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艾地苯醌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艾地苯醌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血清单胺类递质含量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介素-23、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单胺类递质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5-羟吲哚乙酸水平低于对照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艾地苯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清单胺类递质含量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艾地苯醌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95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分2组: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采用常规及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艾地苯醌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3、6周后肢体运动功能(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6周后的FMA(上、下肢)、MBI得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3周后的MBI得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6周后FMA(上、下肢)、MBI得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组治疗3周后的FMA(上、下肢)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艾地苯醌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更佳,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Va D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联合艾地苯醌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自理能力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45/48),高于对照组的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8/48),与对照组的14.58%(7/48)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艾地苯醌治疗Va D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艾地苯醌联合舍曲林对抑郁症患者认知损害的早期改善作用.方法 将4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采用艾地苯醌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HAMD总分、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5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51例,3组患者在降糖、调脂、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应用艾地苯醌、尼莫地平和两药联合治疗,疗程3个月,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价 3组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3组MMSE、MoCA 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ADL 评分则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艾地苯醌组和尼莫地平组 MMSE、MoCA、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用药组MMSE、MoCA 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P 均<0.05),ADL 评分则明显低于其他2组(P <0.05)。联合用药组、尼莫地平组分别有2、1例患者应用尼莫地平后出现面部红热、血压下降,调整降压药后好转。结论艾地苯醌和尼莫地平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相近,两药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认知功能、血清学标志物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Va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拉西坦组和联合组各54例,比较两组认知功能、血清学标志物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认知功能、血清学标志物水平、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均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奥拉西坦组(P<0.05),两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D-二聚体、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奥拉西坦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地苯醌联合奥拉西坦治疗VaD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认知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神经炎症水平,且无重大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8):1226-1228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艾地苯醌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相关指标、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内皮素(ET-1)低于对照组,活化蛋白C(AP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较好,可以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艾地苯醌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癫痫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艾地苯醌联合丙戊酸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生活质量量表-31评分以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地苯醌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可调节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67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均给予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每日加服艾地苯醌90 mg(分3次)。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12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及Mo CA评定,同时进行药物安全性监测。结果共有65例患者完成试验,两组患者各项量表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3项量表评分较治疗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地苯醌对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总的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水疏肝饮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水疏肝饮,治疗5周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以HAMD量表、中医疗效指数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及HAMD评分的减分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症状特征。方法采用17项版本HAMD量表对19例脑卒中后抑郁症和23例抑郁症患者分别进行抑郁症状调查,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症与抑郁症患者比较在工作和兴趣、自杀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忧郁情绪、阻滞、精神焦虑、自知力及体重减轻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症状特征主要表现在工作和兴趣减退、自杀、忧郁情绪、阻滞、精神性焦虑等精神方面,并较相对保持完整自知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路优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6例患者分别以路优泰和赛乐特(帕罗西汀)治疗,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两组疗效、减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路优泰不良反应少而轻,依从性好。结论路优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抗抑郁剂。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颗粒剂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口服中药柴胡加龙骨牡蛎颗粒剂,对照组口服西药西酞普兰片,2组连续服用2周,在第1周、第2周分别进行HAMD抑郁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中医症候评分。结果: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在第2周MBI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在第2周HAMD抑郁量表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颗粒剂可以有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并可缓解抑郁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艾地苯醌对血小板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期探讨其在血小板保存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体外实验中,富小板血浆加入终浓度为10 μg/mL艾地苯醌作为实验组,检测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血浆丙二醛、还原型谷胱甘肽、以及血小板膜表面CD62p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小板的粘附率和聚集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P0.05);血浆丙二醛水平降低(P0.05)而谷胱甘肽水平升高(P0.05);CD62p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变化,但JC-1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 10 μg/mL艾地苯醌有利于血小板线粒体的代谢,但是对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艾地苯醌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癫痫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8例癫痫伴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奥卡西平治疗)和试验组(艾斯苯醌+奥卡西平治疗),各29例。对疾病疗效、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脑电功能改善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认知功能得分均增加,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P300潜伏期均缩短,且试验组短于对照组,两组P300波幅均增加,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高于对照组的6.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地苯醌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癫痫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2009年收治的2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60例脑卒中患者中合并PSD的有82例,总发病率为34%,其中轻度抑郁20例,占22%;中度抑郁40例,占52%;重度抑郁22例,占26%。32例发生在脑卒中急性阶段(30d内),50例发生在恢复阶段,且随病程的延长而增高。结论由于脑卒中后并发PSD的几率较高且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因此,PSD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在左侧大脑、有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及无社会交往发生率高,因此应重视对卒中后抑郁症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或消除抑郁症状,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冯国平  黑雁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10):1411-1414
目的 探讨艾地苯醌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在宜川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艾地苯醌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中央脑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缺血低灌注区面积。记录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4.00%(42/50)]明显高于对照组[66.00%(3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GSH-PX水平明显升高,NIHSS评分及MDA、LPO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及MDA、LP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升高,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缺血低灌注区面积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平均血流...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常见多发 ,而脑卒中并发抑郁症也非罕见 ,据报道发生率为25 %~60%[1]。我们对1998年10月至1999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的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病人28例 ,用黛安神进行治疗观察 ,现总结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28例中 ,男性17例 ,女性11例 ,年龄26~69岁 ,平均57.5±6.3岁。病程2月~1年 ,所有病例均经CT或MRI证实 ,其中脑梗死20例 ,脑出血8例。本组病人在此治疗前均服用过其他抗抑郁药 ,但疗效均不明显。每例病人治疗前后均进行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检查 ,同时普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