90min明显高于NC组 (P <0 .0 1)。IRI组组内比较 ,再灌后各时段血中CO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前和缺血 30min(P <0 .0 1) ;且在再灌 30min最高。IPC组与同时间点IRI组相比较 ,全血CO水平在缺血 30min、再灌 30min和 90min明显高于IRI组。免疫组化染色法显示IRI组和IPC组心肌组织HO 1蛋白表达增加 ,且IPC组比IRI组染色更强。结论 HO/CO系统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提高心肌组织HO 1蛋白表达和CO含量可能对发生了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鼠肾脏缺血预处理(R IP)后心肌缺血再灌注(M IR)时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大鼠35只,分为假手术对照(sham)组、M IR组、R IP+M IR组,后两组又分为缺血30m in、再灌注60m in、120m in等三个时相。取缺血心肌用原位杂交法检测ICAM-1mRNA表达水平,检测血清(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进行中性粒细胞(PMN)计数。结果:与Sham组比较,M IR组和R IP+M IR组再灌注各时相ICAM-1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与M IR组再灌注对应时相比较,R IP+M IR组ICAM-1 mRNA表达均显著减少。M IR组缺血30m in时相与Sham组相比NO、NOS无差异,再灌注后NO、NOS开始下降,随时间延长,NO、NOS逐渐减少。与M IR组再灌注对应时相比较,R IP+M IR组NO及NOS均显著增加。缺血后再灌注时随时间延长,PMN数量逐渐增加,缺血预处理干预后PMN数量显著下降。结论: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时有大量PMN浸润,与心肌损伤关系密切。ICAM-1参与介导了中性粒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浸润和M IR的发生、发展,R IP通过减少ICAM-1 mRNA表达水平减轻M IR所致的心肌损伤。R IP通过增加NO,减少PMN浸润减轻随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