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刺补泻法与刺激量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煦东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72-1772
针刺的治疗作用是通过针刺的补泻手法来实现的,而补泻手法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针刺补泻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机体产生刺激的过程。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生理病理功能状态的不同,补泻过程中,机体所需的刺激量和所适应的刺激量则不相同。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掌握针刺补泻的量的大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从计量学角度探讨杨继洲针刺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计量学角度探讨分析明代医家杨继洲的针刺补泻手法。针灸补泻手法的刺激量对针灸的治疗效应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必须掌握适度的针灸刺激量,才能提高治疗效果。杨继洲提出针刺手法中补泻刺激量的大小有“刺有大小”和“刺有深浅”。  相似文献   

3.
再论针下气——候气针刺补泻的“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建业 《中国针灸》2001,21(6):14-22
通过笔者多年针灸实践,从失误的病例中,反证了候气针刺补泻,除了正确分辨针下气,准确进行补(导)、正、泻邪外,还要注意针灸的刺激量-补(导)泻的度,过与不及都不适宜,这是候气针刺补泻的第二难点。  相似文献   

4.
传统补泻手法与刺激强弱关系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通过对传统艾灸补泻,呼吸补泻 、疾徐补泻、开阖补泻、针刺时间长短及针刺深浅等刺激强度的分析,结合临床实践,得出“补法是强刺激,泻法是弱刺激”的结论,指出当前针灸界一些实验研究和临床报道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从系统科学论角度剖析刺激量轻重不等于补泻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系统科学论角度剖析刺激量轻重不等于补泻的机理韩燕(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大多数人都认为针刺补泻效应与病人机体的特殊反应性有关,一个最佳刺激量在不同条件下具有补泻双向作用,刺激量不等于补泻。本人从现代科学技术论中的系统科学论角度谈些看法。系统论...  相似文献   

6.
如何认识针刺手法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笔者就此问题浅析如下.1 手法与效应的研究现状针刺手法包括进针法和补泻法.补泻刺激量因人制宜,主动权在于施术者,包括施术环境、时间、空间、力度、幅度、心理、患者的体质等因素.历代医籍和当今教材载有多种针刺补泻手法,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针刺手法标准不统一,甚至相互矛盾.  相似文献   

7.
程氏"蜻蜓点水术"在痛证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奚向东 《中国针灸》2005,25(1):43-45
程氏"蜻蜓点水术"是程子俊主任中医师的祖父程金和先生在研究了古代各式补泻手法的基础上,创立并逐步完善的一种简便易行、疗效卓越的独特针刺补泻手法,运用临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其实质是将针刺的刺激量引入了补泻.临床运用本法治疗各类急慢性痛证疗效神速.  相似文献   

8.
基于《刺法灸法学》多年的教学经历和体会,选取刺灸法理论的4个疑难点,联系临床,辨明要义,为针灸临床和教学服务。4个疑难点:(1)针刺刺激量与疗效的关系;(2)针刺角度和深度的把握:(3)对徐疾、捻转补泻手法操作的阐释;(4)对影响针刺补泻效应三大因素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论现代的针刺补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青  余瑾  靳瑞 《中国针灸》2007,27(4):303-305
整理著名针灸学家靳瑞教授对现代针刺补泻手法特点的论述,古代针刺手法补泻重点在于针下出现寒热的结果,现代针刺手法受到神经学说的影响以刺激量为要,以酸麻胀痛等的神经感应为标准。靳老认为古今手法是作用身体不同层次的反应,古代手法作用效应在脏腑深层,现代手法作用效应在经筋浅层,如二者互参可提高疗效,但要特别注意针刺补泻不等同于刺激量大小,还要与刺激时间、技巧等综合运用因素密切相关。古代补泻的真旨——针下寒热是人的整体性的综合反应,是针刺补泻的深层次,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孙氏针法包括孙氏无痛针刺法、孙氏补泻针刺法和孙氏行针法.孙氏无痛针喇法要点为一快两慢腹切压,补泻针刺法要点为一插二捻三刮针.孙氏行针法包括短促行针、持续行针和间歇行针.孙氏补泻针刺法特点有四:一是手法灵巧轻柔;二是强刺激手法和弱刺激手法配合应用;三是要求在全部操作过程中都处于有规律、节奏快慢一致的状态;四是依据针刺刺激量的大小分补泻.运用孙氏针刺法临床应用治疗各类急症,并举例介绍.  相似文献   

11.
针刺补泻手法与针刺补泻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补泻手法 ,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环节 ,关于针刺补泻手法与补泻效应关系的探讨虽在 5 0年代就有临床及动物实验相关研究 ,但一直也众说不一 ,未能达成共识或形成主流指导思想。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更好的临床疗效 ,针刺补泻手法受诸多因素 (指力、腕力、针刺深浅、捻转方向、刺激强弱、针刺角度、留针时间等 )的共同影响 ,其中任何一个参数发生变化 ,产生的针刺效果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结合临床经验 ,认为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是医者针刺手法与患者机体机能状态的最佳组合。而目前针刺补泻手法与补泻效应关系的研究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和针灸学的发展 ,有必要进一步更全面、更详实、客观的探讨两者的关系 ,进而指导临床治疗。就近十年来有关针刺“补泻手法”与针刺“补泻效应”的关系的研究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补泻反,其病益笃”,而针刺补泻作用的关键在于针刺手法。本文就笔者临床应用阳中隐阴手法治疗1例患者的经验,谈一下体会。  相似文献   

13.
张新河 《新中医》2014,46(5):244-245
根据针刺疗法中"补泻"手法和"强弱刺激"手法的认识,从立论观点、刺激量和留针时间、手法的操作和临床感应几个方面加以阐述。认为"补泻"与"强弱刺激"不能完全划等号,"补泻"手法和"强弱刺激"手法基于各自的基础理论,作用机制不同,两者有相同和不同之处,运用时要灵活掌握并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4.
针刺手法刺激量与针刺效应密切相关,是针刺补泻的重要环节。从针刺手法量化的理论探讨、临床实验研究和量化参数采集分析进行总结评价,并提出研究中的不足和今后研究方向。针刺手法量化研究能更好地指导和推动针刺临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斯伟 《河北中医》1999,21(2):125-128
针刺补泻手法是针刺手法的核心部分,在针灸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灵枢·九针十二原》云:“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先。”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补泻,对于针刺的补泻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近年来,对于针刺补泻手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日趋增多与深入,考察针刺补泻的具体作用有了可循的数据。今就1990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有关针刺补泻临床与实验研究的各种文献加以整理,分析如下。1 临床观察临床上根据补虚泻实的原则,采取适当的针刺补泻手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马松涛[1]认为阳中隐阴法能先补其正气,后…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医家对针灸补泻手法中的“强弱刺激”的争议,提出“强弱刺激”与针刺补泻手法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以《内经》为立足点,通过总结当代针灸名家关于针刺补泻的经验,并结合当前与针刺补泻效应相关的科研进展,古今相参,认为针刺补泻手法不能简单地以“强弱刺激”一言蔽之,但是“强弱刺激论”可以对针刺补泻手法的临床实践和现代科研的标准量化起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提插补泻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针刺补泻手法与针刺效应之间的关系,寻找不同补泻方法的刺激参数,为临床应用针刺补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用提插补泻临床常用手法,在健康人体曲池穴给予一定量化的针刺手法,以穴位皮肤温度为观察指标,观察针刺手法与针刺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针刺曲池穴后,提插补法组对同侧商阳穴皮肤影响以升温效应为主,提插泻法变化不大;提插补法组和提插泻法组均使对侧少商穴皮肤温度升高。结论:不同针刺补泻手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有不同的影响,针刺后穴位皮肤温度的变化不仅具有特刊经性,而且具有全身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马霞 《河南中医》2012,32(4):478-480
针刺治疗抑郁症有普通针刺治疗、电针治疗和针药结合治疗.普通针刺即指根据病情采用传统针刺补泻手法,刺激腧穴进行治疗,为临床最常用的针刺方法;电针治疗是对传统针灸方法的发展,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地运用电流刺激可增强和维持针感,提高疗效;针药结合即指针刺治疗与抗抑郁药物或中药同时应用.针刺治疗抑郁症不良反应少,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9.
从针刺刺激参数探讨补泻手法与轻重刺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针刺刺激参数探讨补泻手法与轻重刺激的关系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系许建敏徐向东刘炎有关补泻手法与轻重刺激关系的文献论述不少,但多从手法的定性方面加以分析。本实验通过“针刺手法测定仪”测取补泻手法的刺激参数,对这些客观指标进行定量的分析比较,并...  相似文献   

20.
“九六补泻法”是依据《周易》理论,选九六两数为基数,应用捻转、提插的九六数或九六的倍数作为补或泻的刺激量,同时还可与针刺深浅(天部、地部、人部)相结合所构成的补泻法。导师李永峰教授运用此法治疗失眠、耳鸣、多汗等病症效果显著,故做报道以期为针灸临床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