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电针丰隆穴对金黄地鼠高脂血症的早期干预作用。方法:金黄地鼠随机分为A组(正常组)、B组(模型组)、C组(西药组)和D组(电针组),均喂普通饲料1周后,B、C及D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同时C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D组加用电针丰隆穴。于实验前、实验24次后分别检测体质量,麻醉取腹主动脉血液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浓度。结果:治疗24次后B组与A、C及D组比较,体质量、血清TC、TG及LDL-C均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P〈0.01);A、C、D 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丰隆穴有早期干预金黄地鼠高脂血症形成作用,为临床针刺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电针丰隆穴治疗高脂血症的多中心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为丰隆喻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于2003—09/2005—12选择武汉市中西结合医院针灸科、武汉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针灸科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2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丰隆组144例、药物对照组144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电针丰隆组:取双侧丰隆穴,选用30号2寸华佗牌一次性无菌毫针。以90&;#176;快速刺入,进针1.5寸,接LH2O2型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等幅疏密波,电流强度12mA,频率2/100Hz,留针30min,1次/d。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休息2d,共治疗29d。药物对照组:口服普伐他汀片10mg/次,每晚1次。连续治疗29d。检测治疗前后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 结果:3个临床中心共纳入288例病例,247例完成临床研究,其中电针丰隆组127例、药物对照组120例。①药物对照组在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明显优于电针丰隆组[治疗前,治疗结束后2个月药物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3.28&;#177;0.10),(2.93&;#177;0.11)mmol/L;(1.15&;#177;0.03),(1.87&;#177;0.06)mmol/L:电针丰隆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3.56&;#177;0.11),(3.71&;#177;0.10)mmol/L;(1.22&;#177;0.04),(1.39&;#177;0.06)mmol/L,P〈0.011。②两组在调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⑨电针和药物在治疗后29d,治疗结束后1,2个月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电针丰隆组分别为56.7%,57.5%,57.5%;药物对照组分别为62.5%,70.8%,74.2%,P〉0.05)。 结论:电针丰隆组和药物对照组均对血脂有较好的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为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5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丰隆穴组(25例)和药物对照组(25例)。电针丰隆穴组取双侧丰隆穴,选用30号2寸无菌毫针,垂直穴位皮肤表面快速刺入,进针1.5寸,接通LH202H型穴位神经刺激仪,输出等幅疏密波,电流强度1~2mA,频率2/100Hz,留针30min,1次/d,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9d。药物对照组患者口服普伐他汀钠片10mg/次,每晚1次,连续治疗29d。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在调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丰隆穴和普伐他汀钠药物治疗总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疗效相当。结论 电针丰隆穴和普伐他汀钠药物治疗均对血脂有较好的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针丰隆穴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为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08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2组,电针组55例采用电针丰隆穴治疗,对照组53例口服普伐他汀片治疗,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脂的变化。结果:2组各有50例患者完成29d的临床观察。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电针组升高更显著(P〈0.05),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治疗前后比较则无显著变化;总有效率,电针组56.0%,对照组52.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电针丰隆穴和口服降脂药物均对高脂血症有较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为丰隆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于2003-09/2005-12选择武汉市中西结合医院针灸科、武汉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针灸科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2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丰隆组144例、药物对照组144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电针丰隆组:取双侧丰隆穴,选用30号2寸华佗牌一次性无菌毫针,以90°快速刺入,进针1.5寸,接LH202型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等幅疏密波,电流强度12mA,频率2/100Hz,留针30min,1次/d。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休息2d,共治疗29d。药物对照组:口服普伐他汀片10mg/次,每晚1次。连续治疗29d。检测治疗前后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结果:3个临床中心共纳入288例病例,247例完成临床研究,其中电针丰隆组127例、药物对照组120例。①药物对照组在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明显优于电针丰隆组眼治疗前,治疗结束后2个月药物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3.28±0.10),(2.93±0.11)mmol/L;(1.15±0.03),(1.87±0.06)mmol/L;电针丰隆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3.56±0.11),(3.71±0.10)mmol/L;(1.22±0.04),(1.39±0.06)mmol/L,P<0.01演。②两组在调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电针和药物在治疗后29d,治疗结束后1,2个月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电针丰隆组分别为56.7%,57.5%,57.5%;药物对照组分别为62.5%,70.8%,74.2%,P>0.05)。结论:电针丰隆组和药物对照组均对血脂有较好的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CGRP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20只,A组用普通饲料喂养;B组用高脂饲料喂养;C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并每天电针丰隆穴30min:D组高脂饲料喂养并每天普伐他汀钠灌胃。30d后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TC、TG、LDL-C含量显著升高,HDL-C、CGRP含量显著降低(P〈0.01或0.05);与B组比较,C、D组大鼠体重、TC、TG、LDL-C含量显著降低,CGRP含量升高。结论:电针丰隆穴或药物治疗均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良性调节作用,其中普伐他汀钠升高HDL-C,电针丰隆穴则对HDL-C调节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炎症因子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模型饮控组(C组)、模型电针组(D组)、模型饮控+电针组(E组)各10只。干预60d后,测定血脂含量及ICAM-1、MCP-1的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血浆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明显上升(均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下降(均P0.01);C、D组大鼠血浆TC、LDL-C与B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0.01),但较A组均明显升高(均P0.01);E组大鼠血浆中TC、LDL-C含量均较B、C组明显降低(均P0.01)。除E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及ICAM-1、MCP-1含量与A组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0.01),且B、C组增加更为显著(均P0.01);与B、C组比较,E组巨噬细胞及ICAM-1、MCP-1含量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电针丰隆穴能够明显下调高脂血症大鼠血浆中的TC、LDL-C、巨噬细胞及ICAM、MCP-1的含量,从而达到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组织炎症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各10只。电针组给予丰隆穴电针治疗。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水平,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C、TG及LDL-C均显著升高(P<0.01,0.05),HDL-C显著降低(P<0.05),电针组的TC、LDL-C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TC、TG及LDL-C均显著降低(P<0.01,0.05),HDL-C显著升高(P<0.05)。肝脏组织炎症因子蛋白水平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炎症因子TNF-α、IL-1β、IFN-γ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0.01),电针组炎症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炎症因子均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电针丰隆穴能够明显下调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中TC、LDL-C水平,并能降低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FN-γ的蛋白水平变化,对高脂血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刺丰隆穴对正常和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丰隆穴具有化痰降浊、运脾通腑的作用,观察针刺丰隆穴对正常和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5/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①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基础饲料组和基础饲料针刺组,每组10只。基础饲料组饲喂基础饲料20d,基础饲料针刺组在给予基础饲料的同时取双侧后肢丰隆穴针刺,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间隔10min行针1次,治疗1次/d。20d后检测两组大鼠血脂水平。②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高脂模型仙人掌粉组和高脂模型针刺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每日饲喂普通饲料;高脂模型组每天饲喂高脂饲料(2%胆固醇、10%猪油、0.2%甲基硫氧嘧啶、5%胆盐、87.3%基础饲料);高脂模型仙人掌粉组饲喂仙人掌粉9g/d;高脂模型针刺组双侧后肢丰隆穴针刺,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间隔10min行针1次,治疗1次/d。饲喂治疗20d后,眼球采血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水平。结果:纳入6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针刺丰隆穴对正常大鼠血脂的影响:正常大鼠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作用;基础饲料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明显高于基础饲料针刺组[(0.42&;#177;0.20),(0.25&;#177;0.20)mmol/L;0.43&;#177;0.19,0.28&;#177;0.16,P〈0.05]。②针刺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高脂模型针刺组和高脂模型仙人掌粉组的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0.95&;#177;0.22),(0.87&;#177;0.15),(1.53&;#177;0.15)mmol/L,P〈0.01];高脂模型针刺组和高脂模型仙人掌粉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4.29&;#177;1.10),(3.03&;#177;1.36),(12.51&;#177;2.73)mmol/L,P〈0.01]。结论:针刺丰隆穴能够有效地阻止血脂升高,对高脂血症有预防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丰隆穴具有化痰降浊、运脾通腑的作用,观察针刺丰隆穴对正常和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5/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①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基础饲料组和基础饲料针刺组,每组10只。基础饲料组饲喂基础饲料20d,基础饲料针刺组在给予基础饲料的同时取双侧后肢丰隆穴针刺,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间隔10min行针1次,治疗1次/d。20d后检测两组大鼠血脂水平。②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高脂模型仙人掌粉组和高脂模型针刺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每日饲喂普通饲料;高脂模型组每天饲喂高脂饲料(2%胆固醇、10%猪油、0.2%甲基硫氧嘧啶、5%胆盐、87.3%基础饲料);高脂模型仙人掌粉组饲喂仙人掌粉9g/d;高脂模型针刺组双侧后肢丰隆穴针刺,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间隔10min行针1次,治疗1次/d。饲喂治疗20d后,眼球采血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水平。结果:纳入6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针刺丰隆穴对正常大鼠血脂的影响:正常大鼠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作用;基础饲料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明显高于基础饲料针刺组犤(0.42±0.20),(0.25±0.20)mmol/L;0.43±0.19,0.28±0.16,P<0.05犦。②针刺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高脂模型针刺组和高脂模型仙人掌粉组的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犤(0.95±0.22),(0.87±0.15),(1.53±0.15)mmol/L,P<0.01犦;高脂模型针刺组和高脂模型仙人掌粉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犤(4.29±1.10),(3.03±1.36),(12.51±2.73)mmol/L,P<0.01犦。结论:针刺丰隆穴能够有效地阻止血脂升高,对高脂血症有预防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电镜技术超薄切片法,对妊娠及产后哺乳期金黄地鼠甲状分腺的结构进行了动态观察及形态学计量.与非妊娠对照组比较,妊娠5天甲状旁腺主细胞内高尔基复合体发育良好,其体积密度明显增加.妊娠10天甲状旁腺主细胞内粗面内质网和脂滴的体积密度增加,妊娠15天甲状旁腺主细胞内分泌颗粒的体积密度减少,脂滴增加.哺乳5天和10天甲状旁腺主细胞的形态学与对照组基本相同。提示妊娠可影响金黄地鼠甲状旁腺的细胞活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甲氧雌二醇对HL60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四唑蓝(MTT)法和彗星电泳法检测2-甲氧雌二醇对HL60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1)2-甲氧雌二醇在10~50μM浓度范围内作用72h以及30μM2-甲氧雌二醇在作用24、48、72h后对HL60白血病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2)2-甲氧雌二醇在作用浓度为10、30、50μM时,HL60白血病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20%、28.20%、45.30%,与阴性对照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μM2-甲氧雌二醇在作用24、48、72h后,HL60白血病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1%、17.72%、43.58%,48、72h作用时间组与阴性对照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0μM2-甲氧雌二醇作用72h后的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结论2-甲氧雌二醇具有对HL60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Bcl-2蛋白表达下调在此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足叶乙甙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的电化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使用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经足叶乙甙(Vp16)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结果2~200μg/mlVp16作用于HL60细胞24小时的过程中,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大,细胞峰值电流逐渐降低,Vp162μg/ml时即可观察到细胞电化学活性较对照组下降,20μg/ml时明显下降。以Vp16200μg/ml诱导细胞凋亡,通过DNA含量分析显示在2,3,4小时细胞凋亡率为10.5%~20.0%,用电化学传感器方法检测细胞电化学活性改变差异明显,峰值电流从1.8μA降至04μA,4小时时峰值电流降至用药前的1/5。结论在细胞凋亡早期启动阶段的电化学信号改变具有一定的早期意义和蓄积性。  相似文献   

14.
六亚甲基二乙酰胺对HL60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六亚甲基二乙酰胺(HMHA)诱导HL60细胞分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FcM)检测HL60细胞分化抗原CD11b、CD14和CD68抗原表迭,Annexin V/H染色法测定HMBA时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FCM检测HMBA对于HL60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HMBA作用72h后,HL60细胞CD11b抗原表达明显上调,表明HMBA诱导HL60细胞向成熟粒系分化;同时HMBA具有很弱的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HMBA作用后HL60细胞被阻滞于细胞周期的G0/G1期。结论:HMBA对HL60细胞的作用主要是促进分化,诱导凋亡不是主要作用机制;HMBA阻滞HL60细胞于G0/G1期,这种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可能是HMBA促分化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ICAT基因的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转染的HL60细胞系。方法人工设计、合成针对ICAT基因干扰序列,退火后连接到PGLV3干扰载体上,与PG-p1-VSVG、PG-p1-REV、PG-p1-RRE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颗粒并测定病毒滴度,感染HL60细胞,建立稳定细胞株;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L60稳定细胞中ICAT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成功构建了针对ICAT基因的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病毒滴度为2×10~8 TU/mL;建立稳定转染的HL60细胞株。有效干扰验证显示,shICAT能明显降低ICAT的mRNA及蛋白水平(P0.001)。结论成功构建ICAT基因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干扰ICAT表达的HL60细胞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黄酮在体外对多药耐药细胞系HL60/ADR的影响及联合阿霉素后对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的作用机制,探讨中药在白血病化疗中扶正、增效的可能性。方法:用CCK-8法检测黄酮和阿霉素对HL60/ADR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后的细胞凋亡率,并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药物作用后凋亡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后HL60/ADR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结果:黄酮能显著抑制HL60/ADR细胞的增殖,且其抑制细胞增殖效应呈现浓度-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的黄酮及联合阿霉素1.5μg/mL(20%抑制浓度即IC20值)后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具有协同和相加作用。75μg/mL和100μg/mL黄酮能促进HL60/ADR细胞凋亡,而黄酮联合阿霉素的促凋亡作用更显著。蛋白信号通路研究显示,单药黄酮及两药联合能使HL60/ADR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抗凋亡蛋白Bcl-2、Bcl-XL表达明显下调,促凋亡蛋白Bim、Bad、Bax明显增加,激活caspase途径;同时磷酸化的P-JN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P-ERK明显下降。结论:黄酮联合阿霉素可通过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依赖caspase活化调控Bcl-2家族中Bim、Bad和Bax蛋白表达,下调ERK细胞保护通路并上调JNK应激相关通路,最终协同抑制HL60/ADR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建立高脂血症脂肪肝动物模型,探讨杜仲叶醇提取物(alcohol extractive of Folium Eucommiae,AEFE)对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高脂饮食8周加维生素D36×10^5IU/kg分3d腹腔注射,建立大鼠高脂血症脂肪肝动物模型。各给药组从造模第3周开始分别灌胃给予洛伐他汀(4mg·kg^-1·d^-1)、AEFE(70、140和420mg·kg^-1·d^-1),共给药6周。各组每天灌服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容积为0.5mL/100g体重。结果:AEFE用药6周后显示,各剂量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丙二醛含量降低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肝脂肪变性和炎症反应减轻,尤以中剂量组作用最明显(P〈0.01)。AEFE对肝内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无明显影响。结论:AEFE改善高脂性大鼠肝脏脂肪变性,此作用可能与其降血脂、抗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