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类型分布及特点。方法:使用中医体质量表对106例临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调研。结果:10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从高到底依次为:气虚质、平和质、气郁质、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其中复合体质的患者占50.9%,复合体质中以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出现频次较高,其次是气郁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结论:该人群的单一体质类型中,以气虚质、气郁质最多见,复合体质中以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的情况,分析其临床有关因素,探讨可能机制.方法:6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 mg,连服10 d,抽取静脉血,分别用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做血小板聚集试验,检测最大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患者中AR发生率4.67%,阿司匹林半敏感(ASR)者占20.33%,其中阿司匹林抵抗与女性、高LDL血症和糖尿病有相关性.结论:AR在脑梗死患者中确实存在.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脑血管病患者应进行血小板聚集率检查,明确是否达到治疗目的,如有抵抗应调换其他药物.  相似文献   

3.
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AR)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入选328例病情稳定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 mg,连服14 d后,分别用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作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满足AA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20%、ADP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70%两项者为AR;仅满足其中一项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均不满足者为阿司匹林敏感(AS).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间各项临床特征差异及影响AR与A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28例患者中AR发生率为4.9%,ASR发生率为27.4%.与AS相比,AR+ASR中以女性、高龄、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患者较多,吸烟者较少.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相对比值比(OR)=0.953,95%可信区间(CI)0.323~0.876,P=0.013]和高血压病(OR=0.610,95%CI 0.376~0.991,P=0.045)是发生AR与ASR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吸烟者发生AR与ASR的危险性升高(OR=2.231,95%CI 1.182~4.210,P=0.013).结论 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中AR发生率为4.9%;发生AR与ASR可能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有关,不吸烟者发生AR与ASR的危险性升高.  相似文献   

4.
陈卫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9):2268-2268
目的调查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中阿司匹林抵抗(AR)或半抵抗(ASR)的发生率及其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0例动脉粥样硬化高危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至少7 d以上,用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剂测定其前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及血清血栓烷B2(TXB2)水平测定。结果 200例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中AR发生率为4.5%,ASR者占20.7%。血清TXB2水平,AA、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XB2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有较好的相关性(γ=0.871)。结论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服用阿司匹林后部分患者产生AR或ASR;检测AA、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清TXB2水平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发生AR或ASR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中阿司匹林抵抗(AR)或半抵抗(ASR)的发生率及其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0例动脉粥样硬化高危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至少7 d以上,用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作诱导剂测定其前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及血清血栓烷B2(TXB2)水平测定.结果:200例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中AR发生率为4.5%,ASR者占20.7%.血清TXB2水平,AA、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TXB2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有较好的相关性(r=0.871).结论: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服用阿司匹林后部分患者产生AR或ASR;检测AA、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清TXB2水平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发生AR或ASR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冠心病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AR)现象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37例,服用阿司匹林100mg/d≥1周后,分别用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作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满足AA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20%、ADP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70%两项者为AR;仅满足其中一项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均不满足者为阿司匹林敏感(脶)。结果137例患者中AR发生率为22.63%(31例),ASR发生率为17.52%(24例),AR+ASR发生率为40.16%(55例).AS发生率为59.85%(82例)。AR+ASR组中的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较As组多(P〈0.05);AR+ASR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浓度显著高于AS组(P〈0.05),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有高于AS组倾向(P〉0.053)。结论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冠心病患者AR+ASR发生率为40.16%;AR或ASR者血浆胆固醇浓度较高;精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R或ASR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AR)情况及其与尿血栓素B2(TXB2)的关系.方法 EH患者147例和健康体检者33例服用阿司匹林100mg/d≥1周后,分别用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作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率(PAG),并测定其尿TXB2的含量.AA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20%,同时ADP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70%者为AR;仅符合其中一项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均不符合者为阿司匹林敏感(AS).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AR发生率为16.33%(24例),ASR发生率是8.84%(13例);AR、ASR患者尿TXB2浓度与AS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43,P<0.05);对照组AR、ASR发生率分别为3.03%(1例)、15.15%(5例);原发性高血压组AR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P<0.05);AA诱导的PAG(23.08±21.03%)显著高于对照组(11.88±8.02)% (t=5.03,P<0.05).两组间ASR、AR ASR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1.19、0.73,P均>0.05).180例入选者尿TXB2浓度与ADP诱导的PAG正相关(r=0.51,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疗效降低,AR发生率升高;AR或ASR者尿TXB2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与炎症的关系。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110例冠心病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判断阿司匹林抵抗(AR)、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和阿司匹林敏感(AS)患者;放免法测定6-酮-前列腺素PGF1α(6-Keto-PGF1α))及血栓素B2(TXB2)。结果:研究对象中AR占2.72%;ASR占7.27%,其中ADP诱导者5.45%,AA诱导者1.82%;AR与ASR合计9.99%;而AS占90.01%。对各组患者TXB2、6-Keto-PGF1α以及TXB2/6-Keto-PGF1α研究发现,阿司匹林抵抗、以及阿司匹林抵抗和半抵抗患者血浆TXB2、TXB2/6-Keto-PGF1α较阿司匹林敏感患者显著升高;而6-Keto-PGF1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TXB2以及TXB2/6-Keto-PGF1α对阿对司匹林抵抗有预测和筛查价值。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冠心痛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及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186例冠心病患者,光学法检测分别由二磷酸腺苷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为AR或ASR组及阿司匹林敏感(AS)组.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临床因素与AR或ASR的相关性.结果:AR+ASR组与AS组中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28/58和39/128,糖尿病患者例数分别为23/58和26/12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3.01 4±0.72)mmol/L和(2.7±0.65)mmol/L,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AR+ASR组与AS组中高血压病怠者例数分别为23/58和34/128,吸烟患者例数分别为17/58和25/1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LDL-C血症及糖尿病是AR或ASR的易患因素.结论:AR或ASR在女性冠心病患者及合并糖尿病或高LDL-C的冠心病患者中易于发生,其中高LDL-C血症及糖尿病与AR或ASR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同亚型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探索亚型与体质的相关性,以期在临床中运用调体治疗纠正各亚型所好发的偏颇体质,达到改善症状和预后的目的。方法:收集300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让他们填写中医体质量表,归纳体质分布特征。结果:本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病特征为Ⅰ型占31%,Ⅱ型占15.3%,Ⅲ型占38.7%和Ⅳ型占15%;中医体质类型特点为:血瘀质和气虚质各占20.3%,湿热质占16%,痰湿质占14.7%,阴虚质占9.3%,气郁质占6.3%;各亚型中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为:在亚型Ⅰ中气虚质为最常见体质,亚型Ⅱ中湿热质为最常见体质,亚型Ⅲ中痰湿质为最常见体质,亚型Ⅳ中血瘀质为最常见体质。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四种亚型存在不同的偏颇体质特点,痰湿质可能影响PCOS患者卵巢形态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体质分布情况及规律,总结其中医体质特点。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表,调查90例CAG患者,观察统计CAG体质状态出现的频率,分析总结CAG常见体质状态,以及在不同人群、伴随疾病、微观病变及与癌前病变关联性中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结果 :90例CAG患者中,(1)体质偏颇患者(除平和体质外的体质)74例,显著多于平和质,且虚性体质比率高于实性体质;(2)体质状态总以阳虚质、气虚质为主,于各观察组中均列前位;(3)以各观察组中取所占比大于15%的体质状态进行比对分析,还可见气郁质,老年组另多见阴虚质,肠化者另多见血瘀质;(4)伴胃癌前病变及不伴胃癌前病变患者在体质分布规律上不存在差异性。结论:CAG的中医体质以偏颇体质居多,尤其以阳虚、气虚为主,兼见气郁、血瘀、阴虚、痰湿、湿热等体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房山区失眠患者进行相关调查,房山区失眠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及分别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通过填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及中医体质量表,对房山区失眠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男性和女性中医体质的分布:男性例数:痰湿质258例、湿热质161例、气虚质51例、阴虚质41例、瘀血质37例、气郁质27例、阳虚质25例、平和质7例、特禀质6例;女性:气郁质377例、气虚质216例、阳虚质182例、痰湿质171例、阴虚质56例、瘀血质49例、湿热质22例、平和质5例、特禀质5例。2)900例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所占比例在10%以上的有痰湿质(25.29%)、气郁质(23.82%)、气虚质(15.74%)、阳虚质(12.21%)、湿热质(10.79%)。3)900例失眠患者体质中个体兼具2种体质的分布情况在7%以上的有(顺序从高到低排列)气虚质+气郁质(8.22%);痰湿质+湿热质(7.89%)。男性最多的是痰湿质+湿热质(7.56%)。女性最多的是气虚质+气郁质(8.00%)。结论:1)失眠患者体质分布以痰湿质、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最为多见。男性和女性失眠患者在中医体质分布方面存在差异,男性以痰湿质+湿热质最为多见;女性则以气郁质+气虚质最为多见。2)个体兼具2种体质患者以气虚质+气郁质和痰湿质+湿热质最为多见。男性和女性也存在差异,男性以痰湿质+湿热质最为多见;女性以气虚质+气郁质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648-1649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患者130例,根据血小板聚集试验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阿司匹林半抵抗组(ASR)和阿司匹林敏感组(AS),对三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进行比较分析。AR组平均血小板体积明显高于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平均血小板体积>8.5 f L者明显高于ASR组及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中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与阿司匹林抵抗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的情况,分析其临床有关因素,探讨可能机制。方法 2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mg,连服10d,服用最后1d后,24h内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用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做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检测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AR)。结果 患者中AR发生率8.24%,阿司匹林半敏感(ASR)者占30.59%,年长者及女性AR或ASR患者中女性敏感者居多;如有吸烟者较AR或ASR者居多(11.53% vs 5.05%)。结论 AR在脑梗死患者中确实存在。ASA用于抗血小板治疗及预防动脉硬化事件的脑血管病患者,若有AR存在,应及时换用其它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制剂,因阿司匹林需要长期应用,今后预测AR及抗血小板治疗个体化,将是未来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陈兰  陶英 《中国综合临床》2007,23(7):592-593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AR)的相关因素。方法110例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4d,用二磷酸腺苷和花生四烯酸作诱导荆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110例患者中无一例AR,其中,阿司匹林半抵抗(ASR)9例,阿司匹林敏感(AS)101例,2组女性比例和高血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女性与合并高血压可能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AR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血小板膜糖蛋白Ⅰ a807C/T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Ⅰa 807C/T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200例动脉粥样硬化高危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至少7d以上,用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作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组,阿司匹林敏感(AS)组。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方法检测各组GPⅠa 807C/T多态性。结果AR组,ASR组的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AS组(P<0.005);AR组,ASR组的(TC TT)基因型的频率也均高于A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膜GPⅠa T807等位基因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显著相关(OR=3.76,95%CI:2.87~9.58)。结论血小板膜GPⅠa T807等位基因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相关联,可能为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的一种遗传易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17.
邓琳  邱丽君  顾青  王根发 《检验医学》2013,28(9):765-76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栓弹力图测定花生四烯酸(AA)诱导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抑制率≤20%即判定为AR,抑制率在20%-50%之间则判定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抑制率〉50%即为阿司匹林敏感(AS)。根据上述标准将患者进行分组,研究AR的发生率,并分析各组间各项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R与ASR的危险因素。结果3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AR发生率为33.9%,ASR发生率为19.7%。与As组相比,AR+ASR组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65岁患者中,高风险患者AR+ASR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小板计数[OR=0.996,95%可信区间(CI):0.991—0.999,P=0.041]和hs.CRP(OR=0.972,95%I:0.959—0.996,P=0.014)是发生AR与ASR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AR的发生率较可能与血小板数量和患者炎症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I a 807C/T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筛选200例动脉粥样硬化高危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至少7d以上,用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作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组,阿司匹林敏感(As)组.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 PCR-SSP)方法检测各组GP I a 807C/T多态性.结果 AR组,ASR组的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AS组(P<0.005);AR组,ASR组的(TC+TT)基因型的频率也均高于A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膜GP I aT807等位基因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显著相关(OR=3.76,95%CI2.87~9.58).结论 血小板膜GP I a T807等位基因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相关联,可能为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的一种遗传易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不孕症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与中医证候特点及相关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法,结合中医经络检测技术,同时结合中医理论辨证分型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90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中医证候及相关因素的调查,探讨中医体质类型和证候的相关性。结果900例不孕症患者中气郁质205例(23%)。各类型出现的频率依次为气郁质>痰湿质>平和质>血瘀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阳虚质>特禀质。900例不孕症患者中,中医证候出现的频率最高的依次为肝郁肾虚>肾虚血瘀>气滞血瘀。不孕症患者体质类型分布与年龄、不孕类型、饮食偏嗜有关(P<0.05)。900例不孕症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有相关性,其中平和质、气郁质、痰湿质均以肝郁肾虚证为主;湿热质以湿热瘀滞证主;血瘀质以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为主;阳虚质以脾肾阳虚证为主;阴虚质以肝肾阴虚证为主;气虚质以脾肾两虚证为主。结论不孕症患者体质类型以气郁质、痰湿质最为常见,证候特点以肝郁肾虚证最为常见,体质类型与本病临床表现证候具有明显相关性,这些体质和证候的形成可能与年龄、不孕类型、饮食偏嗜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孕妇中医体质与妊娠期发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以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前检查的500例早孕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自制调查问卷综合评估患者中医体质(中医体质分为平和状态与偏颇状态2大类,偏颇状态细分为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血瘀质、特禀质、气郁质8种体质);按妊娠期高血压诊断标准检查孕妇是否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结果 500例早孕患者中,中医体质平和状态者293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32例(10.9%);中医体质偏颇状态者207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31例(15.0%);中医体质偏颇状态者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较中医体质平和状态者显著升高(P<0.05)。31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中医体质偏颇状态患者,痰湿质、湿热质及阴虚质中医体质者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较阳虚质、气虚质、血瘀质、特禀质及气郁质者显著增加(P<0.05)。结论中医体质偏颇状态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高于平和状态者,且偏颇体质中痰湿质、湿热质及阴虚质孕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的概率又更高,需在妊娠中、晚期、分娩时引起临床医师高度关注,以减少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