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胰岛素为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糖代谢紊乱的疾病。临床上分Ⅰ型(胰岛素依赖型)及Ⅱ型(胰岛素非依赖型)两类。Ⅰ型糖尿病人需应用胰岛素终身替代;Ⅱ型糖尿病者在口服降糖药治疗过程中血糖控制不理想而间发各种疾病,使糖尿病病情加重,伴发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合并妊娠及进行各种手术时,均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2.
儿童糖尿病多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Ⅰ型糖尿病,易并发酮症酸中毒,且临床起病,病程进展等均与Ⅱ型糖尿病,即成人型糖尿病有较大的不同,就我科收治的一例不典型糖尿病患儿的诊治及护理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下例诸项有助于临床医生按血糖浓度进行糖尿病的诊断与分类。 Ⅰ、有关糖耐量的诊断 A、糖尿病(DM): 1.Ⅰ型 胰岛素依赖型。易发生酮症。胰岛细胞不足引起胰岛素缺乏。以青年常见。常与特殊类型的HLA有关,易患病毒性胰岛炎或自免疾病(产生胰岛细胞抗体)。 2.Ⅱ型 非胰岛素依赖型。不易发生酮症。以成人常见,肥胖者居多。家族倾向者中有显性常染色体遗传特征。应激时需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的膳食管理糖尿病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代谢失调的内分泌疾病,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非胰岛素依赖型和继发性糖尿病等几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又称I型糖尿病。病人大多消瘦,起病急,常发生于青少年,症状明显,血糖波动大。病人除严格控制饮食外,需依赖胰岛素注射来维持。此型病人易发生酮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又称II型糖尿病,常发生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此型  相似文献   

5.
确定糖尿病的类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能解决治疗方案的选择问题.按临床标准远非能有把握地把所有病人分为胰岛素依赖型(Ⅰ型)和非依赖型糖尿病(Ⅱ型).测定血胰岛素和C肽也并非都能解决分型问题,因为有些Ⅰ型仍残存着β细胞的功能;而Ⅱ型往往有胰岛损害,发生胰岛素绝对缺  相似文献   

6.
一.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如何? 糖尿病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糖尿病又可分为两型,即胰岛素依赖型(IDDM)或称Ⅰ型,非胰岛索依赖型(NIDDM)或称Ⅱ型。一般认为Ⅰ型  相似文献   

7.
最常见的两种糖尿病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Ⅰ型DM)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DM)。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主要发生于Ⅰ型DM。DKA病死率为1~4%。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昏迷(HHKA)主要发生于Ⅱ型DM。HHKA病死率高达7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定义 DKA特征是血糖浓度超过300mg/dl,酮血症,酸中毒,血pH<7.30,血HCO_3~-浓度<14mEq/L。如果病人出现呕吐和进食减少,并一直注射胰岛素,那么DKA可出现于血糖<300mg/dl的病人。激发因素皮肤、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是DKA的最常见诱因。大约有25%的DKA发生于从前未被诊断的糖尿病人。有意或无意地漏注胰岛素也是一个诱因。对病人缺少适当教育和病人缺少关于DKA病因方面的知识以及它的表现也是DKA的一个原因。应激、创伤、妊娠和糖尿病儿童迅速生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综合症,其特征是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的缺乏,或对胰岛素的作用有拮抗性引起的.它对人体损害包括直接损害(如低血糖休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非酮昏迷等)和并发症(如失明、肾衰、血管病等).根据对胰岛素的依赖性,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叫Ⅰ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叫Ⅱ型糖尿病.由于糖尿病典型特征是高血糖,如何控制好血糖水平,显的尤为重要.现将近几年用于糖尿病诊断,胰岛素依赖性评价及治疗效果监测的生化试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Ⅰ型糖尿病多具有三多(多饮、多食、多尿)及一少(体重减轻)的特点,一般诊断较容易。但Ⅱ型糖尿病病人由于大多缺乏上述典型症状,或以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而就诊,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极易误诊。现将我们误诊的2例病例报告如下:1 糖尿病足误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女,61岁。双足发凉,有麻木感3个多月,近1个多月右足趾变紫,微痛。无吸烟史。曾在  相似文献   

10.
1980~1990年收治老年病毒性肝炎(老年肝炎)伴有糖尿病34例,占同期老年肝炎数的3.3%。无典型糖尿病症状占64.7%,空腹血糖≥13.9毫摩/升占52.9%,均为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有效,治疗后空腹血糖,SB、ALT均明显降低(P<0.01)。并发感染41.2%,冠心病32.4%。死亡3例(8.8%)较国外为低,且均与肝炎的病情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11.
北美临床内分泌代谢杂志1992年第二期刊登John H的一篇综述,文中一些观点颇有新意现摘译如下。 1 糖尿病的分类 对目前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Ⅰ型)和非胰岛素依棘型糖尿病(Ⅱ型),作者认为这种分类命名存在一定问题。该命名方法不能概括非胰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又被例为其治疗的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是适合糖尿病病人自我医疗护理需求。试用护理程序指导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在临床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内科2000年7月~2004年2月15例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资料,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8~80岁,平均住院13.5 d,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1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14例。入院时平均空腹血糖11.6 mmol/L, 餐后2 h血糖平均为17.8 mmol/L,经治疗15例糖尿病病人均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3.
具有多食、多饮、多尿典型三多症状的糖尿病,临床较易诊断,而对无症状的糖尿病,又未及时查尿糖、血糖,则极易发生漏、误诊。本文复习临床确诊的糖尿病287例,发现34例(11.8%)无三多症状,其中16例(5.57%)入院时发生漏、误诊,现将此16例漏、误诊原因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非胰岛素依赖型(Ⅰ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率增高,常伴有高甘油三脂(TG)血病。病人血浆中存在着一种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其含量的增加可能与血浆TG浓度的增高有关。此外,在血糖水平未得到控制糖尿病患者中可检出糖化LDL。为明确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LDL颗粒大小是否与TG浓度及LDL糖化程度有关,以及LDL糖  相似文献   

15.
儿童糖尿病多为原发性胰岛素依赖型(即1型),易并发酮症酸中毒。2003年7月,我科收治了1例不典型糖尿病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该患儿的诊断、护理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典型症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云南省老年病医院收治的54例DM中曾误诊的非典型症状DM 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率为12.96%。7例均以DM并发症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就诊初期诊断为皮肤溃疡、右下肢骨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脑动脉硬化、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及湿疹各1例。误诊时间1~9 d。7例均经血糖等检查后确诊,其中1型糖尿病2例,2型糖尿病5例,予口服药物或胰岛素降糖处理及其他对症治疗,并发症痊愈或病情较前明显好转后出院。结论非典型症状DM缺乏DM典型临床特征,易缩小临床医生诊断范围,导致误诊。临床上应加强临床医生对非典型症状DM的认识,增强其对该病的警惕性,以减少或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7.
沈开田  殷宪德 《临床荟萃》1997,12(7):326-327
糖尿病(DM)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有部分DM临床表现并不典型,甚至出现并发症、合并症,造成临床漏误诊.我院从1980~1995年共收治1128例DM患者,其中初诊时漏误诊202例,漏误率17.91%,为了从中吸取教训,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漏误诊202例中男105例,女97例.年龄范围10~82 岁,其中40~69岁占127例(62.87%).Ⅰ型DM(IDDM)35例(17.33%),Ⅱ型DM(NIDDM)167例(82.67%)(见表1).  相似文献   

18.
1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0%,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控制不佳者易发生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又对患者的血糖变化产生明显的影响.现将1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前所知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障碍,导致以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类型包括有胰岛索依赖型糖尿病,也叫做Ⅰ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Ⅱ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在多基因遗传基础上,加上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的作用,通过未完全阐明的机制,引起胰岛素的分泌障碍和胰岛素生物学效应不足,导致以高血糖症为基础生化特点的糖、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1]。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称之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必须给于胰岛素才能生存。Ⅱ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于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居多,患者多有肥胖史。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胰岛素相对缺乏,胰岛素抵抗,出现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值降低,使游离脂肪酸升高,加之脂蛋白脂酶(L PL )活性降低、卵磷脂胆固醇转酰酶(LCAT )等活性降低,肝脂酶活性升高等,使得大量脂肪酸和甘油进入肝脏,过多的脂肪酸再酯化成甘油三酯,从而出现脂代谢紊乱,引起高脂血症并容易伴发动脉粥样硬化[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