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法具有通腑泻热 ,荡涤积滞 ,通瘀破结等作用。适用于温病热结肠腑或湿热积滞交结胃肠 ,以及血蓄下焦等证候。常用的具体治法有 ,通腑泻热法 ,导滞通便法 ,增液通下法 ,通瘀破结法等等。温热之邪伤阴是温病的基本矛盾 ,故温病之治重在救液。然救液之法 ,不外祛邪与扶正。其祛邪之中的下法尤为历代温病学家所重视 ,因此有“伤寒下不厌迟 ,温病下不厌早”之论。清·柳宝诒指出“胃为五脏六腑之海 ,位居中土 ,最善容纳……温热病热结胃腑 ,得攻下而解者 ,十居六七。”可见下法在温病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吴鞠通作为温病大家尤善使用下法。…  相似文献   

2.
《金匮》泻下之方,可分为通腑泄闭、通腑泄热、通腑导滞、通腑逐水、破血逐瘀、润肠通便等6类,分别用治闭证、实热、积滞、水饮停聚、瘀血内结、脾约证。腑闭,不只是大肠传道失职,而是“六腑之气不行”,与脾约证有别。腑闭与肺闭、窍闭有内在联系,故通腑可以泄肺、开窍。"痞满燥实"概括了承气汤证的某些特征,但较笼统,若从病机着眼,用“热实闭结”来概括,应更胜一筹。一般方书把下法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5类,似有逻辑混乱之嫌,若按功用分类,则较妥善。  相似文献   

3.
通下法,即下法是中医治法八法中一重要法则,是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或积水、血,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1 下法的渊源 早在2000年前的<内经>就有关于下法治病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中满者泻之于内",就是指病邪积留于内致中满腑实者,宜用攻逐泻下法治疗.  相似文献   

4.
略谈下法     
下法为“八法”之一。“下”有泻下、攻下之意。下就是运用泻下方药以攻逐里实的治法。泻下是手段,攻逐里实是目的,所以下法有时又称攻里。肠胃积结,水血壅滞,均须用下法以荡涤之,此为其共通点。但这些证候的病机各不相同,故下法的应用亦随之而异。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燥者润之的原则,适应证1.肠胃热结,当用寒下;2.肠胃冷积,当用温下;3.肠燥便秘,宜用润下;4.腹水(包括  相似文献   

5.
通下法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作用,是治疗温热病里结阳明的常用治法之一。通下法在临床中,除用于治疗外科急腹症外,各科尤其是内科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应用进展较快,它能加速机体排出有毒物质的作用,因而突破了里结阳明的一般规律。同时发现尽管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6.
下法的传统定义是: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攻逐体内积滞,通泻大便,以逐邪外出的治疗方法。又称泻下法。中医辨证论治八法之一。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用以治疗邪在肠胃,实热内结,大便不通或寒积、水结、停痰留饮等实邪证候。由于里实证病情有寒热的不同,患者体质有虚实的差异,因此在立法上又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等类型。因里实证的病情有轻重缓急之别,又有峻下与缓下的区别。常同解表法、和解少阳、渍法、祛痰、驱虫、活血等法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7.
通腑法是运用药物荡涤肠胃,通泻大便,达到排除热毒秽浊积滞,推陈致新的作用。笔者根据:“五脏以守为补,五腑以通为补”,即“六腑者转化物而不藏,以通为  相似文献   

8.
下法是中医重要治法之一。既运用泻下方法,使机体排便作用增强,达到通腑泻热、消除积滞、攻逐水饮,解毒祛瘀的目的。临床应用颇为广泛,用之得当,疗效甚佳。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运用下法治疗某些疾病,效果满意,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1通腑法治疗重症脑血管病的理论依据〈br〉 通腑法是以“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1]为理论依据的。医圣张仲景对此论述颇多,涉及“下法”之治,就有50余方。金元时期,攻下派医家张从正认为“下药乃补药也”,对“大积大聚,大病大秘,大涸大坚”,均给予下法,使通腑法在医林中占据重要一席之地。温病学派吴鞠通把“下法”运用于温病之中,制定了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及导赤承气汤等5个承气汤,从而更加丰富了“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温病治疗中运用通下法,具有“开门逐邪”、“祛邪存正”之意。是“釜底抽薪”以求“急下存阴”的应急措施。目的在于驱逐邪热、泄下燥屎、保存津液。是通导里实、攻下肠道郁热、逐邪下泄、通瘀破积的重要治疗方法。凡热结肠腑、肠道传导失司、下焦蓄血等有形实邪内结的证候均可使用。柳宝诒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位居中土,最善容纳,邪热入胃,则不复它传,故温热病热结胃腑,得  相似文献   

11.
泻下法又称通腑法、下法,是中医治病八法之一,对于燥屎内结、停痰留饮,淤血内蓄、寒实积滞等邪正俱实之证,有荡涤肠胃,逐邪外出的作用,近年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急症。中风起病急骤,病变多端,临床见证除有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外,又常兼有消化排泄功能障碍所致的恶心呕吐、上腹胀满、大便秘结、胃纳减退等症状,祖国医学认为后者是“腑气不通”的表现。一些资料认为40~60%。的病人可有“腑气不通”见证,有些报告的比例还要大些。泻下法是治疗腑气不通证的有效手段,适当用于中风患者,往往能迅速改善病况,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在临床中颇受重视。现分三方面综述于后,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下法也称通下法,它具有泻下邪热、通导积滞、通瘀散结的作用,在温病治法中居有独特地位,也是运用较多的一种祛邪方法。在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的治疗中,亦已被称之是有效的“导泻疗法”而为临床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3.
通腑法又称通下法、泻下法、攻下法,是运用具有泻下、攻逐、润下的药物,通过涤荡胃肠,攻逐体内积滞,以达到清除燥屎、积滞、水饮、实热之目的。本方法常为治疗急症的主要手段之一,临床上若辨证准确,用法得当,往往收效甚捷。兹举例如下:1 通腑泻热治昏迷吴某,女,42岁。发热10余天,曾按感冒论治,叠用中西药物,效不佳。查:T39.1℃,意识朦胧,两目直视,呼吸气粗。舌红而干,苔黄厚,六部脉沉实有力。询其大便8日未行,腹部按诊可触及串珠样结块,且腹壁灼手。诊为阳明热结,上扰神明。急以大承气汤加味,峻下其热结。处方:大黄10g,川朴、枳实、大云、…  相似文献   

14.
“通降论”是著名中医专家董建华教授积累多年临床经验而创立的,在中医学术界颇有影响。笔者多年跟随董老,学习其“通降论”的学术思想,并运用于临床均收到良好疗效,现汇报于下。1活也通降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董老认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位在胃腑。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内气血状况决定了胃腑的强盛衰弱;胃以通降为顺,并受肝木疏泄的影响,肝升胃降乃人体气血升降之常。胃内气血障碍则可导致病变;而久病久痛又易入络留瘀。胃病日久,胃络瘀阻,胃膜失养则溃烂而成溃穴。因此,气滞血瘀、胃失通降是溃疡病的病理关键。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5.
下法是中医重要治疗法则之一。所谓下,就是应用泻下方药,使机体排便作用增强,通过排便来达到治病的目的。从中医治则的角度来讲,多在“急则治标”的情况下应用。临床一般分为寒下、温下和润下三种。我在临床上较广泛地应用寒下之法治疗内儿科疾病,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儿内科范围内,治疗急性感染疾病主要应用寒下。急性感染疾病的病因虽不同,但实热症候表现却有其共同特点,由于感染性疾病大多病情危重,发展较快,变化也多,因此扭转和阻断急性期的病势,是治疗成败的关键。下法中的寒下,通过通腑泻热,可使全身性菌毒反应减轻或消失…  相似文献   

16.
颜正华教授“通腑佐法”临床经验深赜张冰(92级博士生)关键词:名老中医;通腑佐法;整体观念颜正华教授是我院著名中医药专家,学验俱丰。笔者在随敬老门诊学习期间,深感老师医术精奥,现试就其“通腑佐法”谈谈体会,以种学业。颇老在临诊中注重患者腑气之通滞,并...  相似文献   

17.
介绍应用寒下法结合辨证论治用于治疗急性睾丸炎、肠套叠、急性肺炎的经验,认为治疗急症首先要攻邪,寒下法有祛邪扶正之功。大黄通腑降浊,解毒祛瘀,是急症治疗中“出将入相”的良药。附病案3则。  相似文献   

18.
通腑法由泻下药为主组方,具有通导大便、排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等作用,能清除肠道中水湿、瘀毒、积滞等病理产物,可以恢复肠道的传输功能,使肠道及时排出毒物,减少其对肠道的有害刺激。陈树真强调通腑法为逐邪而设,勿拘便结,着重顾护胃气,临床运用注重“升”与“降”的关系,灵活处理“中病即止”与“效不更方”的关系,其在临床中辨治危重疾病,常取佳效。  相似文献   

19.
大黄 ,味苦 ,性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经。其特点突出 ,功用卓著。正如《本经》中记载大黄 :“下瘀血 ,血闭寒热 ,破疒徵 瘕积聚 ,留饮宿食 ,荡涤肠胃 ,推陈致新 ,通利水谷 ,调中化食 ,安和五脏。”此外 ,《药品化义》中亦云 :“大黄气味重浊 ,直降下行 ,走而不守 ,有斩关夺门之力 ,故号将军 ,专攻心腹胀满 ,胸胃蓄热 ,积聚痰实 ,便结瘀血 ,女人经闭。”大黄在诸多方剂中均有配伍 ,发挥其功用。此就将大黄在方剂中主要配伍意义论述如下 :1 攻下积滞 积滞之证多指有形之邪内结胃肠而致 ,主要有里热积滞、里寒积滞之分。里热积滞证系由…  相似文献   

20.
《伤寒杂病论》不识人证辨析王恒照兰州军区军医学校(730020)考诸《说文》:“识,常也;一曰知也”之义,可知仲景所说之“不识人”,实即目不识平常已识之人之省略语。纵观《伤寒杂病论》,推究斯证之因由,则有根本内绝、腑实失下、伤寒误汗、风邪中腑之四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