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掌握三峡库区宜昌段蓄水前后蚊媒的变化趋势,及时采取对策。方法用夹夜法和人工小时法分别调查人房和畜圈蚊密度及蚊种类构成,收集分析1997-2008年监测点蚊类监测数据。结果三峡库区蓄水前后人房蚊密度未发生明显变化(t=1.29,P0.05),但畜圈蚊密度明显升高(t=5.01,P0.01),在蚊种构成上,人房和畜圈在蓄水前分别以中华按蚊和淡色库蚊为主,蓄水后分别以骚扰阿蚊和中华按蚊为主。结论三峡库区宜昌段蓄水前后随着环境的改变,畜圈蚊密度明显升高,蚊种构成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三峡库区宜昌段蚊类种群构成及密度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消长规律。方法在固定的地点和时间,利用电动捕蚊器捕捉蚊虫,进行蚊类种群鉴定及分类计数。结果三峡库区宜昌段建设初期,人房和畜圈优势蚊种为致倦库蚊、骚扰阿蚊、淡色库蚊、中华按蚊交替出现,2005年及2007年后,人房和畜圈以骚扰阿蚊为主;人房成蚊密度低于畜圈;成蚊密度季节性消长呈双峰型,蚊密度高峰期在6月上旬和8月上旬。结论三峡库区宜昌段随着环境的改变,蚊密度和蚊种构成也发生了变化,提示要继续加强蚊类监测,为有效防制虫媒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峡工程对于根治长江水患,开发水利资源,发展国民经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三峡工程施工期间和蓄水运行后,生态环境的改变所产生的疾病与公共卫生问题不容忽视,蓄水前后三峡库区传染病流行趋势变化情况值得关注。为此,国务院三峡办启动了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其中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监测系统即该系统的子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评价三峡水库蓄水后对库区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三峡库区监测点卫生资源变化情况,出生和死亡资料及传染病的发病资料,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三峡库区蓄水后,库区监测点年均人口出生率为5.91‰,死亡率为6.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6‰;婴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期望寿命为80.6岁;人均卫生资源变化不大;居民死亡原因以循环系统疾病(38.57%)和肿瘤(16.28%)为主;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居前5位的传染病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淋病和麻疹。结论三峡水库蓄水后2004—2008年湖北宜昌段人群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居民的主要死因,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三峡库区监测点居民死因资料,对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峡库区蓄水前后主要死因顺位发生改变,死因排序中循环系统疾病仍居第1位,损伤中毒由第3位上升到第2位,肿瘤由第4位上升为第3位,呼吸系统疾病从第2位降至第4位。结论蓄水后库区的环境改变对库区居民带来了影响,应从病因入手监测、治理饮水及其他环境污染,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改变个人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保护库区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6.
7.
三峡库区移民淹没区2001~2002年病媒生物监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三峡水库于2 0 0 3年6月下闸蓄水,三峡水库初步形成。为了解蓄水前二期移民淹没区病媒生物现状,为库区疾病防制提供依据,按照国务院三建委《长江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监测实施规划》〔1〕,于2 0 0 1~2 0 0 2年在三峡水库重庆库区开展了病媒生物监测。1 监测内容与方法1 .1 监测点设置 在淹没人口5万人以上的区(县)设立监测点,监测点有涪陵、万州、丰都、忠县、云阳、奉节、巫山等7个区(县)。1 .2 材料来源 捕鼠工具统一采用江西贵溪捕鼠器械厂生产的中号铁板鼠夹,以生花生米为诱饵;电动吸蚊器,合川市某厂生产;资料来源于各监测点疾病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湖北段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免疫学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三峡库区传染源及钉螺情况。间接血凝试验(IHA)筛查库区居民440人(其中外出打工返乡人员36人)及流动人口45人;在监测点调查耕牛并对全部耕牛进行间接血凝检测;在库区长江支流、两岸洲滩、沟渠等适合钉螺孳生的危险环境进行查螺;调查钉螺输入情况。结果监测点未发现血吸虫病病人和病牛;未发现钉螺孳生及输入。结论针对可能引起三峡库区血吸虫病传播的危险,应加强监测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止血吸虫病在库区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内江市蚊、蝇、鼠、蟑螂的种群、密度及其季节消长状况,为科学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诱蚊灯法、笼诱法、夹夜和粘捕法对蚊、蝇、蟑、鼠进行调查。结果 2016年共捕获成蚊5种22 223只,优势种为致倦库蚊,构成比为56.63%;捕获成蝇12种2 303只,优势种为铜绿蝇、丝光绿蝇、家蝇,构成比分别为28.79%、18.71%、16.41%;捕获鼠110只,优势种为褐家鼠,构成比为73.64%;捕获蟑螂11 823只,优势种为德国小蠊,构成比为96.74%。结论内江市蚊、蝇、鼠、蟑螂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消长趋势,其优势种分别为致倦库蚊、铜绿蝇、丝光绿蝇、家蝇、褐家鼠、德国小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三峡库区宜昌段水利工程梯级开发过程中的鼠类变动趋势,及时采取对策,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环境的医学评估提供重要的背景资料。方法自1959年以来连续在三峡库区宜昌段用夹夜法调查鼠类种群及密度。结果三峡库区宜昌段不同时期鼠密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室外鼠密度高于室内。1971-1980年鼠密度达到最高值(12.98%)。2001-2009年,三峡工程完成二、三期建设,全线竣工,该时段鼠密度降至历史最低点(1.16%),库区4次卫生清底、库区各县(市)积极灭鼠效果显著。室内外鼠种构成均有很大变化,可能与生态环境的改变、生物种群的迁移扩散和种间竞争有关。结论库区鼠密度受库区卫生清底影响较大,目前已降至历史最低点,库区水利工程兴建对其未呈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周勇 《职业与健康》2014,(22):3292-3294
目的了解三峡水库成库前后开县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报告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开县2005—2012年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乙肝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开县成库前乙肝发病率为133.53/10万,成库后为64.18/10万,8年平均发病率为99.60/10万。结论开县成库后经济发展迅速,免疫规划工作有了明显提高,乙肝发病率明显下降(农村和城区发病率均下降),成库后40岁以上发病比例均有增加。加强乙肝监测和免疫接种,开展乙肝的宣传教育,将有效控制乙肝的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宜昌监测点2004-2017年传染病发病率趋势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04-2017年三峡库区宜昌监测点传染病发病资料及人口资料,应用Joinpoint转折点回归分析对传染病数据进行时间趋势分析。结果 三峡库区蓄水运行后,2004-2017年库区监测点累计报告传染病7 409例,年均发病率564.48/10万,报告发病率在2004-2009年间呈现明显上升(APC=15.00%, P=0.009),2009年后发病率趋于平稳(P=0.532)。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χ2=326.52, P<0.001)。库区传染病主要以乙型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腮腺炎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9.70%。按病种分析显示库区乙肝发病率在2004-2010年间呈现快速上升(APC=30.75%,P=0.006),肺结核在2007-2017年呈现缓慢下降趋势(APC=-6.53%,P=0.011)。 结论 三峡库区宜昌监测点2004-201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未发生特异性变化,与我国传染病流行的情况基本一致。需针对库区乙型肝炎、肺结核和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三峡水库156 m蓄水后网箱养鱼现状调查资料,用实例分析了网箱养鱼对库区水体的污染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库区网箱养鱼政策引导、开展网箱养鱼科研监测和技术培训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涪陵段库底卫生清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峡水库涪陵段库底卫生清理的方法并评价效果.方法于2002年5-12月开展涪陵区库底卫生清理,范围为坝前135 m抵抗20 a一遇洪水回水线(又称二期迁移线)以下的库底.库底卫生清理对象分为一般性污染源(5 882座)和传染性污染源(68座).一般性污染源包括1 786座畜厩、2 316座粪池、233座化粪池、188座沼气池、202座公共厕所、1 157座普通坟墓;传染性污染源包括22家医疗卫生机构和18座医院垃圾、13座屠宰场、5座兽医站、4座牲畜交易所、6座传染病疫源地、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墓地.灭鼠与鼠密度监测的范围包括拆迁区、耕作区、人群居住地、仓库、码头、垃圾堆等场所共1 308.62×104m2.主要采用生石灰搅拌、净土回填、漂白粉消毒等方法.结果完成全部库底卫生清理对象的卫生清理工作.灭鼠前农耕区、城市拆迁区鼠密度分别为3.97%和2.97%,灭鼠后农耕区、城市拆迁区鼠密度分别为0.65%和0.33%,分别下降83.63%和88.89%.结论通过库底卫生清理,清除了移民区的传染性污染源和一般性污染源,减少了污染源对三峡水体的污染;通过灭鼠工作的开展,降低了鼠密度,控制了鼠介传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三峡水库蓄水及运行期间库区人群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04-2016年三峡库区宜昌监测点传染病资料及人口资料,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传染病流行特征。结果 三峡库区蓄水运行后,2004-2016年库区监测点累计报告传染病6 892例,年均发病率565.29/10万,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215.88,P<0.001);传染病发病顺位蓄水期以肺结核、乙肝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居前三位,运行期以乙肝、肺结核和手足口病居前三位;蓄水期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运行期以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61:1,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06,P<0.001),且35~<80岁年龄组男女性别比增大;报告传染病主要集中在0~<5岁和45~<60岁年龄组;乙类传染病发病以农民为主,丙类传染病以学生、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结论 三峡库区宜昌监测点2004-2016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结合库区发病流行病学特点针对库区乙肝、肺结核和手足口病等重点疾病以及重点人群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不同不动杆菌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分布特征有助于探究不动杆菌的毒力基因与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用PCR检测88个毒力基因在5株致病性不动杆菌基因组中的分布情况,筛选出共有毒力基因,然后扩增测序分析共有毒力基因在40株不动杆菌分离株中的同源性,并通过16S r RNA测序构建分离株的系统发育树。结果 PCR扩增结果发现,88个毒力基因分别在鲍曼不动杆菌和不动杆菌AC1、AC15、AC18、AC21分离株中检测出39、16、38、35和33个,88个毒力基因在五株致病性不动杆菌中分布存在差异。ompA、basD、zigA为5株致病性不动杆菌的共有毒力基因,3个共有毒力基因在40株不动杆菌分离株中的检出率分别为97.5%、77.5%和100%。16S rRNA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除AC38之外,其余分离株的同源性较近。结论 不动杆菌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分布有明显差异,但存在共同的毒力基因,ompA和zigA毒力基因在所有检测的菌株中高度保守可作为不动杆菌临床检测的参考靶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